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 / / www.21cnjy.com )
课时演练·促提升
在《2001~2010年可持续发展纲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文中,提出要重点开展自然灾害监测新技术和监测仪器设备研究,加强高新技术在灾害监测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据此完成第1~2题。
1.关于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由国家、区域以及地方等各级组织来监测的
B.只起到灾前预警、灾中跟踪和灾后评估的作用
C.监测平台既有空中的,也有地面上的
D.可以对大气圈中的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进行监测
2.下列选项中不是我国已经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建立起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是( )
A.气象监测网 B.地震监测网
C.水文监测网 D.资源监测网
解析:第1题,灾害监测系统主要起到灾前预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灾中跟踪、灾后评估以及提出减灾决策方案等作用。第2题,我国已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建立起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有气象监测网、地震监测网、水文监测网和海洋环境监测网。
答案:1.B 2.D
2013年8月东北松花江流域发生1998年以来的最大洪水。在了解灾情和抗灾中,先进科技手段发挥了重大作用。据此完成第3~4题。
3.在这次洪灾中,对水位进行准确快速监测,采用的是( )
A.遥感技术 B.多媒体技术
C.水上监测站人工监测 D.航空目测
4.在这次洪灾中,发挥重大作用的监测网有( )
①气象监测网 ②地震监测网 ③水文监测网 ④海洋监测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第3题,在这次洪灾中,防汛部门利用卫星遥感进行跟踪监测。第4题,这次洪灾是由长时间特大暴雨造成河流水文要素变化而形成的。
答案:3.A 4.C
对植被来说,同类植物由于生长状况、健康程度不同,其反射率也有较大差异。读图,完成第5~6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5.在遥感彩色红外线图片上能区分健康的和受病害的松树,其原理是( )
A.健康松树的反射率在任何波段都高于有病害的松树
B.健康松树在0.4~0.76微米波长范围内的反射率稍高于有病害的松树
C.在波长0.8~1.4微米范围内有病害松树的反射率明显低于健康的松树,病害越重,此波段反射率越低
D.在波长大于1.6微米时,健康松树的反射率高于有病害的松树
6.要把针叶林与阔叶林区分开可利用( )
A.GIS技术 B.RS技术
C.GPS技术 D.计算机技术
解析:第5题,考查遥感的相关知识。从图中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健康松树的反射率曲线和病害松树的反射率曲线在不同波长范围内有明显区别。在波长0.8~1.4微米范围内有病害松树的反射率明显低于健康的松树;在波长大于1.6微米时,健康松树的反射率低于有病害松树的反射率。第6题,针叶林与阔叶林的反射率不同,可利用遥感技术把它们区分。
答案:5.C 6.B
读右图,完成第7~9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7.图中所示的人工建筑工程,主要是用来( )
A.实施小流域开发
B.蓄水—灌溉—防洪等
C.拦沙—泄水—防治泥石流
D.固坡—护山—防治山体滑坡
8.图示区域可能分布在我国的(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南沿海
9.建设格栅坝预防地质灾害,属于工程性防御中的( )
A.改变地表环境
B.阻隔或控制灾害与人口、财产等的直接相遇
C.改变财物等的特征,提高抗灾性能
D.以上都不符合
解析:第7题,图示为格栅坝 ( http: / / www.21cnjy.com ),预防泥石流灾害,据此不难得出答案。第8题,四地中我国的西南地区多泥石流灾害。第9题,格栅坝可以使水流下泄,但能够阻隔泥石流中的大块物质冲击村庄、交通线等。
答案:7.C 8.C 9.B
2014年7月23日15时30分前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台风“麦德姆”在福建省福清市高山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1级(强热带风暴级,30米/秒)。读图,完成第10~11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0.该图像利用的技术主要是( )
A.RS和GPS B.GPS和GIS
C.GPS和雷达技术 D.RS和GIS
11.由图像可知高新技术在台风监测中的优越性有( )
①展现台风形成过程 ②发现台风中心 ③预测台风移动方向和速度 ④估计台风的强度
A.仅①② B.①②③④
C.仅①②③ D.仅②③④
解析:第10题,该图像的信息来源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RS,图像经过GIS处理。第11题,利用遥感可以展现台风形成过程,发现台风中心位置,估计台风移动路径、方向和速度。
答案:10.D 11.B
面对雪灾,社会各界众志成城。某公司 ( http: / / www.21cnjy.com )紧急推出春运交通图,意在帮助身在异地的人们及时了解国内交通情况。在春运交通图上标出了主要的铁路、高速公路和国道,如果铁路或公路被“加红加粗”,那就说明它可能处于封路或受阻状态。点击后即可了解滞留人数、目前情况、持续时间等信息。读图,完成第12~13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2.图中主要应用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IS
C.GPS D.虚拟技术
13.运用此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在抗雪救灾中还可以( )
A.及时获得各地积雪的范围
B.对受困人员进行精准定位
C.为施救车辆选择合理线路
D.分析预报未来各地的天气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主要的铁路、高速公路和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的状态,点击后可了解滞留人数、目前情况、持续时间等信息。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是获取信息,分析与管理信息,查询信息。因此图中主要应用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是GIS。及时获得各地积雪的范围和分析预报未来各地的天气主要依靠遥感技术;对受困人员进行精准定位依靠GPS。GIS可以了解各路线的交通状况,为施救车辆选择合理线路。
答案:12.B 13.C
北京时间2014年4月2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7时46分(智利当地时间1日20时46分),智利西北部沿海发生8.2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此次地震和海啸给智利造成严重的损害。据此完成第14~15题。
14.这次海啸产生的原因是( )
①特大风暴潮引起的 ②由本次大地震引发的 ③该地震发生在板块交界处 ④该地震发生在板块张裂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5.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是( )
①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②将人们迁离沿岸居住 ③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 ④在海岸种植红树林保护海岸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智利地震发生在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该海啸是由本次地震引发的。将人们迁离沿岸居住不切实际。围海造陆会加剧灾害的影响。
答案:14.D 15.C
16.阅读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风暴潮是一种海洋灾害,具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特点,可冲毁海堤、道路,吞噬沿海地区的码头、工厂、村镇,酿成巨大灾难。下图为发生在我国某海区的某次风暴潮的海面水位分布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1)请说明此时渤海地区的风向及受灾严重的地区。
(2)请说出减轻风暴潮灾害的措施。
解析:第(1)题,迎风海岸水位会升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2)题,风暴潮灾害由大风引起,主要影响沿海地区,因此需要做好风暴潮的预报,并在可能影响的海岸地区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答案:(1)东北风。渤海湾、莱州湾沿岸(或西南沿海)地区受灾严重。
(2)做好风暴潮预报和监测;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海岸防护(或堤防)工程;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人民网兰州2014年4月27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电 受强冷空气影响,甘肃清水县于4月24日出现严重低温冷冻灾害。清水县大部分果树和部分农作物严重受灾,预计造成经济损失1.8亿元。
材料二:《四川日报》2014年3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4日消息 3月3日,记者从攀枝花市农牧局获悉,受前期多次低温冻害影响,今年攀枝花早春蔬菜推迟上市,并出现量减价涨现象。
(1)我国北方低温冻害多发于秋季和春季,而南方多发于冬季,试分析其原因。
(2)试举例说明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在雪灾防治和人员救助方面可发挥哪些作用。
解析:第(1)题,低温冻害在作物的生长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危害最大,然后结合南、北方气候特点逐一分析即可。第(2)题,RS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灾害的信息,GIS又可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GPS主要用于定位。
答案:(1)北方冬季时农作物停止生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或进入休眠期,造成的危害较小;春、秋季节农作物处于生长期,造成危害大。南方冬季有一定的农业生产活动,危害较大;春秋季节气温相对较高,且冷空气影响相对较弱,气温下降幅度较小,造成的危害较小。
(2)运用RS及时监测各地积雪融化、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路通行状况;运用GIS及时向公众发布各地天气、交通信息,或进行交通状况的趋势分析,帮助政府部门做出决策;运用GPS对在雪中受困的车辆、人员进行准确定位,及时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