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达标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达标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31 19:4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达标题-2023-2024学年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下册
一、单选题
1.化学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为预防骨质疏松适量补充钙元素
B.鸡蛋和瘦肉中蛋白质含量丰富
C.霉变大米清洗后还可食用
D.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预防缺铁性贫血
2.开封小笼灌汤包是一种有着悠久的历史的河南特色美食。下列使用的配料中富含糖类的是(  )
A.瘦肉 B.面粉 C.大葱 D.香油
3.《汉书》记载:交趾有甘蔗,榨取汁,曝数时成饴,入口消释,彼人谓之石蜜。“石蜜”主要的成分是(  )
A.糖类 B.蛋白质 C.维生素 D.油脂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氟元素(F)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氟会引起贫血
B.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所以日常生活中要适量补碘
C.维生素可以起到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D会引起夜盲症
D.米饭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转化为氨基酸
5.蛋白质在人体内(  )
A.缓慢氧化分解成CO2和H2O,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能量
B.参与人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最终都转化为尿素排出体外
C.直接转化为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
D.在人体内酶物质的作用下,先分解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后重新合成
6.中秋节吃月饼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某品牌月饼的配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白砂糖 B.小麦粉
C.鲜鸡蛋 D.奶油
7.合理科学的膳食能为人体提供必须的营养素和化学元素以维持人体健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米饭、面条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蛋白质
B.在人类食物供给的总能量中,有60%~70%来自油脂
C.葡萄糖锌(C12H22O14Zn)口服液能为人体提供常量元素 Zn
D.佝偻病患者可在医嘱下服用含碳酸钙的钙片来补钙
8.用土豆淀粉[淀粉:(C6H10O5)n]制成的“土豆农膜”,是一种新型可降解塑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塑料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B.淀粉充分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C.“土豆农膜”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推广使用“土豆农膜”减少白色污染
9.产于我省荥阳市的河阴石榴已有2100多年的种植历史,其富含的营养素为(  )
A.蛋白质 B.维生素 C.油脂 D.无机盐
10.实验室里盛装酒精的试剂瓶应张贴的安全使用化学标识是(  )
A. B.
C. D.
11.下列有关安全常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冬天用炭火取暖时关闭门窗
B.进入面粉厂时可穿鞋底带铁钉的鞋子
C.从火灾现场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为减轻毒性应立即喝盐水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大米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化钾溶液变蓝色
B.鸡蛋清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有白色沉淀
C.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
D.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13.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乙醇(C2H5OH)
B. 青蒿素(C15H32O5)
C. 富勒烯( C540)
D. 葡萄糖(C6H12O6)
14.材料的合理使用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下列物品的材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塑料水杯 B.不锈钢锅
C.合成橡胶轮胎 D.涤纶衣服
二、实验探究题
15.生活中提到糖的时候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蔗糖(C12H22O11),糖是自然界中种类最丰富的有机化合物,糖类主要以淀粉、糖、纤维素(例如棉花、木材纤维)的形式存在于植物种子和块茎中。实验室里有失去标签的蔗糖和食盐各一包,如何区分它们?请你仿照下表例子完成下面的表格。
序号 实验方法 现象及结论
例子 向装有等体积水的两只烧杯中分别分批加入等质量的两种样品,并不断搅拌 先达到饱和状态的是食盐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16.小明通过学习“燃烧与灭火”后,对蜡烛燃烧、酒精灯燃烧、家庭使用的天然气燃烧等产生了兴趣,于是开始了一系列实验。查阅资料: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1)首先他发现三种物质的状态不同,蜡烛是   ,酒精是   ,天然气是   。(填写“固体”“液体”或“气体”),这三种物质的燃烧,其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是   (填“吸热”或“放热”)。
(2)点燃酒精灯,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有   (填序号)。
①发出蓝色火焰;②燃烧后产生刺激性气味;③发光、放热;④产生浓烟;⑤火焰分层。
(3)点燃酒精灯,用一张滤纸平放在火焰上,约2S后取出,纸上留下一个黑色圆环(见图C)。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通过该实验的现象,可得到的结论是   。
(4)为了探究天然气燃烧后生成的产物,他将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天然气的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天然气燃烧的生成物中一定含   和   (填化学式),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17.化学学习中,我们常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学习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等知识,下面A、B、C三个都是研究物质组成的实验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实验中的烧杯是一个干冷的烧杯,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2)B实验是通过证明   的组成来推断水的组成。
(3)C实验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氧气,使瓶内   来推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从研究方法来看,A实验与   (填“B”或“C”)实验方法相同。
三、填空题
18.2023年5月21日,我国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澳门科学一号”卫星。火箭推进剂的研究是航天工业中的重要课题,常见推进剂的燃料包括液氢、一氧化碳、甲烷、乙醇、联氨(化学式为NH4)等。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燃料中属于单质的是    (填化学式),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填名称)。
(2)用甲烷和液氧作火箭推进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生活小妙招介绍了快速解冻肉块的方法:取两个钢盆倒扣在一起,两盆之间放入要解冻的肉块,让肉的切面充分跟钢盆接触,十多分钟后肉块就能由硬变软。
(1)钢是一种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这种解冻方法利用了金属的   性。
(3)肉类食物含有丰富的   (填最主要的营养素名称),在人体中最终代谢产物 除了二氧化碳和水,还有   。
20.《本草纲目》记载,杨桃具有去风热、生津止渴等功效。回答下列问题:
(1)杨桃的主要成分是水,还含有糖类和蛋白质等。糖类的主要功能是为人体   。
(2)经测定杨桃A的pH=1.35,杨桃B的pH=1.81,其中酸性较强的是杨桃   (填“A”或“B”)。
(3)杨桃中部分元素含量如下表:
每克杨桃中部分元素的质量
元素 K Ca Zn Fe
质量/mg 0.389 0.587 0.049 0.070
给人体补充   元素可预防佝偻病,补充   元素可预防贫血病(填元素名称)。
四、计算题
21.人被蚊虫叮咬后,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引起刺痛。蚁酸学名叫甲酸,它的化学式是HCOOH.请 回答下列问题:
(1)甲酸属于   (填“氧化物”、“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
(2)甲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3)甲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是   。
(4)甲酸中碳、氢、氧三种个数比是   。
(5)甲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22.本学期开学以来,安徽多地疫情反弹,为做好教室消毒工作,酒精和含氯消毒液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可直接用于消毒;酒精属于有机物。大面积喷洒酒精易引起燃爆,这是因为酒精具有挥发性和   ,故应小面积擦拭消毒。
(2)“84”消毒液是一种被大家广泛使用的消毒剂。制备“84”消毒液(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的主要反应为。现用溶质质量分数10%的氢氧化钠溶液8t,理论上最多可生产含次氯酸钠2%的84消毒液多少t?
五、综合题
23.2020年,罕见的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备种消毒剂如酒精、二氧化氯、过氧乙酸等被广泛使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酒精消毒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失火,酒精(C2H5OH)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二氧化氯(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发生反应: 6ClO2+16NH3=5R+6NHCl+12H2O,依据化学反应前后   不变,推出R的化学式为N2;
(3)过氧乙酸溶液中通常还含有过氧化氢、醋酸等物质,向过氧乙酸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能产生气体的是____。
A.Zn B.HCl C.Na2CO3 D.MnO2
24.我国有丰富的可燃冰资源,其顺利开采可有效降低我国能源的对外依赖度。
可燃冰外观像冰但遇火即可燃烧。可燃冰中水分子形成一种空间笼状结构,甲烷和少量N2、CO2等分子填入笼中空隙内,无固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分子模型如图1)。利用图2所示装置,测得相同条件下,500s内甲烷和二氧化碳气体在太阳光照射下的温度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
(1)可燃冰、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请写出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甲烷无色无味,但送入居民家中的天然气中常加入有臭味的硫醇,主要目的是   。
(2)开采“可燃冰”的钻井平台“蓝鲸2号”使用了大量的钢铁、硬铝等金属材料。
①工业用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   。某钢铁厂每天可炼得含铁96%的生铁63t,若在炼制过程中损失10%的铁元素,计算理论上需要含杂质2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   。(请写出解题过程),中国铁矿石储量世界排名前五,但铁矿石却十分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超过80%除技术因素外,你觉得可能的原因是   。
②为防止铁生锈,可对铁制品进行“发蓝”处理,使其表面生成一种致密氧化物(其中铁、氧元素质量比为21:8)保护膜,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③将几枚生锈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4.AB段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3)可燃冰与煤、石油同属于   (填“可”或“不可”)再生资源;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其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为方便贮存和运输,天然气通常被压缩到容积很小的钢瓶中,而可燃冰却很难被压缩。试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原因   。
(5)结合图3曲线,对比甲烷与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的影响,你的结论是   。
25.《本草纲目》记载:“杨桃具有去风热、生津止渴等功效”。下表列出的是某杨桃每100g可食用部分的主要营养成分数据。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营养成分 水 糖类 X 脂肪 钾、钙、锌、铁 维生素 ………
质量 84.8g 10.3g 0.7g 0.6g 187.4mg 62.2mg ………
(1)表中“X”是指六大营养素中的   ;杨桃中的葡萄糖(C6H12O6)在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表中列出的属于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是   。
(3)经测定杨桃A的pH=1.35,杨桃B的pH=1.81,其中酸性较强的杨桃是   (填“A”或“B”)。
(4)杨桃中维生素有多种,人体内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______(填字母序号)。
A.坏血病 B.氟骨病 C.甲状腺肿大 D.夜盲症
(5)为增强杨桃树的抗旱抗寒能力,可以追施   (填“氮”“磷”或”钾”)肥。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A、缺钙会患骨质疏松,为预防骨质疏松适量补充钙元素,说法不符合题意;
B、鸡蛋和瘦肉属于肉类,富含蛋白质,说法不符合题意;
C、霉变大米含有黄曲霉毒素,清洗后不能食用,说法符合题意;
D、缺铁会患缺铁性贫血,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预防缺铁性贫血,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霉变的大米会存在黄曲霉毒素,清洗后不能食用,以免发生危险,据此分析。
2.【答案】B
【解析】【解答】A. 瘦肉属于肉类,富含蛋白质;
B. 面粉富含糖类;
C. 大葱属于蔬菜,富含维生素;
D. 香油属于植物油,富含油脂;
故答案为:B。
【分析】主食中主要含有糖类。
3.【答案】A
【解析】【解答】《汉书》记载:交趾有甘蔗,榨取汁,曝数时成饴,入口消释,彼人谓之石蜜。“石蜜”主要的成分是蔗糖,属于糖类。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食物中六大营养素分析。
4.【答案】B
【解析】【解答】A、氟元素(F)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氟会引起龋齿,故不符合题意;
B、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所以日常生活中要适量补碘,故符合题意;
C、维生素可以起到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故不符合题意;
D、米饭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分析
B、根据碘元素的生理功能分析
C、根据维生素的功能分析
D、根据蛋白质的转化分析
5.【答案】D
【解析】【解答】A、蛋白质在人体内缓慢氧化分解成CO2和H2O外,产物中还有尿素,A不符合题意;
B、蛋白质在人体内缓慢氧化分解成尿素及CO2和H2O三种物质,并通过不同途径排出体外,B不符合题意
C、蛋白质在人体内酶物质的作用下,先分解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其中一部分再重新合成人体所需的蛋白质,C不符合题意
D、蛋白质在人体内酶物质的作用下,先分解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后一部分重新合成人体所需的蛋白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蛋白质的代谢过程判断,蛋白质在人体内酶的作用下,先分解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其中一部分氧化成尿酸、尿素、二氧化碳和水,另一部分重新合成人体必需的蛋白质
6.【答案】C
【解析】【解答】A、白砂糖中富含有糖类,故不符合题意;
B、小麦粉中富含有淀粉,淀粉是糖类,故不符合题意;
C、鲜鸡蛋中富含有蛋白质,故符合题意;
D、奶油中富含有油脂,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蛋、奶、瘦肉中富含蛋白质分析。
7.【答案】D
【解析】【解答】A、米饭、面条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糖类,故A不符合题意;
B、在人类食物供给的总能量中,有60%~70%来自糖类,故B不符合题意;
C、葡萄糖锌(C12H22O14Zn)口服液能为人体提供元素Zn,Zn属于微量元素,故C不符合题意;
D、青少年缺钙易患佝偻病,佝偻病患者可在医嘱下服用含碳酸钙的钙片来补钙,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米面等富含糖类分析;
B、根据糖类是主要供能物质分析;
C、根据锌元素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分析;
D、根据钙元素可预防佝偻病分析。
8.【答案】A
【解析】【解答】A、塑料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A符合题意;
B、根据淀粉的化学式 (C6H10O5)n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淀粉充分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B不符合题意;
C、“土豆农膜”是一种新型可降解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不符合题意;
D、推广使用“土豆农膜”可以减少白色污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塑料是合成材料分析
B、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C、根据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概念分析
D、根据推广使用“土豆农膜”的好处分析
9.【答案】B
【解析】【解答】A、蛋白质主要来源于鱼奶肉蛋类食物,不符合题意;
B、维生素主要来源于水果和蔬菜,石榴富含维生素,符合题意;
C、油脂主要来源是动物的脂肪等,不符合题意;
D、生活中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属于无机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六大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进行分析。
10.【答案】D
【解析】【解答】酒精是具有可燃性的易燃液体。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酒精是易燃液体,据此结合图标所表示的含义进行分析。
11.【答案】C
【解析】【解答】A、冬天用炭火取暖时不能关闭门窗,以防因为空气不足造成炭不充分燃烧产生一氧化碳而使人中毒,故不符合题意;
B、进入面粉厂时不可穿鞋底带铁钉的鞋子,以防产生的火花将面粉颗粒与空气的混合物引爆,故不符合题意;
C、从火灾现场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烟尘和有害气体进入呼吸道而造成窒息,故符合题意;
D、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为减轻毒性应立即喝牛奶或蛋清等富含蛋白质的物质,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碳不充分燃烧会产生有毒的CO分析;
B、根据可燃性气体或粉尘遇明火易爆炸分析;
C、根据火灾现象的自救方法分析;
D、根据重金属盐可与蛋白质反应分析。
12.【答案】A
【解析】【解答】解:A.淀粉遇碘变蓝色,遇碘化钾不变色,故错误;
B.鸡蛋清溶液中富含蛋白质,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会因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而发生盐析,会观察到出现白色沉淀,故正确;
C.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故正确;
D.新鲜的蔬菜与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故正确.
故选A.
【分析】A.根据淀粉的性质来分析;
B.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无机盐溶液可发生盐析,使溶解度降低,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油脂的性质进行分析;
D.根据维生素的来源来分析.
13.【答案】C
【解析】【解答】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总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无机物是无机化合物的简称,通常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少数含碳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也属于无机物。富勒烯(C540)属于单质,不属于有机化合物。
故答案为:C。
【分析】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除外。
14.【答案】B
【解析】【解答】A. 塑料水杯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不符合题意;
B. 不锈钢锅是用不锈钢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符合题意;
C. 合成橡胶轮胎是用合成橡胶制成的,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不符合题意;
D. 涤纶衣服是用涤纶制成的,涤纶属于合成纤维,属于三大台成材料之一,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合成材料: 塑料 、合成纤维、 合成橡胶。
15.【答案】取等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溶解,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氯化钠,剩余的是蔗糖;取等量的样品于烧杯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浓硫酸;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蔗糖,无此现象的是食盐;取等量样品于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测溶液导电性;有导电性的是食盐溶液,无导电性的是蔗糖溶液
【解析】【解答】方法一:氯化钠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产生白色沉淀,蔗糖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无此现象,故取等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溶解,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氯化钠,剩余的是蔗糖;
方法二: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夺取蔗糖中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碳,故取等量样品于烧杯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浓硫酸,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蔗糖,无此现象的是食盐;
方法三:氯化钠溶于水,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具有导电性。蔗糖溶于水,以蔗糖分子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不具有导电性,故取等量样品于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测溶液导电性,有导电性的是食盐溶液,无导电性的是蔗糖溶液。
【分析】根据蔗糖、食盐的性质解答。蔗糖属于有机物、食盐属于无机物;氯化银属于白色沉淀。
16.【答案】(1)固体;液体;气体;放热
(2)①③⑤
(3)哪一层温度最高;外焰温度最高
(4)H2O;CO2;
【解析】【解答】(1)三种物质的状态不同,蜡烛是固体,酒精是液体,天然气是气体;
这三种物质的燃烧,其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是放热;
(2)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发光、放热,火焰分为三层。
故答案为:①③⑤;
(3)点燃酒精灯,用一张滤纸平放在火焰上,约2S后取出,纸上留下一个黑色圆环,故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哪一层温度最高;
与外焰接触部分留下一个黑色圆环,说明外焰温度最高;
(4)将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天然气的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天然气燃烧生成了水,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故填:H2O、CO2;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1)根据蜡烛、天然气的状态及燃烧放热分析;
(2)根据酒精燃烧现象分析;
(3)根据酒精灯火焰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分析;
(4)根据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17.【答案】(1)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2)电解产物
(3)气压减小;B
【解析】【解答】(1)甲烷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并且生成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2)B是通过电解产物的组成来推断水的组成;(3)C实验是通过消耗氧气的体积,使瓶内压强减小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AB都是通过生成物的组成来推断反应物的组成,A实验与B实验的方法相同。
【分析】通电分解 2H2O 2H2↑+O2↑,
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空气成分 O2 N2 CO2 稀有气体 其它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21% 78% 0.03% 0.94% 0.03%
18.【答案】(1)H2;甲烷、乙醇
(2)
【解析】【解答】(1)上述燃烧中液氢为单质,一氧化碳、联氨为无机化合物,甲烷、乙醇为有机化合物。
(2)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分析】(1)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有机化合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分析;
(2)根据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19.【答案】(1)混合物
(2)导热性
(3)蛋白质;尿素[CO(NH2)2]
【解析】【解答】(1)钢是铁的合金,是混合物。
(2)该方法利用了金属的导热性。
(3)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在人体中最终代谢产物 除了二氧化碳和水,还有尿素[CO(NH2)2]。
【分析】(1)合金是混合物。
(2)利用了金属的物理性质:导热性。
(3)蛋类,牛奶,肉类食物,豆类食物主要含有蛋白质。
20.【答案】(1)提供能源
(2)A
(3)钙;铁
【解析】【解答】(1)糖类的主要作用是为人体提供能源。(2)pH越小,酸性越强,故填:A。(3)人体缺钙易患佝偻病,故填:钙。人体缺铁易患贫血,故填:铁。
【分析】(1)根据人体的供能物质分析
(2)根据酸性溶液pH小于7,酸性越强,pH越小分析
(3)根据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分析
21.【答案】(1)有机化合物
(2)46
(3)6:1:16
(4)1:2:2
(5)69.6%
【解析】【解答】解:(1)甲酸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2)甲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2+16×2=46;(3)甲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是12:(1×2):(16×2)=6:1:16;(4)甲酸中碳、氢、氧三种个数比是1:2:2;(5)甲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69.6%。
故答案为:(1)有机化合物;(2)46;(3)6:1:16;(4)1:2:2;(5)69.6%。
【分析】甲酸属于有机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是46;碳、氢、氧原子个数比是1:2:2;元素质量比是6:1:16;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约为69.6%。
22.【答案】(1)可燃性
(2)解:设消毒液的质量为x
x=37.25t
答:理论上最多可生产含次氯酸钠2%的84消毒液37.25t。
【解析】【解答】(1)酒精属于有机物。大面积喷洒酒精易引起燃爆,这是因为酒精具有挥发性和可燃性,故应小面积擦拭消毒;
【分析】(1)根据酒精的可燃性分析;
(2)根据反应的氢氧化钠(即溶液中溶质)质量代入方程式中,利用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生成次氯酸钠质量分析。
23.【答案】(1)C2H5OH+3O22CO2+3H2O
(2)原子种类数目
(3)A;C;D
【解析】【解答】(1)酒精燃烧,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反应的方程式为: C2H5OH+3O22CO2+3H2O 。
(2)二氧化氯(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发生反应: 6ClO2+16NH3=5R+6NHCl+12H2O,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推出R的化学式为N2;
(3)A.锌和醋酸反应会生成氢气,故A符合题意;
B.氯化氢与过氧化氢不反应,与醋酸也不反应,故B不合题意;
C.碳酸钠和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C符合题意;
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D。
【分析】(1)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保持不变;
(3)分析哪些物质能够和过氧化氢,醋酸反应生成气体即可。
24.【答案】(1);天然气泄漏时,便于及时发现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生成铁的质量为:63t×96%÷(1-90%)=67.2t,需要含杂质2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为: ;国内铁矿石深埋地下,开采成本高;Fe3O4;;反应停止,温度逐渐恢复至室温,压强减小
(3)不可;混合物
(4)气态物质微粒间间隙大,容易被压缩,固态物质微粒间间隙小,不容易被压缩
(5)相同条件下,甲烷比二氧化碳引起温室效应的效果更明显
【解析】【解答】(1)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甲烷无色无味,如果泄漏,不易被察觉,送入居民家中的天然气中常加入有臭味的硫醇,主要目的是:天然气泄漏时,易被察觉;
(2)①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见答案;
中国铁矿石储量世界排名前五,但铁矿石却十分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超过80%除技术因素外,还可能是因为国内铁矿石深埋地下,开采成本高;
②设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xOy,56x:16y=21:8,x:y=3:4,故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3O4;
③AB段压强不变,是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CD段压强下降,是因为完全反应后,容器内温度逐渐恢复至室温,压强减小至不变;
(3)可燃冰与煤、石油同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还含有其它杂质,属于混合物;
(4)为方便贮存和运输,天然气通常被压缩到容积很小的钢瓶中,而可燃冰却很难被压缩,是因为气态物质微粒间间隙大,容易被压缩,固态物质微粒间间隙小,不容易被压缩;
(5)由图3可知,相同条件下,甲烷比二氧化碳引起温室效应的效果更明显。
【分析】(1)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①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②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③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3)可燃冰、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4)气态物质微粒间间隙大,容易被压缩。
(5)根据图3,进行分析。
25.【答案】(1)蛋白质;
(2)锌、铁(或Zn、Fe)
(3)A
(4)D
(5)磷
【解析】【解答】(1)六大营养素是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表中已标明水、糖类、油脂(即表中的脂肪)、无机盐(钾、钙、锌、铁存在于其中)和维生素,因此表中“X”是指六大营养素中的蛋白质;葡萄糖(C6H12O6)在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表中列出的钾和钙属于常量元素,属于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是:锌、铁(或Zn、Fe)。
(3)溶液的pH越小酸性越强,杨桃A的pH=1.35,杨桃B的pH=1.81,1.35﹤1.81,因此酸性较强的杨桃是:A。
(4)人体内缺乏维生素C会得坏血病,人体摄入过多的氟会得氟骨病,人体内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人体内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故填:D。
(5)磷肥可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因此为增强杨桃树的抗旱抗寒能力,可以追施磷肥。
【分析】(1)根据六大营养素是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分析;
(2)根据钾和钙属于常量元素、:锌、铁为 微量元素分析;
(3)根据溶液的pH越小酸性越强分析;
(4)根据 人体内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分析;
(5)根据磷肥可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