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学习目标】
1.阅读课本,了解能源的分类,了解能源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结合课本图文资料,学会评价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
3.结合课本图文资料,了解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
4.结合课本图文资料,了解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方法与手段。
【学习过程】
问题探究一:能源和中国的能源问题
例举当今世界人们生产、生活常用的能源并归纳何为能源。
2,能源按性质分可分为可再生和非可再生能源两类,对于非可再生能源为何要特别注重合理开发和利用?
3.简要分析中国的能源形势(从能源资源储量、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费结构、能耗情况、能源安全等方面展开)。
问题探究二:山西煤炭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1.结合考试图册P19中国煤炭资源分布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况和山西省主要煤田和煤矿分布图、中国和世界主要能源消费结构图及山西省煤炭外运路线图归纳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资源状况:
市场条件:
交通条件:
2.结合山西省的地形、气候、河流、水源等自然条件分困扰山西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限制性因素(可从交通、水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展开)。
问题探究三: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状况
1.为充分发挥山西的煤炭资源优势,国家通过哪些措施把山西建设成全国性能源基地?取得了哪些成效?
2. 读P43的图3.5思考:能源转换率越高越好吗?为什么?(从输煤、输电两种能源输出方式对山西省带来的利与弊角度思考)。
3.从P44的阅读材料中显示山西能源基地面临众多挑战,请你谈谈怎样才能突出重围?
问题探究四:山西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
1.山西能源综合利用前后比较:
比较项目 综合利用前 综合利用后
利用的资源
主要工业部门
输出产品
产业链与产业结构特点
综合效益
2.简述山西煤炭能源基地通过资源综合利用所取得的成就。
对全国而言:
对山西而言:
问题探究五:山西能源基地的环境问题和环保措施。
1.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
2.结合P46露天采煤生态环境建设模式图分析图中各种工程及生物措施对保护矿区生态环境所起的作用和已开发完的矿区未来发展方向。
3.简要分析山西作为能源重化工基地为进一步做好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而采取的主要措施。
问题探究六:内蒙古东部地区能源综合开发探索。
1.山西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开发条件比较:
山西 内蒙古东部地区
资源条件 共同点
各自特点
区位条件
交通条件
2.内蒙古东部地区如何根据自己的资源特点基础上借鉴山西能源基地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进行综合开发?
【典型例题】
[例1]绿色电力是利用特定的发电设备将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再生的能源转化成电能。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电力发电过程中不产生或很少产生对环境有害的排放物,且不需要消耗化石燃料,更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选项中全属于绿色电力的一组是( )
A.火电、水电 B.生物质能气化发电、小水电
C.潮汐能发电、矿物燃烧发电 D.风电、生物能燃烧发电
(2)主题为“太阳能改变生活”的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于2010年9月16日在山东省德州市举行。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的主要优点是( )
①清洁无污染 ②投资成本低廉 ③总能量巨大、可再生 ④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下列关于a—自然资源、b—能源、c—矿产资源三者之间的关系图解,正确的是 ( )
[例2]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读“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③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 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②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③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④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例3] 读“黄河流域图”和“黄河中游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上游地区重点开发的能源资源是 ,其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
(2)为了加快黄河中游地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地方政府提出了两套方案(见图2)。你认为哪套方案的经济效益更高?要保证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还应注意采取哪些措施?
(3)该流域沿岸工业城市密集,可能给黄河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巩固训练】
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回答1~2题。
1.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 )
A.夏季高温多雨 B.城市化水平高 C.水资源丰富 D.重化工业基地
2.针对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两区域目前采取的共同措施有( )
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C.完善交通,建设水运网 D.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
读“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9~10题。
3.与2005年相比,在我国2011年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增幅最大的是( )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水电
4.下列关于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 )
A.天然气将取代煤炭,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消费能源
B.核电的消费总量与2005年基本持平
C.水电所占比重有所增加
D.其他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大幅下降
建国60多年来,山西省向全国提供了上百 ( http: / / www.21cnjy.com )亿吨煤炭,而在山西大地上积存的煤矸石已达12亿吨,形成了300多座大型矸石山,占地约1.667万公顷。读“煤矸石及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完成7~8题。
5.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最具优势的条件是( )
A.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 B.交通运输便利
C.消费市场广阔 D.开采技术水平高
6.煤矸石和粉煤灰的综合利用产生的综合效益有( )
①节约了土地资源 ②提高了煤炭利用的附加值,提高了经济效益 ③增加煤炭的输出量 ④优化了产业结构,延长了产业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读“山西省(1980~2000年)工业投资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图显示 投资比重大,体现了 的地位,以便充分发挥全国能源基地的作用。
(2)B图显示在煤和电之间应突出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 ,其意义在于:① ;② ;③ 。
(3)C图显示在冶金工业中明显向耗能大的 工业倾斜,此工业在山西省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4)D图反映出的产业链是 。
(5)图中的投资情况说明,山西省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是 。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晋陕蒙三个省级行政区接壤的地区被称为“乌金三角”。
材料二:‘乌金三角’地区区位示意图”。
(1)这里的“乌金”是指________。“乌金三角”地区将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_生产基地。
(2)“乌金三角”地区的自然环境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向西,处于__________向__________的过渡地带,地表形态遭受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外力作用)的交错地带,呈现典型的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3)分析“乌金三角”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