一半温情一半伤——由《如梦令》《渔家傲》看李清照的一生
教学目标
1、理解《如梦令》《渔家傲》两首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文。
2、反复诵读,能够体会两首词中描绘的情境,从而了解到诗人心境。
3、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活经历及思想倾向,品味词的语言及意境
教学重难点
3、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活经历及思想倾向,品味词的语言及意境。
板书设计
一 ———————
半 丨 前期 清新明丽 丨
温 丨 丨 丨
情 丨 南渡 丨
一 丨 丨 丶 丨
半 丨 后期 哀愁凄婉 丨
伤 ———————
(*配合便利贴,形成“国”字)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1、利用课件“填空”课堂活动,集体回忆小学学段所学的李清照五言诗《夏日绝句》;
2、学生思考,发言:你对李清照的了解有多少?
明确:同学们对李清照了解较少,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条小视频,探寻问题的答案。
二、诵读析词风
(一)《如梦令》
1、【温情前半生】观看秒懂百科视频《一分钟了解李清照》,思考并回答:你对李清照的少女时代有了什么新的了解?
明确:李清照出生于宋代一个士大夫家庭,由于家庭文学氛围浓厚,加之自身聪慧过人,小小年纪便靠一首《如梦令》名动京城。
过渡:究竟是一首怎样的词直接送这位灵动活泼的小丫头“C位出道”了?一起翻开课本152面,走进李清照的少女时代。
2、配乐齐读,思考并回答: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体会到什么情感?
明确:傍晚时分,一个醉酒的少女乘舟返回,却不小心进入荷花池,将其中栖息的鸟儿惊吓得四处乱飞的顽皮景象。体会到少女郊游的愉悦之情。
3、指名诵读,要求:注意朗读节奏,同时读出词中的愉悦之情。提问:由此,我们能够如何猜想李清照的早年生活?你是从词中的何处读出的?
明确:从“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可知,李清照早年生活无忧无虑。故其早年词作多为描写闺中闲愁、追忆快乐时光内容,语言风格新明丽。(板书:早期 清新明丽)
过渡:那么,她的一生是否都如同早年般平顺无忧呢?让我们一起走近李清照的中晚年生活。
(二)《渔家傲》
1、【伤情后半生】(*自制微课视频:李清照18岁时与21岁的赵明诚成婚。婚后,二人常一同吟诗作赋、赏看碑文,度过了一段近一年的幸福时光。次年始,李、赵父亲相继因朝廷党争被罢官职,两家人先后迁出都城回乡居住。生活虽不如从前优裕,却恩爱若初,日日“赌书泼茶”、一起收整典籍,撰写《金石录》。“靖康之变”后,赵明诚因故逝世,李清照独自流亡,所携文物典籍散失大半。)
过渡:就在这条雇舟入海南渡的水路上,李清照面对风浪波涛,心生豪迈,便挥笔写下生平唯一一首豪放词——《渔家傲》,请将书本翻至第140页。
2、齐诵《渔家傲》,思考:这首词描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明确:梦——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天帝、天宫(希沃课件“蒙层”展示)等景象;具有浪漫神奇的特点。
三、表演品词情:
过渡:在这个浪漫神奇的地点,词人遇到了谁?
明确:天帝。
1、合作探究:词人与天帝之间发生了怎样的对话?依据本词内容展开合理想象,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组内划分编剧、导演、演员等职位,自行排练并表演。(希沃课件:“倒计时”)
2、根据表演,你捕捉到词人的哪些情感?
明确:从“殷勤”、“路长”、“日暮”、“谩”、“三山”分析出诗人①对现实统治者的不满;②作为女子的怀才不遇;②志存高远,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
*每体悟一句情感,齐诵一次,加深领会。实现有效的朗诵指导。
过渡:分析到此,许多同学心中都有一个疑惑——究竟是怎样的现实社会让李清照想逃离?
3、读史知国殇:简介“靖康之耻”、“建炎南渡”。
4、再读汇主旨:你能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词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自由的向往与追求。让我们带着这种情感再次诵读《渔家傲》。
四、提笔书情思:
读完李清照的一生,你有何感想?试从“家与国”的角度写一写并分享,50字左右。
(学生书写完毕后进行分享、张贴,与板书组合成“国”字)
结语:海有舟可渡,山有路可行;一半是国殇,一半是温情。李清照用她的一生,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家与国”的故事。愿你我都能带着她未了的鸿愿扬帆起航,为祖国富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五、课后细体会
上网搜索并诵读李清照名作《声声慢》,尝试体味其中凄凉哀愁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