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I人教新课标 第四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学案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必修I人教新课标 第四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学案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10-12 20:5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学习目标:
1、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表现形式。
2、了解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理解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
3、运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分析常见地貌的成因。
课前预习:
一、内力作用
阅读教材P69~70文字和图4.1~4.2,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____ __,主要是________ 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
(1)地壳运动
①水平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______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使岩层发生________和 ;常形成绵长的_____ ___和巨大的____ ____。
②垂直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______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______和____ __;引起地势的 和___ _____。
(2)岩浆活动: (举例)。
(3)变质作用: (举例)。
3.影响:形成 与 、 与 等,使地表变得___ _____。
二、外力作用
阅读教材P70~71文字和图4.3~4.6,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_______ ___。
2.主要形式:
(1)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在 或 的地方,在______、 及 的影响下发生的 和 。其产物堆积在 。
(2)侵蚀作用:是指 ( http: / / www.21cnjy.com ) 、______、______等在 下对 岩石及其 的破坏作用。其侵蚀掉的物质 原地,原地形成 。
(3)搬运作用:是指风化或侵蚀的产物被 、 、 等 离开原地。
(4)堆积作用:是指被搬运的物质在 过程中,因 或 而 下来。
3.结果:通过 、 对地表进行 ,并将物质从 处 到 处 ,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______。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阅读教材P72文字和图4.8,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三大类岩石及其成因
岩浆岩:岩浆 岩石圈上部或 地表________而成。
沉积岩:各种岩石经______、________、______、堆积、________而成。
变质岩:已生成的岩石在______、______下_____而成。
2.绘制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式图
在下图的方框中填注“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四种物质;在箭头上填写物质间发生转化地质作用。
3.意义
我们今天看到的山系和盆地,以及流水、冰川、风成地貌等,是________________在地表留下的痕迹。
课堂探究:
1、读以下材料,分析相关问题:
材料一: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世界上海拔超过8 000米的14座山峰,位于青藏高原边缘的喜马拉雅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古生物学家在与珠穆朗玛峰峰顶同属一个层位的岩层中发现了三叶虫、腕足类和海百合等古代海生生物化石。
材料二: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示意图。
材料三:研究表明,如果只考虑青藏高原地区的持续抬升因素,珠峰的高度应在20000米以上,而最新测量结果实际为8844.43米。
(1)青藏高原形成的能量来源主要是什么?其地壳运动的主要方向是怎样的?
 
(2)内力作用中,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是什么?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分为哪两类,如何区分?
(3)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速度与火山活动相比有何差异? 
(4)你能解释珠峰高度为什么没有达到两万米高度的原因吗?由此推测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内、外力之间的关系
2、下面是一组地貌景观图片,请根据这些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地貌主要是在什么外力作用下形成的?
(2)在我国哪些地区可以找到这些地貌?
 
 
(3)画框图描述几种外力作用之间的关系。
3、运用岩石圈物质循环原理,分析以下问题:http: //www .
(1)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互相转化的模式图是哪一幅图?简述判断依据。
(2)说明三大类岩石及岩浆的转化关系。
知识结构:(用框图的方式描述本节的知识结构)
达标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内、外力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
B.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C.外力作用强度较小,速度缓慢,内力作用激烈而迅速
D.内力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2、下列内力作用中,哪种是塑造地表形态的最主要方式( )
A.地震 B.地壳运动 C.岩浆活动 D.变质作用
3、下列地貌景观,属内力作用的是( )
A.U形的冰川谷 B.路南石林 C.夏威夷群岛 D.戈壁、荒漠
4、造成花岗岩球状地貌的主要因素是( )
A.流水 B.冰川 C.风力 D.温度变化
5、下图是四种地貌景观,下列有关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的判断,正确的是( )
A.a——冰川侵蚀 b——火山活动 c——风化作用 d——流水侵蚀
B. a——流水侵蚀 b——火山活动 c——风化作用 d——流水侵蚀
C. a——海水侵蚀 b——地壳运动 c——风力堆积 d——流水堆积
D. a——流水侵蚀 b——地壳运动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
读图,完成6~7题。
6、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7、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读某地质剖面示意图,分析判断8~9题。
8.有关图示各处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沉积岩 ②侵入岩 ④沉积岩 ⑤岩浆
B.①沉积岩 ②喷出岩 ④变质岩 ⑤沉积岩
C.①变质岩 ②侵入岩 ④变质岩 ⑤喷出岩
D.①沉积岩 ②侵入岩 ④变质岩 ⑤喷出岩
9.下列能正确反映地壳物质循环的是(  )
A.③—②—①—④—③ B.③—⑤—①—④—②
C.③—①—④—② D.②—④—①—⑤
10、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代表火山活动的地质过程及形成的岩石是( )
A.7,a B.3,b C.2,c D.1,d
11、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严重缺损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浪的侵蚀作用 B.风化、风蚀作用
C.冰川的侵蚀作用 D.流水的侵蚀作用
二、综合题
12.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分别代表    和    。
(2)①②③④中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有    ,来自地球外部的有    。
(3)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    ,表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的是    。
(4)在台湾东北海岸的“野柳公园”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有一群海岸怪石,其中以“女王头”(如右图)最为著名。但其“玉颈”逐年变细,预计15年后将面临“断头”危机。其“玉颈”变细是受    作用的影响,该作用对应于图中的    (填序号)。
13、下图为我国40 N附近的剖面图,读图回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图中丙、丁所代表的地形区分别是 ________ 、 _______ 。
(2)图中所示地形区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请你根据图示信息在下图括号中填出各地区主导外力作用类型。
(3)甲乙到丙的搬运作用的主要外力是 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从丙到丁的搬运作用的主要外力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固结成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