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富贵不能淫》视频
第23课 富贵不能淫
《孟子》
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2.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方法及论证思路。
3.了解孟子主张,掌握“富贵不能淫”的道理。
01
晓常识
姓名:
籍贯:
作品:
身份: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邹国。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施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
01
晓常识
孟子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孟子》
01
晓常识
02
夯基础
(1)掌握下列字音字形
轲( ) 淫( )
邹人( ) 衣冠( )
公孙yǎn( ) 丈夫之ɡuàn( )
kē
zōu
yín
衍
冠
ɡuān
03
识文本
自主学习
1.有节奏地朗读文章。
2.根据注释,把握文章大意。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4.文言基础知识梳理。
1.朗读文章,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03
识文本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根据注释,把握文章大意。
03
识文本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 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 安居而天下熄。”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居家中,真正停息,天下就太平。”
真正,确实
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孟子说:“这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以教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以教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把顺从当作准则,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
03
识文本
怎么,哪里
行冠礼
教导、训诲
同“汝”,你
丈夫
准则,标准
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义。实现理想,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的结果);不能实现理想,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迷惑他的心思,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气节,威武不能屈服他的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03
识文本
仁
礼
义
遵从
使……迷惑
使……改变
使……屈服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03
识文本
3.文言基础知识梳理——古今异义
03
识文本
今义:女子的配偶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母命之
古义:男子
今义:命令
古义:教导、训诲
以顺为正者
富贵不能淫
古义:惑乱、迷惑
今义:放纵、淫乱
古义:准则、标准
今义:正确
3.文言基础知识梳理——古今异义
03
识文本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使动用法,使……迷惑。
使动用法,使……动摇。
使动用法,使……屈服。
3.文言基础知识梳理——词类活用
03
识文本
(1)省略句: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戒之曰。
(省去主语“母亲”)
(2)判断句:
(“……者,……也”,表判断)
3.文言基础知识梳理——特殊句式
03
识文本
1.景春和孟子各是如何看待公孙衍、张仪这类人的?
他们能够左右诸侯,影响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是了不起的大丈夫。
景春:
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原则。
孟子:
2.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高官厚禄不能乱我心
贫贱不能移——家贫位卑不能改变我志向
威武不能屈——威利相逼不能使我卑躬屈膝
3.孟子认为怎样才能成为大丈夫?(用原文回答)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贯彻儒家倡导的仁义礼 )
(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立身处世态度)
4.孟子举生活实例的目的是什么?
孟子举男子加冠、女子出嫁这样的生活现象,言下之意是:你景春怎么连此类常识都没有呢?从论证方法看,这句既是举例论证,又是类比论证,以“女子”守礼教来类比“大丈夫”的矢志不渝。
5.孟子是怎样从正面展开论述的?
孟子用排比句从正面论述,“广居”、“正位”、“大道”分别比喻“仁”、“礼”、“义”,这是比喻论证,同时与上面构成对比论证;用“得志”和“不得志”分别表明“大丈夫”应有的行为准则,这又是一种对比。
6.本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通过事例阐述大丈夫的所作所为,通过“得志”与“不得志”的对比,分析他们对待理想、志向、人生的态度,赞美了大丈夫高洁的品质。
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
7.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力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富贵不能淫》通过景春与孟子对于“大丈夫”的不同论述,明确提出了孟子关于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的观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富贵不能淫
得 志
不 得 志
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1.翻译下列句子。
(真正的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大道——义。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2.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是什么?
他们以自己的喜怒哀乐行事,挑起天下战争,这是崇尚强权,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不以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平为己任,不以百姓幸福为理想。
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绝不离婚”,这16个字,被形容为学堂倡导的“女德”四项基本原则。目前这类女德班正在全国遍地开花:从北京、山东、河北一直绵延到陕西、广东和海南。
你怎么看待“女德班”的四项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