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四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什么是信息?一般将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称作信息(information)问题探讨?思考:1. 蜜蜂是怎样传递蜜源远近这个信息?
2. 这两种舞有什么不同?
3.你还能举出生物间信息传递的其它例子吗?一、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生态系统中的光、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动物的能对同种或异种生物传递信息的行为特征9:45种类[案例1 ]一、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物理信息一、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9:40 (书本105页第三段文字)动物的眼、耳、
皮肤,植物的叶、芽以及细胞中的特殊物(
光敏色素等),等等,可以感受到多样化的物理信息。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无机环境,也可以是生物。一、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案例2 ] 凤眼莲根部的分泌物
可以明显地抑制由于水体
富营养化而大量繁殖的藻
类的生长。 化学信息一、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9:42一、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案例3 ]行为信息说出下列信息是哪一种类型:9:47
二、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资料1资料2莴苣种子萌发率与光的波长的关系作用: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合作探究】9:49资料3许多动物都能在
特定时期释放用
于吸引异性的信
息素,用来传递
性信号。
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合作探究】9:51资料4作用: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合作探究】9:541、当一只蚜虫受到攻击时就会释放一种起警告作用的化学物质,以便使邻近的蚜虫迅速地逃避敌害。这种现象所属的特征及所释放的化学物质分别是 ( )
A、种间互助,警告外激素
B、种内互助,警告外激素
C、种间互助,性外激素
D、种内互助,性外激素
2、以下现象属于生态系统行为信息起作用的是 ( )
A、蝙蝠的“回声定位” B、萤火虫发荧光
C、蚊虫飞行时发出的声音
D、雄鸟的“求偶炫耀” BD9:57小结:二、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
信息的作用。 2.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
的传递。 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
生态系统的稳定。 9:58三、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讨论: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有
哪些?1.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10:01三、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三、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0:031、下列有关信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可传播的消息、情报 C、很多信号等
B、许多指令、数据 D、人的想法
2、下列哪一种是物理信息 ( )
A、光 B、乙烯
C、蜜蜂跳舞 D、生物碱
3、下列不属于化学信息的是(可多选) ( )
A、绿色植物接受光刺激
B、蛾类昆虫具有趋光性
C、狗能通过尿液找到回路
D、孔雀开屏 DAABD4、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发生在( )
A、种群和种群之间
B、种群内部个体和个体之间
C、生物和环境之间
D、以上三项都有
5、农民向田间施放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的目的是 ( )
A、杀死昆虫
B、延长昆虫的发育期
C、干扰昆虫间正常的交尾
D、干扰昆虫正常的新陈代谢 DC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当一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较长时间地保持平衡状态时,它的生物种类成分和数量也保持着相对稳定的能力。因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就能在一定的水平上保持相对稳定而不发生大的变化。 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系统发展的结果)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来自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两个方面。原理: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大小取决于生态系统自身的净化能力和完善的营养结构。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越复杂,结构越稳定,功能越健全,生产能力越高,它的自我调节能力也越高。生态系统自动调节的几个实例当河流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析和微生物分解等途径,很快消除污染,河流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这是净化作用的实例。
在森林中,当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由于食物丰富,数量也会增多,这样,害虫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是生物群落内部负反馈调节的实例。
一场大火过后,森林中种群密度降低,但是由于阳光充沛、土壤中无机养料增多,许多种子萌发后,迅速长成新的植株。这是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负反馈调节的实例。? 植物增加兔的食物增加兔的数量增加兔吃大量植物植物减少兔因饥饿死亡兔吃少量植物兔与植物的关系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迅速丧失,生态系统就到了难以恢复的程度。我国西北的黄土高原,就是原有森林生态系统崩溃的鲜明例子。抵抗力稳定性概念: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使自身结构功能维 持原状的能力。(抵抗干扰、保持原状)来源: 1、生物的种类、数量多,一定外来干扰造成 的变化占总量的比例小。 2、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途径多,一条途径 中断后还有其他途径来代替。 3、生物代谢旺盛,能通过代谢消除各种干扰 造成的不利影响。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特征:2、各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多, 食物网结构复杂。1、各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多, 占有的能量多。恢复力稳定性概念: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使自身结构功能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遭到破坏、恢复原状)来源: 1、生物繁殖的速度快,产生后代多,能迅速 恢复原有的数量。 2、物种变异能力强,能迅速出现适应新环境 的新类型。 3、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生物受到的制约小。恢复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特征:2、生物种类较少,物种扩张 受到的制约小。1、各营养级的生物个体小, 数量多,繁殖快。3、各营养级生物能以休眠方 式渡过不利时期或产生适 应新环境的新类型。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 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存在相反关系。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比较抵抗干扰,保持原状遭到破坏,恢复原状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生态系统的成分越简单,恢复力稳定性越强。与自身调节能力有关相反关系
同时存在于同一系统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力,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二者之间与营养结构的关系,如右图所示:1、某山区,砍伐了一定量的树木,但并没有破坏森林生态系统,根本原因是:
A.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B. 森林中剩下的树能进行光合作用
C. 森林生态系统中有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D. 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高?2、当河流受到轻度污染时,很快消除污染的方式是:
A. 物理沉降
B. 化学分解
C. 微生物分解
D.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微生物分解?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生物,由于食物关系相互形成以下几种类型的结构,其中最稳定的是:
丙
?
A. 甲? 乙? 丙? 丁 B. 甲 ? 丁 ? 乙
丁 丁
? ?
C. 甲 ? 乙 ? 丙 D. 甲 ? 乙 ? 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