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2015.10.7目 录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 外力作用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地壳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一、地表形态与地貌1.地表形态包括哪些种类?与地貌有何联系?地形(区)构成大地轮廓地貌由某种外营力形成的一、地表形态与地貌1.地表形态包括哪些种类?与地貌有何联系?地形是一个区域内的地表形态。它侧重于根据地面的形态来分类。从一个地区的高低起伏、开阔闭塞、地貌组合等因素综合起来显现的特征来进行分类,分为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盆地、丘陵、山地(主要体现在山脉)。而地貌侧重于从成因上来划分。以某种营力为主形成的地貌,都有其特定的地表特征、演变规律。这样便于研究。它主要分为:流水地貌、岩溶地貌、风力地貌、冰川地貌、海岸地貌等大类。每种里面又可以分出若干亚种。比如流水地貌就还可以分为侵蚀地地貌,沉积地貌等。 2.地表形态是如何形成的呢?二、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内力作用【自主检测】1.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 、 、 。地壳
运动变质
作用岩浆
活动2.地壳主要由 组成,岩石圈不是一个整体,被划分成许多板块,这些板块是不断运动的,但
运动方向不同,故地壳运动分为 、 两种。岩石水平运动垂直运动3.岩浆活动的物质直接来自 。上地幔顶部二、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内力作用【自主检测】4.变质作用 (能/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结论:地壳运动→岩层挤压或张裂→ 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
↓
变质作用不能二、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内力作用【重点难点】地壳运动二、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内力作用【重点难点】地壳运动结论:内力作用造成地表高低起伏不平,形成地表的“胚胎”,被称为地表形态的“塑造师”。内力作用导致地表形态急剧变化。三、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外力作用【自主检测】2.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 、 、 、 、 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1.外力作用中“外力”主要指 、 、 、 等。风吹冰雕浪打根劈固结成岩三、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外力作用【自主检测】3.各种外力作用间也存在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指出图中数字所示主要外力作用。三、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外力作用【重点难点】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降水、昼夜温差风力温度三、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外力作用【易混易错】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 (1)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
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
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2)风力作用包括的比较多了。风蚀作用、风力风化、风力的搬运、风力沉积等,大多指风的物理能量的表现。 (3)风化作用普遍存在;风力作用在某些特定区域表现明显。风力可导致岩石风化,但风化不一定是风力形成的。三、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外力作用【拓展联系】风力-流水作用的相互联系沙源结论:外力作用不断使地表趋于和缓与平坦。三、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外力作用内力作用外力作用【知识小结】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四、地壳物质的循环——三大类岩石的转化【自主检测】1.根据成因,岩石分为 、 、 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四、地壳物质的循环——三大类岩石的转化【自主检测】2.岩石是如何形成的?岩石的形成是各种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形成过程伴随各种地表形态的形成、发展与变化。四、地壳物质的循环——三大类岩石的转化【重点难点】三大类岩石的转化1.看图画出循环图2.读图,回答问题。四、地壳物质的循环——三大类岩石的转化【巩固课堂】三大类岩石的转化常见模式图 意义:组成地壳的物质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中,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实现了圈层之间的物质的交换与能量传输;塑造并不断改变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四、地壳物质的循环——三大类岩石的转化【知识拓展】地质作用过程1.鉴赏图地貌景观图地质剖面景观图地貌地质图地质作用过程图四、地壳物质的循环——三大类岩石的转化【知识拓展】地质作用过程2.地质作用过程图的判读1.岩层弯曲,发生水平挤压运动4.岩浆侵入,冷却形成侵入岩3.岩层下沉,接受外力沉积2.岩层出露,遭受外力侵蚀四、地壳物质的循环——三大类岩石的转化【知识拓展】地质作用过程3. 判断下列地质作用过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