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同步练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2.2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0-08 22:34: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历史七下第三单元第二十三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同步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搜集和整理资料、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郑和下西洋的资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目的
B.起止时间
C.远航次数
D.所到地区
答案:D
知识点: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解析:分析:郑和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抵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故D项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的相关知识。
2、郑和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时说:“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 )
A.郑和的船队庞大 B.明朝的造船技术先进
C.指南针用于航海 D.水手有高超的驾驶技术
答案:C
知识点: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解析:分析:材料描述的是指南针用于航海
点评:考查指南针的作用。
3、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下列不能表现其壮举的一项是( )
A.时间早,历时长 B.规模大,次数多
C.航程远,技术高超 D.设备先进,目的明确
答案:D
知识点: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解析:分析:郑和下西洋到达范围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加强与海外的联系。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D不符合要求。
点评:考查郑和下西洋
4、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中外历史人物有:
①甘英②玄奘③鉴真④郑和⑤班超⑥马可·波罗(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⑤⑥
答案:C
知识点: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解析:分析:甘英、玄奘、鉴真、郑和、马可·波罗 都曾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选C。
点评:考查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中外历史人物
5、距今(2010年)605年所发生的一件重大历史事件是(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明朝灭亡
C.鞑靼部落强盛起来 D.郑和首次出海下西洋
答案:D
知识点: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解析:分析:郑和下西洋的时间 1405—1433 距今2010年605年
点评:考查郑和下西洋的时间
6、东南亚一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三宝港”、“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是为了纪念(  )
A.郑和 B.戚继光 C.郑成功 D.鉴真
答案:A
知识点: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解析:分析:解题途径有二:一是了解郑和生平知识,知道郑和小名三宝,再结合选项进行判断;二是通过分析题干,结合选项进行判断,选项中的四位历史人物主要史实中,与“东南亚”国家相关的只有郑和最密切。
点评:了解郑和生平知识
7、“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
①鉴真东渡 ②文成公主入藏
③岳飞抗金 ④郑和下西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解析:分析:解题时注意“以和为贵”、“和平交往”,而且是“古代对外开放”,由此能够直接得出①鉴真东渡、④郑和下西洋符合题意,而②文成公主入藏与③岳飞抗金,是民族问题不属于对外开放,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对外的友好交往。
8、假如你是跟随郑和下西洋的商人,你会携带哪些商品去出售(  )
①瓷器②丝绸③香料④珠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知识点: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解析:分析:郑和下西洋时期的物产有瓷器和丝绸 ,所以选A
点评:考查郑和下西洋时期的物产
9、2005年7月11日郑和下西洋 周年纪念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决定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  )
A.600 世界“航海日” B.500 中国“航海日”
C.600 中国“航海日” D.500 亚洲“航海日”
答案:C
知识点: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解析:分析:2005年7月11日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决定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中国“航海日”
点评:考查中国“航海日”
10、六百多年前,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出航,无论白天、黑夜、阴雨、大雾,船队都不迷失方向,最后成功到达西洋。这主要得益于(  )
A.丝绸之路的开辟 B.指南针的应用
C.明朝造船技术的先进 D.火药的发明
答案:B
知识点: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解析:分析:郑黑率领庞大领船队出航,。论白天、黑夜、阴雨、大雾,船队都不迷失方向。这得益于指南针的应用,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11、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在几千年的传承中,它常 盛常新。在印度尼西亚某市有这样一副对联:“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先河。”此联称赞的是( )
A.张骞通西域 B.郑和下西洋
C.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答案:B
知识点: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解析:分析:材料中对联称赞的是郑和下西洋
点评:考查郑和下西洋
12、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
①南洋 ②印度洋 ③红海沿岸 ④非洲东海岸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知识点: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解析:分析:郑和下西洋到达范围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点评:考查郑和下西洋到达范围
13、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是在( )
A.1405年 B.1421年 C.1433年 D.1492年
答案:A
知识点: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解析:分析:郑和下西洋时间 1405—1433
点评:考查郑和下西洋时间
14、下列哪些条件促成了郑和下西洋(  )
①明成祖时国力强盛,府库充实 ②当时中国造船技术先进 ③皇帝的支持 ④联合东南亚国家,抵抗倭寇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解析:分析:郑和下西洋的条件(1)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2)指南针的广泛使用;(3)郑和个人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4)明朝造船技术的发达。
点评:考查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15、有关郑和下西洋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②加强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③促进了华侨对南洋地区开发 ④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A
知识点: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解析:分析: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和经济交流,不是西方各国。郑和下西洋不计经济效益,所以也没有促进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点评:考查有关郑和下西洋的评价
16、明朝对外关系中的新现象有( )
①开始与非洲国家交往②开始遭受西方殖民侵略
③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④开始远洋到印度洋沿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解析:分析:①②③④都是明朝对外关系中的新现象
点评:考查明朝对外关系中的新现象
17、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至今还保存着不少同郑和有关的遗迹,这是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见证。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中外民间经济交往
B.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C.销售中国的手工业品
D.促进中国的海外贸易
答案:B
知识点: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解析:分析: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加强与海外的联系。
点评:考查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18、公元1405年,郑和这个名字开始载人史册。现在的人们之所以怀念郑和,是因为他曾( )
A.收复台湾,驱逐了荷兰殖民者
B.抗击倭寇.维护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安定
C.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D.英勇抗元,留下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答案:C
知识点: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解析:分析: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
点评:考查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19、明代之所以能实现郑和下西洋,其主要原因是( )
A.海路交通发达 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指南针用于航海 D.造船技术高超
答案:B
知识点: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解析:分析:郑和下西洋的条件(1)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2)指南针的广泛使用;(3)郑和个人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4)明朝造船技术的发达。最根本的是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选B。
点评:考查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20、假若你跟随郑和的船队下西洋,下列哪些地方是船队没到过的( )
A.印度洋 B.红海沿岸 C.非洲东海岸 D.大西洋
答案:D
知识点: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解析:分析:到达范围印度等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点评:考查郑和下西洋到达范围
二、非选择题
21、材料一:《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
材料二:比“地理大发现”早半个多世纪的中国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七次。郑和使团随从的《郑和航海图》,记录了航行方向,停泊地点、航线的浅国以及罗盘针的使用方法等,为世界航海事业做出了贡献。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
(1)地理大发现是通过什么活动实现的?
(2)横渡茫茫无际的大海,历经艰难,用航海探险活动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是什么船队?
(3)郑和下西洋具体是在什么时间?当时中国国家状况如何?
(4)简单说说地理大发现活动与郑和下西洋主要有哪些不同?
答案:(1)新航路的开辟。
(2)麦哲伦舰队。
(3)1405——1433年;当时的明朝国力强盛,经济发掠,科技领先。
(4)①目的 不同:地理大发现主要求发财,而郑和下西洋则是宣扬国威。②方式不同:地理大发现是掠夺的方式,而郑和下西洋则是和平交流方式。③影响不同:地理大发现使 世界连接西一个整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知识点: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解析:分析:本题涉及新航路的开辟和郑和下西洋,解答时注意两者的联系。
点评:考查新航路的开辟和郑和下西洋
22、对比一下明朝郑和下西洋、引进外国作物和清朝闭关锁国的不同后果,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引进外国作物,增加了粮食产量,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而清朝“闭关是国”,则使中国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启示:①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与世界隔绝,应广泛交往。否则,将被时代所淘汰;②己交往过程中应积极学习别国的长处,发展自己;③我国目前的开放政策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知识点: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明清经济发展与闭关锁国
解析:分析: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加强与海外的联系。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闭关锁国的负面影响:这一政策的长期推行,阻碍了中外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致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使得中国和世界脱轨,慢慢地落后于世界。文化上,经济上,科学上无法和世界接轨,各种先进技术思想难以发展,整体上呈现帝国黄昏现象。是导致近 代中国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之一。减少与外界接触的机会。阻碍本国的经济发展,彻底丧失对外贸易主动权。阻隔与外国的科技文化交流,以至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 社会进步。造成国际冲突。影响社会科技发展。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启示:①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与世界隔绝,应广泛交往。否则,将被时代所淘汰;②己交往过程中应积极学习别国的长处,发展自己;③我国目前的开放政策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点评:考查明朝郑和下西洋、引进外国作物和清朝闭关锁国的不同后果及产生的启示。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已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材料三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帝
请回答:
(1)材料一所示的唐代文化使者是谁?
(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唐朝时期对外政策的特点?
(3)材料三中的“天朝”是指哪个朝代?“天朝”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4)对比以上两种对外政策,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以古鉴今?
答案:(1)玄奘。
(2)开放或开明。
(3)清朝;“闭关锁国政策”或“闭关政策”。
(4)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学习别人的长处,发展自己。(答案合理即可)
知识点: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明清经济发展与闭关锁国
解析:分析:唐朝时,中国同天竺(古代印度)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他千里迢迢,不畏艰难,矢志不移,辛勤讲学,回国后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闭关锁国的原因包括:保障本地经济发展,免受外来力量的影响。清朝封建统治时期经济上自给自足,不依靠同时也很抵制外来商品。国防安全的出发,防止中外反清势力的联系和西方殖民主义的渗透。这一政策的长期推行,阻碍了中外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致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使得中国和世界脱轨,慢慢地落后于世界。这启示我们,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学习别人的长处,发展自己。
点评:考查对闭关锁国政策的了解。
24、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汉武帝时哪一历史事件的发生为图一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图三反映了明朝对外关系中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与图二有关的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是什么? 这反映出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3)依据材料二,清朝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能够推行该政策的经济基础,以及该政策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
(2)鉴真东渡日本;开放。
(3)闭关锁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自然经济);导致近代中国社会落后或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4)认识:闭关自守导致落后,对外开放促进发展(或坚持开放的对外政策)。
知识点: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解析:分析: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为图一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图三反映了明朝郑和下西洋。与图二有关的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是鉴真东 渡日本,这反映出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依据材料二,清朝推行的对外政策是闭关锁国。清朝能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该政策 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是导致近代中国社会落后或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依据上述材料得到的认识:闭关自守导致落后,对外开放促进发展。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外交往的史实。
2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清朝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认为国内“物产丰盈”,不需要外洋货物,面对西方殖民者日益猖獗的侵扰活动,从国家安全出发,关闭国门。
请回答:
(l)材料一中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请简要评价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地位。
(2) 材料二中反映的是清朝闭关锁国政策,某班4个学习小组对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第1小组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自卫作用;第2小组认为限制了正当 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第3小组认为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请你参加第4小组的讨论,总结出该政策对中国社会有什么严重危害
(3)结合明清不同的对外政策,联系今天对外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请谈谈你的感想。答案:(1)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评价: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2)危害: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3)感想:闭关锁国导致 是家落后,对外开放促进了社会进步。(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解析:分析:闭关锁国政策的长期推行,阻碍了中外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致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的 萌芽发展。使得中国和世界脱轨,慢慢地落后于世界。文化上,经济上,科学上无法和世界接轨,各种先进技术思想难以发展,整体上呈现帝国黄昏现象。是导致近 代中国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之一。减少与外界接触的机会。阻碍本国的经济发展,彻底丧失对外贸易主动权。阻隔与外国的科技文化交流,以至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 社会进步。造成国际冲突。影响社会科技发展。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点评:考查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