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二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二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9-30 18:16: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班级 组名 姓名
一、学习目标
1.用案例说明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条件和特点。
2.读图分析西欧乳畜业形成的区位条件,运用资料归纳乳畜业的特点。
3.对比分析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二、学习过程
(一)大牧场放牧业
阅读P51第一段,什么是大牧场放牧业 主要分布在哪里 气候有什么共同特征?生产对象分别是什么?大牧场放牧业有什么特点?
【活动一】结合案例4,分析其发展的区位条 ( http: / / www.21cnjy.com )件。为促进牧牛业发展,阿根廷采取了哪些措施?我国畜牧业从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发展过程中可借鉴哪些经验?
(二)乳畜业
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哪里?归纳西欧乳畜业的生产特点。
【活动二】读课本p53页图和资料,分析A地形成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区位条件有哪些。
三、典型例题
读图,完成1~2题。
1.该气候类型在世界上分布最典型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大牧场放牧 B.乳畜业
C.季风水田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2.该农业地域类型在该地区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①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
③劳动力丰富 ④机械化水平低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四、巩固训练
下图为甲、乙、丙三个地区牛奶生产和销售模式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从图中看出,阶段Ⅰ的牛奶生产基地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水源状况 B.科学技术 C.草场分布 D.市场需求
2.可能引起上述牛奶生产布局变化的原因是(  )
①甲地的产品质量和价格优势突出 ②乙地的生产成本降低 ③丙地的交通不便 ④冷藏和保鲜技术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为“美国本土小麦区和玉米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①②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特点是
A.劳动力充足,精耕细作
B.多种经营,市场适应性强
C.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
D.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4.五大湖附近地区农业地域类型
形成的优势条件有
①地形平坦,利于耕作
②降水丰沛,水源充足 
③气候温凉,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④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A. ①②   B.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下图为四地区的农业产值结构和商品率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5.四地区可能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主导区位因素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甲地:种植园农业——气候 B.乙地:商品谷物农业——交通
C.丙地:混合农业——地形 D.丁地:乳畜业——市场
6.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说法,最可能正确的是(  )
A.甲地主要生产水稻,只分布在东亚季风区
B.乙地主要生产小麦和玉米,多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地区
C.丙地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饲养牛羊,机械化水平很低
D.丁地主要生产鲜奶及乳制品,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干旱地区
7.读南美洲南部降水分布与气温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相比,该地区气候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优势是 ,地理位置上的优势是 。
(2)该地区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根廷的新鲜牛肉可供应到西欧人的餐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主要是由于人类发明了 ,其反映了 的改善和 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