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Ⅲ人教新课标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必修Ⅲ人教新课标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9-29 17:5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读图,完成第1~2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甲>乙>丙;降水:甲<乙<丙
B.周围山地环绕,地形以盆地为主
C.一般河流每年有两次汛期,有的存在凌汛现象
D.河流径流量主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2.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期长是作物产量高的主要原因
B.热量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
C.平原面积广大,但粮食商品率低
D.次生盐碱化是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1题,东北地区河流的补给以春季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积雪融水和夏季降水为主,因此一般有两个汛期;自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会出现凌汛现象。第2题,东北地区纬度较高,作物只能一年一熟,热量不足是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答案:1.C 2.B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据此完成第3~4题。
3.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与其有关的因素有(  )
①东北水稻的生长期长 ②东北地区气候寒冷,病虫害少 ③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相对少 ④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有关东北水稻种植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水稻是东北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 ②水稻种植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加 ③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④东北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方向是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3题,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高低,与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优无关。第4题,受气候因素的影响,玉米、小麦产量要高于水稻;水稻主要分布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也有分布。
答案:3.C 4.C
读“我国东北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图”,完成第5~6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5.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耕地、林地、草地 B.耕地、草地、林地
C.草地、林地、耕地 D.草地、耕地、林地
6.关于A所在省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荒地、沼泽面积广大,应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规模开垦为耕地 ②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畜产品基地 ③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缺水和低温冷害 ④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是当地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图中甲位于内蒙古草原地区;乙为松 ( http: / / www.21cnjy.com )嫩平原、三江平原地区,耕地面积广大;丙为大、小兴安岭林区。A位于黑龙江省,虽然荒地、沼泽面积广大,但从环境效益出发,应大力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制约其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低温冷害;该地属湿润、半湿润地区,河流众多,不存在干旱缺水问题。
答案:5.D 6.B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完成第7~9题。
7.黑土分布区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产地,由于各种原因,其肥力不断下降,其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被冲刷变薄 B.气候干旱
C.生物活动微弱 D.秸秆还田
8.辽河下游两岸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A.小麦 B.玉米
C.高粱 D.水稻
9.呼伦贝尔草原的农业生产类型为(  )
A.种植业为主 B.畜牧业为主
C.农产品加工业为主 D.淡水养殖业为主
解析:东北地区的黑土因被冲刷变薄而使其肥力不断下降。辽河下游平原水稻种植面积广大。呼伦贝尔草原是重要的畜牧业区。
答案:7.A 8.D 9.B
10.下图代表东北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解析:东北平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产基地,加强粮食生产是重要的发展方向,农产品产值应当逐年提高;利用丰富的农畜产品发展农畜产品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是其发展重点。
答案:A
中国油脂压榨企业对进口大豆的利用量越来越多,部分原因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完成第11~12题。
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有关数据比较
装运成本(元/t) 产量(kg·hm-2) 出油率 生产成本(元/t)
国产大豆 75 1 650 16%~17% 1 592
进口大豆 25 2 670 19%~22% 美国1 395巴西984.4
11.我国大豆的生产成本和装运成本较高的主要原因有(  )
①我国的大豆种植业多为小农经营,规 ( http: / / www.21cnjy.com )模小,机械化水平低 ②我国各大平原区都不适宜种植大豆 ③我国大豆产、供、销社会化程度低 ④我国大豆主要产区分布在我国交通线网稀疏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2.对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合理的建议有(  )
①为谋求利益最大化,我国可以不种植大豆,而全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利用质优价廉的进口大豆 ②延长大豆产业链条,增加大豆产品的附加值 ③完善大豆科研、生产及推广体系,扩大高出油率大豆的种植面积 ④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扩大大豆种植面积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解析:第11题,东北地区热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条件不足,科技水平低,劳动生产率较国外低,同时经营规模小,装运不便,装运机械化程度低,导致装运成本较高。第12题,我国可以通过提高科技水平、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延长产业链等方式促进东北大豆产业的发展。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扩大大豆种植不足以发挥该地区的生产潜力。
答案:11.A 12.B
13.大兴安岭林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为(  )
A.充分利用林区的资源优势,加大对林区野生动物资源的开发力度
B.改单一林业经济向多种经济发展,如发展旅游业、养殖业等
C.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等各业,实现全面发展
D.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
解析:大兴安岭林区的发展方向主要是以保护森林资源为核心,开发多元特色农产品,实现立体开发。
答案:B
14.“处方农业”就是农 ( http: / / www.21cnjy.com )场主根据农业技术人员针对地块开出的“处方”,购买一定数量的化肥、农药,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的方式。发展“处方农业”的主要目的是(  )
A.节省投资
B.减少化肥、农药残留
C.减轻水土流失
D.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解析:结合题干,“处方农业”主要针对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生产中过量施用化肥、农药,使农产品中化肥、农药残留超标,品质下降,影响人体健康的问题,其可以精确地组织农业生产,节省投资,但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化肥、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品质,保护环境。
答案:B
读“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图”,完成第15~16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5.为实现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后东北西部草原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
A.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B.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做好生态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工作
C.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可减缓退耕、退牧工作的实施
D.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
16.关于此耦合发展模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有效地保护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
B.发挥内部不同区域的优势,各自独立,发展专业化生产
C.反映出了西部草原区与中部产粮区之间的一种竞争关系
D.这种发展模式不利于各自优势的充分发挥
解析:第15题,A项是东北平原区农业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的方向;C项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可推动退耕、退牧工作的顺利实施;D项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是东北山区农业发展的方向。第16题,此耦合发展模式可发挥内部不同区域的优势,相互协作,发展专业化生产;反映出了西部草原区与中部产粮区之间的一种密切协作的关系;有利于各自优势的充分发挥。牲畜易地育肥,减轻了对西部草场的压力,有利于保护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
答案:15.B 16.A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享有“北大仓”的美誉。
材料二: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公顷)及谷物单产(千克/公顷)比较(2006年)。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上海 江苏 浙江 全国
人均耕地面积 0.31 0.20 0.10 0.02 0.07 0.04 0.10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 5 377 7 066 5 929 6 929 6 366 6 427 5 322
(1)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
(2)东北平原不仅现在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而且将在我国的商品粮供应方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你认为这一论点有道理吗 为什么
(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低,这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4)为继续保持全国商品粮第一大省的地位,你认为黑龙江省可采取哪些措施实现粮食增产
解析:本题以东北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均耕地面积、单位面积谷物产量为背景材料,考查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不利条件及今后发展的措施。第(1)题,东北商品粮基地商品率高,主要是耕地面积广,人均耕地多,余粮多。第(2)题,东北商品粮基地增产潜力大,宜农荒地多;其他商品粮基地耕地面积下降,增产潜力不大。第(3)题,东北平原单产低是气候(热量)、技术及农业投入等原因造成的。第(4)题,粮食增产的措施包括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及生态环境,提高单产等。
答案:(1)土地辽阔,耕地面积广;人口较少,人均耕地多,余粮多。
(2)有道理。东北平原目前单位面积产量较 ( http: / / www.21cnjy.com )低,增产潜力大;同时还有宜农荒地可开垦。而其他一些商品粮基地,由于人口增加、城市发展等原因,耕地面积会有所下降,同时目前单产较高,增产潜力已较小。
(3)纬度高,热量条件差;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农业投入不足等。
(4)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提高单产;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保证稳产;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等。
18.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粮食生产约占总播种面积的65%,主要种植玉米、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完成下列问题。
(1)三江平原所在地区原有“北大荒”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称,新中国成立以后该地区大力开垦荒地,发展粮食生产,成为“北大仓”。现在“北大荒”不再开垦荒地,为什么
(2)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途径可以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东北农业发展的条件、发展方向及采取的应对措施。
答案:(1)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是重要的湿地资源,对于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粮食产量;实行机械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科技兴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