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同步练习(含解析) 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同步练习(含解析) 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4-10 19:5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22年6月5日是第51个世界环境日,今年中国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乘坐地铁出行,践行绿色环保 B.大力发展露天烧烤,打造济南特色
C.用煤改电取暖,落实节能减排 D.垃圾分类处理,倡导资源再利用
2.下列常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不锈钢 B.塑料 C.铝合金 D.棉布
3.下列变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油分馏出汽油柴油 B.煤的形成 C.活性炭吸附杂质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4.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有害气体甲醛,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
B.该反应中分子种类不变
C.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减少污染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乳化作用相比,溶解能使物质混合的更均匀
B.棉花叶片枯黄,应及时施用硫酸钾等钾肥
C.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都应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D.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级别数值就越大,空气质量越差
6.检验、鉴别、除杂、分离是重要的化学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检验氨气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B 鉴别棉麻和真丝 点燃,闻气味
C 除去NaCl中的Na2CO3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
D 分离四氧化三铁和铁粉 用磁铁吸引
A.A B.B C.C D.D
7.新冠疫情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下列行为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A.戴过的口罩不做处理随便乱扔 B.出门尽量多开私家车
C.居家隔离时提倡多开空调 D.倡导少用一次性筷子
8.化学与日常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石油加热炼制可得到汽油、柴油等产品 B.催化剂一定会加快反应速率
C.塑料废弃物会导致白色污染 D.酸雨pH<5.6,会对生态造成危害
9.下列做法与“建设美丽和生态遂川”理念不相符的是
A.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B.污水分级处理后再利用
C.燃放烟花爆竹 D.分类处理生活垃圾
10.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众生的地球”,下列做法与该主题不符的是
A.分类回收处理生活垃圾 B.城市公园内焚烧落叶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D.倡导市民低碳出行
二、判断题
11.为减少“白色污染”,可将塑料垃圾集中焚烧处理( )
12.环境污染就是化学造成的。( )
13.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玻璃、合金都属于合成材料( )
14.使用乙醇汽油,能避免温室效应加剧( )
15.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多少不影响人体健康( )
三、综合应用题
16.“双减”政策显成效,课后服务呈亮点。学校利用课后服务开展多种兴趣小组活动。
Ⅰ.第一兴趣小组同学通过上网等多种途径研究航天化学知识。
(1)运载“天问一号”环绕器用的是长征五号火箭。发射火箭使用液氢作为能源,说明氢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液氢做能源的优点是 。(写一点)
(2)火星低层大气的主要成分大约如下:
气体种类 二氧化碳 氩气 氮气 氧气 一氧化碳等
气体含量 95.9% 2.0% 1.9% 0.14% 0.06%
下列有关地球上的空气与火星大气成分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地球上的空气和火星大气都是混合物
b.地球上的空气和火星的大气中O2的体积分数相同
c.将火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分解可以转化为氮气,能提高氮气含量
(3)太阳能电池板大量使用硅片。硅原子和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硅片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 (选填“活泼”或“稳定”)。
Ⅱ.第二兴趣小组同学探究学校直饮机的相关知识。同学们利用直饮机说明书中提供的工作流程图(如图所示),进行以下探究。
(4)步骤①中利用活性炭具有 作用,除去有颜色和有异味的物质,同时也可以除去铜离子 (写离子符号)等重金属离子。
(5)步骤②中超滤膜可以让水分子等小分子通过,而大分子无法通过,超滤膜净化水的过程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 (填实验操作名称)。
(6)步骤③的作用是 (选填“照明”或“消毒”)。
(7)含可溶性Ca(HCO3)2的自来水通过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煮沸过程中,Ca(HCO3)2分解生成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8)取少量直饮水置于试管中,滴加几滴 ,振荡,可以判断直饮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17.2021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中国将力争碳排放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降低“碳排放”过程中,化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实现“碳中和”,需要通过能源结构的调整和替代实现。
①能源的清洁低碳化,页岩气是蕴藏于页岩层可供开采的天然气资源,其成分以甲烷为主,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请写出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②完善能源双控制度,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填序号)。
A.氢能 B.风能 C.太阳能 D.石油
(2)在全球碳循环图中,能消耗CO2的途径是 ,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CO2,因为化石燃料中含有 元素。
(3)利用庞大的水体使海洋成为封存CO2的容器,但会引起海水 。
(4)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释放CO2”,实现碳循环(上图1所示)。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对此非常感兴趣,在老师指导下,设计如图2装置探究上述设想的反应原理。
①能证明装置A“释放CO2”的现象是 。
②装置B在实验结束撤掉酒精喷灯时的作用是 。
③实验后小组同学对D中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以证明是否“捕捉”到CO2。
Ⅰ、甲同学取样D中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认为试管中的固体为碳酸钙。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D中固体为碳酸钙,其理由是 。
Ⅱ、乙同学取样D中固体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 ,认为固体中肯定有氧化钙,但无法确定是否有碳酸钙。
Ⅲ、丙同学认为利用感觉温度变化的方法判断是否有氧化钙不可靠,丙同学将甲、乙两同学的试管内物质混合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入酚酞,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根据 现象,得出D固体中含有氧化钙和碳酸钙。
18.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提出:
“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碳达峰”就是我们国家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而到2060年,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按,这就是“碳中和”。

①实现“碳中和”,需要通过能源结构的调整和替代实现。
②能源的清洁低碳化,是“十四五”碳达峰部署的重点工作。页岩气是蕴藏于页岩层可供开采的天然气资源,其成分以甲烷为主,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和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居民燃气、城市供热、发电、汽车燃料和化工生产等。
请写出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选填“化合”、“分解”、“氧化”或“复分解”之一)
②完善能源双控制度,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填序号)。
A.氢能B.风能C.太阳能D.石油
③氢氧燃料电池汽车替代传统能源汽车,可有效减少碳排放。氢氧燃料电池供电的过程中, 能转化为电能。
④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需要每个人的努力与践行。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填序号)。
A.骑行共享单车,倡导绿色出行B.践行光盘行动,杜绝铺张浪费
C.旧衣焚烧掩埋,加快生产销售D.选用节能家电,减少能源消耗
(2)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需要科学技术发挥核心作用。工业生产中,关键工艺流程的低碳化改造十分重要。早在二十世纪初,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优化并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
如图所示为Na2CO3和NH4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由图可知,t1℃时,两者中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是 。
②t2℃时, NH4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Na2C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t1℃时,25g水中加入10 g Na2CO3固体,经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④t2℃时,将等质量的NH4Cl饱和溶液和Na2CO3饱和溶液均降温至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
参考答案:
1.B
【详解】A、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能节约资源,符合理念;
B、大力发展露天烧烤,会造成空气污染,不符合理念;
C、用煤改电取暖,节约了资源,减少空气污染,符合理念;
D、垃圾分类处理,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符合理念。
故选B。
2.B
【详解】有机合成材料必须具备三个特征:人工合成、有机物、高分子;A、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故A错误;B、塑料是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B正确;C、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C错误;D、棉布是天然纤维,不属于合成材料,故D错误。故选B。
3.B
【详解】A、利用石油中各成分沸点不同分馏出汽油和柴油,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
B、植物等被埋于土中,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煤,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符合题意;
C、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杂质,该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
D、干冰升华吸热,使其周围空气的水蒸气冷凝成为液态的水,从而形成降雨,该过程是物质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B
【详解】A、从示意图可知,甲为甲醛,乙是氧气,并是二氧化碳,丁是水,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正确。
B、该反应有CO2、H2O生成,分子种类改变,错误。
C、从图中原子数目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同,则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正确。
D、将甲醛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可以减少污染,正确。
故选B。
5.B
【详解】A.溶液中的物质以分子、离子等微粒充分混合,而乳化作用是将难溶物以液滴(很多分子的聚集体)的形成分散在水分子中,与乳化作用相比,溶解能使物质混合的更均匀,选项正确;
B.棉花叶片枯黄,说明缺乏氮肥,应及时施用硝酸铵等氮肥,选项错误;
C.加热或点燃可燃性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易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都应先检验气体的纯度,防止燃烧时发生爆炸,选项正确;
D.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级别数值就越大,空气质量越差,选项正确。
故选B。
6.D
【详解】A、氨气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用于检验氨气,正确;
B、棉麻线为植物纤维,含有糖类灼烧无烧焦羽毛味;真丝含有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味;灼烧可以鉴别;正确;
C、碳酸钠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钠,盐酸具有挥发性,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晶体,正确;
D、四氧化三铁和铁粉都能被磁铁吸引,不能用磁铁吸引鉴别,错误;
故选D。
7.D
【详解】A、戴过的口罩不做处理随便乱扔,病毒四处传播,导致疾病难以控制,不符合环保理念;
B、出门尽量多来私家车,排放大量汽车尾气,不符合环保理念;
C、居家隔离时提倡多开空调,浪费电能,不符合环保理念;
D、倡导少用一次性筷子,节约森林资源,符合环保理念;
故选:D。
8.B
【详解】A、石油是混合物,加热时根据各物质的沸点不同,将各种物质进行分离,可以得到汽油、柴油等产品,故A正确;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一定是加快反应速率,也可能减慢反应速率,故B错误;
C、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故C正确;
D、酸雨pH<5.6,会造成土壤酸化等,对生态造成危害,故D正确。
故选B。
9.C
【详解】A、使用清洁能源,能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保护环境,该做法与理念相符;
B、污水处理后再排放,能保护水资源,该做法与理念相符;
C、燃放烟花爆竹,会污染环境,该做法与理念不相符;
D、垃圾分类处理,既能节约资源,又能保护环境,该做法与理念相符。
故选C。
10.B
【详解】A、垃圾分类处理利于保护环境,故A正确;
B、焚烧秸秆污染空气,不利于保护环境,故B错误;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利于保护环境,故C正确;
D、倡导市民低碳出行,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故D正确。
故选B。
11.错误
【详解】“白色污染”是指废塑料对环境的污染,塑料垃圾集中焚烧会产生大量废气,污染空气。
12.错误
【详解】环境污染的原因有很多,故该说法错误。
13.错误
【详解】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玻璃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错误。
14.错误
【详解】温室效应是因为二氧化碳排放过多造成的,而乙醇汽油的燃烧会排放二氧化碳,所以不能避免温室效应加剧,故该说法错误。
15.错误
【详解】可吸入颗粒物属于空气的污染物之一,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较大,说法错误。
16.(1) 可燃性 热值高(或无污染等)
(2)bc/cb
(3)稳定
(4) 吸附 Cu2+
(5)过滤
(6)消毒
(7)
(8)肥皂水
【详解】(1)发射火箭使用液氢作为能源,说明氢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可燃性,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无污染,且热值高等,故填:可燃性热值高(或无污染等)。
(2)a.地球上的空气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组成;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火星大气由二氧化碳、氩气、氮气、氧气、一氧化碳等多种气体组成,故二者都属于混合物,该说法合理,选项a不符合题意;
b.地球上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火星的大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0.14%,所以地球上的空气和火星的大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不同,该选项说法不合理,选项b符合题意;
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二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氮气由氮元素组成,所以火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能转化为氮气,该选项说法不合理,选项c符合题意;
故填: bc。
(3)硅原子和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4个,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电子,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故填:稳定。
(4)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步骤①中利用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铜离子离子符号表示为Cu2+,故填:吸附;Cu2+。
(5)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混合物分离的方法;步骤②中超滤膜可以让水分子等小分子通过,而大分子无法通过,超滤膜净化水的过程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过滤,故填:过滤。
(6)步骤③的紫外线灯管照射的作用是杀菌消毒,故填:消毒。
(7)碳酸氢钙分解生成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8)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振荡,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所以取少量直饮水置于试管中,滴加几滴肥皂水,振荡,可以判断直饮水是硬水还是软水,故填:肥皂水。
17.(1)
D
(2) 光合作用 碳/C
(3)酸化
(4) 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防止液体倒流入A中的试管把试管炸裂 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可能导致出现白色不溶物 发热 滤液变红色,产生气泡
【详解】(1)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新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氢能,石油属于化石能源,选项D符合题意。故填: ;D。
(2)在全球碳循环图中,能消耗CO2的途径是光合作用;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CO2,因为化石燃料中含有碳元素,故填:碳(或C)。
(3)利用庞大的水体使海洋成为封存CO2的容器,由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会引起海水酸化,故填:酸化。
(4)①能证明装置A“释放CO2”的现象是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使曾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填: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装置B是安全瓶,在实验结束撤掉酒精喷灯时的作用是防止液体倒流入A中的试管把试管炸裂,故填:防止液体倒流入A中的试管把试管炸裂;
Ⅰ、甲同学取样D中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认为试管中的固体为碳酸钙。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D中固体为碳酸钙,其理由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可能导致出现白色不溶物,故填: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可能导致出现白色不溶物。
Ⅱ、乙同学取样D中固体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认为固体中肯定有氧化钙,但无法确定是否有碳酸钙,是因为氧化钙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故填:发热。
Ⅲ、将甲、乙两同学的试管内物质混合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入酚酞,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滤渣中若含有碳酸钙,会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根据滤液变红色,产生气泡现象,得出D固体中含有氧化钙和碳酸钙。故填:滤液变红色,产生气泡。
18. 氧化 D 化学 C NH4Cl 等于 30 Na2CO3
【详解】(1)①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甲烷与氧气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②新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氢能,石油属于化石能源,故选D;
③氢氧燃料电池供电的过程中,是将电池产生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④骑行共享单车,倡导绿色出行;践行光盘行动,杜绝铺张浪费;选用节能家电,减少能源消耗都符合“低碳生活”,而旧衣焚烧掩埋,加快生产销售不符合“低碳生活”,故选C;
(2)①由图可知,在t1℃时,NH4Cl的溶解度曲线高于Na2CO3,所以,t1℃时,两者中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是NH4Cl;
②由图可知,在t2℃时,NH4Cl和Na2CO3的溶解度曲线相交,所以,NH4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Na2C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③由图可知,t1℃时,Na2CO3的溶解度是20g,则25g水中最多能够溶解5g Na2CO3,所以,其溶液的质量=25g+5g=30g;
④由图可知,Na2CO3的溶解度曲线下降最大,所以析出晶体较多的是Na2CO3。
【点睛】化合反应: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分解反应:它是指一种化合物分解成二种或二种以上较简单的单质或化合物的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
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