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第四章 植物与土壤
考试范围:第1-6节;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对生物造成极大危害,有“空中死神”之称的是( )
A.臭氧层破坏 B.酸雨 C.温室效应 D.噪声污染
2.水分进出植物体的主要途径依次是( )
A.根毛、导管、气孔 B.根毛、筛管、气孔
C.气孔、根毛、导管 D.根毛、气孔、导管
3.“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 )
A.清除可燃物
B.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4.(2023春 杭州期末)植物体在进行下列生理活动时,受到气孔开闭影响的是( )
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③蒸腾作用 ④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⑤无机盐的运输。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5.(2023春 萧山区期末)有科学家研究发现,氧气可通过高能真空紫外线照射二氧化碳直接产生,该化学反应模型如图所示,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C.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为制取氧气提供了新方法
6.我市西瓜以品种齐全、味美质优闻名,是很好的消暑佳品。在西瓜生长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西瓜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B.光合作用始终强于呼吸作用
C.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主要用于蒸腾作用
D.根能从肥沃的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7.“归纳与比较”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O2的不同点比较错误的是( )
A.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与一个氧分子所含氧原子个数相同
B.性质:CO2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O2不易溶于水
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O2可作气体燃料
D.危害:大量的CO2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O2不会造成“温室效应”
8.(2023秋 靖宇县期末)叶片中与进行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是( )
①表皮上有气孔,是气体交换的门户
②气孔大,下表皮比上表皮气孔多
③表皮细胞边缘不规则
④叶肉细胞含叶绿体
⑤叶脉含有输导组织,运送营养物质
⑥表皮细胞无色透明,外壁具有角质层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⑥ D.①④⑤⑥
9.若将点燃的镁带插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带将继续燃烧,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镁+二氧化碳氧化镁+碳,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B.二氧化碳可有条件地支持燃烧
C.该反应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
D.镁带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10.在“探究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实验中,能证明水分和无机盐一般是从下向上运输的现象是( )
A.横切变色枝条的基部上方,观察到木质部变红色
B.实验时观察到枝条变红色
C.纵切枝条,发现木质部内的导管变红色
D.观察纵切面,木质部越靠近枝条上端的地方颜色越浅
11.近地面的臭氧是由于氮氧化物等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臭氧与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B.臭氧是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之一
C.汽车尾气大量排放会导致臭氧污染
D.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挡臭氧的吸入
12.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所以发生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
B.碳在纯氧中燃烧更旺,所以燃烧更旺的唯一条件是需要纯氧
C.CO2不助燃不可燃,能灭火,所以能灭火的物质只需要这两个性质即可
D.丁烷在氧气中燃烧只产生CO2和H2O,所以丁烷中一定含碳元素和氢元素
13.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先后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D.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14.(2023秋 齐河县期末)实验室使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氧气,各物理量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为( )
A.B.C.D.
15.科技人员在密闭的玻璃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实验,晴天环境下对室温内二氧化碳浓度进行24小时测定,并绘制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MN段植物呼吸作用不断增强 B.NP段植物光合作用不断增强
C.P点后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D.Q点植物中的有机物比M点多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16.研究人员在野外高山上发现一块有海洋动物化石的岩石,该岩石的类型是 ,说明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是海洋,这是 的有力证据。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类动物现还生存于印度洋——西太平洋珊瑚礁水域,身体柔软,有贝壳,则该海洋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哪一类? 。
如图是三种土壤的模型,请指出保肥性能最强的是 ;最适宜耕种的是 (填序号)。
18.课堂中同学们利用放大镜观察到小麦幼苗的根和根尖结构如图。
(1)图中表示植物根尖根毛区的序号是 。
(2)根尖具有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根尖根毛细胞吸水的过程中,其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9.保护树木必须要保护树皮,这是因为树皮中有输导 的 。枝条中部被剥去一圈树皮后,切口 方会形成枝瘤,这是因为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向下运输。
20.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被剪去大量枝叶,这是为了降低树苗的 作用,提高成活率;移栽大树时,还常常给大树“打针输液”,此举是否也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
21.桃树在移栽时,要去掉大量的枝叶,采取遮阴处理,这是为了减弱植物的 。为使桃树能生长健壮,张大爷经常浇水施肥,其中施肥是为了给桃树的生长提供 。
22.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在这一天里,大家都积极参加植树活动。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被剪去大量的枝叶,主要目的是降低植物的 ,避免散失大量的水分造成幼苗死亡。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叶片上分布的 散失的。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9分)
23.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中的生产者,养育着其他生物,成为生物圈的基石。请根据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一的实验说明了 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取少的条件。
(2)图二中的实验证明了植物在进行呼吸作用时会消耗 。
(3)图三中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是叶,叶片上面气体交换的窗口是 ,它是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的空腔。
(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在生物圈中有维持平衡的作用。
(5)农业上要保证作物有效的成长,除了合理密植,还需要不断的补充营养物质——水、无机盐和有机物。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 的三种无机盐。
24.为研究植物的蒸腾作用,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取长势相同,叶片大小、数量相同的3条同种植物的枝条,分别编号A、B、C。
②A枝条不作处理,B和C的处理如图所示。(凡士林能封闭气孔,阻止植物与外界的水蒸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交换)
③将3条枝条分别置于装有等量清水的3个相同的锥形瓶中,并分别加入等量的油形成油层。
④将3个锥形瓶分别放置于3个大小相同的钟罩内,钟罩内壁贴足量、等质量的硅胶干燥胶片,用以完全吸收钟罩内空气中的水蒸气。
⑤将3个装置置于同一强度的阳光下相同时间后,分别称量硅胶干燥胶片的质量。
(1)该兴趣小组研究的问题是 。
(2)写出实验中控制单一变量的一种做法: 。
(3)本实验通过测量 来反映植物蒸腾作用速率。
(4)该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前质量/克 实验后质量/克
实验装置 A B C A B C
硅胶干燥胶片 m m1 m2 m
①比较m1、m2、m的大小关系: 。
②该兴趣小组想利用此实验装置探究植物蒸腾作用产生的水占植物总吸水量的比例,你认为他们还需要测量的是 。
25.水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细胞中含有足够的水分,植物的枝叶才能挺立,花朵才能开放。为了探究水对植物幼根生长的影响,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萌发的绿豆进行了如下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时间、不同洒水量条件下,幼根根毛密度及根尖长度存在差异,随着洒水量减少,根毛密度增加、根尖长度 。
(2)该实验说明缺水条件会 根毛形成, 根尖伸长。
(3)根毛数量对于根的吸收作用的意义是 。
26.刘雯同学想知道细胞的失水和吸水是否与细胞液和周围溶液浓度有关,于是便设计了下列实验来探究这一问题.
(1)提出问题: ?
(2)作出假设:细胞的失水和吸水与细胞液和周围溶液浓度有关.
(3)设计实验方案:
①取4份质量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洋葱块;
②用水和蔗糖分别配制成浓度为10%、14%、18%和22%的相同质量的蔗糖溶液;
③将洋葱块分别放入配制好的、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4)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溶液中蔗糖浓度 10% 14% 18% 22%
现象 洋葱块质量变大 洋葱块质量不变 洋葱块质量变小 洋葱块质量变小
由表可知,洋葱的细胞液的浓度大约为 .(用题中蔗糖的浓度表示).
(5)实验结论: .
(6)拓展:植物体吸水的主要器官是 ,在该器官中,吸水能力最强的结构是 (选填“成熟区”或“分生区”).
四.解答题(共4小题,共19分)
27.学习科学知识,让我们对地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图甲是在我国发现的翼龙化石,按岩石的成因分类,该岩石属于 (填“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
(2)如图乙所示为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火山喷发出的岩浆来自于字母 代表的圈层。
(3)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图丙和图丁中,世界地震和火山的分布位置有大量的重合,这是因为 。
28.我省一农业种植园采用“空气种菜”:种植过程中不建立水池,蔬菜不沾地,蔬菜不沾地,蔬菜产量比普通种植高五倍,且品质优良(富含多种有益元素且污染少)。
【资料】
①“空气种菜”又称“无土种菜”,蔬菜种植在六棱小棚中,高3米,仅占地1.5平方米(如图甲)。蔬菜固定在中间的立柱上,蔬菜叶面统一朝向外侧,根系朝里(如图乙);
②“六棱柱”小棚内部顶端安装四个喷头(如图丙),喷头定时定量向小棚内植物根系的表面喷洒气雾状“营养液”。植物生长的不同时期供给的营养液成分也会有所调整;
③外层的透明纱罩(不完全密封)能够阻止害虫进入,在光照特别强烈的时候,还起到遮光作用;
请你用所学知识及以上资料信息,解释“空气种菜”能提高蔬菜的产量且品质优良的原因。
29.夏天的清晨,小草叶片上常常挂满了水滴。叶片上的水滴既可能是露水,也可能是植物自己吐出来的。请根据以下资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解释叶片上的水形成的原理。
资料一:通常情况下,植物气孔都是白天开放,夜晚关闭。
资料二:在植物叶片的尖端或边缘有一种类似于气孔的结构,叫做水孔,水孔和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相通。
30.(2023春 东阳市期末)根据植物生长所需的无机盐种类和数量配制适宜的营养液,用营养液来栽培植物,这就是无土栽培。无土栽培技术为花卉、蔬菜的自动化生产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1)一般要求无土栽培温室棚内,晚上的温度低些,目的是 。
(2)配制营养液时浓度不宜过大,否则会使植物细胞 (填“吸水”或“失水”) 造成“烧苗”。
(3)选择两株生长状况相似,叶片数量不同的同种植株,分别放入烧杯中。烧杯装有油层密封的质量和浓度相同的同种营养液,将烧杯置于已调节平衡的天平上,如图乙所示,移动游码,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同时将两烧杯置于同处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再放回原天平托盘上,天平的指针将会向 (选填“左”或“右”) 偏转。
(4)若图甲温室中只有绿色植物,在不通入CO2的情况下。每天只在6:00~18:00接受日光照射。请在图丙的坐标上,用笔画出6:00~24:00该温室内CO2浓度的大致变化曲线(0:00~6:00的曲线已经绘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第四章 植物与土壤
考试范围:第1-6节;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对生物造成极大危害,有“空中死神”之称的是( )
A.臭氧层破坏 B.酸雨 C.温室效应 D.噪声污染
【答案】B
【解答】解: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还可以腐蚀建筑物及其他物品。酸雨危害水生生物,它使许多河、湖水质酸化,导致许多对酸敏感的水生生物种群灭绝,湖泊失去生态机能,最后变成死湖。酸雨还杀死水中的浮游生物,破坏水生生态系统此外,酸化的水源威胁人们的健康,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因此被称为“空中死神”。
故选:B。
2.水分进出植物体的主要途径依次是( )
A.根毛、导管、气孔 B.根毛、筛管、气孔
C.气孔、根毛、导管 D.根毛、气孔、导管
【答案】A
【解答】解: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细胞→表皮内的层层细胞→根内的导管→茎内的导管→叶脉的导管→叶片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水蒸气)。因此植物体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运输水分的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依次是根毛、导管、气孔。
故选:A。
3.“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 )
A.清除可燃物
B.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答案】B
【解答】解:“火立熄”接触到火焰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这样就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使火焰熄灭。
故选:B。
4.(2023春 杭州期末)植物体在进行下列生理活动时,受到气孔开闭影响的是( )
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③蒸腾作用 ④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⑤无机盐的运输。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D
【解答】解:气孔在光合、呼吸、蒸腾作用等气体代谢中,成为空气和水蒸气的通路,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凸透镜状的小孔称为气孔。其通过量是由保卫细胞的开闭作用来调节。保卫细胞因内壁较薄而外壁较厚,保卫细胞吸水时,细胞膨胀,细胞厚度增加,两细胞分离,气孔张开,当气孔张开时,光合、呼吸、蒸腾作用都得以顺利进行,蒸腾作用顺利进行又促进水分的吸收和运输以及无机盐的运输;保卫细胞失水时,细胞收缩,细胞厚度减小,两细胞合并,气孔闭合,当气孔闭合时空气无法进出,光合作用得不到二氧化碳,呼吸作用也无法获得氧气都无法顺利进行;同样水蒸气无法通过气孔散失,蒸腾作用进行不畅也致使水分的吸收和运输以及无机盐的运输受阻。
故选:D。
5.(2023春 萧山区期末)有科学家研究发现,氧气可通过高能真空紫外线照射二氧化碳直接产生,该化学反应模型如图所示,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C.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为制取氧气提供了新方法
【答案】B
【解答】解:A、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分子分成氧原子和碳原子,氧原子再结合成氧分子,因此二氧化碳经过反应产生了氧气和碳,属于分解反应,故说法正确;
B、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是氧原子和碳原子,故说法错误;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没有发生改变,因此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说法正确;
D、通过信息可知,氧气可通过高能真空紫外线照射二氧化碳直接产生,为制取氧气提供了新方法,故说法正确;
故选:B。
6.我市西瓜以品种齐全、味美质优闻名,是很好的消暑佳品。在西瓜生长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西瓜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B.光合作用始终强于呼吸作用
C.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主要用于蒸腾作用
D.根能从肥沃的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答案】C
【解答】解:A、西瓜籽是种子,由胚珠发育成,受精卵发育成的是胚。不符合题意。
B、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白天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夜晚只进行呼吸作用,几乎不进行光合作用。不符合题意。
C、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吸收来的水只有大约1%当做光合作用的原料被植物体利用,大约99%都通过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其积极的意义。符合题意。
D、根能从肥沃的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无机盐,而有机物则是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归纳与比较”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O2的不同点比较错误的是( )
A.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与一个氧分子所含氧原子个数相同
B.性质:CO2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O2不易溶于水
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O2可作气体燃料
D.危害:大量的CO2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O2不会造成“温室效应”
【答案】C
【解答】解:A、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与一个氧分子中均含有2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CO2能溶于水,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O2不易溶于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C、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O2能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气体燃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D、大量的CO2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O2不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8.(2023秋 靖宇县期末)叶片中与进行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是( )
①表皮上有气孔,是气体交换的门户
②气孔大,下表皮比上表皮气孔多
③表皮细胞边缘不规则
④叶肉细胞含叶绿体
⑤叶脉含有输导组织,运送营养物质
⑥表皮细胞无色透明,外壁具有角质层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⑥ D.①④⑤⑥
【答案】D
【解答】解:①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①正确;
②植物的叶片上有许多气孔,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主要用于蒸腾作用,②错误;
③表皮细胞的形状不规则,互相嵌合在一起,主要是保护作用,③错误;
④叶绿体是绿色植物所特有的,是光合作用的场所,④正确;
⑤叶脉里有输导组织,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由输导组织运送到地上部分。叶的光合作用的产物,由输导组织运送到根、茎、花、果实中去,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⑤正确;
⑥表皮细胞无色透明,外壁具角质层,这样增加了透光率,有利于内部的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⑥正确。
故选:D。
9.若将点燃的镁带插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带将继续燃烧,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镁+二氧化碳氧化镁+碳,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B.二氧化碳可有条件地支持燃烧
C.该反应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
D.镁带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答案】A
【解答】解:A、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能够支持燃烧,例如能够支持镁燃烧,A选项说法不正确;
B、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支持燃烧,如镁带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B选项说法正确;
C、该反应的反应物有两种,所以该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该反应的生成物也有两种,所以该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C选项说法正确;
D、将点燃的镁带插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带将继续燃烧,因此镁带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D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0.在“探究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实验中,能证明水分和无机盐一般是从下向上运输的现象是( )
A.横切变色枝条的基部上方,观察到木质部变红色
B.实验时观察到枝条变红色
C.纵切枝条,发现木质部内的导管变红色
D.观察纵切面,木质部越靠近枝条上端的地方颜色越浅
【答案】D
【解答】解:观察茎的纵切面,木质部的红色越靠近顶端颜色越浅,可见导管输导水和无机盐的方向是自下而上。
故选:D。
11.近地面的臭氧是由于氮氧化物等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臭氧与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B.臭氧是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之一
C.汽车尾气大量排放会导致臭氧污染
D.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挡臭氧的吸入
【答案】D
【解答】解:A.一个氧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一个臭氧分子含有3个氧原子,臭氧的化学式为O3,氧气的化学式为O2,它们的分子结构不相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正确;
B.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正确;
C.汽车尾气排放物产生的化学反应会导致近地的臭氧造成污染,正确;
D.口罩只能阻挡可吸入颗粒物,不能阻挡臭氧这种气体,错误。
故选:D。
12.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所以发生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
B.碳在纯氧中燃烧更旺,所以燃烧更旺的唯一条件是需要纯氧
C.CO2不助燃不可燃,能灭火,所以能灭火的物质只需要这两个性质即可
D.丁烷在氧气中燃烧只产生CO2和H2O,所以丁烷中一定含碳元素和氢元素
【答案】D
【解答】解:A、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但发生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如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氢气发生了氧化反应,故选项推理错误。
B、碳在纯氧中燃烧更旺,但并不是燃烧更旺的唯一条件是需要纯氧,还需增大与氧气接触面积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C、CO2不助燃不可燃,能灭火,但并不是能灭火的物质只需要这两个性质即可,如还需要密度比空气的大,能覆盖在可燃物表面,或者是利用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的原理,故选项推理错误。
D、丁烷在氧气中燃烧只产生CO2和H2O,CO2和H2O两种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丁烷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故选项推理正确。
故选:D。
13.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先后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D.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答案】C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探究的粗细不同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那么做此实验时要注意:自变量是铁丝的粗、细;其它的因素都相同;所以
A、除了自变量外,还有其它变量(不同浓度的氧气)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错误;
B、变量有氧气的浓度和铁丝的粗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B错误;
C、只有一个自变量并且是铁丝的粗细,其它因素均相同;故C正确;
D、除了自变量外,还有其它变量(不同浓度的氧气)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错误;
故选:C。
14.(2023秋 齐河县期末)实验室使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氧气,各物理量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为( )
A.B.C.D.
【答案】B
【解答】解:A、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加热到一定温度高锰酸钾才能分解,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质量从0开始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像错误。
B、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中锰元素和钾元素的质量不变,则固体中锰元素和钾元素的质量比不变,故选项图像正确。
C、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加热到一定温度高锰酸钾才能分解,随着反应的进行,二氧化锰从0开始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像错误。
D、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加热到一定温度高锰酸钾才能分解,随着反应的进行,高锰酸钾的质量逐渐减少,至完全反应减少至0,故选项图像错误。
故选:B。
15.科技人员在密闭的玻璃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实验,晴天环境下对室温内二氧化碳浓度进行24小时测定,并绘制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MN段植物呼吸作用不断增强 B.NP段植物光合作用不断增强
C.P点后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D.Q点植物中的有机物比M点多
【答案】D
【解答】解:A、MN段玻璃罩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说明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不能体现植物呼吸作用不断增强,A错误;
B、NP段二氧化碳的浓度降低,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B错误;
C、P点,二氧化碳的浓度既不增加也不减少,说明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C错误;
D、M点,植物在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Q点植物经过一天的光合作用,所以Q点植物中的有机物比M点多,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16.研究人员在野外高山上发现一块有海洋动物化石的岩石,该岩石的类型是 ,说明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是海洋,这是 的有力证据。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类动物现还生存于印度洋——西太平洋珊瑚礁水域,身体柔软,有贝壳,则该海洋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哪一类? 。
【答案】沉积岩;地壳变动;软体动物。
【解答】解:沉积岩是判定地质年龄和研究古地理环境的珍贵资料,被称作是纪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材料中研究人员在野外高山上发现一块有海洋动物化石的岩石,因此该岩石的类型是沉积岩。这说明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是海洋,经过地壳变动,发生了由海洋变为陆地的变化。海洋中该类动物身体柔软,有贝壳,这属于软体动物。
故答案为:沉积岩;地壳变动;软体动物。
如图是三种土壤的模型,请指出保肥性能最强的是 ;最适宜耕种的是 (填序号)。
【解答】解:图A中的矿物质颗粒较多,可见保肥性能最强。壤土,指土壤颗粒组成中黏粒、粉粒、砂粒含量适中的土壤。质地介于黏土和砂土之间,兼有黏土和砂土的优点,通气透水、保水保温性能都较好,是较理想的农业土壤。所以最适宜耕种的是B。
故答案为:A;B。
18.课堂中同学们利用放大镜观察到小麦幼苗的根和根尖结构如图。
(1)图中表示植物根尖根毛区的序号是 。
(2)根尖具有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根尖根毛细胞吸水的过程中,其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1)①(2)大于
【解答】解:(1)在轴向上,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即图示中④根冠、③分生区、②伸长区、①成熟区。其中①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植物细胞细胞液的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
故答案为:(1)①(2)大于
19.保护树木必须要保护树皮,这是因为树皮中有输导 的 。枝条中部被剥去一圈树皮后,切口 方会形成枝瘤,这是因为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向下运输。
【解答】解: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树皮被剥,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根,根不能进行呼吸获得能量,时间长了就会死亡。因此保护树木必须保护树皮,是因为树皮中有输导有机物的筛管。环剥树皮,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切口处不能在向下运输,就在切口上方积聚起来形成节瘤。
故答案为:有机物;筛管;上
20.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被剪去大量枝叶,这是为了降低树苗的 作用,提高成活率;移栽大树时,还常常给大树“打针输液”,此举是否也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
【答案】蒸腾作用;是。
【解答】解: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给树木输送各种营养液,其中重要的作用之一是促进根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尽快长出新根。利于提高成活率。
故答案为:蒸腾作用;是。
21.桃树在移栽时,要去掉大量的枝叶,采取遮阴处理,这是为了减弱植物的 。为使桃树能生长健壮,张大爷经常浇水施肥,其中施肥是为了给桃树的生长提供 。
【答案】蒸腾作用;无机盐
【解答】解: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一定的范围内,温度越高,蒸腾作用越旺盛。因此移栽桃树时修剪大部分的枝叶或者遮阴处理,为了减弱植物的蒸腾作用。: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所以张大爷给桃树施肥,施肥是为了给桃树生长提供无机盐。
故答案为:蒸腾作用;无机盐
22.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在这一天里,大家都积极参加植树活动。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被剪去大量的枝叶,主要目的是降低植物的 ,避免散失大量的水分造成幼苗死亡。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叶片上分布的 散失的。
【答案】蒸腾作用;气孔
【解答】解: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在这一天里,大家都积极参加植树活动。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被剪去大量的枝叶,主要目的是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避免散失大量的水分造成幼苗死亡。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叶片上分布的气孔散失的。
故答案为:蒸腾作用;气孔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9分)
23.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中的生产者,养育着其他生物,成为生物圈的基石。请根据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一的实验说明了 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取少的条件。
(2)图二中的实验证明了植物在进行呼吸作用时会消耗 。
(3)图三中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是叶,叶片上面气体交换的窗口是 ,它是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的空腔。
(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在生物圈中有维持平衡的作用。
(5)农业上要保证作物有效的成长,除了合理密植,还需要不断的补充营养物质——水、无机盐和有机物。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 的三种无机盐。
【答案】(1)光。(2)氧气。(3)气孔。(4)碳—氧。(5)氮、磷、钾。
【解答】解:(1)图一A中植物见光,B中植物遮光,A能够进行光合作用,B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图一的实验说明了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取少的条件。
(2)燃烧的蜡烛放入盛有生长植物的瓶内,过一段时间蜡烛熄灭。因此图二中的实验证明了植物在进行呼吸作用时会消耗氧气。
(3)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就是能够自动的开闭。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即碳—氧的相对平衡。
(5)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
故答案为:(1)光。(2)氧气。(3)气孔。(4)碳—氧。(5)氮、磷、钾。
24.为研究植物的蒸腾作用,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取长势相同,叶片大小、数量相同的3条同种植物的枝条,分别编号A、B、C。
②A枝条不作处理,B和C的处理如图所示。(凡士林能封闭气孔,阻止植物与外界的水蒸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交换)
③将3条枝条分别置于装有等量清水的3个相同的锥形瓶中,并分别加入等量的油形成油层。
④将3个锥形瓶分别放置于3个大小相同的钟罩内,钟罩内壁贴足量、等质量的硅胶干燥胶片,用以完全吸收钟罩内空气中的水蒸气。
⑤将3个装置置于同一强度的阳光下相同时间后,分别称量硅胶干燥胶片的质量。
(1)该兴趣小组研究的问题是 。
(2)写出实验中控制单一变量的一种做法: 。
(3)本实验通过测量 来反映植物蒸腾作用速率。
(4)该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前质量/克 实验后质量/克
实验装置 A B C A B C
硅胶干燥胶片 m m1 m2 m
①比较m1、m2、m的大小关系: 。
②该兴趣小组想利用此实验装置探究植物蒸腾作用产生的水占植物总吸水量的比例,你认为他们还需要测量的是 。
【答案】(1)植物蒸腾作用速率与叶片上气孔的多少有关系吗?
(2)叶片数量要相同;(3)锥形瓶中水量;
(4)①m1>m2>m;②装置中实验前锥形瓶中的水量和实验后锥形瓶中的水量。
【分析】植物的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散失水分的多少与叶片上气孔的数量有关。
【解答】解:(1)根据题意可知该兴趣小组研究的问题是植物蒸腾作用速率与叶片上气孔的多少有关系吗?
(2)为控制单一变量,如实验中的做法为选择的植株要相同,叶片数量,大小要相同等。
(3)锥形瓶液面有油团,防止水分蒸发,因此可以通过测量锥形瓶中水的多少来反映植物蒸腾作用的速率。
(4)①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析,得出该实验小组的结论是气孔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场所。将B枝条每片叶子的下表皮涂上凡士林,将C枝条每片叶子的上、下表皮都涂上凡士林,A枝条不作处理,因此A失水最多,B其次,C失水最少,蒸腾散失的水分被硅胶片吸收,因此硅胶片增加的重量就是蒸腾散失的水量,故m1>m2>m。
②利用该实验装置研究了植物的蒸腾作用产生的水占据植物总吸水量的比例,需要测量装置中实验前锥形瓶中的水量和实验后锥形瓶中的水量。
故答案为:(1)植物蒸腾作用速率与叶片上气孔的多少有关系吗?
(2)叶片数量要相同;
(3)锥形瓶中水量;
(4)①m1>m2>m;②装置中实验前锥形瓶中的水量和实验后锥形瓶中的水量。
25.水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细胞中含有足够的水分,植物的枝叶才能挺立,花朵才能开放。为了探究水对植物幼根生长的影响,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萌发的绿豆进行了如下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时间、不同洒水量条件下,幼根根毛密度及根尖长度存在差异,随着洒水量减少,根毛密度增加、根尖长度 。
(2)该实验说明缺水条件会 根毛形成, 根尖伸长。
(3)根毛数量对于根的吸收作用的意义是 。
【答案】(1)变短。(2)促进;阻碍。
(3)根毛的数量非常多,大大增加了根吸水的表面积。
【解答】解:(1)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洒水量条件下,幼根根尖长度及根毛密度存在差异,随着洒水量减少,根毛密度增加、根尖长度变短。
(2)根据实验结果可知,一定条件下,每次洒水越多,根尖越长;该实验说明缺水条件会促进根毛形成,阻碍根尖伸长。
(3)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表皮密生的绒毛即根毛,根毛细胞的体积大,细胞质少,液泡大有利于水的吸收。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毛的数量非常多,这大大增加了根吸水的表面积。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故答案为:(1)变短。(2)促进;阻碍。
(3)根毛的数量非常多,大大增加了根吸水的表面积。
26.刘雯同学想知道细胞的失水和吸水是否与细胞液和周围溶液浓度有关,于是便设计了下列实验来探究这一问题.
(1)提出问题: ?
(2)作出假设:细胞的失水和吸水与细胞液和周围溶液浓度有关.
(3)设计实验方案:
①取4份质量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洋葱块;
②用水和蔗糖分别配制成浓度为10%、14%、18%和22%的相同质量的蔗糖溶液;
③将洋葱块分别放入配制好的、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4)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溶液中蔗糖浓度 10% 14% 18% 22%
现象 洋葱块质量变大 洋葱块质量不变 洋葱块质量变小 洋葱块质量变小
由表可知,洋葱的细胞液的浓度大约为 .(用题中蔗糖的浓度表示).
(5)实验结论: .
(6)拓展:植物体吸水的主要器官是 ,在该器官中,吸水能力最强的结构是 (选填“成熟区”或“分生区”).
【解答】:(1)由于探究的是“细胞的失水和吸水是否与细胞液和周围溶液浓度有关”的实验,所以本探究提出的问题是:细胞的失水和吸水与细胞液和周围溶液的浓度有关吗?
(2)假设是对问题肯定或否定的解答,作出的假设是:细胞的失水和吸水与细胞液和周围溶液浓度有关.
(3)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由于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所以本探究的变量是溶液中蔗糖的浓度.
(4)通过比较表中结果,溶液中蔗糖浓度为10%时,洋葱块质量变大;溶液中蔗糖浓度为14%时,洋葱块质量不变;溶液中蔗糖浓度为18%和22%时,洋葱块质量变小,因此,说明洋葱的细胞液的浓度大约为14%.
(5)得出实验结论:细胞的失水和吸水与细胞液和周围溶液的浓度有关.
(6)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毛的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根毛能分泌多种物质,如有机酸等,使土壤中难于溶解的盐类溶解,成为容易被植物吸收的养分.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故答案为:(1)细胞的失水和吸水与细胞液和周围溶液的浓度有关吗;(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3)①相同;(4)14%;
(5)细胞的失水和吸水与细胞液和周围溶液的浓度有关;(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6)根;成熟区.
四.解答题(共4小题,共19分)
27.学习科学知识,让我们对地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图甲是在我国发现的翼龙化石,按岩石的成因分类,该岩石属于 (填“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
(2)如图乙所示为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火山喷发出的岩浆来自于字母 代表的圈层。
(3)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图丙和图丁中,世界地震和火山的分布位置有大量的重合,这是因为 。
【答案】(1)沉积岩;(2)B;(3)地震和火山大多数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
【解答】:(1)沉积岩在相对低温低压的条件下形成的,化石具备了保留下来的条件。
(2)图乙所示为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A为地壳,B为地幔,C为地核,岩浆一般认为来自于地球上地幔中的软流层。
(3)板块构造理论认为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在地壳比较薄弱的地区极易发生获胜活动和地震,所以地震和火山的分布有大量重合,大多数都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
答案为:(1)沉积岩;(2)B;(3)地震和火山大多数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
28.我省一农业种植园采用“空气种菜”:种植过程中不建立水池,蔬菜不沾地,蔬菜不沾地,蔬菜产量比普通种植高五倍,且品质优良(富含多种有益元素且污染少)。
【资料】
①“空气种菜”又称“无土种菜”,蔬菜种植在六棱小棚中,高3米,仅占地1.5平方米(如图甲)。蔬菜固定在中间的立柱上,蔬菜叶面统一朝向外侧,根系朝里(如图乙);
②“六棱柱”小棚内部顶端安装四个喷头(如图丙),喷头定时定量向小棚内植物根系的表面喷洒气雾状“营养液”。植物生长的不同时期供给的营养液成分也会有所调整;
③外层的透明纱罩(不完全密封)能够阻止害虫进入,在光照特别强烈的时候,还起到遮光作用;
请你用所学知识及以上资料信息,解释“空气种菜”能提高蔬菜的产量且品质优良的原因。
【答案】“空气种菜”的蔬菜固定在中间的立柱上能够获得充足的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原料充足,光照充分,光合作用强,制造的有机物多,还能防止害虫的危害,所以“空气种菜”产量高且品质优良。
【解答】解:(1)“空气种菜”的蔬菜固定在中间的立柱上,蔬菜叶面统一朝向外侧,能够充分利用周围的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2)“空气种菜”的蔬菜固定在中间的立柱上,根系朝里。“六棱柱”小棚内部顶端安装四个喷头(如图丙),喷头定时定量向小棚内植物根系的表面喷洒气雾状“营养液”,植物生长的不同时期供给的营养液成分也会有所调整。可以更合理的满足植物对水和各类无机盐的需求,达到增产的目的。
(3)外层的透明纱罩(不完全密封)能够阻止害虫进入,还能使空气畅通获得足够的二氧化碳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在光照特别强烈的时候,还起到遮光作用不会让强光灼伤植物体。
故答案为:“空气种菜”的蔬菜固定在中间的立柱上能够获得充足的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和充分的光照,光合作用强,原料充足,制造的有机物多,还能防止害虫的危害,所以“空气种菜”产量高且品质优良。
29.夏天的清晨,小草叶片上常常挂满了水滴。叶片上的水滴既可能是露水,也可能是植物自己吐出来的。请根据以下资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解释叶片上的水形成的原理。
资料一:通常情况下,植物气孔都是白天开放,夜晚关闭。
资料二:在植物叶片的尖端或边缘有一种类似于气孔的结构,叫做水孔,水孔和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相通。
【答案】只有外界的温度很高、湿度又大时,叶片上才会形成水,这是因为高温使根的吸收作用旺盛,湿度大抑制了水分从气孔中蒸散出去,水分只好直接从水孔中流出来。
【解答】解:在植物叶片的尖端或边缘有一种小孔,叫做水孔,和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相通,植物体内的水分可以不断地通过水孔排出体外。平常,当外界的温度高,气候比较干燥的时候,从水孔排出的水分就很快蒸发散失了,所以我们看不到叶尖上有水珠积聚起来。如果外界的温度很高,湿度又大,高温使根的吸收作用旺盛,湿度大抑制了水分从气孔中蒸散出去,这样,水分只好直接从水孔中流出来。在植物生理学上,这种现象叫做“吐水现象”。吐水现象在盛夏的清晨最容易看到,因为白天的高温使根部的吸水作用变得异常旺盛,而夜间蒸腾作用减弱,湿度又大。
故答案为:只有外界的温度很高、湿度又大时,叶片上才会形成水,这是因为高温使根的吸收作用旺盛,湿度大抑制了水分从气孔中蒸散出去,水分只好直接从水孔中流出来。
30.(2023春 东阳市期末)根据植物生长所需的无机盐种类和数量配制适宜的营养液,用营养液来栽培植物,这就是无土栽培。无土栽培技术为花卉、蔬菜的自动化生产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1)一般要求无土栽培温室棚内,晚上的温度低些,目的是 。
(2)配制营养液时浓度不宜过大,否则会使植物细胞 (填“吸水”或“失水”) 造成“烧苗”。
(3)选择两株生长状况相似,叶片数量不同的同种植株,分别放入烧杯中。烧杯装有油层密封的质量和浓度相同的同种营养液,将烧杯置于已调节平衡的天平上,如图乙所示,移动游码,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同时将两烧杯置于同处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再放回原天平托盘上,天平的指针将会向 (选填“左”或“右”) 偏转。
(4)若图甲温室中只有绿色植物,在不通入CO2的情况下。每天只在6:00~18:00接受日光照射。请在图丙的坐标上,用笔画出6:00~24:00该温室内CO2浓度的大致变化曲线(0:00~6:00的曲线已经绘出)。
【答案】(1)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2)失水;(3)右;
(4)
【解答】解:(1)植物的呼吸作用受温度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植物的呼吸作用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因此夜晚的温度低些,可以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植物体内有机物的消耗;
(2)若培养液中的浓度大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则会造成植物细胞失水,若培养液中的浓度小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则会造成植物细胞吸水;因此配制营养液时浓度不宜过大,否则会使植物细胞失水造成“烧苗”;
(3)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将甲装置中的两株植物同时移到阳光下,由于左边植物的叶片比右边植物的叶片多,左边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也多,导致左边装置的总重量低于右边装置的重量,因此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再放回原天平托盘上,天平的指针将会向右偏转;
(4)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不通入二氧化碳的情况下,装置乙在光照的条件下,二氧化碳的浓度会逐渐降低:在黑暗环境中,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因此二氧化碳的浓度又会逐渐增加。即在6:00~24:00时间段内,二氧化碳在坐标上表现为先降低然后再升高。又因为装置内的一部分二氧化碳被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了有机物储存在植物体内,因此装置内的二氧化碳的总含量会逐渐减少,图示变化如下:。
故答案为:(1)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2)失水;(3)右;
(4)。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章 植物与土壤A版答题卡
试卷类型:A
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用2B铅笔填涂)
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C][D] 6.[A][B][C][D] 7.[A][B][C][D] 8.[A][B][C][D] 9.[A][B][C][D] 10.[A][B][C][D] 11.[A][B][C][D] 12.[A][B][C][D] 13.[A][B][C][D] 14.[A][B][C][D] 15.[A][B][C][D]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2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16. 17. 18. 19. 20. 21. 22.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9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23.答:
24.答:
25.答:
26.答:
五.简答题(共4小题,共19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27.答:
答:
29.答:
30.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