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 / / www.21cnjy.com )
课时演练·促提升
我国淮河流域频发洪水,每年都必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抗洪救灾。据此完成第1~2题。
1.淮河多水灾的原因是( )
①支流多 ②每年南北支流同时进入汛期 ③流域内落差小 ④气候异常 ⑤湖泊淤积 ⑥季风活动的年际变化大 ⑦下游河道淤塞,泄洪能力小
A.②④⑤⑥⑦ B.①③⑤⑥⑦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⑦
2.下列治理淮河水灾的措施,正确的是( )
A.移民建镇,退田还湖,平垸行洪
B.因洪泽湖泥沙淤积严重,截断淮河与洪泽湖的水道联系
C.加固大堤,利用京杭运河水道排泄洪水
D.上游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中游修蓄洪分洪工程;下游开挖整治入海入江水道
解析:第1题,淮河多水灾,是河流水系特征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形特点、所处地区气候特点等方面综合影响形成的。第2题,淮河治理的措施主要是上游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以控制洪水;中游利用洼地、湖泊修建蓄洪工程;下游开挖、扩大泄洪通道。
答案:1.B 2.D
读右图,完成第3~4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3.如果该图表示的是某条河流不同年代的流量年变化曲线,则在这期间该河流可能( )
①修建了水利工程 ②开辟了运输航线 ③加固了防洪大堤 ④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4.使该河流洪水灾害发生几率提高的人类活动是( )
A.在河流滩上修筑定居点
B.跨流域调水
C.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排放CO2
D.迅猛的城市化进程
解析:河流上修建水利工程(水库),会调节河 ( http: / / www.21cnjy.com )流径流,使其季节变化幅度减小;破坏流域内植被,会使其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能力降低,使地表径流增加。
答案:3.A 4.A
读我国南方某流域等值线图,完成第5~6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5.在河流综合治理中A地的主要作用是( )
A.养殖 B.改善气候
C.分洪与蓄洪 D.立体开发利用
6.为缓解甲河段洪水泛滥,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加强流域内植树造林 B.在甲河上游修建水库
C.下游退耕还湖 D.修建和加固河堤
解析:第5题,根据等值线可以判断出A地地势 ( http: / / www.21cnjy.com )低洼,因而在河流综合治理中的主要作用为分洪与蓄洪,以缓解洪水对河流下游地区的影响。第6题,甲河段洪水泛滥主要与上游来水量大,且河段弯曲、水流不畅有关,因此可在上游修建水库,用来调节汛期的洪水。
答案:5.C 6.B
下图为我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域个数与总县域个数的比值)多年平均的月变化图。读图,完成第7~8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7.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的特点是( )
A.峰值均出现在4~6月
B.峰值出现月份与降水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C.峰值出现的时间由北向南逐渐推迟
D.珠江流域的受灾比变化最大
8.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和黄河都流经黄土高原
B.黄河在初春和初秋易发生凌汛
C.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不断加固下游两岸大堤
D.三峡工程的建设提高了长江的航运能力
解析:我国受夏季风影响,5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华南进入雨季,珠江流域进入汛期;6月雨带移至长江流域;7、8月移到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黄河流域水灾受灾比出现峰值。黄河在初春融化和初冬结冰时易发生凌汛。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中游水土保持的关键是植树造林、打坝淤地。
答案:7.B 8.D
9.读图,分析杭州湾沿岸风暴潮频发并导致灾情严重的原因( )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①地理位置特殊,受台风影响显著 ②湾口呈喇叭口形朝向太平洋 ③沿岸地势低平 ④人口密集 ⑤海底地震 ⑥地壳运动
A.③④⑤⑥ B.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解析:风暴潮灾情可以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济因素两方面分析。杭州湾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的中间位置,湾口呈喇叭口形朝向太平洋,沿岸地势低平、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又经常受台风的影响。
答案:D
读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图,完成第10~12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0.1950~1990年间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较严重的两次是( )
A.1954年、1990年 B.1989年、1990年
C.1954年、1983年 D.1967年、1971年
11.这两次水灾都是( )
A.集中性暴雨所致
B.下游排水不畅所致
C.上游水土流失所致
D.中游围湖造田所致
12.长江流域成为水灾多发区的人为原因是( )
①滥伐森林,水土流失 ②围湖造田 ③是我国经济核心地带 ④位于季风气候区 ⑤东部临海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解析:第10题,从长江流域水灾直接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损失年际变化图中可看出,1954年直接经济损失6 000多亿元,1983年直接经济损失9 000多亿元。第11题,长江流域的洪水主要以暴雨洪水为主,因此两次水灾都是由于雨带长时间停留在某处,造成集中性暴雨所致。第12题,长江流域成为水文灾害多发区的人为原因是滥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和围湖造田等。
答案:10.C 11.A 12.A
读下图,完成第13~15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3.图中的风暴潮类型为( )
A.台风风暴潮 B.温带风暴潮
C.寒带风暴潮 D.季风风暴潮
14.下列关于风暴潮及其特点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台风风暴潮——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
B.温带风暴潮——来势强、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
C.台风风暴潮——增水过程相对平缓、破坏力强
D.温带风暴潮——增水过程相对平缓、破坏力强
15.台风风暴潮和温带风暴潮危害都比较严重的区域有( )
A.欧洲北海沿岸
B.美国东海岸
C.我国东部海区沿岸
D.南亚印度洋沿岸
解析:风暴潮的两种类型在我国都有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布,其中温带风暴潮多分布于渤海、黄海地区。台风风暴潮是由台风引起的,其速度、强度、破坏力都强于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我国东部沿海地带这两种风暴潮引起的灾情都十分严重。
答案:13.B 14.A 15.C
16.(2015·福建高考,40B)风暴潮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近海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超警戒风暴潮平均发生次数的逐月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指出该省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该省防御风暴潮灾害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解析:第(1)题,由图中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看出,该省区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时间主要是7、8、9、10月,属于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秋季节经常受到台风的影响,易形成超警戒风暴潮,此外风暴潮的形成还与河流流量的大小、天文大潮的叠加有关。第(2)题,风暴潮的防御措施可以从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两方面分析。
答案:(1)季节:主要集中夏、秋季节。
原因:该省沿海夏、秋季节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台风活动,易形成超警戒风暴潮;河流入海流量大,对风暴潮起顶托作用(或与天文大潮相逢),增加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次数。
(2)加强风暴潮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加固 ( http: / / www.21cnjy.com )堤防;保护生物(红树林、珊瑚礁)海岸,营造沿海防护林;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御风暴潮灾害的意识。(其他言之有也可)
17.下图为我国黄河下游和荆江河段及部分水利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长江荆江河段和黄河下游河段河床的共同特征是 ,共同原因是什么
(2)长江荆江段和黄河下游都是防汛重点地段,荆江河段汛期在 季,成灾的原因是什么
(3)黄河沿线经常发生凌汛,请在图中圈出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并说明凌汛形成的条件。
(4)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缓解荆江河段洪涝有什么作用 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哪些措施防治荆江水患 (至少写两项措施)
解析:第(1)题,先由黄河下游河段河床 ( http: / / www.21cnjy.com )特点得出两河段的共同特征,然后从河流的流速、泥沙沉积两方面寻求答案。第(2)题,由我国的季风气候特点得出荆江河段的汛期在夏秋季节,成灾原因可从水量大、河道曲折、河床淤积、排水不畅寻求答案。第(3)题,凌汛产生需两个条件,温度低于0 ℃;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据此可得出答案。第(4)题,三峡水利工程有蓄水功能,可调节荆江河段河道的洪水量,起到防洪作用。治理措施从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方面作答。
答案:(1)均为地上河 从第二级阶梯进入第三级阶梯,水流速度迅速降低,泥沙沉积严重,河床抬高,堤坝加高;上中游地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2)夏(或夏秋) 其上游流域面积大,降水多,来水量多;河道曲折,河床淤积,排水不畅。
(3)图略。河流有结冰期;河流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
(4)蓄水,以调节荆江河道的洪水流量。植树造林、加固堤坝、退耕还林还湖、河道清淤、分洪工程、人工裁弯取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