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3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9 18:48:4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教学设计
学 科 语文 年 级 初二 教学形式 课堂
课题名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情分析 1.学生的学习特征,能力基础。 初二学生对于要掌握孟子的政论,无疑是有一定难度的,学生能力有限,对于战国时期的背景比较陌生,所以需要老师精心准备,大量铺垫。对于一名初二学生来讲,要激发他的兴趣。培养他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兴趣,使之集中注意,探索新的领域。我班能力尚可,学习上也比较积极主动,所以这堂课的开展并不是非常艰难。 2.学生对之前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知识基础。 从初一开始,学生就慢慢深入文言文的学习,从短小的故事到简单的游记,已经对文言文有了一定的认知,文言词汇掌握也有了一定基础。欠缺对孟子理论的认知,欠缺对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思想的认识,需要老师前期铺垫。 3.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可能存在非科学或前科学概念的干扰。 对历史知识的空缺,对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思想的认识。儒家思想“仁、礼、义”的认知。 4.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情感、态度、愿望、需求、重视等状况。 因为之前文言文大多是小故事,所以第一次学习政论是充满好奇的,在我多次铺垫之后也有了一定的认知,充满好奇,也鼓足勇气想要进行尝试。
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整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知识结构或新旧知识的关联等。 本文记叙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突出“人和”的重要性,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文章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提出来“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的诊断,阐明了“仁政”的必要性。由战事到国事,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明确了是否“人和”决定战争的胜败;能否施行“仁政”,决定君主能否得到天下的重要意义,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 初二学生初次接受政论这种文体,整个内容又彰显了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体系,所以这个新的知识体系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也是举足轻重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学目标:
  一、学习孟子政论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分缕析、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
  二、了解并掌握课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学习课文中的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   三、正确理解并认识“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
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人心向背的重要性,要积极乐观,敢为天下先,要有创新精神,要有挑战权威的勇气。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言字词的难点掌握。 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感受孟子纵横捭阖的论证气势。 学会用已经学到的议论文分析的方法来分析孟子的短论。 难点: 孟子政论的特点。 分析课文的论证思路,确认本文的论点。
教学策略: 一、引导学生认真进行课前预习,着重了解孟子的生平及主张并熟悉课文。
  二、教学处理应从传统的字词文句教学中有所提高,可充分利用书下注释及有关工具书,引导学生自学,重点在于理清脉络,了解论证方法;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反复诵读,直至背诵、默写。 四、结合多媒体直观剖析。 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与分析,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可以展开辩论。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二、解题 三、朗读 全文 四.分析课文 五、小结全文。 从诸子百家的政见导入孟子的“仁政”。 何为“道”,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 (一)道路。 (二)途径;方向。 (三)道理。 (四)方法;技艺。 (五)德行;封建伦理纲常。 (六)思想学说或宗教教义。 (七)说。 (八)历史上的行政区域。 (九)线条;细长的痕迹。 (十)量词。 儒家之道与道家之道的区别: 道家之道:事情发展的规律,即道法自然。(道可道,非常道。) 儒家之道:最崇高最真理的政治理想,即大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注意语音、语调、节奏、重音。感受孟子政论磅礴的气势,犀利的语言。并对朗读作简要指导。并对字词作适当解释。 1、 再读课文,议议本文论点 A: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生讨论,从两方面进行疏导: 2、精读课文,回顾以往积累,想想孟子游说国君推行仁政,为何屡遭失败呢? 学生讨论,然后进行总结。《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司马迁评价孟子说:“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3、学生探究: 被战国君主鄙弃的儒术在西汉得到汉武帝的大力推崇,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似乎只有合乎时代的思想方可有用武之地。 在十八世纪的西方,伏尔泰等人却倡导了与当时君主宗教背道而驰的启蒙运动,敢为天下先。 应该适应潮流还是应该勇为最先做一个开拓者?结合当今时代特点,谈谈我们这个时代的青少年需要有怎样的思想理念。
(一)分析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2(二) 提问:应该怎样看待孟子得“人和”的主张?
  充分讨论明确。
学生谈自己所认知的诸子百说或者思想,大家一起探究。 从学生所知的“道”入手,让学生畅谈。 学生朗读,自我理解,可交流,由其他同学或者老师视情况答疑。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之下逐层分析。 1.学生讨论,从两方面进行疏导:孟子的思想;孟子政论的目的以及论证思路,让学生自己寻找到答案。 第一方面:通过简介孟子和《孟子》来分析:
  孟子,名轲(“孟子”是人们对他的敬称),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辩论家。他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著书立说。《孟子》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从这里来看,孟子是一位思想家,并不是军事家,故此,论点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第二方面:从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来得出结论。在分析时,疏通句意。教者释疑、点拨,重点注意下列词语及句子: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固国”“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威天下”:“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寡助之至”:“之”,动词,作“到”讲。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由此得出结论:以战争为例来证明治国的道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战争只是一个具体的事例,作为事实论据。 2、学生讨论:、精读课文,回顾以往积累,想想孟子游说国君推行仁政,为何屡遭失败呢? 3、学生在老师引导下探讨:应该适应潮流还是应该勇为最先做一个开拓者? 学生小组讨论后明确(一) 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学生小组讨论后明确(二) 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跨学科认知,用历史知识来补充语文学习。 同学们都知道“道”,那么“道”的意思有多少,真正的“道”是什么,还是值得探究的。 诵读经典诗文意义重大,学会自己品读,自我认知。 课文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媒介,而不是最终获取的知识,要求学生懂得质疑,学会抽丝剥茧,教师只能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而不能越俎代庖,给出答案,所以这一个环节的设置其实就是培养学生分析的能力。让学生探讨发言,也让学生挑战不同的想法,有质疑的精神,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学习一篇课文,并且是一片文言文,需要 从字词入手探疑,但是不要局限于梳理和对文本的分析,要学会多元化思考,学会多门学科的结合。学会从文本到生活的转化。
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道→儒家之道:最崇高最真理的政治理想,即大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天时 战争{ 地利 → 人和 人和
分层作业设计 背诵全文。 根据作业本内容选择性完成。 结合你所熟知的战争来分析战争中人和的重要性,小组探讨交流。推选最佳作品课堂交流。 4、以《敢为天下先》为题,写一份演讲稿,班级展示。 备注:这四个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能力适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