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安义中学人教版必修三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课件(14张ppt)+教案共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安义中学人教版必修三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课件(14张ppt)+教案共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5-10-07 19:28:59

文档简介


2.3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本节一方面是对前两节所学内容的一个总结,另一方面是要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揭示两种调节方式之间的关系。“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这部分内容包括两个要点:一是体液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二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的比较。先用输氧的实例引入二氧化碳等其他物质的调节作用,完善体液调节的概念。再复习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着重引导学生回顾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机制。“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是本节的重点内容,通过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两个实例的分析,总结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其中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两个实例是个教学难点。“人的体温调节”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推论的教学策略,侧重训练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用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水盐调节”的教学是让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资料结合准备的多媒体课件,由他们自己来分析调节机制,最后讨论教材中所提供的讨论题。最后留几分钟时间让学生阅读课后的“拒绝毒品,慎用心理药物”,对学生进行与禁毒有关的宣传教育。
二、教学目标
1、简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
2、描述水盐调节和体温调节。
3、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间的协调关系。
4、认同毒品危害健康,远离毒品。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
[解决方法] 通过体温调节的实例分析,阐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分析。
[解决方法] ⑴设置相关问题讲解。⑵运用课件呈现图解归纳调节机制。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解法。 教具准备:课件。
六、学生活动
1、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七、教学程序
(一)明确目标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导入: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机制是什么?神经调节是以反射为基本活动方式,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激素调节则是通过体液的传送,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的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有什么区别呢?
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然后归纳: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除了激素以外,还有CO2和H+等,它们对机体的生理活动也有调节作用。CO2是调节呼吸的有效生理刺激。当吸入CO2含量较高的混合气时,会使肺泡气的CO2含量升高,动脉血中的CO2含量也随之升高,这样就形成了对呼吸中枢的有效刺激,呼吸中枢的活动加强,呼吸加深加快,肺的通气量也增大,从而加快对CO2的清除,使肺泡气和动脉血中的CO2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有什么关系呢?这两种调节是怎样进行协调的呢?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资料分析]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多媒体呈现教材P32体温调节图解,提出下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⑴不论是在炎热的环境中,还是在寒冷的环境中,人的体温总是保持恒定的,这种恒定有什么意义?
⑵一个物体温度的高低取决于什么?人的体温高低又取决于什么?
⑶人体通过什么途径产生热量?通过什么途径散失热量?
⑷寒冷的环境中,要维持体温的恒定,产热的结构发生什么变化?散热的结构发生什么变化?如果是在炎热的环境中呢?
⑸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受什么调节和控制的呢?如何进行调节和控制的?
⑹在这个实例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是怎样的?
⑺人体的体温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恒定吗?哪些情况下可能导致体温失恒?如果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应采取哪些措施才能维持体温的恒定?
教师归纳:

多媒体呈现教材P32水盐平衡调节图解,提出下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1、人体内水的摄入和排出途径有哪些?其主要途径是什么?
2、当人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机体是如何调节的?当人饮水过多或丢失盐过多时,机体又是如何调节的呢?
3、肾脏排尿主要是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吗?
4、无机盐的平衡又是怎样维持的呢?
5、为什么夏天尿量少,而冬天尿量多?大量出汗后为什么要喝点盐水?
6、为什么输液时要用0.9%的生理盐水?
7、水平衡调节的神经中枢在哪里?感受器是什么?效应器是什么?
教师归纳: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如缺碘),就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总之,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协调,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内环境的稳态才得以维持,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机体才能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
(三)总结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和关系,体温和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
(四)作业布置
教材P33练习
(五)板书设计
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概念
1、体液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CO2、H+等因子也参与体液调节
2、二者的区别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1、人体的体温调节
⑴体温的概念
⑵体温相对恒定的意义
⑶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
⑷体温的来源
⑸产热、散热结构
⑹体温调节的感受器、效应器
⑺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
⑻体温调节的过程
2、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⑴水的来源和去路
⑵水的平衡调节
⑶无机盐的调节
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4、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意义
课件14张PPT。 ●高中生物课件(人教课标版) 万晓军生物工作室(安义中学) 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体液调节的概念和分类体液调节的概念: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二. CO2 、 H+、乳酸等化学物质的调节
体液内这些化学物质浓度的变化,会导致生理活动的调节。一. 激素的调节
激素的调节是体液调节中的最主要的部分。体液调节的分类: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主辅反射弧通过体液运送迅速、准确比较缓慢短暂较长比较局限比较广泛比较项目体温平衡: 产热量 = 散热量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散热:汗液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呼气、排尿、排便实例一:体温恒定的调节产热: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正常体温:36.5-37.5℃(2)当人处于炎热环境中(1)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图解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 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肾单位肾小体肾小管肾小球肾小囊近曲小管髓袢远曲小管尿液的形成与体内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直接有关的系统: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补充水分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神经1.大多数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____调节可以看成是______调节的一个环节。2.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___________的发育和功能。如幼年甲状腺激素缺乏,就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体液神经系统1.从正常人的口腔、腋窝、直肠三处测
得的体温,从高到低排列顺序是( )
A.口腔、 直肠、 腋窝
B.腋窝、 直肠、 口腔
C.直肠、 口腔、 腋窝
D.直肠、 腋窝、 口腔C2.体温调节中枢存在于( )
A.大脑皮层 B.小脑皮层
C.下丘脑 D.脊髓C3.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会发生骨骼肌不自觉战栗,这时
A、温度感受器兴奋
B、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增加
C、躯体运动中枢兴奋 D、皮肤血流量增加
B4.关于人体内水和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加
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C5.调节人体水和无机盐平衡最重要的器官( )
A.汗腺 B.肾 C.大肠 D.肺B6.吃食物过咸时,就会产生渴的感觉,渗透压感受器和渴觉中枢( )
A、下丘脑和上丘脑 B、下丘脑和大脑皮层
C、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C、上丘脑和下丘脑B7.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中渗透压降低,则尿量减少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