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6.1 反比例函数-教学设计 (1)(第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6.1 反比例函数-教学设计 (1)(第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4-07 15:4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陈炜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6.1反比例函数(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经历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表达式的过程。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反比例函数的概念,理解比例系数k的具体意义,渗透模型思想。 2.会通过已知自变量的值求相应反比例函数的值,运用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值求相应自变量的值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树立应用意识。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教学难点: 1. 在跨学科情境中求反比例函数表达式,并利用不等式与函数模型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总结待定系数法求表达式的步骤 活动一:边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边回忆待定系数法的步骤. 问题1:已知y是关于x的一次函数,当x=2时,y=4;当x=4时,y=2 . 你能求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 问题2: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表达式的基本步骤是? 活动二:完成例题1,总结待定系数法的步骤. 例1 已知y是关于x的反比例函数,当x=2时,y=4,求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和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小结1: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表达式的步骤为—— ①设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②代入一对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 ③列出关于比例系数k的方程; ④解出比例系数k; ⑤写出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设计意图】在求反比例函数表达式的过程中,“代入一对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时会产生两种方法,一是直接代入. 也可以利用比例系数k其实就是xy的乘积,直接求得k. (二)巩固练习,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活动一:完成巩固练习. 1. 已知反比例函数,当x=2时,y=2. 则当x=4时,y= . 问题1:针对第1题,一定要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表达式,再代入x=4求值吗? 小结1:利用两个变量的反比例关系,可得k=x1y1= x2y2,可以直接求x=4时,y的值. 2. 已知y与x-1成反比例,且当x=2时,y=-5,求y与x间的函数关系式. 3. 已知y与z成正比例,z与x成反比例. 当x=-4时,z=3,y=-4. 求: (1)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 (2)当z=-1时,x,y的值. 【设计意图】3个练习设计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反比例关系的认识,第1题旨在让学生体验反比例函数两个变量乘积为定值的本质属性;第2、3个问题中的反比例关系比较复杂,学生需要认真审题,并正确设好函数表达式. 第3问涉及y,z,x三个变量,解决第3问有两种方法,方法一直接用待定系数法先求出y关于z的函数和z关于x的函数,再用含x的代数式代入消掉z. 方法二在代入具体值之前先消掉z,只用代入y与x的值,求一次表达式即可. (三)科学应用,生活中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活动一:完成例题2. 例2 一辆汽车前灯电路上的电压保持不变,通过灯泡的电流越大,灯就越亮. 设选用灯泡的电阻为R(Ω),通过的电流强度为Ι(A). (1)若电阻为30Ω,通过的电流强度为0.40A,求Ι关于R的函数表达式,并说明比例系数的实际意义. (2)若分别选用电阻为120 Ω ,60 Ω ,30Ω的灯泡,求相应的电流. (3)如果电阻大于30 Ω,那么与原来的相比,汽车前灯的亮度将发生什么变化? 问题1:前面的问题都是直接给出明确的反比例关系,从而设函数表达式. 例题2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两个变量成反比例,它们的反比例关系隐藏在哪里? 小结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问题2:当电阻R变成原来的(n为正整数,且n≥2)时,电流I将怎样变化? 小结2:当电阻R变成原来的(n为正整数,且n≥2)时,电流I将变为原来的n倍. 【设计意图】例题2以科学为情境背景,学生在八年级已经学习了相关的电学关系,所以第1问的解决较为容易. 第2问,可以分别代入自变量的值求相应的函数值;也可以利用几个电阻间的倍数关系,探索对应电流的倍分关系. 第3问涉及不等关系,学生还没有学习函数图象,难以直观地理解问题,只能通过正分数比较大小,分母越大,正分数越小的结论来做出判断. 活动二:完成练习4. 4. 在面积为定值的一组矩形中,当矩形的一边长为7.5cm时,它的另一边长为8cm. (1)设矩形相邻的两边长分别为x(cm),y(cm),求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 这个函数是反比例函数吗?如果是,指出比例系数. (2)若其中一个矩形的一条边长为5cm,求这个矩形与之相邻的另一边长. 问题3:如图1,我画出了这个矩形,并且把面积等于60cm2的很多个矩形都画了出来. 如图2,把它们叠放,使得顶点An与直角坐标系的原点重合,AnBn边落在x轴正半轴,AnDn边落在y轴正半轴. 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3:顶点Cn的坐标满足函数表达式,则它是函数图象上的点. 将无数个面积为60 cm2的矩形叠放,这些无数个顶点就形成了光滑的曲线. …… 图1 图2 【设计意图】解决第1小题时,有两种思考角度,角度一由面积为定值确定是反比例函数,设表达式为,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表达式. 角度二由面积公式直接获得xy=k,再代入x,y确定k. 后者更能体现比例系数k的实际意义. 通过练习4,启发学生课后进一步思考,这条曲线有什么性质?对于任意的反比例函数,它的函数图像应该是怎么样的?开启新的研究方向. (四)课堂小结,梳理反比例函数的知识 活动一:交流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构建知识体系(图3).提出思考题,自主展开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等的预习. 思考题:回顾一次函数图象的研究过程,与同伴合作,尝试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