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③ 《稳态与环境》※三案导学(选修班) 第1页 高二( )班 姓名: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 2.描述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3.尝试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4.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5.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6.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预习、研习案】
活动一 内环境的组成的探究
【任务1】阅读课本P2,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是怎样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找出,说给同伴听】
2.什么叫体液?【书中标注】并根据概念判断下列液体是否属于体液?
消化液 ( )汗液( )泪液( )尿液( )血浆( )
【任务2】阅读P3二三两段文字,完成左下图人体内局部组织示意图,其中①④⑥⑦表示液体,②③⑤⑧表示结构。在图中写出各序号代表的名称。
细胞名称 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血细胞
组织细胞
淋巴细胞
吞噬细胞
毛细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任务3】结合上图,完成右上表格。
【任务4】什么叫内环境?【书中标注】主要由上图中哪些液体组成?(用标号说明)
【任务5】仔细观察“组织液、血浆、淋巴液之间的关系”动态图,尝试利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内环境成分之间及其与细胞内液之间的相互关系。【P3标注】
【任务6】根据已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图推测出A-F分别代表什么?在图中写出。并据图完成下列填空。
(1)从图中可以看出,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 、 系统。
(2)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经过 、 系统。而CO2的排出则要经过 、 系统。
(3) 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P5标注】
活动二 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的探究
【任务1】阅读课本P4资料分析,探讨下列问题:
1.表中列举血浆中的成分可划分为哪几类?
2.血浆中有哪些成分?【书中标注、识记】
3.组织液、淋巴与血浆在成分和含量上有何异同点?【书中标注】
【训练1】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①血红蛋白 ②葡萄糖 ③尿素 ④钠离子 ⑤血浆蛋白 ⑥DNA ⑦淀粉 ⑧生长激素
A.①②③⑤⑧ B.②④⑤⑦⑧ C.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⑧
【方法归纳】内环境成分的判断方法
【任务2】阅读课本P5,思考回答下列问题:【书中标注】
1.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有哪些?
2.溶液渗透压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溶质微粒的性状、大小有没有关系?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什么?
4.正常人的血浆pH为多少?它的相对稳定主要与什么离子有关?
5.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多少?
活动三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探究
【任务】阅读课本P8-9,思考回答下列问题:【书中标注】
1.什么叫稳态?稳态的实质是什么?
2.维持稳态的基础及主要参与稳态维持的四个系统是什么?
3.维持稳态的主要的调节机制是什么?
4.内环境稳态有什么重要意义?
【复习案】
( )1.人体的肌肉细胞直接从下列哪种细胞外液中吸收葡萄糖
A.血浆 B.淋巴 C.组织液 D.以上都可以
( )2.肌肉注射时,药物直接进入
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细胞内液
( )3.下列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示意图,图中①-⑤代表的成分正确的是
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
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
( )4.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依次是
A.血浆、体液和体液 B.血液、体液和淋巴
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和体液
( )5.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或成分的是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消化酶、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呼吸酶和氨基酸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 )6.人体内环境稳态不包括的内容是
A.细胞质中pH的相对稳定 B.淋巴中钠离子含量的相对平衡
C.组织液中水分含量的相对稳定 D.血浆中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 )7.下图是人体某种组织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②可以进人A、C、D
B.CO2浓度最高的液体是②
C.图中O2浓度最低的液体是③
D.①②③④组成了体液,其中①②④构成了内环境
( )8.(多选)关于动物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离子含量有关
B.H2CO3/NaHCO3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
C.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会使组织液渗透压降低,引起组织水肿
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 )9.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细胞代谢速率的加快 B.渗透压下降 C.细胞代谢紊乱 D.糖尿病( )10.剧烈运动时,血浆中乳酸含量大增而pH基本不变,对此现象的解释不正确是
A.血浆是一种缓冲溶液体系
B.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弱酸H2CO3
C.H2CO3分解成的CO2可经呼吸排出
D.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马上被稀释或被彻底分解
11.如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交换方向,A、B、C表示结构,a、b、c、d表示液体。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A、B、C分别表示的结构是:A ;B ;C 。
(2)a~d中不属于内环境组分的是 。试以图示表示a~d四种物质交换概况
(3) 图中红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填字母)
(4)a~d之间既彼此分离,又相互联系。a和b之间隔以 ,b和d之间隔以 ,b和c之间隔以 ,b的来源有 ,b的去向有 。
12.根据右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内环境主要是由 、
和 等组成的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其 保持相对稳定。
(2)写出图中各标号代表的过程:① ,② ,③ 。
(3)用简明短语表述⑥ .
(4)要完成图中体现的过程,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之外,还必须有 的参与。
13.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减少,会引起图甲中 [ ]________中的液体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________,其水的来源为________(填字母)。
(2)图乙中⑦内的液体约占人体体液的________;④与①⑥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④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①④⑥合称为________,④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的含量有关,③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 _。
(3)血液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途径为(用图中的数字表示)________ ,共穿过________层膜结构,CO2浓度最高的为图乙中的[ ]___ _____。
(4)某人喝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 ________,原因是乙图中④内存在着________物质。
(1)凡构成细胞的结构物质,如载体蛋白、血红蛋白等,均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2)在细胞内起作用的物质,如呼吸酶,DNA复制、转录、翻译的酶,均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3)存在于消化道内的消化酶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4)人体与外界相连通的各种腔、孔道内的液体(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液体),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如呼吸道、肺泡腔、膀胱、眼眶内的液体都不属于内环境,也不属于体液。
外界环境
食物
O2
CO2
废物
内环境
组织
细胞
①
②
③
④
⑤
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