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十二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同步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
1、南宋时,棉花的种植从两广、福建扩展到( )
A.海河流域 B.黄河流域 C.淮河流域 D.长江流域
答案:D
知识点: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分析:南宋时,棉花的种植从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选D
点评:考查棉花种植的发展
2、北宋时哪个地区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
A.四川地区 B.江浙地区 C.海南岛 D.江南地区
答案:A
知识点: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分析:北宋时四川地区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选A
点评:考查丝织品
3、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瓷都”,请问我国哪个地方被称为“瓷都”?( )
A.河北曲阳 B.河南汝州 C.江西景德镇 D.河南开封
答案:C
知识点: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分析:江西景德镇被称为瓷都,选C
点评:考查我国的瓷都
4、某地发现了一座古墓,随葬文物有丝织品、景德镇的瓷罐、唐三彩马、烟叶残渣等。这座古墓的年代应为(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元朝
答案:C
知识点: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提示,这座古墓的年代应为 明朝
点评:考查丝织品、景德镇的瓷罐、唐三彩马、烟叶残渣等。
5、南宋时期兴起的新兴手工行业是( )
A.丝织业 B.棉纺织业 C.麻纺织业 D.制瓷业
答案:B
知识点: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分析:棉纺织业是南宋时期兴起的新兴手工行业,选B。
点评:考查棉纺织业
6、我国最早的纸币出现于( )
A.太湖流域 B.河南 C.杭州 D.四川
答案:D
知识点: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分析:我国最早的纸币出现于四川
点评:考查纸币的出现
7、有人想研究宋朝最大的商业都市,你应向他推荐( )
A.开封 杭州 B.北京 南京 C.杭州 北京 D.开封 南京
答案:A
知识点: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分析:开封、杭州宋朝最大的商业都市 ,选A
点评:考查宋朝最大的商业都市
8、“初,蜀民以铁重,私为券……始,益州豪民十余万户……用一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这段史料讲述了( )
A.造纸术的产生过程 B.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C.纸币“交子”的生产过程 D.圆形方孔钱的铸造过程
答案:C
知识点: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分析:材料描述的是纸币“交子”的生产过程
点评:考查对纸币“交子”的生产过程的了解
9、花花绿绿的钞票在不同人的眼中,被赋予了不同的社会含义。假如你是一位收藏家,你要收藏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应该是( )
A.交子 B.会子 C.美元 D.欧元
答案:A
知识点: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分析: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点评:考查交子的出现
10、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产生于:( )
A.北宋开封 B.南宋四川 C.北宋四川 D.南宋临安
答案:C
知识点: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分析:北宋时期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点评:考查交子的出现
11、北宋时期,我国商品经济已有了相当水准的突出标志是( )
A.制瓷业的发展 B.棉纺织业的兴起
C.出现了“交子” D.城镇商业发展
答案:C
知识点: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分析:交子的出现是北宋时期我国商品经济已有了相当水准的突出标志 ,选C
点评:考查交子的出现
12、宋代纸币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金属货币使用不便 B.经济重心的转移
C.南方经济获得发展 D.商业活动日益频繁
答案:C
知识点: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分析:南方经济获得发展是宋代纸币出现的根本原因,选C。
点评:考查宋代纸币出现的根本原因
13、“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答案:C
知识点: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分析: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经济重心的南移。
14、江南经济开发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下列各项写江南经济持续发展不相关的是( )
A.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人口南迁
B.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C.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D.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答案:D
知识点: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分析:江南经济持续发展的因素,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人口南迁,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与D无关。
点评:考查江南经济持续发展的因素
15、“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我国哪个时期( )
A.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C
知识点: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分析:分析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隋唐五代:开始南移。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江南地 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两宋时期:最终完成。两宋时期,北方同样战乱频 繁。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就出现了材料所叙述的现象,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 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本题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两宋经济发展中的经济重心的南移的认识。
16、《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此生活景象反映( )
A.北方人口南迁,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B.唐朝经济繁华,饮茶成风
C.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商业繁荣
D.明代社会开放,文学兴盛
答案:C
知识点: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分析: 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要善于捉住材料的关键词,如茶坊,瓦市,白昼通夜,可知是北宋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答案选C.
点评: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
17、宋史中记载的“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最准确的意思是( )
A.南方的人口超过北方
B.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C.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D.南方是粮食主要产区
答案:C
知识点: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分析:宋史中记载的“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最准确的意思是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8、宋朝时,江南地区农业发展较快的原因有( )
①南方战乱少②许多中原人南迁③自然条件优越④那里原来就有先进的生产技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分析:宋朝时,江南地区农业发展较快的原因有南方战乱少,许多中原人南迁,自然条件优越,那里原来就有先进的生产技术,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宋朝江南经济的发展。
19、《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说明了( )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
B.经济重心的南移
C.东南沿海一带农民赋税负担沉重
D.政治重心的南移
答案:B
知识点: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分析:宋代,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宋代,南方的手工业非常繁荣;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的商业尤为发达。宋代,我国经济重心已经南移。《宋史》记载的“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反映了经济重心的南移,B项符合题意。
点评:考查经济重心的南移
20、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从唐朝中后期开始,最终完成于( )
A.南宋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A
知识点: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分析: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
点评:考查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的朝代。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 国家根本,养给东南。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苏湖”指什么地方?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2 )材料二中的现象最终出现在什么时候
(3 )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
(4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 )苏州、湖州 ;水稻。
(2)南宋。
(3)经济重心在南方,南方超过了北方。
(4)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①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②南迁的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知识点: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分析:由于北方战乱,人口大量南迁,客观上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经济中心出现南移的现象。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①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②南迁的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点评:考查经济重心的南移
22、从夏商到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后来逐渐南移到南方,使南方成为了全国的经济重心。
据此请回答:
(1 )我国经济重心是从何时开始逐渐南移的?南方何时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2 )我国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的原因是什么?
(3 )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有哪些?
答案:(1)三国,两宋
(2)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使南方劳动力增多;南方相对安定;南方资源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
(3)产于南方的水稻已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南方的棉纺织业、丝织业、制瓷业、造纸业、造船业等在全国手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南方的商业发展水平也超过北方;南方赋税收入的比重超过北方。
知识点: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分析:由于北方战乱,人口大量南迁,客观上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经济中心出现南移的现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使南方劳动力增多;南方相对安定;南方资源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产于南方的水稻已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南方的棉纺织业、丝织业、制瓷业、造纸业、造船业等在全国手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南方的商业发展水平也超过北方;南方赋税收入的比重超过北方。
点评:考查经济重心的南移
23、南宋都城东京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
错误:
理由:
答案:错误:南宋都城东京
理由:南宋的都城在临安
知识点: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分析:南宋都城是临安,不是东京。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南宋的史实。
24、请阅读有关中国古代江南开发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西汉《史记》
材料二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
材料三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江苏)又为东南根本,语曰: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陆游集》
(1)材料一表明西汉时期江南地区人口稀少、物资贫乏。那么材料二中说明我国江南地区到南朝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阅读材料三,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答案:(1)农业发达、物资富足甚至可对外供应;江南地区逐渐得到开发。(说出其中任何一项变化,能体现其发展和开发即可)
(2)北宋时,南方已是国家财赋的主要来源地;太湖流域已是全国重要的粮仓;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能说出其中两点或其他意思相近的皆可)
知识点: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分析:(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说明这时候江南地区经济还没有发展,到材料二说明到南朝时我国江南地区农业发达,物资丰富,人民生活富足,江南地区的经济逐渐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2)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从实仰“东南财赋”和“苏湖熟,天下足。”中可知,到北宋,我国国家财政的来源主要是南方,太湖流域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粮仓,经济重心南移了。(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过程给我们很大的启示: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所以我们要坚决维护和平,科技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统治者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经济措施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2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005年,宋辽双方订立和议:辽朝撤兵,宋给辽岁币。
材料二: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1)材料一、二说明,两宋时期我国政权并立,和和战战。请说
出此时两个少数民族及其建立的政权名称。
(2)材料一反映事件在历史上称什么?类似的情况发生在北宋和哪个少数
民族政权之间
(3)最能说明材料二这句话的一次战役是哪次?
(4)材料三这句话说明了当时我国经济格局上的一个什么特点?
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中出现的格局有什么关系?
(5)在那战战和和的年代,你认为是战好还是和好?为什么?
答案:(1)契丹族——辽;党项族——西夏;女真族——金(任意两个得4分)
(2)澶渊之盟(2分)西夏(1分)
(3)郾城大战(收复建康也可以)(2分)
(4)我国经济重心南移(2分) 材料一、二使南方保持和平安定的环境,有利于南方经济迅速发展。(2分)
(5)和好。因为和平有利于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有利于我国多民族的统一。(意思相近即可,如认为战好,理由不错 也可酌情给分)(2分)
知识点: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分析:两宋时期两个少数民族及其建立的政权名称:契丹族——辽;党项族——西夏;女真族——金。材料一反映事件在历史上称澶渊之盟。 类似的情况发生在北宋和西夏政权之间。最能说明材料二这句话的一次战役是郾城大战。材料三这句话说明了当时我国经济格局上的特点是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材料 一、二与材料三中出现的格局的关系:材料一、二使南方保持和平安定的环境,有利于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在那战战和和的年代,和好。因为和平有利于各族经济文 化的交流和发展,有利于我国多民族的统一。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两宋时期的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