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数学第3章 数据分析初步 综合训练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数据3,3,4,4,7的众数是4
B.数据0,1,2,5,1的中位数是2
C.一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不可能相等
D.数据0,5,,,7的中位数和平均数都是0
2.小杭同学将自己前7次体育模拟测试成绩(单位一分)统计如表,第8次测试的成绩为a分,若这8次成绩的众数不止一个,则a的值为( )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成绩 27 28 30 28 29 29 28
A.27 B.28 C.29 D.30
3.在九年级体育中考中,某班参加仰卧起坐测试的一组女生(每组8人)测试成绩如下(单位:次/分):46,44,45,42,48,46,47,46.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
A.42 B.45 C.46 D.48
4.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某校团委招募志愿者到六个社区开展“书香成都”全民阅读服务活动,报名人数分别为:56,60,63,60,60,72,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56,60 B.60,72 C.60,63 D.60,60
5.已知一组数据,前8个数据的平均数是x,还有两个数据的分别为84,84,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A. B. C. D.
6.为考察甲、乙、丙、丁四种小麦的长势,在同一时期分别从中随机抽取部分麦苗,获得苗高(单位:cm)的平均数与方差为: = =13, = =15:s甲2=s丁2=3.6,s乙2=s丙2=6.3.则麦苗又高又整齐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一次数学测试,某小组5名同学的成绩统计如下(有两个数据被遮盖):
组员 甲 乙 丙 丁 戊 平均成绩 众数
得分
则被遮盖的两个数据依次是( )
A. B. C. D.
8.已知一组数据1,3,3,5,加入一个数3后,下列各统计量中,会发生变化的是(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
9.已知一组数据的方差为S2=[(x1-10)2+(x2-10)2+…+(x5-10)2],则( )
A.这组数据有10个 B.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5
C.方差是一个非负数 D.每个数据加3,方差的值增加3
10.某班级共有41人,在一次体质测试中,有1人未参加集体测试,老师对集体测试的成绩按40人进行了统计,得到测试成绩分数的平均数是88,中位数是85.缺席集体测试的同学后面进行了补测,成绩为88分,关于该班级41人的体质测试成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数不变,中位数变大 B.平均数不变,中位数无法确定
C.平均数变大,中位数变大 D.平均数不变,中位数变小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要注意认真看清题目的条件和要填写的内容,尽量完整地填写答案.
11.在一次射击比赛中,甲、乙两名运动员10次射击的平均成绩都是7环,其中甲的成绩的方差为1.2,乙的成绩的方差为3.9,由此可知 的成绩更稳定.
12.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应试者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各项的成绩(百分制)如下表所示:
应试者 听 说 读 写
甲 85 83 78 75
乙 73 80 85 82
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口语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照3∶3∶2∶2的比例确定,那么甲的得分为 ,乙的得分为 .
13.若一组数据x,3,1,6,3的平均数和众数相等,则x的值为
14.一组数据的方差计算如下:,则这组数据的和是 .
15.如果一组数据由四个整数组成,其中三个分别是2,4,6,且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也是整数,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16.在50米跑的10次训练中,小明的成绩的平均数为8.2秒,方差为2.2,第11次小明的成绩为8.2秒,则小明这11次的50米跑成绩与前10次的成绩相比较,其平均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方差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第17~18题每题6分,第19~24题9分,共66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
17.近年来网约车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小明和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乙两家网约车公司司机月收入进行了抽样调查,两家公司分别抽取的10名司机月收入(单位:千元)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整理分析数据如下:
平均月收入/千元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甲公司 6 6 c d
乙公司 a b 4 7.6
(1)填空:a= ;b= ;c= ;d= .
(2)小明的叔叔计划从两家公司中选择一家做网约车司机,如果你是小明,你建议他选哪家公司?请说明理由.
18.某中学开展防疫知识线上竞赛活动,九年级(1)、(2)班各选出5名选手参加竞赛,两个班选出的5名选手的竞赛成绩(满分为100分)如图所示.
(1)求九(1)班的平均数和九(2)班的中位数;
(2)计算两个班竞赛成绩的方差,并说明哪个班的成绩较为整齐.
19.我校八年级有800名学生,在体育中考前进行一次体能测试,从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根据其测试成绩制作了下面两个统计图,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抽取到的学生人数为 ,图2中m的值为 ;
(2)求出本次调查获取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3)根据样本数据,估计我校八年级模拟体测中得12分的学生约有多少人?
20.为迎接杭州亚运会,学校举办“亚运会知识竞赛”,初赛共道题,每题分,小乘从初赛名单中随机抽取部分同学的成绩,绘制出如下的统计图和图.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值为 ▲ ,补全条形统计图;
(2)求被抽取的初赛成绩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3)如果初赛成绩在分或分以上的同学进入复赛,请估计参加初赛的位同学中有多少同学可以参加复赛.
21.刚刚举行的九年级体育模拟中,甲、乙两位同学在进行投篮测试,测试共五组,每组投10次,进球的个数统计结果如下:甲:9,9,9,6,7;乙:4,9,8,9,10;
列表进行数据分析:
选手 平均成绩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甲 8 b 9 d
乙 a 9 c 4.4
(1) , ;
(2)试计算乙的平均成绩a和甲的方差d;
(3)如果你是体育老师,请你从平均成绩和成绩的稳定性两个方面分析哪位同学的成绩更好?(请说明理由)
22.为了解全校1200名学生假期一周内平均每天在家体育锻炼时间的情况,随机调查了该校100名学生一周内平均每天在家体育锻炼时间的情况,结果如下表,根据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时间(分) 20 30 40 50 60
人数 34 27 20 13 6
(1)根据统计表信息,直接写出这100名学生一周内平均每天在家体育锻炼时间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请估计该校一周内平均每天在家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40分钟的学生大约有多少人?
(3)学校要给学生制定每天的锻炼目标,为了提高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并且使一半以上的学生能达标,如果你是决策者,从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角度进行分析,你将选择哪个统计量作为“达标标准”,简要说明理由.
23.2023年1月,新冠疫情突袭,社会各界众志成城,共同抗疫.严酷战疫中,我们又一次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口罩也成为人们防护防疫的必备武器.钟楼区某药店有2500枚口罩准备出售,从中随机抽取了一部分口罩,根据它们的价格(单位:元),绘制出如图的统计图.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图①中m的值为 ;
(2)统计的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众数为 ,中位数为 ;
(3)根据样本数据,估计这2500枚口罩中,价格为2.0元的约有为多少枚?
24.某校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展了学生数学说题比赛,分别从八年级和九年级学生中各选出10位选手参赛,成绩如下:
八年级:85 85 90 75 90 95 80 85 70 95
九年级:80 95 80 90 85 75 95 80 90 80
数据整理分析如下: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八年级 85 a 85 60
九年级 85 82.5 b 45
根据以上统计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a= ,b= ;
(2)九年级的小红参加了本次说题比赛,已知她的成绩是中等偏上,则小红的成绩最低可能为 分;
(3)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在此次说题比赛中,哪个年级的成绩更好 请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说明理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数学第3章 数据分析初步 综合训练卷
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数据3,3,4,4,7的众数是4
B.数据0,1,2,5,1的中位数是2
C.一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不可能相等
D.数据0,5,,,7的中位数和平均数都是0
【答案】D
【解析】A、数据3,3,4,4,7的众数是4和3,故A不符合题意;
B、数据0,1,2,5,1的中位数是1,故B不符合题意;
C、一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可能相等,故C不符合题意;
D、数据0,5,-7,-5,7
排序为-7,-5,0,5,7,
中位数为0,
平均数为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都是0,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小杭同学将自己前7次体育模拟测试成绩(单位一分)统计如表,第8次测试的成绩为a分,若这8次成绩的众数不止一个,则a的值为( )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成绩 27 28 30 28 29 29 28
A.27 B.28 C.29 D.30
【答案】C
【解析】∵前7次体育模拟测试成绩27和30出现了1次,28出现了3次,29出现了2次,这8次成绩的众数不止一个,
∴第8次测试的成绩为29分,
∴a=29.
故答案为:C.
3.在九年级体育中考中,某班参加仰卧起坐测试的一组女生(每组8人)测试成绩如下(单位:次/分):46,44,45,42,48,46,47,46.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
A.42 B.45 C.46 D.48
【答案】C
【解析】把数据由小到大排列为:42,44,45,46,46,46,47,48
∴中位数为 .
故答案为:46.
4.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某校团委招募志愿者到六个社区开展“书香成都”全民阅读服务活动,报名人数分别为:56,60,63,60,60,72,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56,60 B.60,72 C.60,63 D.60,60
【答案】D
【解析】将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为:56、60、60、60、63、72,
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是60,故这组数据的众数是60,
这组数据共6个,排第3与第4位的数据都是60,所以中位数是60.
故答案为:D.
5.已知一组数据,前8个数据的平均数是x,还有两个数据的分别为84,84,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故答案为:D.
6.为考察甲、乙、丙、丁四种小麦的长势,在同一时期分别从中随机抽取部分麦苗,获得苗高(单位:cm)的平均数与方差为: = =13, = =15:s甲2=s丁2=3.6,s乙2=s丙2=6.3.则麦苗又高又整齐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解析】∵ = > = ,
∴乙、丁的麦苗比甲、丙要高,
∵s甲2=s丁2<s乙2=s丙2,
∴甲、丁麦苗的长势比乙、丙的长势整齐,
综上,麦苗又高又整齐的是丁,
故答案为:D.
7.一次数学测试,某小组5名同学的成绩统计如下(有两个数据被遮盖):
组员 甲 乙 丙 丁 戊 平均成绩 众数
得分
则被遮盖的两个数据依次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得:
(分),
则丙的得分是 分;
众数是 ,
故答案为:A.
8.已知一组数据1,3,3,5,加入一个数3后,下列各统计量中,会发生变化的是(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
【答案】D
【解析】原数据1,3,3,5的平均数为:(1+3+3+5)÷4=3,
中位数为:(3+3)÷2=3,
众数为:3,
方差为[(1-3)2+(3-3)2+(3-3)2+(5-3)2]÷4=2;
新数据1,3,3,3,5的平均数为:(1+3+3,3+5)÷5=3,
中位数为:3,
众数为:3,
方差为[(1-3)2+(3-3)2+(3-3)2+(3-3)2+(5-3)2]÷5=1.6;
∴添加一个数据3后,方差发生了变化.
故答案为:D.
9.已知一组数据的方差为S2=[(x1-10)2+(x2-10)2+…+(x5-10)2],则( )
A.这组数据有10个 B.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5
C.方差是一个非负数 D.每个数据加3,方差的值增加3
【答案】C
【解析】∵ 一组数据的方差为S2=[(x1-10)2+(x2-10)2+…+(x5-10)2] ,
∴这组数据有5个,故选项A错误,不符合题意;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0,故选项B错误,不符合题意;
方差是一个非负数,说法正确,故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
当每个数据加3,其平均数也增加3,所以每个数据与平均数差不会变化,故方差也就不会改变,
∴选项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某班级共有41人,在一次体质测试中,有1人未参加集体测试,老师对集体测试的成绩按40人进行了统计,得到测试成绩分数的平均数是88,中位数是85.缺席集体测试的同学后面进行了补测,成绩为88分,关于该班级41人的体质测试成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数不变,中位数变大 B.平均数不变,中位数无法确定
C.平均数变大,中位数变大 D.平均数不变,中位数变小
【答案】B
【解析】∵缺席集体测试的同学的成绩和其他40人的平均数相同,都是88分,
∴该班41人的测试成绩的平均分为88分不变,
中位数是从小到大第21个人的成绩,原来是第20个和第21个人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可能不变,可能变大,故中位数无法确定.
故答案为:B.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要注意认真看清题目的条件和要填写的内容,尽量完整地填写答案.
11.在一次射击比赛中,甲、乙两名运动员10次射击的平均成绩都是7环,其中甲的成绩的方差为1.2,乙的成绩的方差为3.9,由此可知 的成绩更稳定.
【答案】甲
【解析】因为S甲2=1.2<S乙2=3.9,方差小的为甲,所以本题中成绩比较稳定的是甲.
故答案为:甲;
12.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应试者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各项的成绩(百分制)如下表所示:
应试者 听 说 读 写
甲 85 83 78 75
乙 73 80 85 82
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口语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照3∶3∶2∶2的比例确定,那么甲的得分为 ,乙的得分为 .
【答案】81;79.3
【解析】 甲的得分为 :(85×3+83×3+78×2+75×2)÷(3+3+2+2)=81(分),
乙的得分为 :(73×3+80×3+85×2+82×2)÷(3+3+2+2)=79.3(分).
故答案为:81,79.3.
13.若一组数据x,3,1,6,3的平均数和众数相等,则x的值为
【答案】2
【解析】∵一组数据x,3,1,6,3的平均数和众数相等,
∴,
解之:x=2.
故答案为:2
14.一组数据的方差计算如下:,则这组数据的和是 .
【答案】12
【解析】由方差的计算算式知,这组数据共有6个,且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2,
所以这组数据的和为6×2=12.
故答案为:12.
15.如果一组数据由四个整数组成,其中三个分别是2,4,6,且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也是整数,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答案】3或4或5
【解析】①当第四个整数小于或等于2时,中位数为:(2+4)÷2=3,满足题意;
②当第四个整数大于2且小于4时,此时第四个整数是3,中位数为:(3+4)÷2=3.5,中位数不是整数,不满足题意;
③当第四个整数等于4时,中位数是: (4+4)÷ 2=4,满足题意;
④当第四个整数大于4且小于6时,只有5这一个整数,而中位数不是整数,不满足题意;
⑤当第四个整数大于或等于6时,中位数是:(4 +6)÷2=5,满足题意,
所以它们的中位数是3或4或5.
故答案为:3或4或5.
16.在50米跑的10次训练中,小明的成绩的平均数为8.2秒,方差为2.2,第11次小明的成绩为8.2秒,则小明这11次的50米跑成绩与前10次的成绩相比较,其平均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方差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不变;变小
【解析】∵小明前十次的成绩的平均数是8.2秒,第11次的成绩是8.2秒,∴这11次成绩的平均数为:,∴平均数不变;
∵这11次50米跑成绩的方差等于,∴2<2.2,∴方差变小.
故答案为:不变;变小.
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第17~18题每题6分,第19~24题9分,共66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
17.近年来网约车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小明和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乙两家网约车公司司机月收入进行了抽样调查,两家公司分别抽取的10名司机月收入(单位:千元)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整理分析数据如下:
平均月收入/千元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甲公司 6 6 c d
乙公司 a b 4 7.6
(1)填空:a= ;b= ;c= ;d= .
(2)小明的叔叔计划从两家公司中选择一家做网约车司机,如果你是小明,你建议他选哪家公司?请说明理由.
【答案】(1)6;4.5;6;1.2
(2)解:选甲公司,理由如下:
因为平均数相同,中位数、众数甲公司均大于乙公司,且甲公司方差小,更稳定,故答案为:甲公司.
【解析】(1)乙公司平均月收入a==6,
甲公司收入6千元所占比例为:1-10%-10%-20%-20%=40%,所占比例最大
所以甲公司的众数c=6,
方差d= [(4-6)2+2×(5-6)2+4×(6-6)2+2×(7-6)2+(8-6)2]=1.2;
乙公司中位数b==4.5,
故答案为:6;4.5;6;1.2;
18.某中学开展防疫知识线上竞赛活动,九年级(1)、(2)班各选出5名选手参加竞赛,两个班选出的5名选手的竞赛成绩(满分为100分)如图所示.
(1)求九(1)班的平均数和九(2)班的中位数;
(2)计算两个班竞赛成绩的方差,并说明哪个班的成绩较为整齐.
【答案】(1)解:由图可知,九(1)班成绩为80、80、80、90、100,
九(1)班成绩的平均数为 (分) ,
九(2)班成绩为70、80、85、95、100,
九(2)班成绩的中位数为85分;
(2)解:由(1)知九(1)班成绩的平均数为86分,
九(1)班方差为 ;
九(2)班成绩的平均数为 ,
九(2)班方差为 ,
,
九(1)班成绩较为整齐.
19.我校八年级有800名学生,在体育中考前进行一次体能测试,从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根据其测试成绩制作了下面两个统计图,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抽取到的学生人数为 ,图2中m的值为 ;
(2)求出本次调查获取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3)根据样本数据,估计我校八年级模拟体测中得12分的学生约有多少人?
【答案】(1)50;28
(2)解:∵
=10.66,
本次调查获取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是10.66.
∵这组样本数据中,12出现了16次,出现的次数最多,
∴这组样本数据的众数是12.
∵将这组样本数据按照有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其中处于中间位置的两个数都是11,有= 11,
∴这组样本数据的中位数是11.
(3)解:∵在50名学生中,模拟体测得12分的学生人数比例为32%,
∴由样本数据,估计该校九年级跳绳测试中得(12分)的学生人数比例约为32%,
600×32%= 192(人) .
答:估计该校九年级模拟体测中得(12分)的学生约有192人.
【解析】(1)本次被抽取到的学生人数为4÷8%= 50(人).
m%=× 100%= 28%,
即m = 28.
故答案为: 50人、 28;
20.为迎接杭州亚运会,学校举办“亚运会知识竞赛”,初赛共道题,每题分,小乘从初赛名单中随机抽取部分同学的成绩,绘制出如下的统计图和图.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值为 ▲ ,补全条形统计图;
(2)求被抽取的初赛成绩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3)如果初赛成绩在分或分以上的同学进入复赛,请估计参加初赛的位同学中有多少同学可以参加复赛.
【答案】(1)解:;成绩为70分的有人,
补全条形统计图如下:
(2)解:(分),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分;
这组数据中,分出现了次,出现次数最多,
这组数据的众数为分;
将这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其中处于中间的两个数都是分,,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分
(3)解:根据题意得:(人),
则参加复赛的同学大约有人.
【解析】(1)∵a%=1-20%-10%-15%-30%=25%,
∴a=25,
∵60分的人数是2,占总数的10%,
∴抽取的学生人数为2÷10%=20,
∴成绩为70分的有 (人)
21.刚刚举行的九年级体育模拟中,甲、乙两位同学在进行投篮测试,测试共五组,每组投10次,进球的个数统计结果如下:甲:9,9,9,6,7;乙:4,9,8,9,10;
列表进行数据分析:
选手 平均成绩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甲 8 b 9 d
乙 a 9 c 4.4
(1) , ;
(2)试计算乙的平均成绩a和甲的方差d;
(3)如果你是体育老师,请你从平均成绩和成绩的稳定性两个方面分析哪位同学的成绩更好?(请说明理由)
【答案】(1)9;9
(2)解:乙的平均数为,
甲的方差
(3)解:选择甲选手参加比赛.
理由:∵甲,乙的平均成绩都为8,但甲的方差乙的方差4.4,
∴在平均数相同的情况下,甲的方差比乙小,
故甲比乙稳定,选择甲.
【解析】(1)甲:排序为9,9,9,6,7,
处于最中间的数是9,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9;
乙同学:9出现了2次,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9;
故答案为:9,9
22.为了解全校1200名学生假期一周内平均每天在家体育锻炼时间的情况,随机调查了该校100名学生一周内平均每天在家体育锻炼时间的情况,结果如下表,根据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时间(分) 20 30 40 50 60
人数 34 27 20 13 6
(1)根据统计表信息,直接写出这100名学生一周内平均每天在家体育锻炼时间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请估计该校一周内平均每天在家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40分钟的学生大约有多少人?
(3)学校要给学生制定每天的锻炼目标,为了提高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并且使一半以上的学生能达标,如果你是决策者,从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角度进行分析,你将选择哪个统计量作为“达标标准”,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解:由题意可知这100名学生一周内平均每天在家体育锻炼时间的平均数为(分钟);
将这100名学生一周内平均每天在家体育锻炼时间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中位数为第50名及第51名学生的时间平均值,是30;
这100名学生一周内平均每天在家体育锻炼时间的众数20;
(2)解:由统计表可知,该校抽取的100名学生一周内平均每天在家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40分钟的学生大约有人,
该校一周内平均每天在家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40分钟的学生大约有人;
(3)解:由(1)知这100名学生一周内平均每天在家体育锻炼时间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33,30,20,若要求提高学生的锻炼积极性且使一半以上的学生能达标,则至少取中位数所对应的锻炼时间30,若以平均数或众数为“达标标准”显然不可能满足这个要求,因此选择中位数作为“达标标准”.
23.2023年1月,新冠疫情突袭,社会各界众志成城,共同抗疫.严酷战疫中,我们又一次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口罩也成为人们防护防疫的必备武器.钟楼区某药店有2500枚口罩准备出售,从中随机抽取了一部分口罩,根据它们的价格(单位:元),绘制出如图的统计图.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图①中m的值为 ;
(2)统计的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众数为 ,中位数为 ;
(3)根据样本数据,估计这2500枚口罩中,价格为2.0元的约有为多少枚?
【答案】(1)28
(2)1.52元;1.8元;1.5元
(3)解:2500×8%=200(枚),
答:价格为2.0元的约200枚.
【解析】(1)m%=1-10%-22%-32%-8%=28%,
即m的值是28,
故答案为:28;
(2)平均数是:1.0×10%+1.2×22%+1.5×28%+1.8×32%+2.0×8%=1.52元,
∵本次调查了5+11+14+16+4=50枚,
中位数是:1.5元,众数是1.8元;
故答案为:1.52元,1.8元,1.5元;
24.某校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展了学生数学说题比赛,分别从八年级和九年级学生中各选出10位选手参赛,成绩如下:
八年级:85 85 90 75 90 95 80 85 70 95
九年级:80 95 80 90 85 75 95 80 90 80
数据整理分析如下: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八年级 85 a 85 60
九年级 85 82.5 b 45
根据以上统计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a= ,b= ;
(2)九年级的小红参加了本次说题比赛,已知她的成绩是中等偏上,则小红的成绩最低可能为 分;
(3)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在此次说题比赛中,哪个年级的成绩更好 请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说明理由.
【答案】(1)85;80
(2)85
(3)解:八年级成绩更好,因为八、九年级成绩的平均数相同,但八年级成绩的中位数、众数都比九年级要高,所以八年级的成绩更好.
【解析】(1)将八年级的成绩重新排列可得:70,75,80,85,85,85,90,90,95,95,
中位数为85;
九年级中成绩为80的人数最多,
众数为80;
故答案为:85;80;
(2)小红的成绩是中等偏上,
小红的成绩要比中位数高,
九年级的成绩中位数是82.5分,
小红的成绩最低可能为85分;
故答案为:85;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