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唐诗五首《野望》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唐诗五首《野望》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7 16:3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野望》教学设计
《野望》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是《唐诗五首》中的第一首,也是唐代律诗的开山之作。教学中,作者结合律诗常识,按照“望”秋景、“望”作者、“望”自己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以及景和情,让学生学会在困境中面对孤寂,坚持前行。
教材分析
《野望》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是《唐诗五首》中的第一首,也是唐代律诗的开山之作。其对仗之工整,押韵之合规,节奏之分明,都值是唐诗的典范。这首诗情景交融,含蓄蕴藉,借景抒情,很好地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又不甘于孤寂想有所作为,却苦于没有机会,最后无奈选择归隐的悲愤无奈、不甘之情。教学时要紧扣情、景这两个要点来教。
教学构想
近体诗主要分为律诗和绝句,《唐诗五首》所选诗歌都是律诗。所以学本诗首先要结合课后资料对律诗的常识做一个要点介绍,让学生更能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情和景等诗歌鉴赏的要点。学本诗要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走进诗歌,感受诗歌,品味诗歌,感受诗歌的意蕴美,并且学习体会作者不甘于平庸的人生境界。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节奏美,鉴赏、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2.抓住关键的动词、形容词体会作者孤独、徘徊、无所皈依的内心世界。
3.抓住典故感受作者卓尔不群、高洁傲世的人格形象。
4.体会作者孤寂的深层原因,学会在困境中面对孤寂,坚持前行,收获自己的锦绣前程。
教学重、难点
1.赏析意境之美,体会王绩孤寂、无所皈依的内心世界和高洁傲世的精神品质。
2.理解王绩孤寂的深层原因,学会面对孤寂,在孤寂中奋然前行。
教法与学法
教法
诵读点拨法:点拨学生根据律诗的停顿诵读诗歌,读时注意对动词、形容词的重读。
精讲点拨法:点拨学生注意抓住形容词、动词理解诗歌主要意象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
补充法:补充王绩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人生的际遇。
拓展迁移法:引导鼓励学生通过“望景”、“望王绩”来观望、关照自己的人生,收获成长的启示。
学法
诵读法,根据律诗的停顿,抑扬顿挫地诵读诗歌。
抓关键词句法:抓住关键的形容词、动词深入鉴赏本诗的意境和情感。
讨论法:讨论通过本诗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作者形象。
拓展延伸法:通过学习本诗“望”到了一个怎样的自己。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是卞之琳《断章》中的两句诗。我们喜欢赏遍世间美景,其实我们自己何尝不是人世间那道最为靓丽的风景呢?今天让我们走进王绩的《野望》看我们又能“望”到什么样的人间美景?
二、自主学习
1.读课后方框内的文字,总结律诗的常识。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分为五律和七律,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偶句押韵,全诗通押一个韵,限平声韵,中间两联讲究对仗。
2.学生自由诵读诗歌,找出诗歌的韵脚,划出诗歌的停顿。
野望
唐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答案见上诗画斜线处和加粗字。
三、精讲点拨
(一)“野望”,“望”东皋美景
再次诵读诗歌,回答问题,
1.请问什么时间“望”的?在哪里“望”的?
学生边读诗,边勾画相应的词句。
如:野、东皋(“望”的地点)薄暮(“望”的时间)
答案预设:薄暮作者驻足隐居地附近的东皋,四处眺望。
2.作者“望”到了什么景?(用原诗中的原句回答)
此题不难,学生在上次阅读的基础上直接回答
答案预设:“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3.用你自己的话描绘所望之景,并概括画面的特点。
点拨:弄清楚写了哪些景,用哪些形容词、动词来修饰,描写景的。
(1)同桌之间先相互描述
(2)学生发言
(3)教师点拨发言:皆,都,树树,每一棵树,都是秋天的萧条凄凉之景。在古代诗人眼中秋天是一个落叶飘零,萧条凄凉的季节,他们往往由这个季节想到生命的凋零。山山,每一座山;唯,只,每一座山上遍布落日的余晖。李商隐曾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古人常用夕阳来象征美好但即将没落的事物。“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牧人赶着牛犊,带着猎马满载而归,“归”、“返”写出目之所及,人人都有自己的归宿。中国古人特别讲究归属感,不仅有身体上的,更有一种心灵上的归属感,词句言下之意自己找不到心灵上的归属感,正好与上文“徙倚”相照应。
(4)答案预设:东皋薄暮,诗人驻足远眺,每一棵树落叶纷飞,染遍了秋天的凄凉萧条之色;每一座山只剩下了落日的余晖,美好但萧瑟,牧人们带着猎马,赶着牛犊,载满收获,三三俩俩结伴而归,而此刻他——王绩却孤独地徘徊在东皋之上,不知何去何从。闲适却萧条落寞的画面。
(二)“野望”,“望”徘徊于东皋的孤独诗人
卞之琳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东皋是王绩眼中一道孤独而又亮丽的风景,王绩何尝不是我们眼中一道孤寂的风景呢?再读诗歌,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作者。
1.学生再次诵读诗歌,圈点勾画描写作者动作、神态的动词或形容词说说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王绩
2.学生自由发言(略)
3.教师点拨学生的发言:徙倚,徘徊,走过来走过去,表明一个人内心特别的彷徨矛盾,不知该何去何从,王绩此时就孤独地徘徊在东皋之上。依,有依靠,归依的意思,是说他不知到自己的归属在哪里,古人有“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的传统,王绩再次暗示他没有可供施展才华的归属地,没有一展抱负的舞台。“相顾无相识”:相望却不相识,在牧人眼中他只是一个孤独而又怪异的徘徊者,一个既不耕种,又不打猎的怪异者,他们相互望着却无话可说,或者根本就是陌路人,“不相识”再次凸显作者的孤寂无所皈依,既不属于牧人的群体,也回归不到读书人、士大夫所在的政治舞台,只能徘徊再徘徊。“长歌怀采薇”“长歌”,纵声高歌,当一个人的情感高兴或痛苦到极致时就会纵声高歌,“怀采薇”怀念采薇的英雄们,无奈之下王绩只能把“望”的目光伸向古代的高洁之士,纵然穷途末路,纵然际遇坎坷,不能兼济天下,也要高洁不群,独善其身。
4.背景补充:王绩隋末唐初人,经历了朝代更迭,自幼博闻强识,才华横溢,无奈身处隋末黑暗动荡的社会中难有一番作为。唐朝建立,气象万千,前朝旧臣的身份却让他处境异常尴尬,不得重用,只能在悲愤不平,孤寂无奈中虚度光阴,感叹怀才不遇。
5.答案预设:
孤独徘徊东皋之上的王绩眼中遍布秋日萧条之景,一如自己的人生处境,想要有一番作为却不得重用,归隐田园却与农人、牧人格格不入,无奈之下只能纵声高歌怀念采薇的英雄们,借此来表达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不甘,和不坠青云之志的卓尔不群。我们看到了他的无奈,看到了他的悲愤,更看到了他在坎坷面前的坚持和坚守。人生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会在王绩身上得到什么启示呢?
四、拓展延伸
“野望”,“望”自己
王绩是我们眼中一道孤寂而又卓尔不群的靓丽风景,其实我们自己何尝不是人世间的一道道美景呢?人生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当面对困难,面临各种选择时,你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说说你“望”到了一个怎样的自己,你希望成为一个怎样的自己。
此题意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希望他们能从王绩身上受到启示,多回望或展望自己的人生,在任何情况下努力做一个有所追求,有所坚守,不畏艰难,勇敢前行的人。
1.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自由说。
2.学生课堂发言。
3.答案预设:
(1)我望到了曾经自己的胆小懦弱,做什么事总是瞻前顾后,我要像王绩那样哪怕前行的道路艰难曲折也要勇敢追求。
(2)我望到了一个努力拼搏的自己,我每天起早贪黑,遨游于书的海洋中不断地充实自己,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够实现我的梦想。
(3)我望到了二十年以后的自己,我已经成为了一名著名的生物科学家,为人类、为地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我的梦想,我要努力学习。
(4)我望到了一个乐观的自己,虽然我会碰到许多困难,但我仍能用微笑来面对,我相信爱笑的人机会多。
(5)我望到了我们的社会,它很美好,有许多的机会可以实现梦想,而不像古代,专治落后,埋没了好多人才,所以我们要珍惜生活,努力奋斗,报效祖国。
……
五、课堂总结
东皋是王绩眼中孤独而又亮丽,萧条而又凄凉的美景,景中融着作者深深的孤寂无奈,执着坚守;王绩是我们眼中一道透着伤感却卓尔不群的美景,身处逆境,不甘平庸,穷途末路不坠青云之志;我们也要在人生的坎坎坷坷,风风雨雨中,砥砺前行,顽强拼搏,做人世间那道最为靓丽的独特美景。
六、板书设计
《野望》
“ 望”秋景
“望”作者
“望”自己
七、作业布置
(一)默写《野望》,并总结它的思想情感。
答案设置:本诗通过写作者徘徊东皋,放眼远望树树秋色,山山落晖,牧人日落而返的哀乐之景,表达了作者孤寂而又无所归依的悲伤无奈之情,和不甘就此消沉立志归隐的高洁情操。
(二)小作文:_______(自己的名字),我想对你说
作业设计意图:把作业设计为不同的层次,既有对基础的夯实,对总结、概括能力的培养,也有通过写作表达对自己成长的反思与期望。把课文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素养。尽力做到课后巩固能时刻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而展开。
八、教后反思
教《野望》这首诗要紧扣“望”字而教,由“望”到了怎样的景,上升到“望”到了怎样的诗人形象,再拓展到“望”到了怎样的自己。按这样的环节教学不仅能步步深入,同时能引导学生全面地反思自己,展望自己,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本节课思维切入点较好,就是课堂时间有限不能让更多的学生回答问题,展示自己,教师以后要学会多分解课堂任务,分组布置任务,带动更多的同学参与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