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3.1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共44张ppt1份视频)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3.1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共44张ppt1份视频)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3-26 15:3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3.1 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
1.基因是什么?
2.基因的功能是什么?
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或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转录
DNA
mRNA
蛋白质
翻译
——体现相关的生物性状
知识回顾——基因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①DNA中文全称:       
②组成元素:        
③基本单位:         
脱氧核糖核酸
C H O N P
脱氧核糖核苷酸
= 磷酸 + 脱氧核糖 + 含氮碱基
脱氧
核糖
含氮碱基
磷酸
1′
4′
3′
2′
5′
A T C G
脱氧核苷酸
(4种)
知识回顾——DNA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脱氧
核糖
A
磷酸
脱氧
核糖
G
磷酸
脱氧
核糖
T
磷酸
T
磷酸
脱氧
核糖
C
磷酸
脱氧
核糖
A
磷酸
脱氧
核糖
磷酸二酯键
脱氧核苷酸如何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的呢?
知识回顾——DNA
氢键
双螺旋结构
知识回顾——DNA
DNA的结构特点:
5’
3’
3’
5’
知识回顾——DNA
② 和 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 ; 排列在内侧。
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 连接成碱基对,且遵循 。
①DNA是由两条单链组成的,这两条链
按 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反向平行
脱氧核糖
磷酸
碱基
基本骨架
氢键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 ATGCCGTGGAATTCC ……
…… TACGGCACCTTAAGG ……


①磷酸二酯键
②氢键
简图:
知识回顾——DNA
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
①1944年,艾弗里等人通过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遗传物质是________,还证明了DNA可以在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转移。
②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模型并提出了遗传物质自我复制的假说。
③20世纪70年代初,多种限制酶、____________酶和逆转录酶被相继发现,为DNA的切割、连接创造了条件。
④1973年,科学家证明________可以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构建___________,使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成功表达,并实现物种间的基因交流。
⑤1985年,穆里斯等人发明______,为获取目的基因提供了有效手段。
DNA
DNA双螺旋结构
DNA连接
质粒
重组DNA
PCR
基因工程
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通过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从技术操作层面看,由于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因此又叫作重组DNA技术。
操作结果
操作水平
原理:
优点:
基因重组
定向改造生物体的性状
别名
我国是棉花的生产和消费大国。棉花在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受到一些害虫的侵袭,其中以棉铃虫最为常见。
普通棉花
如何能培育出自身就能抵抗虫害 的棉花新品种呢?
转基因抗虫棉
已知:苏云金芽孢杆菌含有一种抗虫基因。
普通棉花(无抗虫特性)
抗虫基因
剪下来的抗虫基因能否直接把它导入到棉花体内?
不能。大多数生物会排斥外来的基因,若直接导入会被降解。
普通棉花(无抗虫特性)
“分子缝合针”
“分子运输车”
抗虫基因
与载体DNA拼接,再导入
“分子缝合针”
“分子运输车”
抗虫基因
与载体DNA拼接,再导入
抗虫棉
“分子手术刀”
准确切割DNA分子
“分子缝合针”
“分子运输车”
将DNA片段连接起来
将体外重组好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
重组DNA技术所需的三种基本工具:
资料:如图为不同的限制酶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
新知探究一 基因工程的工具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限制酶的全称是什么 其作用是什么
提示:限制性内切核酸酶。能识别双链DNA分子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2)限制酶存在于原核生物中的作用是什么 它会不会切割自己的DNA分子
提示:原核生物容易受到外源DNA的入侵,原核生物中的限制酶能够切割入侵的外源DNA而保护自身。不会,因为原核生物DNA分子中不存在该酶的识别序列或识别序列已经被修饰。
(3)若某链状DNA分子中含有两个HindⅢ的识别序列,该DNA分子将被切成几个片段,断裂几个磷酸二酯键
提示:3;4。
(4)画出SpeⅠ、EcoRⅤ切割后产生的末端图。
-A     CTAGT-
-TGATC     A-
  SpeⅠ
-GAT  ATC-
-CTA  TAG-
 EcoRⅤ
(5)哪两个限制酶切割形成的黏性末端互补 可以用哪种DNA连接酶连接 画出连接后的DNA分子片段。
(6)为什么不同生物的DNA分子能拼接起来
提示:①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四种脱氧核苷酸;②双链DNA分子的空间结构都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③DNA分子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如图表示由不同的限制酶切割而成的DNA末端及相关的酶作用位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都属于黏性末端
B.甲、乙片段可形成重组DNA分子,但甲、丙不能
C.DNA连接酶的作用位点在乙图中b处
D.切割甲的限制酶不能识别由甲、乙片段形成的重组DNA分子

2.下列有关DNA连接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4 DNA连接酶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连接起来
B.E.coli DNA连接酶能将双链DNA片段平末端之间进行连接
C.DNA连接酶能恢复被限制酶切开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D.DNA连接酶可连接DNA双链的氢键,使双链延伸

资料:基因工程所使用的转移目的基因的载体上的标记基因一般是某种抗生素的抗性基因,而受体细胞没有抵抗该抗生素的能力。将含有某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载体导入受体细胞,抗性基因在受体细胞内表达,受体细胞对该抗生素产生抗性。在含有该抗生素的培养基上,能够生存的是被导入了载体的受体细胞。
新知探究二 基因工程的载体
(1)将目的基因直接导入受体细胞可行吗 为什么
提示:不可行;因为目的基因直接导入受体细胞后无法稳定存在和进行自我复制以及表达。
(2)如何利用工具酶将目的基因插入质粒中
提示:首先用可以形成相同黏性末端的限制酶处理质粒载体和含目的基因的DNA分子,然后用DNA连接酶将质粒和目的基因之间互补黏性末端连接起来。
(3)细胞膜上的载体与基因工程中的载体有什么不同
提示:①化学本质不同:细胞膜上的载体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基因工程中的载体可能是核酸,如质粒,也可能是生物,如噬菌体、动植物病毒等。
②功能不同:细胞膜上的载体功能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基因工程中的载体是一种“分子运输车”,把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4)目的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转基因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情况也不同,下图所示是目的基因插入位置(插入点有A、B、C),写出下列情况下转基因细菌的生长情况。
插入点 接种到含氨苄青霉素培养基的生长 状况  接种到含四环素培养基的生长状况
A
B
C
不生长
生长
生长
生长
生长
不生长
(5)选用如图所示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细菌中并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菌筛选出来。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B,则应该选择的限制酶为    ;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A,则应该选择的限制酶为    。
①或②

3.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目的基因运载工具。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质粒是只存在于原核细胞中能自我复制的小型环状双链DNA分子
B.在基因工程操作中,天然质粒可直接用作载体
C.携带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只有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才会随后者的复制而复制
D.质粒上的抗性基因常作为标记基因供重组DNA分子的筛选

4.下面是四种不同质粒的示意图,其中ori为复制必需的序列,AmpR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etr为四环素抗性基因,箭头表示同一种限制酶的酶切位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AmpR和Tetr是一对等位基因,常作为基因工程中的标记基因
B.质粒指细菌细胞中能自我复制的小型环状的DNA和动植物病毒的DNA
C.限制酶的作用部位是DNA分子中特定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氢键
D.用质粒4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该菌不能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生长

活动:甲、乙两图为“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涉及的两个操作图。
新知探究三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1)兔血和鸡血提取DNA效果更好的是哪一种 为什么
提示:鸡血;鸡血细胞的核DNA含量丰富,材料易得,而兔为哺乳动物,其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线粒体,几乎不含DNA。
(2)选取洋葱作为实验材料时要充分地研磨,如果研磨不充分,会对实验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
提示:研磨不充分会使细胞核内的DNA释放不完全,提取的DNA量变少,导致白色丝状物较少,用二苯胺鉴定时蓝色不明显。
(3)图甲实验过程中应如何使用玻璃棒搅拌 为什么
提示:搅拌时玻璃棒不能直插烧杯底部,搅拌要轻缓,并向一个方向搅拌以便获得较完整的DNA分子。
(4)析出DNA需要使用冷酒精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①可抑制核酸水解酶的活性,进而抑制DNA降解;②抑制分子运动,使DNA易形成沉淀析出;③低温有利于增加DNA分子的柔韧性,减少其断裂。
(5)图乙中鉴定DNA的试剂是什么 使用时要注意什么
提示:二苯胺试剂。使用时要现配现用,且鉴定DNA需要沸水中加热。
5.(2023·广东卷)“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基本过程是:裂解→分离→沉淀→鉴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裂解:使细胞破裂释放出DNA等物质
B.分离:可去除混合物中的多糖、蛋白质等
C.沉淀:可反复多次以提高DNA的纯度
D.鉴定:加入二苯胺试剂后即呈现蓝色

6.DNA、RNA、蛋白质和脂质等在物理和化学性质方面存在差异,可以利用这些差异,选择适当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对它们进行提取。在利用洋葱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随着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升高
B.常温下洋葱匀浆中有些酶类会影响DNA的提取
C.DNA溶于95%的冷酒精,所以可用95%的冷酒精进一步提纯
D.用同样方法从等体积牛血和鸡血中提取的DNA量相近

1.下列关于DNA连接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DNA片段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B.DNA连接酶连接的是DNA单链上的磷酸和脱氧核糖
C.DNA连接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
D.E.coliDNA连接酶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平末端连接起来

随堂检测
2.下列关于利用洋葱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研磨液加入切碎的洋葱中,充分研磨后过滤,要弃去上清液
B.采用体积分数为95%酒精溶液析出DNA的方法可去除部分杂质
C.鉴定粗提取的DNA时,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区别是加不加二苯胺试剂
D.将白色丝状物溶解在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后振荡,观察颜色变化

3.(2023·新课标卷)某同学拟用限制酶(酶1、酶2、酶3和酶4)、DNA连接酶为工具,将目的基因(两端含相应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和质粒进行切割、连接,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限制酶的切割位点如图所示。
下列重组表达载体构建方案合理且效率最高的是(   )
A.质粒和目的基因都用酶3切割,用E.coli DNA连接酶连接
B.质粒用酶3切割、目的基因用酶1切割,用T4 DNA连接酶连接
C.质粒和目的基因都用酶1和酶2切割,用T4 DNA连接酶连接
D.质粒和目的基因都用酶2和酶4切割,用E.coli DNA连接酶
连接

4.如图表示将人乳铁蛋白基因整合到质粒上的过程,图中Tetr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Am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五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如表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示过程需要用到的工具酶包括         。
解析:(1)图中将人乳铁蛋白基因整合到质粒上的过程需要限制酶、DNA连接酶的参与。
限制酶、DNA连接酶
(2)要将人乳铁蛋白基因插入质粒,若只允许使用一种限制酶,应选择的限制酶是       ,酶能起催化作用的原理是            。
Sau3AⅠ
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3)据图分析筛选含有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首先需要在
含        (填“四环素”“氨苄青霉素”或“四环素和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原因是
            
      
  。
氨苄青霉素
用限制酶切割后破坏了Tetr,但不会破坏AmpR,导入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对氨苄青霉素具有抗性)能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存下来 
(4)若将BamHⅠ酶切的DNA末端与BclⅠ酶切的DNA末端连
接起来,连接部位的6个碱基对序列为        ,对于该部位,这两种酶      (填“都不能”或“只有一种能”)切开。
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