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高中信息技术 年级 高二 学期 秋季
课题 项目挑战:教室环境实时监测系统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典型信息系统的搭建,了解搭建信息系统的一般过程。 2.能熟悉信息系统中智能终端的硬件搭建和程序设计。 3.能掌握服务器端程序的开发。 4.能掌握系统测试的一般方法。 指向的核心素养: ●信息意识: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愿意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更大价值。 ●计算思维:针对给定的任务进行需求分析,明确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能提取问题的基本特征,进行抽象处理,并用形式化的方法表述问题。运用基本算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能使用编程语言或其他数字化工具实现这一方案。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合理选择信息系统的硬件组成。 2.能初步分析软件程序,能简单地改写程序参数并调试结果。 教学难点: 1.能初步分析软件程序,能简单地改写程序参数并调试结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 秋冬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教室空间狭小又相对密闭,而且教室人员密集,非常容易发生交叉感染。 通过情景引入本堂课教学,初步了解本节课的任务。
知识讲解 信息系统搭建一般步骤。搭建信息系统的前期准备: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功能设计、主要任务分工和实施步骤。 通过共同回忆的形式,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搭建的一般步骤。
学生任务 小组进行任务分工合作,分配好各自的任务,准备实施。 学生进行任务分工合作。
视频解析 学生观看操作步骤 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学生做进一步的实践,支持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有目的获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们信息处理能力有所提升。
知识讲解 1.智能终端的硬件搭建与程序设计:分析需要的设备、设备与智能终端的连接,根据操作视频来,最后进行调试。 2.服务器端程序的开发及系统测试:分析服务器端的结构图和功能,分享搭建的一般过程,并进行进一步实践。 帮助学生熟悉系统的智能终端和服务器的搭建和设计。对搭建好的信息系统进行讲解数据流通过程主要涉及的操作和具体流向,学生更加能明白数据的流通。
学生任务 观看操作步骤,分析两个过程: 1.数据采集工作流程 2.系统运行流程 对搭建完成的信息系借助学生自我分析这个过程,让学生更加了解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程。
课堂小结 1.搭建信息系统的前期准备 2.智能终端的硬件搭建与程序设计 3.服务器端程序的开发及系统测试 通过回顾总结帮助学生掌握进一步掌握信息系统的搭建 。
作业布置 基础作业: 1.选择题(详见作业练习)。 2.填空题(详见作业练习)。 提升作业: 详见作业练习。 课后作业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是巩固和升华知识点的有效途径。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能力设置不同难度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