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2.1《冷人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导学案(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2.1《冷人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导学案(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9-30 14:57:50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热力环流和风
【学习目标】
1.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阐述大气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
2.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答生产、生活中的实际环流问题。
3.了解大气运动的分类,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近地面摩擦力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
4.运用等压线分布图,分析高低气压的分布,判断某地风向。
【活动过程】
活动一:熟悉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1.基本原理
【归纳总结】
【知识准备】等压面:指气压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等的点组成的面。等压面凸起的地方,表示在同一高度上,气压比四周高。等压面下凹,表示同一高度上,气压比四周低。(高高低低)
请同学们自己在上图中作出近地面与高空的等压面,并完成下面的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①近地面气压始终 (高\低)于高空气压。
②近地面等压面与高空等压面弯曲方向始终 。
③近地面气温高,气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 ,形成 气压,出现 天气;近地面气温低,气流 ,形成 气压,出现 天气。
【实时反馈】下图是等高面与等压线的关系示意图,读后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 ,气压最低的是 。
(2)A、B两地受热的是 地,空气 ;冷却的是 地,空气 。
(3)作出近地面的等压面
(4)用“→”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
2.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
(1)海陆风
日常现象:青岛市民说,青岛一般白天感到空气潮湿,夜晚感到比较干爽。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2)山谷风
日常现象: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你知道为什么巴山会有夜雨吗?
(3)城市风(城郊热力环流)
日常现象:城市中日常气温比郊区高,雾天比郊区多,为什么?(课本48页活动)
【思考讨论】热力环流还可存在于陆上水面与周围地区、绿地与裸地之间等地区。
资料:丹江口水库于1958年开始动工 ( http: / / www.21cnjy.com )修建,1973年底建成,为南水北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丹江口水库水域广,库容达174.5亿立方米。是我国水质量最好的大型水库之一。
(1)在图中补绘出湖泊附近白天的大气环流箭头,以表示正确的环流方向。
(2)修建丹江口水库后,对湖泊及其周围地区的气候会产生哪些影响?
【情境导入】有一首歌这样唱到:“我家住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 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你知道风是怎么形成的吗?
活动二:了解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形成风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气质点运动受力分析(风的形成过程)——以北半球为例
【知识准备】等压线:气压相等的各点的连线,称为等压线。
说明:以下为同一水平面上的等压线分布图
高空: __________ ___________ 近地面: 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
【归纳总结】①风的形成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②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始终____________________。
摩擦力的方向始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高空的风向由_________、_________决定,风向与等压线______;近地面的风向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风向与等压线_________。
④风速由_________、_________决定。
【拓展联系】试着完成南半球大气水平运动的分析。
说明:以下为同一水平面上的等压线分布图
高空: 近地面:
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
【典型例题】
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
A、高空和地面之间气温的差异 B、高低空之间气压差的存在
C、同一水平面上存在的气压差异 D、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差异
2.下列四幅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
图2-1-5
【巩固训练】
1.关于热力环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指空气的垂直运动 B、指空气的水平运动
C、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D、是高低纬度之间大气运动形式
2.读等压线分布图,其中表示正确的是: ( )
3.下列四种局部环流形式中,不正确的是: ( )
4.下列四幅等压线图(图1)中,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5、关于大气水平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B、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使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C、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使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
D、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均影响风速
6、关于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几个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
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
在三个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2.读右边“热力环流等压面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地中,属于下沉气流的是 ,
判断理由是 。
(2)①、②、③三处中,属于低压区的是 。
(3)④、⑤、⑥三处中,属于高压区的是 ,
判断理由是 。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示意
900hpa
800hpa
700hpa
A(热)
B(冷)
C(冷)
1000hpa
高空空空
近地面
根本 原因
水平方向的气压差异
大气水平运动
地面冷热不均
大气垂直运动
能量来源




直接 原因
图2-1-6
图2-1-7
图2-1-9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学习目标】
1.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效应。
2.理解大气的保温作用,并能运用这一原理解释相关现象。
3.理解影响地面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
【活动过程】
削弱作用 具体表现 日常实例
吸收作用 绝大部分 光被臭氧层吸收;相当数量的 光被对流层中的二氧化碳、水汽等直接吸收;绝大部分 光能直接到达地面。 地面生物体免遭紫外线的侵害
反射作用 、 和 能将太阳辐射的一部分反射到宇宙空间。 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
散射作用 波长较短的 光等易为大气分子所散射。 晴朗的天空呈现 色
活动一: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读下图,完成下表。
【思考讨论】
1.为什么阴天的白天气温比较低?
2.晴朗的天空为什么呈现蔚蓝色的呢?
3.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为什么也是明亮的?
4.为什么交通指示灯选择红绿灯?
活动二:理解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阅读下图,用文字描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的保温作用(温室效应):
【归纳总结】
1.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来源
2. 温室效应的最关键的作用形式是大气逆辐射
3. 比较三种辐射的波长关系(物体温度越高,则辐射出的波长越短)
太阳辐射(短波辐射) 地面辐射(长波辐射) 大气辐射(长波辐射)
【思考讨论】
1. 多云的夜晚温度不会太低的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差远比月球小?
3. 深秋至第二年早春季节,霜冻为什么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呢?
4.每年秋冬季节,我国北方地区的农民常用人造烟幕的方法来使地里的农作物或蔬菜免遭冻害,请尝试解释其原理。
活动三:了解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①纬度因素:纬度越高,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越 ,经过大气的路程越 ,受到太阳辐射的强度越 ,地面辐射越小。
②下垫面因素:下垫面不同, 和 的太阳辐射比例不同,相同的纬度,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越 。
③气象要素:在同纬度地区, 的长短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量,进而影响地面辐射。
【典型例题】
1.下列四幅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
【巩固训练】
1.属于短波辐射的是: ( )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2.下列概念按发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太阳辐射 地面吸收 大气削弱 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大气削弱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地面吸收
C、太阳辐射 大气削弱 地面吸收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D、太阳辐射 大气逆辐射 大气削弱 地面吸收 地面辐射
3.形成“早穿皮袄午穿纱”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②夜间大气逆辐射弱
③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 ④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能少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4.“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 ( )
A、气压低 B、空气稀薄 C、到达的太阳辐射少 D、到达的地面辐射少
5.深秋至第二年早春,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这主要是因为: ( )
A、晴天地面辐射增强 B、晴天大气辐射增强
C、晴天大气逆辐射增强 D、晴天大气逆辐射减弱
6.读右边“大气受热过程图”,
完成下列问题。
(1)A为太阳辐射,属于
(短或长)波辐射;
(2)C为 辐射,属于
(短或长)波辐射;______是近地面
大气受热主要、直接的热源。
(3)B1为 辐射,与C辐射方向 ,
所以,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要 ________些;
(4)由于A、B、C三类辐射有一个受热过程,所以,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时,最低气温出现在 前后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示意图
大气吸收19%
大气反射、散射34%
太阳辐射100%
大气上界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47%
图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