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为例
【学习目标】
1.阅读课本,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3.通过对比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特点
4.结合课本图文资料,了解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5.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地区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
【学习过程】
【活动一】阅读课本P60,结合图4.1和下图,了解东北地区的位置。要求:填出各地形对应的字母。
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长白山
辽河平原 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
【活动二】
阅读书本P60-61,了解分析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气候 工业基础
地形 交通
土壤 人地比例
水源
【活动三】
列表分析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
农业生产区域 主要分布地区 主要产品类型
耕作农业区
林业和特产区
畜牧业区
【活动四】
阅读P67-68,了解分析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平原区:①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商品率和专业化程度
②延长产业链,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
③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
草原区:①建设人工草场,保护草地
②对畜产品进行深加工
林区: ①采育结合
②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③对林木产品进行深加工
【活动五】
1.分析下列地区形成特色农业的主要条件。
区域 特色农业 形成条件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珠江三角洲 邻近港、澳、台地区,市场广阔;港口、铁路、航空等交通便利;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
南疆 光照充足,土地资源广阔,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灌溉
海南岛 市场需求量大
昆明 国内外市场对花卉的需求量大
2.读我国商品粮基地分布图,完成相关问题。
(1)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商品梁基地是: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
(2)以上商品粮基地的地形多为___________,位于东部____________区,其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配合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3)有两个商品两基地的省份是____________;既是商品粮基地,又是甘蔗产区的代号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根据耕地类型和商品粮品种将商品粮基地归类。
旱地-小麦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田-水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A、B、C、D、所示区域经济作物名称。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四种经济作物书糖料作物的是___________,属油料作物的是____________。
(3)造成四种经济作物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自然、社会经济)。
(4)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域是其主要产区。
(5)甜菜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的___________省、吉林省、___________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6)从温度带看,甘蔗主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布在____________带和____________带,花生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甜菜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带。
[典型例题]
[例1]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其得名于横穿境内的七虎林河,是满语的音译,意思是“沙鸥云集之所”。结合右图,回答(1)~(3)题。
(1)下列有关虎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河流冰封期长,有春汛
B.冬季寒冷而漫长,无霜期较短
C.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2)虎林市天蓝、地绿、水清,其出产的大米具有晶莹剔透、口感香甜、营养丰富的优良品质。影响虎林市大米生产的特殊区位因素是( )。
A.气温的日较差小 B.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C.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D.绿色无污染的自然环境
(3)虎林市“把绿色水稻变成方便米饭、米粉,把大豆变成磷脂,把原木变成家具”。这反映了虎林市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
A.向机械化方向发展 B.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C.推进农业生产优质化、高效化 D.推进产业化生产经营,促进产业链条延伸
[例2]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占全国16.8%。水资源占全国4.01%。读图8和图9,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2)题。(双选)
(1)有关东北三省农业灌溉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A.农田灌溉用水量都呈增长态势 B.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自1996年以来呈快速增长态势
C.灌溉用水量自1998年以来呈减少趋势 D.有效灌溉面积与灌溉用水量同步增长
(2)有关东北三省水土资源利用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A.水土资源丰富 B.耕地资源集中在东部
C.水土资源呈现东多西少的特点 D.耕地资源丰富,水资源相对短缺
[例3] (2011·安徽文综,27~ ( http: / / www.21cnjy.com )28)下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其中数码为:1—耕地 2—居民地 3—湖泊。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
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 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 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
(2)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
A.推广蔗基鱼塘 B.推广水稻种植 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例4]读国中粮食生产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湖文熟,天下足”描绘了我国千百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南粮北运”的历史。但是,伴随着北方粮食生产供给能力的增强和南方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粮食生产与流通格局已悄然改变。北方松辽河产区和南方长江产区的粮食生产指标的变化,正是我国粮食生产区城格局变化的一个缩
20世纪70~90年代北方与南方产区粮食增产贡献率及人均点有量的变化
粮食生产指标粮食产区 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 人均粮食点有量(千克)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北方产区总计 其中:松辽河产区 53.911.5 67.319.7 85.131.9 328.4366.5 400.7495.2 421.5569.5
南方产区总计 其中:长江产区 46.129.7 32.724.3 14.911.3 334.9352.6 355.1396.3 328.0379.9
(1)右图中松辽河产区包括的省级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单位的简称是__________,所跨越的干湿地区自东向西依次为__________。该区的重要粮食产地,自东向西依次为三江平原、__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__平原。
(2)图中长江产区的__________湖平原和__________湖平原历来是南方粮食高产区,在我国粮食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3)与松辽河产区相比,长江产区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_。(单项选择)
①粮食商品率高 ②耕地面积广大 ③水热资源丰富 ④复种指数较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我国北方粮食作物以____________为主;我国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居首位的粮食作物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线以南的东部平原、丘陵地区。
(5)表中数据显示,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长江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与松辽河
产区相比,其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期,与南方产区相比,我国北方产
区人均粮食点有量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粮食生产格局的改变,我国
粮食流通格局也开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长江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率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多项选择)
A.非农业用地比重上升 B.粮食大量出口
C.粮食单产下降 D.调整种植业结构
(7)北方产区粮食产量的增长,与播种面积扩大等多种因素有关。但这些因素也可能造成负
面影响。阅读下面的结构框图,将代表相关内容的字母填入图中的空格内。(每个字母限
用一次,每框限填一个字母)
A.毁草种粮 B.导致水土污染 C.扩大灌溉面积 D.提高机械化程度
E.减少生物多样性,加剧荒漠化 F.增加播种面积 G.培育优良品种
(8)上述我国粮食生产和流格局新变化的案例,对你学习地理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训练】
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因素 D.海陆分布
2.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
A.≥10℃积温 B.日照时数
C.太阳辐射量 D.年降水量
读某地区地形剖面图及对应的积温、降水量曲线图,完成3~4题。
3.图中表示省会城市B降水量逐月分布状况的是( )
4.积温值A地高于E地,主要是因为( )
①A地地处河谷,地势低 ②距冬季风源地远 ③纬度低,是温带 ④为山地背风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读我国东北某省土地利用状况图。读图回答5~6题。
5.关于该省在农业发展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荒地、沼泽面积广大,应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规模开垦为耕地;②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产品基地;③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缺水和低温冷害;④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是当地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6.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的重要原因是( )
A.滥伐森林 B.对自然植被的破坏 C.不合理的灌溉 D.大气降水过多
7.读“某省西部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的粮食作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地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前,农民经济收入低且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该地在发展农业的同时还发展了加工业, 请列举两个以上的工业部门: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4)今后,该省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还可以采取哪些方面的措施来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8.读“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中国东北部和美国东北部地区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结构。两个地区从农业地域类型看,都属于___________,都有大面积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种植,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区位条件。两者共同的有利条件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主要的不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美国东北部乳畜带形成的原因是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业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