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生物学 年级 高二 学期 春季
课题 世界范围内应全面禁止生物武器
教学目标
1. 举例说出制造生物武器的生物战剂,运用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原理,说明历史上生物武器能够对人类造成的威胁和伤害的原因。(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2. 在对生物武器危害进行理性判断的基础上,认同我国反对生物武器及技术和设备的扩散,强化社会责任意识(科学思维、社会责任)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举例说明历史上生物武器对人类造成了严重威胁和伤害;
2.认同认同我国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 教学难点: 1.通过学习,具有防范生物武器威胁的意识,掌握一定的防范方法和技能。
教学过程
导入:阐述当今世界格局: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虽然没有爆发新的全球规模的世界大战,但当今世界,国际局势动荡,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持续不断,恐怖主义仍然猖獗,不少国家民众饱受战火摧残。活动意图: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当今世界形势,环境安全来之不易。 情境:观看一段历史档案:侵华战争时期日本的“731”部队。 活动意图: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回顾历史,不忘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人民惨无人道的伤害,特别是细菌战对人民的伤害。感受战争的残酷。 日本“731部队”,又叫“细菌部队”。他们使用的“陶瓷炸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物武器”。 任务一:了解生物武器及生物武器对人类造成的威胁和伤害 学生阅读教材,结合ppt展示图片,学习相关概念。 生物武器:是指有意识地利用致病微生物、毒素、昆虫侵袭敌人的军队、人口、农作物或牲畜等目标,以达到战争目的的一类武器。 生物武器的组成:一般由致病微生物、毒素、昆虫以及装载它们的容器和投掷物组成,其中起伤害作用的微生物、毒素又称生物战剂。 生物战剂有哪些种类? (1) 细菌类生物战剂、(2)病毒类生物战剂、(3)立克次体生物战剂、(4)衣原体类生物战剂、(5) 毒素类生物战剂、(6)真菌类生物战剂。 活动意图: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作为生物战剂的微生物和毒素会对人类造成哪些威胁和伤害呢? 介绍天花、埃博拉病毒、鼠疫、炭疽杆菌、肉毒杆菌毒素等几种常见微生物和毒素对人类的伤害,及生物武器在战争历史上的使用情况。 活动意图:让学生认识生物武器,并能举例说明历史上生物武器对人类造成的威胁和伤害。 介绍生物武器相对于常规武器、核武器、化学武器,有哪些特点?(1)具有传染性(2)生物武器携带和投放相对简单(3)研发门槛比核武器和其他高精尖常规武器要低得多(4)无差别的杀伤(5)还可能导致军队和平民极大的恐慌情绪。 思考: 利用转基因技术制造的全新致病菌比一般的生物武器的危害性更大,其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人类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致病菌。一旦感染,无药可医。 活动意图;运用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说明生物武器对人类造成威胁和伤害的原因。体现了科学的思维方式。 任务二:认同我国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 生物武器已经极大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因此制止生物武器在全球扩散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为此,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通过视频“《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签署”来了解它的发展及主要内容。 中国态度非常明确:中国坚决支持禁止生物武器的主张,奉行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的政策,并反对扩散生物武器。 活动意图:使学生明白生物武器并不是单一的一种武器,在当代全球形势下,一旦使用,将可能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禁止生物武器,实际上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现代生物武器的防护:(1)预警体系(2)防控体系(3)疫苗库。 思考:若某一病毒被不法分子用于制造生物武器,在战争中,为预防敌人使用,参战部队应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生:我们可以加快研制相应疫苗,并对战士进行接种。 活动意图:通过学习,具有防范生物武器威胁的意识,掌握一定的防范方法和技能。 随着生物技术与工程的发展,现代战争一旦使用生物武器,其对人类造成的威胁和伤害是不可估量的。 总结:生物武器离我们并不遥远,不论是历史上的遭遇,还是现实中的事件,也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世界范围内应全面禁止生物武器,维护世界和平,共爱地球家园。 以中国外交部于2022年12月16日在日内瓦《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第九次审议大会闭幕式上的讲话作为小结,再一次重申中国政府的态度。 活动意图:在对生物武器理性判断的基础上,认同我国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设备的扩散,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网络、图书馆等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处理分析,形成自有观念,综述观点,并与同学分享交流。 活动意图: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强化社会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