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移动终端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3 移动终端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2019)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4-04-05 21:4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二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2.3 移动终端
教学目标
1. 理解移动终端的定义。 2. 掌握移动终端的硬件和软件。 3. 知道移动终端的基本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掌握移动终端的硬件和软件。
2. 知道移动终端的基本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1. 理解移动终端的基本工作原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今年2月份在我们中国北京举办的冬奥会,“黑科技”无处不在。特别是冬奥会主媒体中心的智慧餐厅更是火遍海外,不仅是点菜送餐无人化,连烹饪也是无人化,实现了真正的无人餐厅。顾客可以扫描餐桌上的二维码点餐付费,接下来只要静候即可,云轨系统会将做好的饭菜从吊在顶面上的轨道传递到你的餐桌上。” 引出移动终端:“在这个智慧餐厅中,顾客可以用手机扫码实现点餐付费,这里的智能手机,是一个移动终端。而移动终端,并不只是智能手机。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和学习生活中随时可见、应用广泛的移动终端。”
二、新课讲授 (一)移动移动终端的定义 1、学生活动:观看视频,理解移动终端的定义。 2、教师活动:和学生一起归纳移动终端的定义:“移动终端是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广义地讲,包括POS机、手机、PDA和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
◆设计意图:从北京冬奥会无人餐厅着手,引出本课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技术的最新发展,同时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移动移动终端的硬件
1、教师引导:回顾复习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2、学生活动:阅读教材2.3.1移动终端的硬件与软件,绘制移动终端硬件和软件的思维导图。 3、教师讲解:移动终端的硬件。分别从逻辑部件和物理部件上分析移动终端的硬件。 4、学生活动:观看华为手机拆机视频,了解手机这个移动终端的硬件。 5、教师讲解: (1)华为P9手机主板上的各个芯片。了解芯片的重要性。 (2)介绍移动终端的控制中枢系统和逻辑控制中心CPU(中央处理器)。 6、学生活动:上网搜索资料,探究CPU在不同设备中的特点。
7、教师总结: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或芯片在不同设备中有不同的特点。 8、师生活动:查看某款手机的硬件参数,共同探讨影响智能手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设计意图:将前面章节学过的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的知识迁移到移动终端的硬件和软件知识上。通过画移动终端硬件和软件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解移动终端的组成架构。观看手机拆机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手机这个移动终端的硬件组成。学生上网查找CPU在不同设备中的特点,理解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或芯片在不同设备中有不同的特点。最后师生一起探讨影响智能手机的主要性能指标,进一步理解移动终端上主要物理部件的作用。 (三)移动终端的软件 和计算机软件一样,移动终端的软件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教师活动:介绍系统软件的功能,包括管理移动终端的硬件、软件及数据资源等,让手机系统所有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还提供各种形式的用户界面,使用户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介绍移动终端常见的系统软件:安卓(Android)、苹果(iOS)、Windows、鸿蒙(HarmonyOS)。不同的系统软件有各自的特点。 2、学生活动:上网查找智能手机中的三大操作系统各自的特点,并作简单评价。 3、教师活动:介绍应用软件,与工作、生活密切相关,针对性强。手机应用软件是手机完善其功能、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使用体验的主要手段。 4、学生活动:说说你手机上常用的应用软件有哪些? 5、教师活动:强调可以实现移动支付的APP,如支付宝、微信、数字人民币,还有NFC技术。 ◆设计意图:由教师介绍常见移动终端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再让学生去分析移动终端上的三大操作系统的特点及说说平时常用的移动APP,加深对移动终端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理解。 (四)移动终端的工作原理 1、学生活动:讨论分析冬奥会无人餐厅中顾客的点餐过程。 2、教师活动:通过无人餐厅中顾客的点餐过程,分析移动终端的工作原理。移动终端的工作原理与计算机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包括输入、处理(运算和控制)、存储和输出四个部分。同时提出移动终端具备“移动性”和“智能性”。 3、学生活动: 请大家以智能手机为例,说说你对“智能性”的理解,并思考背后的原理。 4、教师活动:教师提出移动终端的“智能性”在硬件上主要基于传感器的植入。并和学生一起分析各种“智能性”对应的传感器。 5、教师活动:讲解移动终端和移动APP的“移动性”,主要指设备可以移动过程中使用,这有别于软件在个人计算机上使用。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共享单车的使用流程。 6、思考与练习: (1)移动终端有智能性、移性性这些优点,是不是意味着就可以取代个人计算机呢?分析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个人计算机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与劣势。 (2)移动终端一般会越用越慢,分析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3)在使用智能手机时,会遇到哪些软硬件问题,如何解决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析冬奥会无人餐厅中顾客的点餐过程,是为了理解移动终端的工作原理。让学生说说对“智能性”的理解,是为了引出其背后的原理,主要基于传感器的植入。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共享单车的使用流程,是为了更好地体会移动终端和移动APP的“移动性”这个特性。最后的思考与练习,既是本节课知识的延伸,也是为下节课的实践体会作铺垫。 (五)本课小结 通过思维导图来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本课的知识点,同时强调本课的重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