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培优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培优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3-31 18:5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培优
一、单选题
1.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无机盐称为骨盐,其中含有氟化钙(CaF2)。氟化钙中氟(F)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 2 C.+1 D. 1
2.开发月球土壤中的氦-3资源,是解决人类能源问题有效途径之一,氦-3是氦的同位素,其原子核内含2个质子和1个中子。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
A.1 B.2 C.3 D.6
3.下列各组中,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一组是(  )
A.Li、Mg和H B.C,N和O C.O,S和P D.F、Cl和Br
4.下面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
A.示意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B.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
5.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2H﹣﹣﹣2个氢元素 B.Fe3O4﹣﹣四氧化三铁
C.O2﹣﹣﹣2个氧原子 D. ﹣﹣钠离子
6.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圈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分的
C.此反应有三种新物质生成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2:1
7.在CO和M 的混合气体中,测得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0%,则 M 气体可能是 (  )
A.CO2 B.N2O C.SO2 D.SO3
8.如图是四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B.③④属于同种元素
C.④是一种阴离子 D.②容易得到电子
9.由 NaHS、MgSO4、NaHSO3 组成的混合物中,已知 S 元素的质量分数W(S)=a%,则 O元素的质量分数W(O)为(  )
A.1-1.75a% B.1.75a% C.1.25a% D.无法计算
10.将CO通入装有10克 Fe2O3的试管中 ,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通入CO至试管冷却后,试管内固体剩余物为7.6克,则剩余物中单质铁的质量为(  )
A.11克 B.5.6克 C.2.8克 D.7.0克
11. 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是SO2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
D.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
12.短周期(前三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Z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X元素可以与W元素形成WX2和WX3两种化合物
B.Y元素的单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O2、N2、CO2反应
C.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形成化合物时一般为+4价
D.X与Y、Z与W都属于同一周期
13.氯化钠晶体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每个.Na 同时吸引6个 Cl ,每个 Cl 同时吸引6个Na ,结构向空间拓展形成晶体,所以晶体中 Na 数目与 Cl 数目之比为1:1,晶体结构单元如图所示。则在氯化钠的晶体中,每个 Na 周围与它最近的且距离相等的 Na 个数为()
A.6 B.4 C.12 D.8
14.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12可以写成12C。1个12C的质量为a kg,1个12CO2的质量为b kg,若以12CO2中的1个氧原子质量的1/16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12C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
A. B. C. D.
15.由Na2SO4和CaSO4组成的混合物中,测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若再计算混合物中的下列各项:①硫元素的质量分数 ②钠元素的质量分数 ③CaSO4的质量分数 ④Na2SO4和CaSO4的质量比 ⑤CaSO4的质量,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都能确定 B.都不能确定
C.只有①能确定 D.只有⑤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
16.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相关问题:
第一周期 1H
2He
第二周期 3Li 4Be 5B 6C 7N 8O 9F 10Ne
第三周期 11Na 12Mg 13Al 14Si 15P 16S 17Cl 18Ar
(1)氟元素与氯元素位于同一纵行的原因是   ,它们在化学反应中都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铝元素与氯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2)M2﹣与Ne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M元素的名称为   .已知M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M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
17.“小数据”引发“大发现"。1892 年,瑞利经多次实验测得从空气虫分离出来的氮气密度为1.2572克/升,与相同条件下纯净氮气的密度比较,发现均偏大0.5%,继续研究发现了氩气。
(1)元素周期表中氩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则氩原子的质子数为   。
(2)瑞利认为偏大0.5%的细微差别不是误差。下列事实能支持瑞利这一观点的是 。
A.所有的科学实验中都是存在误差的
B.当时的实验技术,能使误差小于0.5%
C.当时其他科学家重复该实验,也得到相近的结果
18.下表所示的粒子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互为同位素的是   。(填字母)
组别 质子 中子 电子
A 14 14 14
B 26 30 24
C 26 30 26
D 14 16 14
19.
(1)Mg2+中“2”的意义:   
(2)氩气化学式:   
(3)含磷洗衣粉中含有Na5PxO10,其洗涤废水的任意排放会污染环境,已知在上述化合物中磷的化合价为+5,则x应为    。
(4)元素A与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xA,元素B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BCly,若化合价不变,则A、B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学式为   。
20.要使H2O和H2O2(过氧化氢)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氧元素,则H2O与H2O2的质量比是   ;mH2O和m H2O2(过氧化氢)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氢元素,则n:m为   ;相同质量的H2O和H2O2(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1. 沥青铀矿的主要成分中含有铀(U)和氧两种元素。现已测定其中 U、O两种元素的质量分数。 如果按照门捷列夫的观点,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40,此时沥青铀矿的化学式为 U2O4。历史上柏齐里乌斯认为 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而阿姆斯则认为 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80。试推断柏齐里乌斯和阿姆斯给沥青铀矿所写的化学式分别为   、   。
22.黑白复印机用的墨粉中常添加Fe3O4粉末.Fe3O4是由Fe2+、Fe3+和O2﹣按1:2:4的个数比构成的.下图是氧化沉淀法生产复印用Fe3O4粉末的流程简图.已知第④步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保持不变.
(1)Fe3O4粉末在复印机的电磁场作用下能使墨粉形成字迹或图案,这不仅利用了Fe3O4有磁性,还利用了Fe3O4是   色.
(2)第②步加入试剂X,生成Fe(OH)2的反应方程式为   .
(3)在第③步反应中要控制通入O2的量,以使生成的Fe(OH)2和Fe(OH)3的质量比等于   ,才能确保最终生成Fe3O4.
23.用适当的语言、数字或符号填空,说明下列化学式子中,数字“3”的含意:3H2O   ;Fe3+   ;3H   ;Al(+3)   ;3S2-   ;NH3   。
2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3号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它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第13号元素和第17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3)每一周期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稳定”);
(4)一个2H216O分子所含的中子数为   (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代表该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25.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请写出下列错误观点的否定例证(用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表示)
错误观点 否定例证
例 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O+CuOCu+CO2
① 金属单质都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    
② 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③ 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三、解答题
26.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IA ⅡA ⅢA
第二周期
第三周期 X
第四周期 Y
(1)Na 核外的电子数为   。
(2)经分析发现,元素的周期数与原子的电子层数、元素的主族数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着密切的关系;请推断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Y原子的电子层数为   。
27.如图是两种化肥标签的一部分,请回答:
(1)从标签上看,两种化肥具有共同的物理性质之一是   碳酸氢铵不同于尿素的化学性质是   
(2)从含氮量角度,50kg这种碳酸氢铵相当于   kg这种尿素(精确到0.1)
28.夏季,为防止刚移植的大树蒸腾作用强而失水死亡,除对树木的枝叶适当修剪外,还会结合使用蒸腾抑制剂。某蒸腾抑制剂产品信息如图所示。
[产品规格]:1000mI
[技术指标]:氨基酸≥100g/L:铁+锌≥20g/L
[保质期]:3年
[产品特性]:
能促进植物关闭部分气孔,减少水分散失,能有效抑制枝叶表层水分蒸发,提高植物抗旱能力。
[使用方法]:
①喷洒均匀,重点喷到叶子的背面:②要注意遮荫降温;
③一般一年最多使用3次。
(1)技术指标中的铁、锌指的是   。(选填“原子”、“分子”或“元素”)
(2)氨基酸中的谷氨酸(C5H9NO4)能够调节气孔开闭。谷氨酸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   。
(3)147克谷氨酸中含有碳元素质量是多少?
(4)下列是对表中使用方法的解释,其合理的是_______。
A.①是因为大树叶上表皮气孔数目多于下表皮,抑制效果好
B.②是因为蒸腾作用能帮助植物降温,气孔关闭会导致植物温度升高
C.③是因为气孔长期关闭后气体不能进出,导致植物其他生理活动也受阻
29.最近媒体报道油炸含有淀粉的食品会产生有毒的丙烯酰胺化学式为C3H5NO,食用后有害健康
(1)丙烯酰胺中元素的质量比m(C):m(H):m(N):m(O)是   ;
(2)丙烯酰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计算结果精确至0.1%)
(3)71g丙烯酰胺与多少克 CO2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相等   ?
30.某课外活动小组拟用下列装置做炼铁原理的实验,同时检测氧化铁矿的纯度(假设矿石不含其它与CO反应的成分),并除去尾气。
CO用H2C2O4(乙二酸) CO2个↑+CO↑+H2O来制取。与Fe2O3反应的CO需纯净、干燥。
(1)若所制的气体的流向为从左向右时,下列仪器组装连接的顺序是(用“a,b,c……”表示)   。
(2)装置乙的作用是   。
(3)实验结束后,先熄灭   处的酒精灯,再熄灭   处的酒精灯,其主要原因是   。
(4)为了保护环境,怎样处理仪器末端导出的CO(写出具体方法)。   。
(5)实验前氧化铁矿粉末的质量为xg,实验后测得乙和丙的质量分别增加了yg和zg,则氧化铁矿粉末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
四、实验探究题
31.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原料CO2还是H2O呢 科学家鲁宾和卡门曾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实验中他们利用18O作为标记物,制备了三份相同浓度的碳酸氢盐溶液,三份溶液的碳酸氢盐和水都含有不同的18O百分比,将小球藻放入这三种溶液并光照,然后分析产生的氧,得出结论: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来自水。
资料:
Ⅰ.中子数为8的氧原子可用16O来表示,18O是表示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自然界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43千克/米3,其中16O占99.76%(可视为100%),
Ⅱ.碳酸氢盐给小球藻的光合作用提供全部的CO2,而且不产生水。
Ⅲ.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1)16O、标记物18O都属于氧元素,其位置大致在元素周期表的   方。
(2)如图是三个实验中,在水、碳酸氢盐、氧气各物质中18O所占氧元素的比例,请根据实验过程和结论,在答题纸的虚线框内完成第三个实验的碳酸氢盐和氧气中18O百分比的条形图。
(3)鲁宾和卡门通过测生成氧气的密度来确定氧气中18O含量。若有一瓶氧气,只含18O和16O,且个数比为1:1。结合资料,计算在标准状况下该瓶氧气的密度为   千克/米3。
32.小明探究“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
(1)【探究一】
要证明CuSO4溶液对H2O2分解具有催化作用,除需证明CuSO4溶液能改变H2O2分解的速率外,还需证明CuSO4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   不变;
(2)为探究CuSO4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是否发生改变,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
将含溶质质量为a克的CuSO44溶液加入到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取充分反应后的全部溶液继续进行实验,流程如图(实验过程中的损耗忽略不计)。
若CuSO4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未改变,则a=   (用m、n表示)。
(3)【探究二】
为进一步探究CuSO4溶液中起催化作用的是哪种微观粒子,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
所示的对比实验。
若观察到   (填实验现象),则说明H2O2溶液CuSO4溶液中起催化作用的是Cu2+。
33.某CuO粉末中混有少量Cu2O,现有一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其中Cu2O的质量。已知在加热条件下, 氢气还原氧化亚铜生成铜和水,一氧化碳还原氧化亚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请根据图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X是常见还原性气体CO、H2中的一种,请根据该组合装置判断X的化学式为    。
(2)若缺少B装置,将直接导致反应后D装置内的物质的质量   (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3)E装置的作用是   。
(4)已知反应前CuO和 Cu2O的总质量为m1g,完全反应后D中U型管内物质的质量增加了m2g(损失忽略不计),则原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为    g。
34.某学校初三兴趣小组利用如下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制备氮化钙,并探究其化学式(实验式)。
(1)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2)反应过程中末端导管必须插入试管A的水中,目的是   。
(3)制备氮化钙的操作步骤是:①打开活寨k并通人N;②点燃酒精灯,进行反应;③反应结束后,   ;④拆除装置,取出产物。
(4)数据记录如下。
空硬玻璃管质量m0/g 硬玻璃管与钙的质量m1/g 硬玻璃管与产物的质量m2/g
114.8 120.8 122.2
①计算得到化学式(实验式)CaxN2,其中x=   。
②若通人的Ne中混有少量O2,如上计算得到的x    (填写“偏大”“不变”或“偏小”)。
35.燃烧法是一种常用于确定有机物元素组成的实验方法。某有机物除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外,可能含有氧元素(不考虑其他元素)。为确定该是否含有氧元素,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过程:
①按图示连接好仪器并检验该装置气密性
②称取1.4g该有机物样品,粉碎后放在硬质玻璃试管中
③用天平称得装置A的质量为82.0g;装置B的质量为85.0g
④持续通入纯O2,点燃酒精灯,直至有机物样品完全燃烧
⑤实验结束,待冷却后,再次用天平称得装置A的质量为83.8g,装置B的质量为89.4g
请回答:
(1)查得资料:白色的无水硫酸铜易吸水,吸水后呈蓝色。根据实验后装置A中固体变蓝的现象说明该有机物含有   元素;
(2)结论:该有机物   (填“含有”或“不含有”)氧元素;
(3)若无装置C,则实验测得该有机物中碳元素的质量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
氟化钙(CaF2) 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2x=0,可得x=-1.
故答案为:D
2.【答案】B
【解析】【分析】在原子内部,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解答】氦-3的原子核内含2个质子,因为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以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3.【答案】D
【解析】【分析】(1)元素周期表共有 7个横行,18个纵行。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2)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同族元素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解答】通过查元素周期表,发现F、Cl和Br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纵行,外层电子数相等都为7,都属于卤族元素,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故答案为D.
4.【答案】A
【解析】【分析】读懂表示分子构成的模拟图,是解答问题的基础;分子构成模拟图表示分子由原子构成,结构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A、根据化合物的定义判断;B、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反应的实质;C、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分子的构成;D、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原子的数目的变化。
【解答】A、反应物中有一种分子只含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故A错误;
B、由反应的微观变化过程示意图,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没有变化,但却可看出原子结合方式发生改变,可判断是原子的重新组合的结果反应的本质是原子重新组合过程,故B正确;
C、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C正确;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变化前后都含三种原子、原子个数均为9个原子,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故D正确。
故选A
5.【答案】B
【解析】【分析】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B、化合物化学式的读法:一般是从右向左读,读作“某化某”,化学式中的下标表示构成这个分子的原子个数,有时不用读,有时为了区分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需要读出化学式中的下角标,如SO2、P2O5等;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C、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D、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解答】解: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H可表示2个氢原子,故选项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
B、Fe3O4从右向左读,读作四氧化三铁,故选项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
C、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氧原子可表示2O,故选项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
D、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 可表示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选项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
故选:B.
6.【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反应前后各粒子的构成分析,先确定反应前后粒子种类,相同的为没有参与反应的,不同的分别为反应物和生成物,由此解答。
【解答】A、由反应后粒子构成可知,反应后生成的为单质,正确;
B、该反应是化学变化,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错误;
C、此反应反应后物质有三种,但有两种是新物质,另一种是反应物剩余,错误;
D、反应前共有4个,反应后剩余2个,所以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2:2=1:1,错误;
故答案为:A。
7.【答案】B
8.【答案】C
【解析】【分析】A、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个),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B、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C、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D、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解答】解:A、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故选项说法正确.
B、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③④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C、④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②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9.【答案】A
【解析】【分析】将化学式变形,利用S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Mg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后根据“三者的质量分子之和等于1”计算O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答】N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H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而Mg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则NaH=S,则三种物质的化学式可转换为:MgS、MgSO4、MgSO3 。
S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
则MgS的质量分数应该为:。
则O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75a%。
故选A。
10.【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固体减少质量为参加反应的氧化铁中氧元素质量分析 ,利用氧元素质量计算出氧化铁质量,再计算其中铁元素质量,即生成的铁单质质量。
【解答】试管中固体减少的质量即为参加反应的氧化铁中氧元素质量,生成的铁单质的质量为参加反应的氧化铁中铁元素质量,即。
故答案为:B。
11.【答案】C
【解析】【解答】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
由上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硫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三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SO2+O22SO3.
A、由上述可知,甲是SO2,故A正确;
B、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B正确;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故C错误;
D、由上图可知,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根据其意义分析判断.
12.【答案】D
【解析】【分析】前三个周期最多有3个电子层,而第一个周期只有一个电子层,电子数最多2个,因此原子序数最小的X电子数肯定大于2个,应该在第二周期;因为最内层只能有2个电子,据此计算出X的最外层电子数,确定X的元素种类;根据“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确定Y的元素种类,根据“ Z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 ”确定Z的元素种类,最后根据“W与X属于同一主族”确定W的元素种类,然后解题即可。
【解答】短周期(前三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因此X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X是氧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因此Y应该是三个电子层,最外层是2,故Y是镁;Z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故Z是硅;W与X属于同一主族,因此W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6,故W是硫,因此:
X和Y可形成二氧化硫、三氧化硫,A正确,不符合题意;
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反应,B正确,不符合题意;
硅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可以失去4个电子,表现为+4价,C正确,不符合题意;
氧位于第二周期,镁、硅、硫都位于第三周期,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3.【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图示中每个钠离子周围与它最近的且距离相等的 Na 在小立方体的面的对角线位置,每个钠离子有8个这样的小立方体,共12个面分析。
【解答】 由题中所给信息可知,每个.Na 同时吸引6个 Cl ,每个 Cl 同时吸引6个Na ,由 晶体结构单元 图示可知,每个钠离子周围与它最近的且距离相等的 Na 在小立方体的面的对角线位置,每个钠离子有8个这样的小立方体,形成12个面,所以面对角线上的钠离子就有12个;
故选C。
14.【答案】A
【解析】【分析】首先将C和CO2的质量进行比较,计算出氧原子的质量,再根据计算出相对分子质量。
【解答】将C和CO2的质量进行比较可知,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
则12C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故选A。
15.【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所给物质的化学式进行分析,在这两种物质中,氧元素与硫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4:1,也就是氧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是定值,等于2:1,根据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来确定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以及钠元素和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将混合物的质量假设为100g,对相关量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因为在硫酸钠和硫酸钙中,均为:
S~4 O
32 64
则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32:64=1:2;
因为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所以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3%,故①可以计算;
Na2SO4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CaSO4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假设混合物的质量为100g,设Na2SO4的质量为x,则CaSO4的质量为100g-x,
45%x+47%×(100g-x)=100g×46%,
解得:x=50g
则硫酸钙的质量为:100g-50g=50g。
则硫酸钠与硫酸钙的质量比为:50g:50g=1:1,故④可以计算;
混合物中硫酸钙的质量分数为:,故③可以计算;
50g硫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为:;
则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②可以计算;
因为题目未告知混合物的总质量,因此不能确定硫酸钙或硫酸钠的具体质量,故⑤不能计算。
故选D。
16.【答案】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得到;AlCl3;氧元素;a﹣8
【解析】【解答】解:(1)氟元素与氯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位于同一纵行,它们的最外层均为7个电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得到一个电子,在化合物中,铝元素显+3价,氯元素显﹣1价,故二者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Cl3;故填: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得到;AlCl3;
(2)M2﹣是由M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的,其核外有10个电子,则M核外有8个电子,核电荷数为8,是氧元素;因为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所以氧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a﹣8.故填:氧元素;a﹣8.
【分析】(1)根据元素的周期律、最外层电子数以及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来分析;
(2)根据微粒的结构以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来分析.
17.【答案】(1)18
(2)B
【解析】【分析】原子序数是根据质子数来排列的,即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解答】(1)氩原子的原子序数是18,故氩原子的质子数为18
(2)A.所有科学实验中都存在误差会使得0.5%的差别被当作误差忽略掉,故A不能支持瑞利的观点
B.当时的实验技术,能使误差小于0.5%,但瑞利测出来的偏差均偏大0.5%,说明不是由于实验技术的原因导致的,故B能支持瑞利的观点
C.其他科学家重复该实验,也得到相近的结果,说明偏大0.5%并不是由于误差或者其他因素引起的,故C能支持瑞利的观点
故选B C
故答案为(1)18 (2)B C
18.【答案】B;AD
【解析】【分析】本题为分析题,结合本节所学知识点,分析表格数据即可得出答案。科学上把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原子中核内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统称为同位素。
【解答】分析表格数据,可知AD互为同位素,BC是同一种元素,其中B为阳离子,C为阴离子。
故答案为:B;AD
19.【答案】(1)一个Mg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
(2)Ar
(3)3
(4)BxAy
【解析】【分析】(1)在离子符号中,右上角的数字和正负号,表示离子所带电荷的电性和电量;
(2)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
(3)在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4)根据化学式NaxA和BCly先求出A、B的化合价,再利用AB的化合价写出化学式。
【解答】(1)Mg2+中“2”的意义:一个Mg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
(2)氩气为稀有气体,直接由氩原子构成,写作Ar;
(3)在Na5PXO10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因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1)×5+(+5)×x+(-2)×10=0,解得x=3;
(4)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在NaxA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A的化合价为-x;在BCly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B元素的化合价为+y,所以A、B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学式为BxAy。
20.【答案】18:17;1:1;17:18
【解析】【分析】(1)具有相同质量的氧元素,即具有氧原子的个数相等,据此确定二者的分子个数之比,然后根据“质量之比=相对分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计算;
(2)具有相同质量的氢元素,即具有氢原子的个数相等,据此确定二者的分子个数之比;
(3)元素的质量=物质质量× 元素的质量分数,据此求出氧元素的质量之比。
【解答】(1)要使H2O和H2O2(过氧化氢)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氧元素,
那么H2O与H2O2的分子数之比为:2:1,
则他们的质量之比为:(1×2+16)×2:(1×2+16×2)=18:17.
(2)mH2O和m H2O2(过氧化氢)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氢元素,那么氢原子的个数相同,即它们的分子数相同,也就是m:n=1:1;
(3)同质量的H2O和H2O2(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1.【答案】U O ;UO
22.【答案】(1)黑
(2)FeSO4+2NaOH=Fe(OH)2↓+Na2SO4
(3)45:107
【解析】【分析】(1)根据四氧化三铁为黑色固体分析;
(2)根据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亚铁分析;
(3)根据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质量比确定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质量比分析。
【解答】(1)Fe3O4为黑色固体;
(2) 第②步加入试剂X,生成Fe(OH)2的反应为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方程式为 FeSO4+2NaOH=Fe(OH)2↓+Na2SO4 ;
(3) 要 确保最终生成Fe3O4 ,则 Fe2+、Fe3+ 质量比为1:2,即 Fe2+、Fe3+ 个数比为1:2,所以生成的Fe(OH)2和Fe(OH)3的个数比也为1:2,质量比等于 45:107;
故答案为:(1)黑;(2) FeSO4+2NaOH=Fe(OH)2↓+Na2SO4 ;(3)45:107.
23.【答案】3个水分子;每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3个氢原子;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3个硫离子;每个氨分子中含3个氢原子
【解析】【解答】(1)分子式前面加数字表示分子个数; (2)右上角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3)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表示原子个数;(4)正上方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5)离子符号前面加数字表示离子个数;(6)右下角数字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
【分析】符号前面加数字表示个数,右上角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正上方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右下角数字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
24.【答案】(1)金属;失去
(2)AlCl3
(3)稳定
(4)10
【解析】【分析】(1)如果元素名称中含有金字旁,则为金属元素;否则,为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的,容易失去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多余4的,容易得到电子。
(2)首先确定两种元素的名称,再确定组成化合物的名称和化学式;
(3)稀有气体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或8,已经达到最大状态,则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4)根据化学式,首先计算出质子数和中子数的总和,再计算出质子数的总和,最后二者相减即可。
【解答】(1)第3号元素为锂,含有金字旁,为金属元素。它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容易失去电子。
(2)第13号元素为Al,最外层电子数为3,容易失去3个电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第17号元素为Cl,最外层电子数为7,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根据电荷守恒得到化学式为:AlCl3。
(3)每一周期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
(4)一个 2H216O 分子所含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2+16=20;
它的质子数之和为:1×2+8×1=10;
则所含中子数为:20-10=10。
25.【答案】铜是紫红色的;KClO3含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CH4+2O2CO2+2H2O
【解析】【分析】根据已有的概念结合具体的反例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金属单质不一定是银白色的,比如铜是紫红色的;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比如氯酸钾是含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比如氧气和甲烷的反应,生成的是两种物质,不是化合反应,故答案为:
错误观点 否定例证
例 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O+CuOCu+CO2
① 金属单质都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 铜是紫红色的
② 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KClO3含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
③ 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H4+2O2CO2+2H2O
26.【答案】(1)10
(2)3;4
【解析】【分析】(1)根据钠元素的质子数为11,Na+表示带有1个单位正电荷即失去1个电子分析。
(2)根据元素周期律,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元素的周期数;同一纵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分析。
【解答】(1)根据钠元素的质子数为11,Na+表示带有1个单位正电荷即失去1个电子,因此Na+核外的电子数=11-1=10。
(2)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纵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可推断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3;
根据元素周期律: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元素的周期数;可推断Y原子的电子层数为 4。
27.【答案】(1)易溶于水;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
(2)19.57
【解析】【分析】(1)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及一些其它特性;
(2)首先计算出尿素和碳酸氢铵的含氮质量分数,然后根据氮元素的质量相等,利用氮元素质量=化肥质量×质量分数列出方程,计算即可。【解答】(1)分析标签说明可知,尿素和碳酸氢铵都是易溶于水的,物质的水溶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所以属于物理性质;保存碳酸氢铵时要放在阴暗处,且要避免高温天气施用,说明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物质的热稳定性差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2)尿素的含氮量为:;
碳酸氢铵的含氮量为:;
设50kg碳酸氢铵的含氮量与质量为X的尿素中的含氮量相同,
50kg×18%=X×46.0%
解得:X=19.57kg。
28.【答案】(1)元素
(2)5:9
(3)mc=147g×(60/147)=60g
(4)B;C
【解析】【分析】
(1)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进行解答;
(2)根据化学式中原子个数比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3)根据进行计算;
(4)根据该产品的特性进行解答。
【解答】
(1)在技术扶植中的铁、锌指的是元素;
(2)在每个谷氨酸分子中含有5个碳原子和9个氢原子,故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5:9;
(3)在147克谷氨酸分子中碳元素质量为:;
(4)A. ①喷洒均匀,重点喷到叶子的背,是由于大树叶子下表皮气孔数目比上表皮多,这个样做能够使气孔关闭,使抑制蒸腾作用的效果好,故A错误;
B.②气孔关闭使植物温度升高,遮荫降温可以使植物降温,使蒸腾作用减弱,故B正确;
C.③由于气孔长期关闭后气体不能进出,导致植物其他生理活动受阻,因此一般一年最多使用3次,故C正确;
故选BC。
故答案为:(1)元素;(2)5:9;(3)60g;(4)BC。
29.【答案】(1)36:5:14:16
(2)50.7%
(3)132g
【解析】【分析】(1)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
(2)元素的质量分数=;
(3)元素质量=物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据此根据碳元素质量相等为定量条件列出放出计算即可。
【解答】(1)根据化学式 C3H5NO 可知,丙烯酰胺中元素的质量比:
m(C):m(H):m(N):m(O):(12×3):(1×5):(14×1):(16×1)=36:5:14:16。
(2)丙烯酰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3)设与x克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相等,
71g×50.7%=x×;
解得:x≈132g。
30.【答案】(1)abcfghide 或adefghibc
(2)吸收CO2
(3)戊;甲;防止还原产生的Fe受热时被氧化
(4)点燃
(5) ×100%或 ×100%
【解析】【分析】(1)甲装置用于制取一氧化碳,因此它应该放在最前面;因为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接下来是利用乙中的烧碱出去二氧化碳,再利用丁中的浓硫酸除去水;接下来将纯净的一氧化碳通入戊装置,让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得到铁的质量,最后再将产生的二氧化碳吸收,据此确定连接顺序;
(2)装置乙和丙中都盛有过量的浓烧碱,而烧碱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3)反应结束时还原出的铁单质高温下还可以与O2反应,所以应使Fe在CO的还原性气氛中慢慢冷却,才能防止再被氧化;
(4)因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结束时还要继续通一氧化碳直到玻璃管冷却,一氧化碳有剧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为了保护环境,所以将排出的CO点燃;
(5)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物CO2的质量可求出反应物氧化铁的质量。
【解答】(1)若所制的气体的流向为从左向右时,下列仪器组装连接的顺序是 abcfghide 或adefghibc ;
(2) 装置乙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3)实验结束后,先熄灭戊处的酒精灯,再熄灭甲处的酒精灯,原因为: 防止还原产生的Fe受热时被氧化 ;
(4) 为了保护环境, 结尾可以用点燃的方法使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气体;
(5)如果丙在最后,
设氧化铁的质量为a
160 132
a zg

解得:;
zg氧化铁矿粉末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如果乙在最后,那么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31.【答案】(1)右上
(2)如图[画图要求;第1、2两柱形图不等高,第1、3柱形图等高,第2柱形图与实验1、2中的第2柱形图不等高];
(3)1.52
【解析】【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解答】(1)氧原子中含有8个质子,是8号元素,是第二周期,第六主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右上方;
(2)由实验结论可知,产生的氧气均来自水,所以实验三中氧气中含有的 18O 百分比与水中的 18O 百分比相同; 三份溶液的碳酸氢盐和水都含有不同的18O百分比,所以碳酸氢盐的18O与实验1、2都不相同;
(3) 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43千克/米3, 所以知含有18O 的氧气密度为:设一瓶氧气的的体积为V,由于这瓶氧气只 含18O和16O,且个数比为1:1,所以其密度为:;
故答案为:(1)右上;(2) 如图[画图要求;第1、2两柱形图不等高,第1、3柱形图等高,第2柱形图与实验1、2中的第2柱形图不等高];;(3)1.52.
32.【答案】(1)化学性质
(2)
(3)甲中迅速产生大量气泡,乙、丙中无明显现象
【解析】【分析】(1)根据催化剂“一变两不变”特点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硫酸铜一半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沉淀中铜元素质量为硫酸铜中铜元素质量,一半与硝酸钡反应,产生硫酸钡中硫酸根质量即为硫酸铜中硫酸根质量分析。
(3)根据加入硫酸钠和水时不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可排除硫酸根离子和水分子的催化作用,加入硫酸铜溶液可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得出铜离子的催化作用分析。
【解答】(1)要证明硫酸铜在过氧化氢分解中起催化作用,除需证明CuSO4溶液能改变H2O2分解的速率外,还需证明CuSO4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2) 若CuSO4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未改变,则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氢氧化铜沉淀中的铜元素即为硫酸铜中的铜元素,加入硝酸钡得到的硫酸钡中的硫酸根即为硫酸铜中的硫酸根,则a==.
(3)硫酸铜溶液中含有铜离子、硫酸根离子和水分子,硫酸钠中含有硫酸根离子,水中含有水分子,若观察到甲中迅速产生大量气泡,乙、丙中无明显现象 ,可证明硫酸铜溶液起催化作用的是铜离子。
故答案为:(1)化学性质;(2);(3) 甲中迅速产生大量气泡,乙、丙中无明显现象 。
33.【答案】(1)H2
(2)偏大
(3)防止空气中的成分对实验造成干扰
(4)
【解析】【分析】(1)根据氯化钙增重是由于吸收水分析;
(2)根据气体中含有水蒸气会使结果偏大分析;
(3)根据空气中水蒸气对实验有干扰分析;
(4)根据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及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解答】(1)由组合装置通过X气体后,通过验证是否有水生成的特点可知,X气体为氢气;
(2)若缺少B装置,则气体会从氢氧化钠溶液中带出水蒸气,使得反应后D装置内物质的质量偏大;
(3)E装置是为了防止空气中的成分对实验造成干扰;
(4) 完全反应后D中U型管内物质的质量增加了m2g ,即反应后生成了水的质量为m2g ,设氧化亚铜质量为x,与氢气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为y,由氧元素反应前后相等可知,
x=

故答案为:(1)H2;(2)偏大;(3)防止空气中的成分对实验造成干扰;(4)

34.【答案】(1)关闭活塞k,将末端导管插入试管A的水中,用酒精灯微热硬玻璃管,若导管末端有气泡冒出,撤去酒精灯冷却后,在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反应过程中导管末端必须始终插入试管A的水中,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氧气通过末端导管进八实验装置,生成氧化钙,引入杂质
(3)将末端导管从试管A中撤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继续通氮气至玻璃管冷却到室温后再关闭活塞K
(4)x=3;偏小
【解析】【分析】(1)根据热胀冷缩原理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分析;
(2)根据空气中氧气对实验的干扰分析;
(3)根据制备时为防止发生倒吸的操作步骤分析;
(4)根据实验中所给数据确定出钙、氮元素质量比及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解答】(1)该装置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检查气密性,即关闭活塞k,将末端导管插入试管A的水中,用酒精灯微热硬玻璃管,若导管末端有气泡冒出,撤去酒精灯冷却后,在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 为防止空气中的氧气通过末端导管进入实验装置,生成氧化钙,引入杂质 ,反应过程中导管末端必须始终插入试管A的水中;
(3)制备氮化钙反应结束后,要先将末端导管从试管A中撤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继续通氮气至玻璃管冷却到室温后再关闭活塞K,然后再拆除装置,取出产物;
(4) 硬玻璃管与钙的质量与 硬玻璃管与产物的质量 的差值即为反应的氮元素的质量,即122.2-120.8=1.4,钙的质量为120.8-114.8=6,则40x:(14×2)=6:1.4,则x=3;因为钙的总量不变,含有氧化钙的氮化钙总质量增大[m(xCaO)>m(CaxN2).钙与氮(不纯元素的质量比减小,其个数比也变小,所以x值会减小。
故答案为:(1)关闭活塞k,将末端导管插入试管A的水中,用酒精灯微热硬玻璃管,若导管末端有气泡冒出,撤去酒精灯冷却后,在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 防止空气中的氧气通过末端导管进入实验装置,生成氧化钙,引入杂质 ;(3) 将末端导管从试管A中撤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继续通氮气至玻璃管冷却到室温后再关闭活塞K ;(4)3;偏小。
35.【答案】(1)H
(2)不含有
(3)偏大
【解析】【分析】(1)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吸水后呈蓝色,那么有水生成,水中的氧元素来源于氧气,而氢元素只能来自该物质;
(2)氢氧化钠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因此B的质量的增大量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然后乘以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样品中碳的质量;同理,利用A中质量的增大量乘以水中氢的质量分数计算出样品中氢的质量,接下来将碳和氢的质量相加,如果正好等于1.4g,那么样品中不含有氧元素;
(3)C中的氢氧化钠可以阻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B吸收。【解答】(1)白色的无水硫酸铜易吸水,吸水后呈蓝色。根据实验后装置A中固体变蓝的现象说明该有机物含有氢元素;
(2)B中氢氧化钠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9.4g-85.0g=4.4g;
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
A中吸收水的质量为:83.8g-82.0g=1.8g;
样品中氢元素的质量=,
那么样品中碳和氢的质量为:1.2g+0.2g=1.4g,
因此该保鲜袋样品不含氧元素;
(5)装置C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若无装置C,则B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的质量增大,从而实验测得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会偏大。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