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城乡规划中的主要产业布局
课程目标锁定
标题知识
关键要点
方法技巧
城乡规划中的工业布局
工业布局的一般原则
列表法、图示法
城乡规划中的农业布局
农业布局的一般原则
表解法
城乡规划中的交通运输业布局
交通运输业布局的一般原则
表解法
城乡规划中的工业布局
?课前演练
1.协调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1)要充分考虑①________、风速、②________、水源等自然因素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工业布局大多选择在城区周围地形开阔、地势平坦、水源丰富的地区。
(2)要考虑工业对环境的干扰和污染,保障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例如,废水性质相同的工厂,适合集中布局,以便统一处理废水。一些特殊的工业生产部门,以及有严重污染的工业,应布局在远离城区的地方。
2.保证一定的③____________比例,但是不要无限度扩张。各类城市应保证一定面积的工业用地,并符合各类工业部门的具体特点,能解决给排水问题,并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但这类用地应有一定的比例限制,一般以占城市用地的15%~25%为宜。
3.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
4.相关企业、机构就近布置。
答案: 1.(1)①风向 ②地形
2.③工业用地
?课堂探究
1.工业布局的基本方法、处理措施。
基本方法
处理措施
举例
协调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1)要充分考虑风向、风速、地形、水源等自然因素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工业布局大多选择在城区周围地形开阔、地势平坦、水源丰富的地区。(2)城区工业布局时,要考虑工业对环境的干扰和污染,保障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废水性质相同的工厂,适合集中布局,以便统一处理。一些特殊的工业生产部门以及有严重污染的工业,应布局在远离城区的地方
(续上表)
保证一定的工业用地比例,但是不要无限度扩张
各类城市应保证一定面积的工业用地,并符合各类工业部门的具体特点,能解决给排水问题,并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但这类用地应有一定的比例限制
城市工业建筑用地占城市用地的15%~25%为宜,村镇工业建筑用地占村镇建设用地的6%~20%
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
充分考虑现有资源的利用潜力,最大限度地避免辅助工程的重复建设,减少建设投入和资源耗损
如在同一城市中建设多家火电厂,城市道路建成后再开挖下水管道
相关企业、机构就近布置
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工业企业,彼此之间有很强的协作性,可选择合适的地区建立工业区,统一布局这些工业;新兴的高新技术工业需要与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紧密配合,形成科研、试验、生产一体化的创新环境
德国的鲁尔区,中国的辽中南重工业基地;新兴的高科技工业园区、数码港等,如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硅岛
2.污染严重企业的布局。
?对点演练
1.下图是“某城市布局规划图”,要在A、B、C、D四地区建火力发电站、自来水厂、印染厂、服装厂,并在郊区建立副食品基地及进行绿化建设。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因素考虑,应如何合理布局上述建设项目?读图,完成(1)~(6)题。
(1) 自来水厂建在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火力发电厂建在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印染厂建在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服装厂建在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副食品基地应建在城市的________方,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绿化带布局在城市的________方,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组综合考查学生运用地理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从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多方面、多角度分析并确定理想的区位选择方案。
答案:(1)C 河流上游,水质较好,水源清洁,无污染
(2)D 位于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靠近铁路、煤田,便于原料运输
(3)B 位于河流下游
(4)A 地处城区,有大量的劳动力
(5)东北 无大气污染,土地多,便于灌溉,既接近城区,也接近农业区,便于运输
(6)西南 与重工业分离,在铁路与城区之间,减轻污染,减弱噪声
城乡规划中的农业布局
?课前演练
1.农业用地存在的问题。
(1)在城市建设中表现为如何合理布局④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村镇建设中表现为如何正确处理⑤____________________和农业用地的矛盾。
2.农业布局的原则。
(1)宏观布局,尊重各农业部门⑥____________规律。
(2)因地制宜,充分考虑⑦____________的差异。
(3)城乡协调,坚持⑧____________的发展方向。
(4)在村镇一级规划建设用地时,要尽量避免占用农业生产用地。
答案:1.(1)④郊区农业 (2)⑤建设用地
2.(1)⑥自身运作 (2)⑦自然环境 (3)⑧生态农业
?课堂探究
1.城乡规划中农业布局存在的问题。
农业布局的规划原则是:经济效益比较高、农产品难以长途运输、保鲜要求高的农业生产类型,多布局在城镇的近郊区,而一般性的大田作物则布局在远郊区。适宜在城镇近郊布局的农业有奶牛饲养、禽蛋生产、鲜花种植和时令菜蔬瓜果等。适宜在城镇远郊布局的农业有大田蔬菜、水果、苗木和传统畜牧业等。农业生产布局与距离城镇的远近,尤其是与运费密切相关。
在城市、村镇的开发和建设中,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如何协调和安排农业用地的问题。这在城市建设中集中表现为如何合理布局郊区农业,在村镇建设中则突出表现为如何正确处理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的矛盾问题。
2.各种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影响因素
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气候
热量、光照、降水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
水源
年降水量少于250 mm的干旱地区,灌溉水源是决定性因素
地形
不同的地形区(坡度、高度),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
土壤
不同的土壤种类,适宜不同的农作物生长
市场需求
市场的需求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运输
主要影响商品农业的区位,如园艺、乳畜业等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国家政策
世界各国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的影响
?对点演练
2.读以下某城郊农业区位示意图,完成(1)~(2)题。
(1)农业区位选择合理的是( )
A.①粮食产区 ②水果园艺带 ③乳肉家禽饲养带 ④林牧业区
B.①水果园艺带 ②粮食产区 ③乳肉家禽饲养带 ④林牧业区
C.①乳肉家禽饲养带 ②水果园艺带 ③粮食产区 ④林牧业区
D.①乳肉家禽饲养带 ②粮食产区 ③林牧业区 ④水果园艺带
(2)由T1到T2,由于______________面积的扩大,______________不断增加,致使农业经营规模还将扩大,这说明农业生产受______________影响较大。
解析:考虑到乳、肉、禽、蛋、水果、粮食、林业产品对运输的迫切性,分析农业用地的地形、地价、面积大小、生产所需水量的多少,以及农产品单位面积产值的高低,可确定乳肉家禽饲养带应接近城镇,其次是水果园艺带,再次是粮食产区,城镇西北方的山地可发展林牧业。随着城镇区域面积的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乳肉禽畜、水果园艺业等农副产品的需求量将随之进一步增加,这说明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
答案:(1)C (2)城镇 城市人口 市场
城乡规划中的交通运输业布局
?课前演练
1.分类。
(1)城市内部交通。
(2)城市⑨____________。
2.城市内部交通布局原则。
(1)城市道路规划要考虑⑩________________。
(2)要合理布局?__________道路、?__________道路和相关的城市用地。
(3)结合各地社会经济状况、自然环境特点,合理布置各种?____________和设施,为不同人群的出行提供方便的选择和衔接,加强各功能区之间的有机联系,提高城乡环境的运行效率。
(4)交通场、站的布局应尽量满足人们出行的便利,同时考虑?____________的要求。
3.城市对外交通布局的原则。
(1)统筹布局对外交通设施,创造?____________。
(2)对外交通站场与?________________系统密切联系。
(3)对外交通设施的布置与城市功能分区密切配合,尽量减少对城市的干扰。
答案:1.(2)⑨对外交通
2.(1)⑩城市地理环境因素 (2)?交通性 ?生活性 (3)?交通线路 (4)?城市环境
3.(1)?联运条件 (2)?城市交通干道
?课堂探究
1.城市不同道路类型及布局特点。
主要道
路类型
功能及特点
规划及布局原则
交通性
道路
包括城市快速路和主干道。满足车辆的快速通行,主要联系城市各区域之间、大型交通集散点、对外交通节点等
设置机动非机动分流设施,两侧不宜设置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
(续上表)
生活性
道路
包括城市次干道和支路。辅助干道疏导交通,直接为各区域和居住区的城市用地和居民生活提供服务
沿线可大量布置住宅,公共建筑、停车场、公共站点等服务设施
2.城市内部交通网络的优缺点。
类型
优点
缺点
图示
方格道
路网
布局齐整,有利于建筑物的布置;交通分散,灵活性大
对角线方向的交通联系不便,增加了部分车辆的绕行
(续上表)
环形辐
射道路
网
道路的贯通性好,符合城市运输量的实际要求
若环线的道路等级不高,可能会将大量过境交通引入城市中心区域
方格环形道路网
既缩短了两点间的交通距离,又不增加市中心的交通负荷
对角交通联系不变;存在较多交叉口;限制主次干道按功能划分
?对点演练
3.关于环形辐射道路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环形辐射道路网仅分布在欧洲一些著名的大城市
B.它有若干条环行线却无放射线
C.它是由若干条放射线和环线组成的
D.我国大城市目前为止还无此类型的道路网
解析:环形辐射道路网主要分布在欧洲,但在其他大洲中也有这种道路网分布,如日本的东京、中国的天津都属于这种道路网。环形辐射道路网是道路由市中心向外呈辐射状延伸,再围绕市中心设计成同心圆状。即由若干条放射线和环形线组成。
答案:C
化肥厂、磷肥厂既污染大气又污染水体,应位于工业区的河流下游;砖瓦厂污染大气应布局在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基建公司位于河岸和道路沿线,便于顾及工业区和城区的基础建设。整个工业区以河面作为防护带,保护城区免受直接污染。
B处为乳牛。单位面积产值较高,可以克服较高的地价;产品易变质需靠近主要公路,运输便利。
C处为花卉。单位面积产值最高,可以克服更高的地价;需水量大,宜靠近河流;产品易腐不宜长距离运输,需靠近消费市场。
A处为小麦。单位面积产值最低,且需大量土地,应位于远离城市的郊区。
1.不合理。这是因为几座公共建筑物都有大量的人流,而在交通干道的交叉口应避免布置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防止增加不必要的交通负担。交叉口如果处理不善,一点阻塞就会影响整条道路的通畅,甚至影响到道路系统的功能,繁忙地段的交叉口对行人穿越道路也要加以控制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2.某城市道路规划体现的布局原则:功能明确,类型清晰,方便居民生活并结合自然环境特点等原则。
3.交通性道路的两侧不宜设置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公共点等服务设施。故长途汽车站宜布置在市区外围,以满足人们出行便利和保护城市环境的要求。大型商场可选在居住区内,交通便利的地方。
应该从外环走,因为这是一个典型的内方格、外放射加环状的方格环形道路网。过境车辆尽量充分利用外围环线,这样走交叉口少、行人少、车速快,同时也不增加市中心的交通负担。
1.通过读下图,可以看出该城市在布局对外交通时,注意到了与城市功能分区的密切配合,以减少对城市的干扰;对外交通网络与城市交通干道密切联系;综合布局各类对外交通设施,创造联运条件。
2.提示:进一步强调城市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应遵循的3个原则。
假定城镇是唯一市场,城镇周围是条件均一的平原,种植农作物的收益只与市场价格、生产成本和运费有关,其关系表达式为:收益=市场价格-生产成本-运费。单位面积甲、乙、丙农作物,其市场价格分别为600元、1 000元、1 400元,生产成本分别为200元、400元、600元,运费与距离成正比。下图是这三种农作物收益随距离城镇(市场)的距离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X、Y、Z线代表的农作物依次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2.在距城镇OJ范围内,为取得最佳综合经济效益,种植这三种农作物的界线应该是( )
A.E、F B.F、G
C.E、H D.F、H
3.与其他两种农作物相比较,单位面积作物( )
A.单位距离运费最低
B.单位距离运费最高
C.随距城镇距离增大,收益递减最快
D.总是收益最低
1~3.解析:本题组考查市场价格、生产成本和运费对农作物区位选择的影响。甲收益=600元-200元-运费=400元-运费;乙收益=1 000元-400元-运费=600元-运费;丙收益=1 400元-600元-运费=800元-运费。假定甲、乙、丙三种作物都布局在城镇附近,运费为零,收益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丙、乙、甲。再根据图中城镇O点附近的收益分布情况,可推知X、Y、Z分别与丙、乙、甲对应。在OJ范围内,OE段丙种农作物收益最大;EH段,乙种农作物收益最大;HJ段内,甲种农作物收益最大;因此在OJ段内,E、H为三种农作物的种植界线;甲种农作物随距城镇距离增大收益递减最小,说明距离因素对其收益的影响最小,因此单位距离运费最低。
答案:1.D 2.C 3.A
4.读下图,计划在图中四个区位布局四种不同污染类型的工厂,下面布局选择正确的有( )
A.③处各类都可以
B.④处各类都可以
C.①处可布局乙类,也可布局丙类
D.②处可布局丁类,也可布局甲类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类工厂有大气污染,不能布局在盛行风向上的②④处,乙类有水污染,不能布局在河流的上游,即图中的②④处;丙类是既有大气污染,又有水污染的工厂,故也不能布局在②④处;丁类既有大气污染,又有固体废弃物污染,不能布局在上风地带,要远离居民区和农田,故不能布局在①②④处。
答案:A
5.读以下我国东部某城镇周围农业分布示意图,在 A、B、C、D 四处发展小麦、乳牛、水果、花卉生产与字母顺序相对应的是( )
A.水果、乳牛、小麦、花卉
B.花卉、乳牛、小麦、水果
C.乳牛、花卉、水果、小麦
D.花卉、水果、小麦、乳牛
解析:A地离城市近,并且在河流上游,有清洁水源,可以发展花卉生产;B地近公路,交通便利,可以发展乳畜业;C地地形平坦,适宜大面积种植小麦;D地是丘陵山区,可以发展水果生产。
答案:B
6.分析我国某X城市郊外四种农作物生产、运费与市场价格资料,完成(1)~(4)题。
项目
作物
花卉
蔬菜
稻米
甘薯
市场价格/(元/kg)
30
20
12
6
生产成本/(元/kg)
15
12
6
2
运费/(元/kg·km)
3.0
2.0
0.5
0.2
单位面积产量/kg
20
15
4
10
(1)该X城市可能位于我国________气候类型区。
(2)四种农作物中,单位面积产量利润最小的是________。
(3)该地区最适宜经营哪两种作物?________。
(4)该城市郊外农业土地利用离城市的最远边界是多少km?________。
解析:注意农作物的种类。单位面积产量利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花卉、蔬菜、甘薯、水稻。
答案:(1)热带、亚热带季风 (2)水稻
(3)花卉和蔬菜 (4)20 km
1.据下图判断,莫斯科城市道路网络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城市性质,城市规划 B.城市职能,产业布局
C.环境质量,城市规模 D.地表形态,经济水平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城市道路网布局的因素。主要有道路网的完善、经济发展需要、人口与城市分布需要、自然条件、科学技术等。其中社会经济条件是主导因素,自然条件是限制性因素。莫斯科为典型的环形放射式道路网,交通便捷,反映了城市建筑集中,是在地势平坦的条件下才能形成的,同时莫斯科交通线路密集,结构完整,反映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答案:D
下图是我国西南山区某县部分区域公路建设规划图,图中A处为1958年国家新建铁路与火车站,B处为县城,C与D处为乡镇。读图,完成2~3题。
2.公路建设规划有四个方案,其中公路密度最大的是( )
A.方案甲 B.方案乙 C.方案丙 D.方案丁
解析:公路密度是单位面积内的公路长度,由图可知方案丁公路密度最大。
答案:D
3.四个方案中的各段公路,有可能成为国道的是( )
A.方案甲中的ACDB段
B.方案乙中的AB段
C.方案丙中的CEFD段
D.方案丁中的ACB段
解析:国道承担着国家或地区间重要的交通运输任务,为保证其方便、快捷,应尽量缩短两地距离,避免穿过规模较小的城镇。
答案:B
下图为某城镇年内风频统计及工业区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对该城镇环境影响最小的工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该城镇东南部适宜规划( )
A.仓储物流中心 B.高档住宅小区
C.中心商务区 D.休闲度假村
4~5.解析:第4题,根据风频图,可知处于最小风频东南风的上风地带④为化工厂,对该城镇环境影响最小。①水泥厂和②造纸厂位于河流上游,会影响河流水质;③印染厂处于盛行风的上风地带,影响城镇的大气环境。第5题,该城镇东南部位于公路和铁路附近,河流的下游地区,结合四个选项,可知东南部适宜规划仓储物流中心。
答案:4.D 5.A
下图为某城市主要道路分布图。标注数字表示道路长度。读图,完成6~7题。
6.同学们从学校乘车到科技馆参观,到路口A时为保证到科技馆的距离最短,骑车应选择的行驶方向为( )
A.东 B.南 C.西 D.北
解析:这个题目图的左上角有个指向标,先区分出图中上为东,下为西,左为北,右为南;然后,以A为起点,算图上数字,加起来最小的那个就是正确的答案,但是要注意图上的道路施工点是不能通过的。所以选C。
答案:C
7.老师要利用学校建成GIS了解全班同学居住点的空间分布状况,主要用到的GIS功能是( )
A.输入 B.管理 C.分析 D.输出
解析:该题考查考生对GIS知识的了解,只要分清RS、GPS、GIS就可以正确作答。要了解全班同学居住点的空间分布,是需要分析的,所以选C项。
答案:C
我国某城市的年降水量近1 400毫米,年均温约16 ℃。该城市中心区有我国南宋皇帝“躬耕”以示“劝农”的籍田遗址。近期该城市在城区仿建了八卦农田,农田占地约150亩。读图,完成8~10题。
8.该城市的气候类型为(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解析:由材料中提示的气候资料、南宋皇帝籍田的遗址和八卦农田中的作物类型,可判定该区域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应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C
9.该城市为( )
A.西安 B.开封 C.北京 D.杭州
解析:四个城市中,只有杭州的气候类型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故D项正确。
答案:D
10.该城市新建八卦农田主要是( )
A.为城市提供粮食及副食品
B.丰富城市景观发展旅游业
C.缓解城市污染及热岛效应
D.为农业培育粮食蔬菜良种
解析:该城市新建八卦农田,主要是为了丰富城市景观,发展旅游业。
答案:B
11.下图是四种城市规划模式图,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布局最合理的是( )
答案:B
12.2008年5月杭州推出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自行车出行。下图为杭州某区域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杭州推出公共自行车项目主要是为了( )
①缓解交通拥挤 ②吸引外来游客 ③倡导低碳出行 ④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⑤促进自行车产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⑤
(2)下列场所附近适合设置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是( )
①地铁站口 ②学校、医院 ③高架路口 ④住宅小区 ⑤隧道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3)分别说出大、小型自行车租赁点布局与道路的关系。
解析:第(1)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交通与布局问题是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途径有许多,如合理规划城市、加强城市交通管理、倡导公交优先等。杭州推出公共自行车项目,此举既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状况,又倡导了人们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环保意识。第(2)题,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设置应遵循方便、就近的原则,因此站点应当选择在人流周转量较大的地铁站口、学校、医院、住宅小区等场所。第(3)题,城市大、小型自行车租赁点与城市的人流周转量大小、人类活动频繁程度密切相关,如主干道与次干道、次干道与次干道相交处等人口流动周转量较大,需求量大,宜布局大型租赁点;而主干道与支路、次干道与支路、支路与支路相交处附近人流周转量相对较少,需求量小,应布局小型租赁点。
答案:(1) B (2)B (3)大型租赁点布局在主干道与次干道、次干道与次干道相交处附近;小型租赁点布局在主干道与支路、次干道与支路、支路与支路相交处附近。
13.读图,完成(1)~(4)题。
(1)A、B两图中表示北京城市交通的是图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图中道路网的形式是________,如果没有环行道路,对人们的出行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图中设置对角线道路的有利之处是____________;如果没有环行道路,人们的出行会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4)进行城市路网规划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北京城区主体采用方格式布局,外设方形或多边形环路,再加放射对角线式直通道路,这也是我国大中城市采取的道路布局方式。欧洲的许多大城市如莫斯科、巴黎、伦敦、慕尼黑等都采用环行放射式道路网。城市道路网的不同布局形式是在一定的自然、历史等情况下形成的。而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节约用地、合理利用地形和水文条件、保护环境等是需要共同遵循的原则。回答对角线、放射、环行道路的影响时要从市内与市外的联系和对解决市中心交通拥堵的影响等方面分析。
答案:(1)A 北京历史时期为棋盘式格局,道路多以方格状为主体 (2)环行放射式 由于放射状线路大多集中在市中心,如果没有环行线路,人流、车流不能适时疏散,势必造成城市中心拥堵,影响人们顺利出行 (3)有利于对角方向的人们直通市中心 会造成市中心人流、物流汇集,形成拥堵,使各端点间联系不便,不利于城市与对外公路以及小城镇及郊区县镇的联系 (4)①城市道路规划要考虑城市地理环境因素 ②在城市规划中要合理布局不同类型的道路及相关的城市用地
③加强城乡各功能区之间的有机联系,提高城乡环境的运行效率 ④交通场、站的布局应尽量满足人们出行的便利,同时考虑城市环境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