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创新题)图1中山顶到湖泊之间存在一条河流,图2是在该河流乙处测得的8月中旬一次降水过程中降水量与流量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1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2
1.甲处的水体类型可能是( )
A.冰川 B.咸水湖泊水
C.冻土底冰 D.土壤水
2.图中8月中旬的一次降水过程中,最大降水量与最大流量之间有一个时间差,近年观测发现,这个时间差逐年变大,这可能是由于该流域( )
A.水土流失现象加剧
B.种草种树,植被覆盖率不断提高
C.降水强度逐年增大
D.气候趋暖,蒸发量不断增大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甲不在山顶,因此 ( http: / / www.21cnjy.com )甲处不可能是冰川;甲处未形成湖泊,不可能是咸水湖泊水;该地植被茂密,不可能有冻土底冰;该地河、湖发育从河道弯曲上可知地势低平,多沙质土壤,故D项正确。第2题,最大降水量与最大河流流量的时间差逐年变大,说明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强,降水转化为地下径流增多,地表水汇集成洪流的时间延长。
答案:1.D 2.B
3.(创新题)下图所示为我国东部季风区某河流流量和降水量年内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该河径流量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B.该河以雨水补给为主
C.结合雨带推移规律分析,该河应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D.该河确定只有一种水源补给
解析:该河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应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雨水补给为主。该河流域4~7月为汛期,因此判断应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该河为一大河,一般有多种水源补给,从图中无法判断有多少种补给水源。
答案:B
4.庐山小天池有“久雨不溢,久旱不涸”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久雨不溢”时地表水补给地下水
B.“久雨不溢”时地下水补给地表水
C.“久旱不涸”时地表水补给地下水
D.“久雨不溢,久旱不涸”说明了庐山小天池不参与水循环
解析:“久雨不溢”说明小天池里的水有下渗, ( http: / / www.21cnjy.com )即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久旱不涸”说明有地下水补给小天池即地下水补给地表水;这就证明了小天池参与了水循环。
答案:A
(创新题)右图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第5~6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5.关于该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河有两个汛期,分别为雨水补给和冰川融水补给形成
B.该河7、8月汛期的主要补给形式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C.该河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D.该河4月份的汛期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的
6.该河流最有可能是( )
A.珠江 B.塔里木河
C.淮河 D.松花江
解析:图中各月径流量呈现出不均匀现象,其中在7、8月和4月分别形成了两个汛期,可知此河有雨水补给和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答案:5.D 6.D
7.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岀湖径流量的变化。这段时间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湖泊对河流有调节作用,入湖水量大于出湖水量时,湖泊对河流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相反,出湖水量大于入湖水量时,湖泊对河流有补给作用。
答案:C
8.(2013·湖北武汉高一检测)读水循环的局部示意图,其中乙表示海洋,甲、丙表示陆地,则①②可能表示( )
A.地表径流 B.地下径流
C.水汽输送 D.大气降水
解析:若乙表示海洋,甲、丙表示陆地,则①②可能表示水汽输送。
答案:C
读下图,完成第9~10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9.在图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
A.蒸发 B.地表径流
C.降水 D.水汽输送
10.能够密切联系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并促进各圈层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是( )
A.大洋环流 B.水循环
C.大气环流 D.岩石圈物质循环
解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地表径流上,如修建水库等。水循环能将地球表面的四大圈层紧密地联系起来。
答案:9.B 10.B
读图,完成第11~12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1.该图表示的物质循环类型是( )
A.生物循环 B.岩石圈物质循环
C.大气循环 D.水循环
12.有关该物质循环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A.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B.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C.通过搬运与侵蚀,重塑地表形态,使地球面貌发生根本变化
D.使各个地区的气温、湿度等不断得到调整,有效避免了极端天气现象的出现
解析:第11题,图中所示的降水、蒸发、径流等体现的是水循环环节。第12题,水循环对地表形态有影响,但并非从根本上改变地球面貌。
答案:11.D 12.C
(2014·北京高一检测)2012年7月21日,北京城遭遇特大暴雨。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完成第13~14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3.此次暴雨过程中,各环节水量( )
A.只参与内陆水循环,不与海洋相通
B.e大于a、b、c之和,水资源供大于求
C.e远大于b、d之和,造成a迅速增多
D.a大于c,导致城市内涝严重
14.此次暴雨过程( )
A.使北京水质得到改善
B.缓解了城市的热岛效应
C.导致环境中物质大量迁移
D.泥沙沉积使城区的地形改变
解析:城市的暴雨是由进入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陆的海洋水汽形成的,加上城市的地表硬化和地下排水设施不完善,导致了城市内涝,在图中的体现是e远大于b、d之和。城市内涝的过程中导致了大量的地表物质随水迁移。
答案:13.C 14.C
15.下图为某河流中游一断面不同年份枯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期与洪水期水位线示意图。图示2000年较1990年水位年变幅减小,若不同年份的降水量相同,则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1990~2000年间流域内(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上游围湖造田 B.上游植被覆盖率增大
C.下游用水增加 D.下游水土流失减轻
解析:若降水量相同,则说明外力对河流的调节作用增强,如湖泊面积增大、植被覆盖率提高等。
答案:B
16.下图为北半球温带地区两区域的河流图,图中甲河流AB段为“地上河”,乙河流8月份流量最大。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图中三个湖泊中,对河流补给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最大的是 (填数字序号),对河流径流调节作用最大的是 (填数字序号),主要由河流提供补给水源的是 (填数字序号)。
(2)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通常是丰水期 ,枯水期 ;请描述河流AB段的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
(3)图乙中河流主要补给水源可能是 ,该种补给形式在我国分布较普遍的地区是 (东北、西北、西南、东南)地区。
(4)图乙所示地区水循环的主要类型是 。
解析:本题通过图示的形式考查河流补 ( http: / / www.21cnjy.com )给形式的变化及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图中的三个湖泊中,①补给河流,②对河流的径流具有调节作用,③主要靠河流补给。丰水期时地下水对河流具有延缓、削弱洪峰的作用,枯水期时地下水对河流具有补给作用。图中乙河流位于内流区域,主要的水循环方式是陆地内循环。
答案:(1)① ② ③
(2)河水补给地下水 地下水补给河水 始终是河水补给地下水。
(3)冰雪融水 西北
(4)陆地内循环
17.(研究性学习)我国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考察家乡的河流水文状况,并结合所学的水循环原理进行分析。下面是他们查阅资料并结合实际情况绘成的家乡某河流域特征示意图(图甲)和①②两水文站测得的河流径流量年变化示意图(图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甲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乙
(1)在图甲中画上箭头表示使该区域水资源得以不断更新的水循环类型。
(2)表示图甲中②水文站流量变化曲线的是图乙中的 ,理由是 。
(3)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
(4)图中④处近年来时有咸潮发生,其发生的季节大多在 季。
(5)图中③⑥处近年来地下水减少,说明与⑤处生态环境的关系。
(6)图中⑦处地下水易受人类污染,说明其自然原因。
解析:图中②处河流流量经湖 ( http: / / www.21cnjy.com )泊调节变得平缓;该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主要补给形式应为大气降水补给;咸潮是枯水期河口海水上溯导致河流水变咸的现象;③⑥处地下水减少,可能与⑤处破坏森林有关;⑦处地下水为浅层地下水,易受污染。
答案:(1)画图略。(海陆间水循环)
(2)b 经过湖泊的调节,河流流量变得平缓
(3)大气降水补给
(4)冬春(或枯水)
(5)⑤处破坏森林,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6)浅层地下水埋藏浅,易受地表下渗的污水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