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章 植物与土壤B版答题卡
试卷类型:A
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用2B铅笔填涂)
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C][D] 6.[A][B][C][D] 7.[A][B][C][D] 8.[A][B][C][D] 9.[A][B][C][D] 10.[A][B][C][D] 11.[A][B][C][D] 12.[A][B][C][D] 13.[A][B][C][D] 14.[A][B][C][D] 15.[A][B][C][D]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2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16. 17. 18. 19. 20. 21. 22.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6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23.答:
24.答:
25.答:
26.答:
五.简答题(共4小题,共22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27.答:
答:
29.答:
30.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第四章 植物与土壤
考试范围:第1-6节;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mapy3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2023春 江干区校级期末)下表是移栽树木时的建议及其相关建议的主要原因,其中两者之间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建议 主要原因
A 剪除部分枝叶 帮助茎内的水上升至叶
B 要夜晚时进行移栽 减弱蒸腾作用
C 不要移除黏在根上的土 减少根毛受到伤害
D 移栽后不要立即施高浓度的肥料 避免根部水分流失
A.A B.B C.C D.D
【答案】A
【解答】解:A、移栽时剪除部分枝叶,是降低蒸腾作用,提高成活率,A错误;
B、在傍晚时进行移植,是降低蒸腾作用,提高成活率,B正确;
C、根部带着土团,避免伤害根毛和幼根,提高成活率,C正确;
D、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和运输,移植后不要立即施撒高浓度的肥料,避免根部的水分流失,D正确。
故选:A。
2.大多数生物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氧气的参与,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 )生态系统中植物的光合作用。
A.森林 B.草原 C.海洋 D.农田
【答案】C
【解答】解:海洋大约占地球面积的71%,海洋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大量的浮游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是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3.浙江历来被称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下面有关鱼、米、蚕、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鱼依赖水中的溶解氧进行呼吸作用
B.水稻的根为须根系
C.家蚕体内一定含有碳、氢、氧等元素
D.桑树属于单子叶植物
【答案】D
【解答】解:A、鱼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鳃只能吸收水中的溶解氧。正确。
B、水稻属于单子叶植物,其根为须根系。正确。
C、构成家蚕的基本物质是蛋白质,构成蛋白质的元素有C、H、O、N等,故家蚕体内一定含有碳、氢、氧等元素,正确。
D、桑树的种子有两片子叶,叶脉为网状脉,直根系,因此属于双子叶植物。错误。
故选:D。
4.科学家研究发现,以Y2O3,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后可以合成一种高温超导物质,其化学式可写成Y2Ba4Cu6O13,且在合成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则( )
A.此合成过程的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Y的化合价为+2
B.此合成过程的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Y的化合价为+3
C.此合成过程的反应类型不是化合反应,Y的化合价为+2
D.此合成过程的反应类型不是化合反应,Y的化合价为+3
【答案】D
【解答】解:从描述的该反应中,反应物是三种,生成物是一种,但是反应前含有碳元素,反应后却没有,所以生成物一定含有其他物质。所以不属于化合反应;在Y2O3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可以求出Y的化合价是+3价。
故选:D。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树没有树皮,不能生存的原因的是( )
A.韧皮部有筛管运输有机物
B.韧皮部有筛管运输水和无机盐
C.韧皮部有导管运输有机物
D.木质部有筛管运输有机物
【答案】A
【解答】解: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当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一定方式进入根部的导管,然后植物就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把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叶制造的有机物由筛管向下运输。因此,树没有树皮,不能生存的原因的是韧皮部有筛管运输有机物。
故选:A。
6.人体肺泡中的氧气要进入包绕在肺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至少需经过的细胞层数有( )
A.一层 B.两层 C.三层 D.四层
【答案】B
【解答】解:如图所示:
当血液通过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中至少要经过两层细胞(肺泡壁、毛细血管壁)。故选:B
7.生物体的结构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茎中具有形成层是与使茎长高的功能相适应的
B.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与制造有机物的功能相适应的
C.叶片的上下表皮分布着大量的气孔是与其散失水分的功能相适应的
D.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是与其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相适应的
【答案】A
【解答】解:A、植物茎中具有形成层是与使茎长粗的功能相适应的,A错误;
B、叶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与叶的功能相适应,叶肉细胞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B正确;
C、气孔作为蒸腾作用水分出入的门户,叶片的上下表皮分布有大量气孔,利于增强蒸腾作用,C正确;
D、肺由许多肺泡构成,约有3亿个;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D正确。
故选:A。
8.1777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火与空气》一书中将空气中一种可支持燃烧、维持生命的气体称为“火空气”,现代把“火空气”命名为(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氢气
【答案】B
【解答】解:氧气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是空气中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气体;
故选:B。
9.图为绿色植物的叶片进行某生理活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根吸收的水分向上运输的主要动力是来自叶片的蒸腾作用
B.在白天光照条件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b为二氧化碳
C.水在植物体内沿着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的路径运输
D.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有机物储存的能量最终来源于阳光
【答案】B
【解答】解:A、根吸收的水分向上运输的主要动力是来自叶片的蒸腾作用,正确;
B、在白天光照条件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b为氧气,错误;
C、水在植物体内沿着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的路径运输,正确;
D、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有机物储存的能量最终来源于阳光,正确;
故选:B。
10.著名科学家希尔在20世纪曾做过下图实验,请你观察判断,下列相关结论正确的是( )
A.实验表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素
B.实验表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C.装置b中气泡内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D.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
【答案】B
【解答】解:装置b中气泡内的气体是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是氧气;同时装置b只有叶绿体滤液,仍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并产生氧气,说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遮光后c装置中不再有气泡产生,说明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11.关于腐殖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越浅
B.土壤中的小动物不利于腐殖质的形成
C.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贫瘠
D.腐殖质是供植物生长的肥料
【答案】D
【解答】土壤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也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腐殖质是已死的生物体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有机物质,黑褐色,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一些元素,能改善土壤,增加肥力,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腐殖质是供植物生长的肥料,D是正确的选项;A错误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越深;B错误,壤中的小动物有利于腐殖质的形成;C错误,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故选:D。
12.2014年全国各地又发生雾霾天气,也引发了大众对PM2.5的关注。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其悬浮在空中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下列对于PM2.5的认识合理的是( )
A.PM2.5的运动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PM2.5的直径介于分子和原子之间
C.PM2.5悬浮在空气中时不受重力作用
D.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治PM2.5污染
【答案】D
【解答】解:A、PM2.5是一种颗粒物,不属于分子,故错误;
B、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um的颗粒物,比分子和原子的直径小得多。此选项错误;
C、地球周围的一切物体,包括此类颗粒物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此选项错误;
D、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PM2.5超标的重要原因。故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治PM2.5污染,此选项正确。
故选:D。
13.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为H2CO3,Y为C6H12O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和Y中碳氢原子个数比相同
B.图一中的转化1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答案】B
【解答】解:A、X为H2CO3,Y为C6H12O6,X和Y中碳氢原子个数比都是1:2,故A正确;
B、图一中转化1水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2+H2O=H2CO3;不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酸雨是二氧化硫溶于水造成的,故B错误;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故C正确;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稳定,故D正确。
故选:B。
14.实验室现需用250毫升的集气瓶收集一瓶100毫升的氧气,小明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收集,其中合理的是( )
A.B.C.D.
【答案】D
【解答】解:A、收集一瓶100毫升的氧气。A中无刻度,故A不正确;
B、采用B装置,从储气的角度应该是把水压出,所以是短进长出,故B错误;
C、采用C装置,从储气的角度应该是把水压出,但是无法把水压出,故C错误;
D、而D中长管进入气体后会上升导致装置内的水被压着从右侧的长管流入量筒。所以既可以储气也可以测量体积。
故选:D。
15.某密闭容器中只有乙、丙、丁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化学反应,容器中乙、丙、丁的质量随甲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的值为12
B.丁属于化合物
C.当丁为5g时,容器中乙的质量为11g
D.当甲为2g时,容器内丙与丁的质量之比为12:5
【答案】D
【解答】:A、由分析可知,a的值为12,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分析可知,反应后甲的质量增加8g,乙的质量增加2g,丙的质量不变,丁的质量减少10g,该反应是丁分解成甲和乙,丁是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则丁属于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C、当丁为5g时,反应的丁的质量为10g-5g=5g,反应中甲、乙、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g:2g:10g=4:1:5,则生成乙的质量为5g×=1g,所以此时容器中乙的质量为10g+1g=11g,故选项说法正确。
D、反应中甲、乙、丁的质量变化比为4:1:5,当甲为2g时,反应的丁的质量为2g×=2.5g,剩余的丁的质量为10g-2.5g=7.5g,则容器内丙与丁的质量之比为6g:7.5g=4:5,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16.小闻同学在旅游时发现路边有一块灰黑色岩石,细看有明显的片状结构。了解到当地人用它烧制石灰,也用来美化路边环境,成了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该岩石在三大类岩石中应当属于 (填“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从理论上讲,在该岩石中是否有找到化石的可能性? (填“有”或“没有”)。
【答案】沉积岩;有
【解答】解:根据“呈灰黑色,细看有明显的层状结构”可知,该岩石是沉积岩,沉积岩是在漫长的地质时期沉积物一层层堆积而形成,岩层中常常能找到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
故答案为:沉积岩;有
17.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元素,如图表示了土壤的pH和植物吸收这些元素的关系.栅栏越宽,营养元素的吸收率越高.
(1)当pH=4时,土壤显 性,在这种土壤中植物往往不能正常地生长,这是因为 .
(2)如果施用由硝酸钾和磷酸二氢铵组成的复合肥料,为了使营养元素能最大限度地被吸收,土壤的pH应该控制在 .
【解答】:(1)当pH=4时,土壤显酸性.故填:酸.
植物在pH=4土壤中往往不能正常地生长,这是因为土壤中酸性较强时,植物对氮、磷、钾元素的吸收率低.故填:土壤中酸性较强时,植物对氮、磷、钾元素的吸收率低.
(2)由硝酸钾和磷酸二氢铵组成的复合肥料中含有氮元素、钾元素和磷元素等营养元素,土壤的pH在6到7之间时对这些营养元素的吸收率较好.故填:6~7.
学生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溶液浓度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影响,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取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各从顶端向下挖一个大小一样的洞。在A萝卜洞内装上浓盐水,在B萝卜洞内装上等量的清水,过一段时间后,观察萝卜洞内的变化(如图一)。
(1)过了12小时后观察发现:A中的萝卜洞里发生的现象为 。
①水变多 ②水变少 ③萝卜变硬 ④萝卜变软
(2)此时B萝卜细胞发生了如图二中 所示的变化
【答案】(1)①④。(2)①。
【解答】解:(1)A萝卜洞内装上浓盐水,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萝卜体内的水流到盐水里,故盐①水的量会变多,④萝卜变软。
(2)B萝卜洞内装的是清水,萝卜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外部清水,所以萝卜细胞会吸水,萝卜细胞因为吸水而变硬,此时B萝卜细胞发生了如图二中①所示的变化。
故答案为:(1)①④。(2)①。
19.宁波市于2014年全面启动“五水共治”以来,治污水方面,清理黑河、臭河、垃圾河1062公里,累计清淤河道3000多公里。清淤时,技术人员对淤泥进行固化处理,产生的“泥饼”制成营养土或绿色肥料。“泥饼”中的 元素能促进植物茎叶茂盛、叶色浓绿,水体中的各种无机盐是通过植物根吸收后由茎中的 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
【解答】解:植物的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以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需要量最大,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所以“泥饼”中的氮元素能促进植物茎叶茂盛、叶色浓绿。 水和无机盐再经茎中的 导管运输到植物的各个器官;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则经茎中的 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故答案为:氮;导管
20.叶片是由表皮、 和叶脉三部分组成,其中在叶片的上下表皮通常都有气孔,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 围成的空腔,是植物 作用的门户。
【解答】解:叶片是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其中在叶片的上下表皮通常都有气孔,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可以张开或关闭,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故答案为:叶肉;保卫细胞;蒸腾。
21.(2023秋 任丘市期末)对植物而言,当土壤溶液浓度 根毛细胞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就会吸收水分;当土壤溶液浓度 根毛细胞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不仅不能吸收水分,反而会失去水分。(填“大于”或“小于”)
【答案】小于;大于。
【解答】解:植物细胞吸水还是失水取决于细胞液浓度与周围环境溶液的浓度大小,二者的差越大吸水或失水的动力就越大。因此,当土壤溶液浓度小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就会吸收水分;当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不仅不能吸收水分,反而会失去水分。
故答案为:小于;大于。
22.随着科技的进步,农场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某智慧农场中种植了大量的果树和蔬菜,其中的施肥、灌溉等都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控制。
(1)经农场智能系统检测后,自动为农场中的大白菜施加一定量的化肥--尿素[CO(NH2)2],即为大白菜施加了 肥。
(2)把杨梅移栽到农场时要前去部分枝叶,主要是为了减弱 ,提高成活率。
【解答】解:(1)尿素中只含有营养元素氮元素,属于氮肥。
(2)植物在移栽过程中总会损伤一些幼根和根毛,导致吸水能力下降。因此为了减少叶片大量蒸腾掉水分,要剪去一部分枝叶,从而保证水分吸收和消耗间的平衡,防止植物萎蔫。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这也是人们常常在阴雨天或傍晚移栽植物,以及对移栽的植物进行遮光的原因。
故答案为:(1)N 或氮(2)蒸腾作用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23.如图中的甲、乙、丙三支试管内装有等量的清水,插有形态、大小相同的枝条,均把试管口堵严,再把乙试管口用干塑料纸包严。现在,将甲、乙两试管同时放到阳光下,丙试管放在阴暗处,几小时后观察,你会发现:
(1)试管内液面下降幅度最大的是 ,几乎看不出液面变化的是 。
(2)乙枝条塑料纸内的水分是枝条通过叶片 散失出来的。
【答案】(1)甲;丙。(2)蒸腾作用。
【解答】解:(1)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是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植物的蒸腾速率受光照、温度,空气流动速度等因素影响。甲、乙两支试管同时置于阳光下,并将丙试管置于阴暗处。甲试管条件适宜,蒸腾速率快,散失的水分多,液面下降的幅度最大;乙试管塑料袋内的空气流动速度慢,蒸腾速率慢,散失的水分少,液面下降幅度较小;丙在黑暗处,光线弱,空气流动速度最慢,蒸腾作用最弱,液面下降幅度最小。因此,几小时后,液面下降幅度最大的是甲,几乎看不出液面变化的是丙。
(2)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出来,因此,乙试管塑料袋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从叶的气孔蒸腾出来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
故答案为:(1)甲;丙。(2)蒸腾作用。
24.小金为了测定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查阅资料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①取12支试管,分成六组,在每组试管中注入等量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记录在下表中E细滴管(M为溶液浓度单位);②给植物叶片打洞,取得相同叶圆片若干,在a1-a6每一试管中加入等量叶圆片,放置15分钟,期间摇动数次;
③再往a1-a6试管中加入一粒极小的亚甲基蓝结晶体,轻轻摇动,溶解后使溶液呈蓝色(该过程对溶液浓度影响极小,可忽略不计
组别 a1、b1 a2、b2 a3、b3 a4、b4 a5、b5 a6、b6
蔗糖溶液浓度 0.0125M 0.025M 0.05M 0.1M 0.2M 0.4M
液滴沉浮情况 下沉 微下沉 均匀扩散 微上浮 上浮 明显上浮
④用特制的滴管依次从每组的a试管中吸一滴蓝色溶液,滴管伸入对应的b试管的中部轻轻放出一滴溶液,如图,观察该滴蓝色小液滴的运动情况,并记录在下表中,请分析以下问题。
(1)本实验的原理:植物细胞细胞液与外界溶液存在浓度差时会发生吸水或失水现象;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会使外界浓度发生变化,而外界浓度的变化可通过蓝色小液滴的浮沉,观察到a 中取出的蓝色液滴在b试管中下沉比较两种溶液的密度,可知pa1 pb1(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则叶圆片在a试管的蔗糖溶液中发生了 (选填“吸水”或“失水”)。
(2)该实验的对照组是 ;若发现这6组的实验结果是蓝色小滴均上浮,实验应如何改进? 。
(3)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解答】:(1)本实验的原理:植物细胞细胞液与外界溶液存在浓度差时会发生吸水或失水现象;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会使外界浓度发生变化,而外界浓度的变化可通过蓝色小液滴的浮沉,蓝色溶液是中间的一个载体,并没有直接测出细胞液的浓度,必须二次计算比较才有结果。蓝色小液滴代表这a中的溶液浓度,间接代表叶圆片中细胞液浓度相反状态。
在b试管中蓝色小液滴有三种情况:上浮、下沉、均匀扩散,代表浓度关系是pa1<pb1、pa1>pb1、pa1=pb1.代表a中叶片细胞液浓度分别小于、大于和等于b内的溶液溶度。观察到a 中取出的蓝色液滴在b试管中下沉比较两种溶液的密度则说明 pa1>pb1;说明叶片细胞吸水使a中水分减少、导致蔗糖溶液浓度增大。
(2)表中a3、b3组中蓝色小液滴均匀扩散;说明ab溶液弄滴一样,就代表了叶片细胞液浓度。其他五组为实验组。若发现这6组的实验结果是蓝色小滴均上浮,很明显蔗糖浓度设置太高高于细胞液浓度,必须降低,将蔗糖溶液溶度低于0.0125M后再分六个梯度测定(浓度差为0.0025M)即可。
(3)表中a3、b3组中蓝色小液滴均匀扩散;说明ab溶液弄滴一样,就代表了叶片细胞液浓度。故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为0.05M。
故答案为:(1)大于;吸水
(2)a3、b3;将蔗糖溶液溶度低于0.0125M后再分六个梯度测定(浓度差为0.0025M)
(3)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为0.05M
25.镁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它参与绿色植物叶绿素的形成,植物缺镁会出现叶片失去绿色,植物生长不正常等症状,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无土栽培法验证镁对在植物生长过程的作用。请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相关链接:无土栽培法:这种方法不用土壤而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将无机盐按照一定的比例溶解到水中配制成营养液,用营养液来培养植物。
(1)镁是植物生长的必要因素, 元素也是合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
(2)为体现实验的对照原则,在实验植物的选择上应注意的问题是 。
(3)为验证镁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用甲、乙两个相同水槽各培养10株相同的幼苗。在甲水槽中加入缺镁的完全营养液,则乙槽中应加入 。
(4)请你预测实验结果: 。
【解答】:(1)镁是植物生长的必要因素,镁元素也是合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
(2)通过阅读题干,为体现实验的等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在实验植物的选择上应注意的问题是:该实验是研究植物的生长需要含镁无机盐,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含镁无机盐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该实验是含镁无机盐。完全营养液(各种营养物质齐全)、缺镁的完全营养液在物质成分上最大的区别是营养液含有含镁无机盐。因此实验植物必需长势相同,并且要等量分为两组,对照实验的实验组是变量有变化的一组,变量没有变化的一组是对照组。
(3)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为验证镁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用甲、乙两个相同水槽各培养10株相同的幼苗,在甲水槽中加入缺镁的完全营养液,则乙槽中应加入等量的完全营养液。
(4)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用完全营养液培养的幼苗,生长健壮,颜色鲜绿;用缺镁的完全营养液的幼苗,生长瘦弱,颜色发黄。这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含镁无机盐。
故答案为:(1)镁;
(2)实验植物必需长势相同,并且要等量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
(3)等量的完全营养液;
(4)实验组的植物叶片失去绿色,且呈病态生长,对照组生长正常。
小英将甲、乙两种植物种植在成分相同的土壤中,分成A、B、C、D四组(如图所示),其中B与C组遮光,降低光照30%,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探究甲、乙两种植物是否会争夺土壤中的养分,就实验设计来看,应比较A、B、C、D中哪两组之间的生长差异?请列出一种正确的组合: .
(2)若选择A、B两组进行对照实验,比较两组植物之间的生长差异,则该实验的目的是 .
(3)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各种养分,该同学为了验证镁离子是甲种植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养分之一,设计了如下实验:选择两盆生长状况相似的甲种植物,在一盆甲种植物的土壤中浇灌蒸馏水,在另一盆甲种植物的土壤中浇灌等量的含镁离子的蒸馏水,保持其它实验条件相同,观察比较两盆植物的生长情况.你认为这样的实验设计合理吗? ;理由是 .
【解答】:(1)分析该生物兴趣小组设置的实验可知:图示A与D、B与C两组的实验条件唯一不同的变量是甲、乙两种植物是单独种植和还是一起种植,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探究甲、乙两种植物是否会争夺土壤中的养分,就实验设计来看”,应比较A与D或B与C两组之间的生长差异.
(2)“若选择A、B两组进行对照实验”,除遮光条件的不同之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该组实验的变量是光照的强弱.则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照强弱(或多少)对两组植物生长的影响.
(3)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对变量的控制,是实验成功的关键.“选择两盆生长状况相似的甲种植物,在一盆甲种植物的土壤中浇灌蒸馏水,在另一盆甲种植物的土壤中浇灌等量的含镁离子的蒸馏水,保持其它实验条件相同”,表面上尽管只有一个变量,但是实际上甲、乙两盆植物的土壤中都含有包括镁离子在内的各种无机盐,所以本实验设计不合理.
故答案为:(1)A与D(或B与C)
(2)光照强弱(或多少)对两组植物生长的影响
(3)不合理;甲、乙两盆植物的土壤中都含有包括镁离子在内的各种无机盐
四.解答题(共4小题,共22分)
27.(2023秋 镇海区校级期末)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中,某研究小组在密封的容器A 中充入足量的含有同位素14C的14CO2。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该植物的不同器官相继出现了同位素14C(如图甲,黑色部分表示检测到同位素14C的部位)。据此回答:
(1)14CO2主要是通过图丁中 结构,进入到叶片中。
(2)写出14CO2在叶肉细胞中被合成有机物的文字表达式 。
(3)叶肉细胞中合成的含有14C的有机物通过 (选填“木质部”或“韧皮部”) 输送。
【答案】(1)气孔
(2)二氧化碳+水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3)韧皮部
【解答】解:(1)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所以,14CO2主要是通过图丁中气孔结构,进入到叶片中。
(2)14CO2在叶肉细胞中被合成有机物,即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表达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3)有机物在植物体内通过筛管向下运输,筛管主要位于植物茎的韧皮部,因此叶肉细胞中合成的含有14C的有机物通过韧皮部输送。
故答案为:(1)气孔
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3)韧皮部
28.(2023秋 湖州期末)2023年5月23日12时30分许,我国科考队员登顶珠峰开展多项科学考察,成功完成极高海拔气象站技术升级等十多项既定的科考任务。
(1)此次科考一大突破,便是时隔近60年后再次发现喜马拉雅鱼龙化石。含有喜马拉雅鱼龙化石的岩石属于 岩。
(2)科考队还为冰川做“体检”,关注“亚洲水塔”变化,发布了珠穆朗玛峰北坡中绒布冰川冰塔林范围变化(如图)。图中珠穆朗玛峰顶部角峰、冰斗谷的形成与 (选填“风力”、“流水”或“冰川”)作用有关。
(3)科考中使用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艇体材料除应具有高强度特性外,你认为它还应具有怎样的特性 (写出一种即可)。
【答案】(1)沉积(2)冰川(3)密度小
【解答】解:(1)在珠穆朗玛峰再次发现喜马拉雅鱼龙化石,化石是沉积岩的典型特点,所以含有喜马拉雅鱼龙化石的岩石属于沉积岩。
(2)角峰、冰斗谷是冰川的侵蚀作用形成的,所以珠穆朗玛峰顶部角峰、冰斗谷的形成是冰川作用有关。
(3)“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是悬浮在空气中,要求艇体材料除应具有高强度特性外,还需要密度小,以减轻自身重量。
故答案为:(1)沉积(2)冰川(3)密度小
29.如图所示,图A表示绿色植物叶片横切面的结构示意图。图B表示叶片在夏季晴朗 的一天中进行物质转化的两种生理活动的情况,请分析回答:
(1)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气体交换的“窗口”是图A中的[6] (填序号和名称)。
(2)比较图B中的曲线a、b,可以发现曲线a表示的生理活动在白天进行,而在晚上几乎停止了,曲线b表示的生理活动全天都在进行。则曲线a表示的是绿色植物的 。
(3)图A中[2]和[3]表示的是叶肉细胞,对曲线a所示生理活动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们的细胞 质里含有 ,它是“养料制造工厂”和“能量转换站”。
(4)“干旱会使农作物减产”这反映出环境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干旱地区的 植物叶片一般较小较厚,表面常覆盖角质层,主要目的是 。
【解答】解:(1)植物的叶片上有许多气孔,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去。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必需在光下才能进行,分析右图中的曲线可知:曲线a表示的是光合作用在一天中的进行情况,因为该生命活动在夜间时不进行。
(3)叶的大多数内部组织分化成富含叶绿体的薄壁组织,如海绵组织、栅栏组织及保卫细胞,使叶呈现绿色,能旺盛地进行光合作用,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它是“养料制造工厂”和“能量转换站”。
(4)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干旱会使农作物减产”表明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生活在沙漠地区的植物叶片一般较小,有较厚的角质层,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
故答案为:(1)气孔;(2)光合作用;(3)叶绿体;
(4)环境影响生物;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
30.如图为番茄的结构层次示意图,请观察和辨析图中各数字符号代表的结构名称,并回答下列问题:
(1)番茄植株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的器官是③ 。
(2)番茄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① 。
(3)② 和①和③连接起来,内有输导组织,可以输导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4)番茄果肉贮藏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属于④ 组织。
(5)番茄植株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可归纳为 →组织→器官→个体。
【解答】解:(1)番茄植株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的器官是③根。
(2)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番茄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①叶。
(3)②茎和①叶和③根连接起来,内有输导组织,可以输导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4)构成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番茄果肉贮藏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属于④营养组织。
(5)番茄植株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可归纳为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故答案为:(1)根;(2)叶;(3)茎;(4)营养;(5)细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第四章 植物与土壤
考试范围:第1-6节;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2023春 江干区校级期末)下表是移栽树木时的建议及其相关建议的主要原因,其中两者之间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建议 主要原因
A 剪除部分枝叶 帮助茎内的水上升至叶
B 要夜晚时进行移栽 减弱蒸腾作用
C 不要移除黏在根上的土 减少根毛受到伤害
D 移栽后不要立即施高浓度的肥料 避免根部水分流失
A.A B.B C.C D.D
2.大多数生物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氧气的参与,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 )生态系统中植物的光合作用。
A.森林 B.草原 C.海洋 D.农田
3.浙江历来被称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下面有关鱼、米、蚕、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鱼依赖水中的溶解氧进行呼吸作用
B.水稻的根为须根系
C.家蚕体内一定含有碳、氢、氧等元素
D.桑树属于单子叶植物
4.科学家研究发现,以Y2O3,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后可以合成一种高温超导物质,其化学式可写成Y2Ba4Cu6O13,且在合成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则( )
A.此合成过程的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Y的化合价为+2
B.此合成过程的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Y的化合价为+3
C.此合成过程的反应类型不是化合反应,Y的化合价为+2
D.此合成过程的反应类型不是化合反应,Y的化合价为+3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树没有树皮,不能生存的原因的是( )
A.韧皮部有筛管运输有机物
B.韧皮部有筛管运输水和无机盐
C.韧皮部有导管运输有机物
D.木质部有筛管运输有机物
6.人体肺泡中的氧气要进入包绕在肺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至少需经过的细胞层数有( )
A.一层 B.两层 C.三层 D.四层
7.生物体的结构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茎中具有形成层是与使茎长高的功能相适应的
B.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与制造有机物的功能相适应的
C.叶片的上下表皮分布着大量的气孔是与其散失水分的功能相适应的
D.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是与其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相适应的
8.1777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火与空气》一书中将空气中一种可支持燃烧、维持生命的气体称为“火空气”,现代把“火空气”命名为(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氢气
9.图为绿色植物的叶片进行某生理活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根吸收的水分向上运输的主要动力是来自叶片的蒸腾作用
B.在白天光照条件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b为二氧化碳
C.水在植物体内沿着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的路径运输
D.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有机物储存的能量最终来源于阳光
10.著名科学家希尔在20世纪曾做过下图实验,请你观察判断,下列相关结论正确的是( )
A.实验表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素
B.实验表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C.装置b中气泡内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D.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
11.关于腐殖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越浅
B.土壤中的小动物不利于腐殖质的形成
C.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贫瘠
D.腐殖质是供植物生长的肥料
12.2014年全国各地又发生雾霾天气,也引发了大众对PM2.5的关注。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其悬浮在空中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下列对于PM2.5的认识合理的是( )
A.PM2.5的运动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PM2.5的直径介于分子和原子之间
C.PM2.5悬浮在空气中时不受重力作用
D.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治PM2.5污染
13.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为H2CO3,Y为C6H12O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和Y中碳氢原子个数比相同
B.图一中的转化1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14.实验室现需用250毫升的集气瓶收集一瓶100毫升的氧气,小明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收集,其中合理的是( )
A.B.C.D.
15.某密闭容器中只有乙、丙、丁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化学反应,容器中乙、丙、丁的质量随甲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的值为12
B.丁属于化合物
C.当丁为5g时,容器中乙的质量为11g
D.当甲为2g时,容器内丙与丁的质量之比为12:5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16.小闻同学在旅游时发现路边有一块灰黑色岩石,细看有明显的片状结构。了解到当地人用它烧制石灰,也用来美化路边环境,成了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该岩石在三大类岩石中应当属于 (填“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从理论上讲,在该岩石中是否有找到化石的可能性? (填“有”或“没有”)。
17.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元素,如图表示了土壤的pH和植物吸收这些元素的关系.栅栏越宽,营养元素的吸收率越高.
(1)当pH=4时,土壤显 性,在这种土壤中植物往往不能正常地生长,这是因为 .
(2)如果施用由硝酸钾和磷酸二氢铵组成的复合肥料,为了使营养元素能最大限度地被吸收,土壤的pH应该控制在 .
学生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溶液浓度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影响,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取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各从顶端向下挖一个大小一样的洞。在A萝卜洞内装上浓盐水,在B萝卜洞内装上等量的清水,过一段时间后,观察萝卜洞内的变化(如图一)。
(1)过了12小时后观察发现:A中的萝卜洞里发生的现象为 。
①水变多 ②水变少 ③萝卜变硬 ④萝卜变软
(2)此时B萝卜细胞发生了如图二中 所示的变化
19.宁波市于2014年全面启动“五水共治”以来,治污水方面,清理黑河、臭河、垃圾河1062公里,累计清淤河道3000多公里。清淤时,技术人员对淤泥进行固化处理,产生的“泥饼”制成营养土或绿色肥料。“泥饼”中的 元素能促进植物茎叶茂盛、叶色浓绿,水体中的各种无机盐是通过植物根吸收后由茎中的 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
20.叶片是由表皮、 和叶脉三部分组成,其中在叶片的上下表皮通常都有气孔,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 围成的空腔,是植物 作用的门户。
21.(2023秋 任丘市期末)对植物而言,当土壤溶液浓度 根毛细胞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就会吸收水分;当土壤溶液浓度 根毛细胞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不仅不能吸收水分,反而会失去水分。(填“大于”或“小于”)
22.随着科技的进步,农场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某智慧农场中种植了大量的果树和蔬菜,其中的施肥、灌溉等都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控制。
(1)经农场智能系统检测后,自动为农场中的大白菜施加一定量的化肥--尿素[CO(NH2)2],即为大白菜施加了 肥。
(2)把杨梅移栽到农场时要前去部分枝叶,主要是为了减弱 ,提高成活率。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23.如图中的甲、乙、丙三支试管内装有等量的清水,插有形态、大小相同的枝条,均把试管口堵严,再把乙试管口用干塑料纸包严。现在,将甲、乙两试管同时放到阳光下,丙试管放在阴暗处,几小时后观察,你会发现:
(1)试管内液面下降幅度最大的是 ,几乎看不出液面变化的是 。
(2)乙枝条塑料纸内的水分是枝条通过叶片 散失出来的。
24.小金为了测定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查阅资料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①取12支试管,分成六组,在每组试管中注入等量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记录在下表中E细滴管(M为溶液浓度单位);②给植物叶片打洞,取得相同叶圆片若干,在a1-a6每一试管中加入等量叶圆片,放置15分钟,期间摇动数次;
③再往a1-a6试管中加入一粒极小的亚甲基蓝结晶体,轻轻摇动,溶解后使溶液呈蓝色(该过程对溶液浓度影响极小,可忽略不计
组别 a1、b1 a2、b2 a3、b3 a4、b4 a5、b5 a6、b6
蔗糖溶液浓度 0.0125M 0.025M 0.05M 0.1M 0.2M 0.4M
液滴沉浮情况 下沉 微下沉 均匀扩散 微上浮 上浮 明显上浮
④用特制的滴管依次从每组的a试管中吸一滴蓝色溶液,滴管伸入对应的b试管的中部轻轻放出一滴溶液,如图,观察该滴蓝色小液滴的运动情况,并记录在下表中,请分析以下问题。
(1)本实验的原理:植物细胞细胞液与外界溶液存在浓度差时会发生吸水或失水现象;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会使外界浓度发生变化,而外界浓度的变化可通过蓝色小液滴的浮沉,观察到a 中取出的蓝色液滴在b试管中下沉比较两种溶液的密度,可知pa1 pb1(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则叶圆片在a试管的蔗糖溶液中发生了 (选填“吸水”或“失水”)。
(2)该实验的对照组是 ;若发现这6组的实验结果是蓝色小滴均上浮,实验应如何改进? 。
(3)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25.镁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它参与绿色植物叶绿素的形成,植物缺镁会出现叶片失去绿色,植物生长不正常等症状,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无土栽培法验证镁对在植物生长过程的作用。请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相关链接:无土栽培法:这种方法不用土壤而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将无机盐按照一定的比例溶解到水中配制成营养液,用营养液来培养植物。
(1)镁是植物生长的必要因素, 元素也是合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
(2)为体现实验的对照原则,在实验植物的选择上应注意的问题是 。
(3)为验证镁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用甲、乙两个相同水槽各培养10株相同的幼苗。在甲水槽中加入缺镁的完全营养液,则乙槽中应加入 。
(4)请你预测实验结果: 。
小英将甲、乙两种植物种植在成分相同的土壤中,分成A、B、C、D四组(如图所示),其中B与C组遮光,降低光照30%,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探究甲、乙两种植物是否会争夺土壤中的养分,就实验设计来看,应比较A、B、C、D中哪两组之间的生长差异?请列出一种正确的组合: .
(2)若选择A、B两组进行对照实验,比较两组植物之间的生长差异,则该实验的目的是 .
(3)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各种养分,该同学为了验证镁离子是甲种植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养分之一,设计了如下实验:选择两盆生长状况相似的甲种植物,在一盆甲种植物的土壤中浇灌蒸馏水,在另一盆甲种植物的土壤中浇灌等量的含镁离子的蒸馏水,保持其它实验条件相同,观察比较两盆植物的生长情况.你认为这样的实验设计合理吗? ;理由是 .
四.解答题(共4小题,共22分)
27.(2023秋 镇海区校级期末)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中,某研究小组在密封的容器A 中充入足量的含有同位素14C的14CO2。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该植物的不同器官相继出现了同位素14C(如图甲,黑色部分表示检测到同位素14C的部位)。据此回答:
(1)14CO2主要是通过图丁中 结构,进入到叶片中。
(2)写出14CO2在叶肉细胞中被合成有机物的文字表达式 。
(3)叶肉细胞中合成的含有14C的有机物通过 (选填“木质部”或“韧皮部”) 输送。
28.(2023秋 湖州期末)2023年5月23日12时30分许,我国科考队员登顶珠峰开展多项科学考察,成功完成极高海拔气象站技术升级等十多项既定的科考任务。
(1)此次科考一大突破,便是时隔近60年后再次发现喜马拉雅鱼龙化石。含有喜马拉雅鱼龙化石的岩石属于 岩。
(2)科考队还为冰川做“体检”,关注“亚洲水塔”变化,发布了珠穆朗玛峰北坡中绒布冰川冰塔林范围变化(如图)。图中珠穆朗玛峰顶部角峰、冰斗谷的形成与 (选填“风力”、“流水”或“冰川”)作用有关。
(3)科考中使用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艇体材料除应具有高强度特性外,你认为它还应具有怎样的特性 (写出一种即可)。
29.如图所示,图A表示绿色植物叶片横切面的结构示意图。图B表示叶片在夏季晴朗 的一天中进行物质转化的两种生理活动的情况,请分析回答:
(1)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气体交换的“窗口”是图A中的[6] (填序号和名称)。
(2)比较图B中的曲线a、b,可以发现曲线a表示的生理活动在白天进行,而在晚上几乎停止了,曲线b表示的生理活动全天都在进行。则曲线a表示的是绿色植物的 。
(3)图A中[2]和[3]表示的是叶肉细胞,对曲线a所示生理活动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们的细胞 质里含有 ,它是“养料制造工厂”和“能量转换站”。
(4)“干旱会使农作物减产”这反映出环境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干旱地区的 植物叶片一般较小较厚,表面常覆盖角质层,主要目的是 。
30.如图为番茄的结构层次示意图,请观察和辨析图中各数字符号代表的结构名称,并回答下列问题:
(1)番茄植株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的器官是③ 。
(2)番茄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① 。
(3)② 和①和③连接起来,内有输导组织,可以输导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4)番茄果肉贮藏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属于④ 组织。
(5)番茄植株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可归纳为 →组织→器官→个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