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 氧化和燃烧(第2课时)
【核心概念】
2.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
【学习内容与要求】
2.3 物质变化的特征
⑤了解化学变化存在能得转化。
⑩具有安全意识,了解火灾自救的一般方法。
【教学目标】
【教学思路】本课时的重点是灭火的措施及火灾自救。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知道物质燃烧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燃烧的条件学习灭火的原理,层层递进,而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学习,为初三能量转化部分学习打下基础,所以本课时的学习可以说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1.缓慢氧化和燃烧有什么异同点? 2.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由复习,燃烧条件引出主题“灭火”,承上启下。
灭火与火灾自救 [情景展示1] [问题探究] 当活动结束时,根据燃烧的条件,我们应该怎样来灭火?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情景展示2] 常见的灭火方法。 [问题探究] 想想燃烧的条件,说说图中灭火的原理是什么?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只要燃烧的条件缺少任何一个,物质就不能燃烧,因此灭火的方法有:把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隔绝氧气(或空气)等助燃剂;移去可燃物等。 [继续探究] 水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用来灭火?油库着火时应怎样灭火?当电器或电线着火时,应如何灭火?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1)不是所有物质引发的火灾都能用水扑灭。以下四种物质的火灾不能用水扑救:①比水轻的易燃液体引发的火灾,如汽油、煤油等。因为水比油的密度大,油浮于水面之上仍能继续燃烧。②容易被损坏的物质,如图书、档案和精密仪器等。③高压电器着火。④与水起化学反应,并生成可燃性气体或产生大量热的物质,如钾、钠、钙、镁等轻金属和电石等物质。 (2)油库着火要请消防队,若不太严重,可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或用沙子来灭火。 (3)电器或电线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或沙子来灭火。 根据燃烧的条件讨论来获得灭火的原理. 灭火的措施有多种,归纳起来不外乎三种,这里逐一介绍,有助于学生在生活中实际应用。 渗透消防教育。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情景展示1] 观察实验,分别触摸试管与烧杯外壁。 [问题探究] 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中,能量如何变化?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不仅物质发生了变化,而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像燃烧、爆炸、缓慢氧化、金属与酸反应等是放热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像氯酸钾、高锰酸钾加热分解、氢氧化钡与氯化铵反应等这类反应是吸热反应,把热能转化为化学能。化学反应中还涉及化学能与光能、电能之间的转化。 [情景展示2] [问题探究] 下列现象中,化学能转化成了什么能?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化学反应涉及构成物质的微粒的重新排列,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化学反应中的能量通常表现为热、光、电等。 由燃烧放热引出化学变化过程中能量的变化然后通过几个小实验来说明,有的反应放热,有的反应吸热。 归纳微粒的重新排列,与旧知联系。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3张PPT)
第2节 氧化和燃烧
(第2课时)
浙教版 八年级下
教材解析
【核心概念】
【学习内容与要求】
2.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
2.3 物质变化的特征
⑩具有安全意识,了解火灾自救的一般方法。
本课时的重点是灭火的措施及火灾自救。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知道物质燃烧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燃烧的条件学习灭火的原理,层层递进,而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学习,为初三能量转化部分学习打下基础,所以本课时的学习可以说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⑤了解化学变化存在能得转化。
2.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条件一:要有可燃物。
条件二:要有助燃剂,通常为氧气。
条件三: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1.缓慢氧化和燃烧有什么异同点?
缓慢氧化 燃烧
不同点 产生现象
剧烈程度
相同点 缓慢放热、不发光
发光、发热
缓慢反应
剧烈反应
都是氧化反应。
任何一个条件缺少时,燃烧便会中止,称为灭火。
燃烧要同时满足的三个条件
创设情境
探究实践
篝火晚会
野炊
当活动结束时,根据燃烧的条件,我们应该怎样来灭火?
燃烧条件 灭火原理 灭火方法
要有可燃物
要有助燃剂
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移走可燃物
撤离木柴
隔绝氧气(或空气)
盖上泥土
温度降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浇水
探究实践
你能说出图中分别是用什么方法灭火,及各种方法的灭火原理吗?
读图
灭火方法一 灭火方法二 灭火方法三
隔离法:移走(或隔离)可燃物
冷却法:将可燃物的
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窒息法:隔绝
氧气(或空气)
探究实践
思考:
生活中发生火灾时常用水来灭火,其理由是什么?
①水汽化能吸热,起到降温作用,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②蒸发出来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又能起到隔离空气的作用。
探究实践
1.水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用来灭火?
2.油库着火应怎样灭火?
3.当电器或电线燃烧着火时,应当如何灭火?
不是。
密度比水小的液体(如:油类)不可以,带电的不能用水灭火,与水会发生反应的不能用水灭火。
油库着火要请消防队,不是太大可用干粉灭火器或沙子来灭火,不能用水。
应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或沙子来灭火,同样不能用水。
思考与讨论
探究实践
正确使用灭火器:
泡沫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
1、拿取灭火器
2、拔开保险鞘
3、控制好距离
4、对准火根部
5、压下手柄喷
探究实践
发生火灾时怎么办?
要保持镇定,先了解火源的正确位置,然后拨打“119”报警求助,逃生。
如果火势扩散,应尽快通知家人和邻居设法离开现场,沿途要关上大门,以减低火势及烟雾蔓延的速度,同时切勿乘电梯或升降机,以免停电被困。
探究实践
如果你无法离开火灾现场,应采取下列措施:
室内浓烟密布时,应俯伏在地上爬行及用湿毛巾掩盖口鼻
打开窗户,在窗前呼救
用湿毛巾等物品塞住门和窗户的缝隙,以免浓烟渗入
探究实践
火场逃生72字口诀:
探究实践
下面三幅图中都有燃烧这一化学反应,你能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吗?
煤气燃烧喷出的火焰 炼钢 窑工烧窑
②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①发热、发光。
③化学变化伴随者能量的变化。
人类利用燃烧反应放出热量来取暖、煮熟食物、发电、烧制陶瓷、冶炼金属……
其他化学反应也能放出热量吗? 有没有能使反应物温度降低的化学反应呢?
探究实践
活动
1.将一段镁条(Mg)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稀 HCl),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镁条与稀盐酸反应
用手触摸试管外壁,试管外壁发热。
镁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现象:
结论:
探究实践
2. 用 研 钵 将 约 20g 氢 氧 化 钡[Ba(OH)2]晶体磨成粉末,倒入小烧杯中。在一玻璃片上洒上少量水,并将小烧杯放在玻璃片上。再向小烧杯中加入约 10g 氯化铵[NH4Cl] 晶体,用玻璃棒迅速搅拌后静止片刻,提起小烧杯。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钡与氯化铵反应
玻璃片粘在烧杯底部
说明氢氧化钡与氯化铵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氢氧化钡与氯化铵的反应吸热,水温度降低到凝固点,反应继续吸热,水凝固。
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化学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之间也能进行相互转化吗?
迁移应用
将锌片(Zn)和碳棒组成的电路,插入稀硫酸中,观察小灯泡发光的情况。
在这个化学变化过程中,化学能转化成了___ 能。
活动
电
给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或蓄电池充电的过程,电能转化成了 能。
化学
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也是一种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
探究实践
思考与讨论
下列现象中,化学能转化成了什么能?
萤火虫发光 烟花燃放 蓄电池放电
化学能→光能
化学能→光能
化学能→电能
化学反应涉及构成物质的微粒的重新排列,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通常表现为热、光、电等。
迁移应用
1.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没,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 ( )
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 D.升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A
2.住宅或商场等地发生火灾,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 (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使燃烧物隔绝空气中的氧气
C.降低温度到燃烧物的着火点以下
D.水分解出不能助燃的气体
C
迁移应用
3.下列灭火方法与灭火原理对应正确的是______。
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离可燃物
B.吹灭蜡烛—隔绝氧气
C.高压水枪熄灭大型火灾—降温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D.左右快速划灭燃着的火柴—降温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E.森林发生火灾,可砍掉部分树木,形成隔离带—撤走可燃物
F.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盖—降温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C D E
迁移应用
5.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下列灭火的措施或行为你认为错误的是 ( )
A.电烤炉着火时,用水浇灭
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或放入较多的蔬菜
C.扑灭森林火灾时,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D.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A
迁移应用
7.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
①物质燃烧 ②炸药爆炸 ③铁粉与稀盐酸反应 ④ 电解水 ⑤Ba(OH)2 8H2O与NH4Cl反应 ⑥生石灰与水化合制熟石灰
⑦食物因氧化而腐败
6.当发生火灾时,下列自救方法正确的是( )
A.快速跳楼 B. 用棉被裹住自己
C. 用湿毛巾掩口鼻,逃生或等待救援 D. 打开门,等待救兵
C
④⑤
①②③⑥⑦
板书设计
第2节 氧化和燃烧(第2课时)
灭火原理:
移走可燃物
隔绝氧气
降低可燃物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火灾自救:
1.灭火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 氧化和燃烧(第2课时)
考试这样考
题型一 灭火与火灾自救
角度1:灭火原理
1.善于把握关键词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在燃烧和灭火内容的学习中,“可燃物、氧气、
着火点”是三个重要的关键词。
(1)图1和图2是某同学分别采用两种不同
的方法熄灭蜡烛,请回答他利用的主要
灭火原理:图1用嘴吹灭: ;
图2用烧杯罩住熄灭: 。
(2)图3是“釜底抽薪”的漫画,其灭火原理 ;
角度2:灭火方法
2.下列对有关燃烧及灭火事例的解释错误的是( )
A.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给煤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B.用嘴吹燃着的蜡烛,蜡烛熄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了空气
D.酒精洒到实验台上着火,用湿布覆盖——隔绝空气又降低了温度
角度3:灭火剂的选择
3.水是最好用的灭火剂,常见的火灾都可以用水扑救,但有些特殊火灾不能用水扑灭。下列
选项中可用水扑灭的是( )
A.带电设备火灾 B.油类火灾 C.特殊的化学品火灾 D.木材火灾
角度4:火灾自救
4.5月12日为“国家防灾减灾日”。下列关于火灾、灭火与逃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灾时,打开大门,等待救援
B.火灾时,只能用CO2灭火
C.高楼发生火灾,应该跳楼逃生
D.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前行
题型二 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
5.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填序号,下同) ,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铜+氧气氧化铜 B.氨气+氧气一氧化氮+水
C.过氧化氢水+氧气 D.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题型三 学科综合
6.我国科学家合成出羟基磷灰石[Ca5(OH)(PO4)3](相对分子质量等于502)超长纳米线,成
功地研制出新型耐火纸。在1000℃的高温下,这种耐火纸仍然可以保持其完整性,使“纸
能包住火”成为现实。
(1)羟基磷灰石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钙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羟基磷灰石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
(3)用耐火纸包住燃烧的火焰,火焰熄灭,其灭火原理是 。
题型四 拓展创新
7.某校五楼寝室,学生熄灯就寝后,一同学违规点蜡烛看书,不小心引燃蚊帐,导致火灾。
就此事件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看,蚊帐是 。
(2)该同学慌忙打开房门,致使火势迅速扩大,其原因是 。
(3)同寝室同学惊醒后,一边拨打“119”,一边采取了下列自救措施,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 B.跳楼逃生 C.藏在桌子底下等待救援
(4)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将大火扑灭,水灭火的原理是 。
能力提升训练
1.小林查阅资料获得有关物质燃烧的新信息:
(1)2Na+C12 2NaCl (2)2Mg+CO2 2MgO+C
由此形成以下几点认识:①反应(2)中的Mg发生氧化反应 ②燃烧不一定要有
氧气参与 ③使用CO2灭火应有所选择。其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 C.只有①③ D.①②③全对
2.蜡烛(足量)在如图中甲所示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
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
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3.用电设备发生火灾时,可用装有液态四氯化碳的“灭火弹”
扑灭。灭火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据此推测四氯化碳可能
具有的性质是( )
A.能导电 B.不易燃烧 C.不易汽化 D.密度比空气小
4.森林初发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灭火弹抛到火场爆炸将火扑灭。关于爆炸
灭火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爆炸使燃烧处暂时缺氧 B.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D.炸起的沙土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
5.化学反应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不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是( )
A.天然气燃烧 B.过氧化氢溶液用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制取氧气的反应
C.冰的融化 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反应
6.“魔棒点灯”趣味实验的操作为: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上,在高锰酸钾上滴
加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被点燃了。你认为
酒精灯能被点燃的主要原因是( )
A.“魔棒”具有神奇的功力使酒精灯点燃
B.高锰酸钾与浓硫酸的混合物能降低酒精的着火点,使酒精自发燃烧
C.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D.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氧气,酒精在氧气浓度大的环境中能自发燃烧
参考答案
考试这样考
1.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隔绝氧气 移走可燃物 2.B 3.D 4.D 5.AB CD
6.四 25:26 +5 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7.(1)可燃物;
(2)有了充足的空气(或有了充足的氧气或空气流通);
(3)A;
(4)温度降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将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隔绝.
能力提升训练
1.D 2.B 3.B 4.B 5.C 6.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