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孟子》三章 同步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3课《孟子》三章 同步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0 19:17:42

文档简介

第23课 《孟子》三章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孟子及《孟子》,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排比句式进行论辩的写法。 2.品味文章气势恢宏的语言,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孟子的思想观点,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教学重点 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排比句式进行论辩的写法;品味文章气势恢宏的语言,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
一、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推尊为“亚圣”。他主张实行“仁政”,反对武力兼并,反对暴政害民。他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也有积极的影响。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它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具特色的散文专著。其文气势磅礴,逻辑严密,又长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二、故事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思想家孟子意识到当时的时代特征和趋势,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提出“民贵君轻”说,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当时的思想家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游说各国诸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孟子开始周游列国,推行他的“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他的这些思想学说被记录在《孟子》中。
三、词汇积累
1. 字音
淫(yín) 舜(shùn) 米粟(sù) 傅说(yuè) 畎(quǎn)亩 胶鬲(gé) 拂(bì)士曾(zēng)益 女家(rǔ) 公孙衍(yán) 百里奚(xī) 孙叔敖(áo) 衡(héng)于虑
丈夫之冠(guàn) 空(kòng)乏其身
2.通假字
(1)亲戚畔之(畔同“叛”,背叛。)
(2)往之女家:(女:同“汝“,你)
(3)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
(4)衡于虑(衡同“横”,梗塞、不顺)
(5)法家拂士(拂同“弼”,辅佐)
3.古今异义
(1)三里之城(古义:内城。今义:城市。)
(2)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
(3)委而去之(古义:离开。今义:到……去。)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古义:限制。今义:地域。)
(5)父命之(古义:教导、训诲;今义:命令)
(6)与民由之(古义:遵循;今义:缘由、理由)
(7)以顺为正者(古义:准则,标准;今义:位置在中间)
(8)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古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今义:敌对的国家。)
4.一词多义
(1)拂 ①行拂乱其所为(动词,违背)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
(2)于①舜发于畎亩之中(介词,从)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介词,给)
(3)利①天时不如地利(形容词,有利) ②兵革非不坚利也(形容词,锐利)
(4)而①然而不胜者(连词,表转折,但是) ②而死于安乐也(连词,表并列)
③发于声,而后喻(连词,表顺承) ④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连词,表并列)
(5)发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动词,兴起,指被任用)②发于声(动词,显露、流露)
5.词类活用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
(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震慑、威慑。)
(4)人恒过(名词用作动词,指犯错误。)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迷惑;使……动摇;使……屈服)
(6)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使……劳累;使……饥饿;使……受到贫困之苦)
(7)所以动心忍性(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震撼;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忍)
6.出自本课的成语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指符合正义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必然陷于孤立。道:指道义、正义。寡:少。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3)众叛亲离:形容不得人心,陷入完全孤立。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处在忧虑祸患中可以使人或国家生存,处在安逸享乐中可以使人或国家消亡”。
(5)法家拂士:忠臣贤士,出自《孟子·告子下》。法家:坚守法度的大臣。拂(bì)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
(6)富贵不能淫:淫,按古语正解,应释为“惑乱,迷惑”,即整句为富贵权势不能使自己的言语举止过分、超越常理;另一解为“迷惑”,即整句意思为不受富贵权势所迷惑,明道而行正。
(7)威武不屈: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表示坚贞顽强。
(8)贫贱不移:不因生活贫困、社会地位低下而改变自己的志向。形容意志坚定。
7.特殊句式
(1)判断句: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也”表判断)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也”表判断)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者,……也”,表判断)
(2)省略句:戒之曰。省去主语“母亲”
(3)倒装句:舜发于畎亩之中。(介宾短语后置,正常语序为“舜于畎亩之中发”)
四、古今对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时的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坚固锐利,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到其他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力量),去攻打那连内外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能行仁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
景春说:“公孙衍(yǎn)、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安居而天下熄。”
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孟子说:“这哪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以训导;
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
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以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
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
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的意愿!’把顺从作为准则,这是妇女之道。(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
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得志时,与百姓一
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时,就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任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任用,
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
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买回来并被任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经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用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格坚忍起来,增曾益其所不能。
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原来没有的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表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
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走向灭亡。这样以后才知道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能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六、课文层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第一层(第1句)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二层(第2至4句)论据:进攻——天时不如地利
防御——地利不如人和
第三层(第5句)类推——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第四层(第6至8句)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富贵不能淫》
第一层(第1段):景春的大丈夫观。
第二层(第2段):孟子反驳景春的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一层(第1段):举例论证人才必须在艰难的环境中造就。
第二层(第2段):由个人到国家,论证经受磨练的益处,归纳全文的中心论点。
七、问题归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一文开篇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围绕此论点,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文章开篇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中心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 阐明了“人和”结果是“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 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
2.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写“故曰......战必胜矣”
这样写的作用是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的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最后一句绝非多余的闲笔。
3.本文论述的是不是军事问题?理由是什么?
不是,作者论述的不是军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他继承孔子的思想,极力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他曾经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虽不见效,而他的“仁政”思想已昭明天下。由此,我们可以推断,非常厌恶、极力反对战争的孟子大抵不会去研究怎样夺取战争的胜利,他考虑的只能是怎样行“仁政”。本文确实用了不少笔墨去论证军事问题,但这只是表象,只是凭借,本文的最终目的是论证政治问题。本文的意图是强调人和的重要性,告诉人们通过行“仁政”来统一天下,而决不是告诉人们怎样去夺取战争的胜利。
《富贵不能淫》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为了证明中心论点孟子采用了什么方法?
中心论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针对景春提出的“大丈夫”标准,孟子首先摆出自己的观点,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谈不上是“大丈夫”。然后通过言“礼”来说明女子出嫁时母亲的嘱咐,由此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的观点,进一步说明公孙衍、张仪之流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妾妇之道”,根本谈不是“大丈夫”。最后摆出自己的观点,真正的“大丈夫”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是怎样的?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有什么不同?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行走在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围绕本文的中心论点,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论证思路。
围绕本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进行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折磨。接着由个人论及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第1段哪些句子讲述的是一般人的成长历程?讲述的是一个什么道理?现在人们常说的哪些话与这个道理相同?举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在文中起何作用?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心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讲的是一般人的成长历程,讲述了一个“逆境出人才”的道理。“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与之相同。
用排比句式列举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说明担负重任并做出了成绩的人物并不是天生如此,而是经过一番艰苦磨炼的,为下文得出结论提供了充足的事实论据。
3.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就造就人才而言,一方面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当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悠哉游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就国家的治理问题而言,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是极其重要的,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臣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八、课文主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说明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条件是人心的向背,而决定人心向背的是是否施行“仁政”,从而阐明施行“仁政”的必要性。
《富贵不能淫》一文,孟子通过批驳景春的观点,具体阐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什么境遇,做事都要合乎礼义,不失节操。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通过列举六个出身低微而终担大任的名人的事例和阐述安乐致国灭亡的事理,说明了忧患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死亡的道理,激励人们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要勇于进取,进而获得成功。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进攻——天时不如地利
得道多助,论据 防御——地利不如人和
失道寡助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施行仁政
类推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景春的大丈夫观
富贵不 妾妇之道 富贵不能淫 合乎礼仪
能淫 孟子批驳 何为大丈夫 贫贱不能移 不失节操
威武不能屈
论据——历史事例(六人):
生于 出身低微、艰苦磨炼、终担重任 居
忧患, 正面论证——忧患造就人才 安
死于 论证 对比 思
安乐 反面论证——安乐致国灭亡 危
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熟读并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理解,并分别另举一两个事例来证明这两个观点。
观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理解:施行仁政的君主,能得到很多人的帮助;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就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和帮助。
事例:周文王和商纣王的故事能证明这一点。文王姬昌为西伯时,“笃仁,敬老,慈少”,礼贤下士,善养老者,所以人民拥护,贤士归心,为后来周代商而立奠定了基础。商纣王虽然天资敏捷,“材力过人”,却不行仁政,“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以酷刑残害臣民,最终“民周不欲丧”,众叛亲离,葬送了商朝。
观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理解:忧患和磨难可以使一个人奋发有为,使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安逸和享乐则会让一个人不思进取,使一个国家衰败灭亡。
事例: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故事就能证明这一观点。吴越交战,越国战败,越王勾践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他卧薪尝胆,就是怕舒适的生活消磨了自己的志气。他还亲自到田间与农夫一起劳作,他的妻子也纺线织布。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已经恢复元气,兵强马壮,具备了复仇的条件。反观吴王夫差,战胜越国之后,以为忧患已除,生活骄奢淫逸,狂妄自大,最终为勾践所败,身死而国灭。
  二、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 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背诵《富贵不能淫》中“居天下之广居······此之谓大丈夫”一段。
  ①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既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当然算不上大丈夫。②在孟子看来,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更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乱、动摇、屈服。
  三、《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反复朗读课文,从中举一两个例子做具体分析。
  示例一:“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三句,采取排比的形式,气势磅礴、义正词严地指出了大丈夫精神的实质。三个“天下之”的反复,也将大丈夫精神的崇高性推到极致。
示例二:“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用同样的句式连举六例,形成一种无可辩驳的气势,增强了说服力。
四、翻译下列句子。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支持、帮助的人少到了极点,(连)与自己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人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的人都会顺从他。
2.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他们)一发起怒来,诸侯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3.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4.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内心困扰,思虑堵塞,这样以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5.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外部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那么)这个国家往往容易灭亡。
  五、《孟子》中有不少历代传诵的名言警句,请从课文或课文以外的篇目中选择一句作为你的座右铭,并说出理由。
示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理由:安逸享乐往往能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物质上的享受,但这往往也是堕落的开端;忧愁祸患的确会给人带来身心上的痛苦,却也是催人奋进的精神食粮。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但也需要在外界的压迫下才能被激发出来,如果人一直在安乐中生存,那么就会失去对外界的抵抗,缺乏对生活真谛的领悟,最后会像“温水效应”中的青蛙一样,失去生存的能力。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一、课内积累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畎亩(quǎn) 孙叔敖(áo) 法家拂士(fú) 亲戚畔之(pàn)
B.女家(rǔ) 拂乱(bì) 公孙衍(yǎn) 丈夫之冠(guàn)
C.胶鬲(gé) 域民(yù) 百里奚(xī) 富贵不能淫(yín)
D.曾益(zēng) 傅说(shuō) 衡于虑(lǜ) 空乏其身(fá)
2.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而攻之而不胜
B.丈夫之冠也 行天下之大道
C.所以动心忍性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D.生于忧患 尝射于家圃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环而攻之而不胜 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丈夫之冠也 D.必先苦其心志
4.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译文: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
B.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译文:以顺从为常法,是妾妇之道。)
C.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译文:一发怒,诸侯就害怕;安静下来,天下便太平。)
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译文: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四书”之一。
B.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人。他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C.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仪式上男子束发帽,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成年。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篇抒情散文。文章多用排比句,气势雄伟。
6按要求默写。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述了“人和”的重要性的句子“ , ”。
(2)《富贵不能淫》中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 。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用“ , ”指出了亡国的两个条件,值得统治者警惕。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 ;主旨句是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主旨句是 , ;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是 , 。
二、课内阅读
(2023·重庆市渝北区期末)(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下列各项对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舜发于畎亩之中”同“发于声”中的“发”意思不同,前一个“发”有被动的意思,指“被任用”,后一个“发”为动词,是“发出”的意思。
B.“所以动心忍性”中的“动”和“忍”都是使动用法,分别翻译为“使……受到震撼”和“使……坚韧起来”。
C.“家喻户晓”中的“喻”是“了解,明白”的意思,由此推断“而后喻”中的“喻”也是“了解,明白”的意思。
D.“行拂乱其所为”同“入则无法家拂士”中的“拂”,都是动词,前一个“拂”的意思是“违背”,后一个“拂”是通假字,同“弼”,意思是“辅佐”。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一项是( )
A.本篇选自《孟子 告子下》,是一篇思想健康、结构谨严、篇幅简短而语言精练的说理文。
B.开篇作者用排比句列举六位由卑微而显贵的杰出的历史人物的事例,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炼,为下文的议论奠定了基础。
C.文章第二段的论证思路是先从个人角度反面论证磨难、挫折产生的积极作用,接着从个人到国家,从正面论述安乐无忧的危害,最后归纳全文的中心论点。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写作的直接目的是告知封建统治者如何才能保持和巩固其统治地位。
10.有同学阅读完下面的链接材料后,发现勾践灭吴的故事可以印证选文中孟子说的“生于忧患”的观点。请你写出他得出这样的结论的理由,并简要分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何现实意义。
【链接材料】
勾践①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种曰:“汤系②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奔翟③,齐小白奔莒,其卒王霸。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④,置胆于坐⑤,坐卧即仰胆⑥,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终灭吴。)
(选自《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
注:①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②系:拘囚。③翟:同“狄”。④焦思:焦虑思考。⑤坐:同“座”。座位。⑥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2023·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期末)(二)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
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劳其筋骨 ______ (2)衡于虑 ______
(3)入则无法家拂士 ______ (4)居天下之广居 ______
(5)得志,与民由之 ______
1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开头连举六个历史名人的事例,说明担当重任的人并非是天生的,而是要经历艰苦的磨炼,引出论题。
B.【甲】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起过渡的作用:由六位名君贤臣的事实过渡到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历磨难的一般意义。
C.【甲】文“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话是从正面简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D.【乙】文对大丈夫的阐述精髓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4.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被俘后,面对死亡,一身正气,从容就义,正体现了孟子“大丈夫”论断中的哪一点?请再举一个例子。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2023·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期末)(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乙】
楚庄王欲伐陈①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其城郭高,沟洫②深,蓄积多也。”宁国③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④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陈:国名。②洫(xù):护城河。③宁国:楚国大臣。④罢:同“疲”。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委而去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攻亲戚之所畔    对曰   
则民怨上矣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
4.【乙】文中,使者和宁国的意见分别对应了【甲】文中关于战争的两个因素: “   ”和“   ”;陈国最后被攻下的原因是:   。
(2023·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期末)(二)文言文阅读。
【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 滕文公下》)
【乙】
庄公奋①乎勇力,不顾于行义。勇力之士,无忌于国,逼迩②不引③过,故晏子见公。公曰:“古者亦有徒以勇力立于世者乎?”
晏子对曰:“婴闻之,轻死以行礼谓之勇,诛暴不避疆④谓之力。故勇力之立也,以行其礼义也。汤武用兵而不为逆,并国而不为贪诛恳不避彊⑤罪不避众勇力之行也。古之为勇力者,行礼义也;今上无仁义之理,下无替罪诛暴之行,则诸侯行之以国危,匹夫行之以家残。普夏之衰也⑥;殷之衰也,有费仲、恶来⑦。足走千里,手裂兕⑧虎,任之以力,凌铄⑨天下,戚戮无罪。崇尚勇力,不顾义理,殷夏以衰。今公日夺⑩乎勇力,不顾乎行义,用此存者。
(选自《晏子春秋 卷一》,有删改)
【注释】①奋:这里意为施展。②逼迩:接近,这里指近臣。③引:避开、退却。④骤(qiáng):同“强”,是商纣王宠信的大臣。⑧兕(sì):古代犀牛一类的兽名。⑨轹(lì)
5.根据【乙】文内容,推测文中的“庄公”会对下列哪种情况大加赞赏。( )
A.力能扛鼎 B.南辕北辙 C.报苗助长 D.一鸣惊人
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
A.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实。 B.富贵不能淫 使……迷惑。
C.是以桀纣以灭 因此。 D.婴未闻有也 听说。
7.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诛暴不避彊替/罪不避众勇/力之行也
B.诛暴不避彊/替罪不避众/勇力之行也
C.诛暴不避彊替/罪不避众勇力/之行也
D.诛暴不避彊/替罪不避众勇力/之行也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
(2)古者亦有徒以勇力立于世者乎?
9.【甲】文中孟子认为的“大丈夫”和【乙】文中加点的“勇力者”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归纳、总结。
(2023·黑龙江省黑河四中期末)(三)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回答后面小题。
【甲】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宋昭公出亡,至于鄙①,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②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节选自《新序》)
【注释】①鄙:边境。②被:同“披”,穿。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舜发于畎亩之中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3)宋昭公出亡    
(4)卒得反国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
12.甲文的中心论点是    。
13.结合甲,乙两文概括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2023·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期末)阅读回答问题。
孟子见梁惠王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①。未有仁而遗②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注释]①履(yàn):满足。②遗:抛弃。
1.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梁惠王说:“老先生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有什么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B.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
C.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
D.如果把“义”放在后而把“利”摆在先,那么不争夺(全部)就不满足。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万乘之国 学而时习之
B.王,何必曰利 天时不如地利
C.王亦曰仁义而已矣 怀民亦未寝
D.何以利吾国 以天下之所顺
3.文中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是怎样的?请结合选文内容作具体分析。第23课 《孟子》三章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孟子及《孟子》,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排比句式进行论辩的写法。 2.品味文章气势恢宏的语言,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孟子的思想观点,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教学重点 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排比句式进行论辩的写法;品味文章气势恢宏的语言,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
一、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推尊为“亚圣”。他主张实行“仁政”,反对武力兼并,反对暴政害民。他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也有积极的影响。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它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具特色的散文专著。其文气势磅礴,逻辑严密,又长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二、故事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思想家孟子意识到当时的时代特征和趋势,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提出“民贵君轻”说,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当时的思想家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游说各国诸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孟子开始周游列国,推行他的“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他的这些思想学说被记录在《孟子》中。
三、词汇积累
1. 字音
淫(yín) 舜(shùn) 米粟(sù) 傅说(yuè) 畎(quǎn)亩 胶鬲(gé) 拂(bì)士曾(zēng)益 女家(rǔ) 公孙衍(yán) 百里奚(xī) 孙叔敖(áo) 衡(héng)于虑
丈夫之冠(guàn) 空(kòng)乏其身
2.通假字
(1)亲戚畔之(畔同“叛”,背叛。)
(2)往之女家:(女:同“汝“,你)
(3)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
(4)衡于虑(衡同“横”,梗塞、不顺)
(5)法家拂士(拂同“弼”,辅佐)
3.古今异义
(1)三里之城(古义:内城。今义:城市。)
(2)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
(3)委而去之(古义:离开。今义:到……去。)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古义:限制。今义:地域。)
(5)父命之(古义:教导、训诲;今义:命令)
(6)与民由之(古义:遵循;今义:缘由、理由)
(7)以顺为正者(古义:准则,标准;今义:位置在中间)
(8)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古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今义:敌对的国家。)
4.一词多义
(1)拂 ①行拂乱其所为(动词,违背)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
(2)于①舜发于畎亩之中(介词,从)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介词,给)
(3)利①天时不如地利(形容词,有利) ②兵革非不坚利也(形容词,锐利)
(4)而①然而不胜者(连词,表转折,但是) ②而死于安乐也(连词,表并列)
③发于声,而后喻(连词,表顺承) ④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连词,表并列)
(5)发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动词,兴起,指被任用)②发于声(动词,显露、流露)
5.词类活用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
(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震慑、威慑。)
(4)人恒过(名词用作动词,指犯错误。)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迷惑;使……动摇;使……屈服)
(6)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使……劳累;使……饥饿;使……受到贫困之苦)
(7)所以动心忍性(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震撼;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忍)
6.出自本课的成语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指符合正义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必然陷于孤立。道:指道义、正义。寡:少。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3)众叛亲离:形容不得人心,陷入完全孤立。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处在忧虑祸患中可以使人或国家生存,处在安逸享乐中可以使人或国家消亡”。
(5)法家拂士:忠臣贤士,出自《孟子·告子下》。法家:坚守法度的大臣。拂(bì)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
(6)富贵不能淫:淫,按古语正解,应释为“惑乱,迷惑”,即整句为富贵权势不能使自己的言语举止过分、超越常理;另一解为“迷惑”,即整句意思为不受富贵权势所迷惑,明道而行正。
(7)威武不屈: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表示坚贞顽强。
(8)贫贱不移:不因生活贫困、社会地位低下而改变自己的志向。形容意志坚定。
7.特殊句式
(1)判断句: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也”表判断)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也”表判断)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者,……也”,表判断)
(2)省略句:戒之曰。省去主语“母亲”
(3)倒装句:舜发于畎亩之中。(介宾短语后置,正常语序为“舜于畎亩之中发”)
四、古今对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时的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坚固锐利,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到其他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力量),去攻打那连内外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能行仁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
景春说:“公孙衍(yǎn)、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安居而天下熄。”
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孟子说:“这哪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以训导;
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
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以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
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
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的意愿!’把顺从作为准则,这是妇女之道。(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
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得志时,与百姓一
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时,就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任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任用,
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
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买回来并被任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经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用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格坚忍起来,增曾益其所不能。
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原来没有的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表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
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走向灭亡。这样以后才知道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能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六、课文层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第一层(第1句)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二层(第2至4句)论据:进攻——天时不如地利
防御——地利不如人和
第三层(第5句)类推——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第四层(第6至8句)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富贵不能淫》
第一层(第1段):景春的大丈夫观。
第二层(第2段):孟子反驳景春的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一层(第1段):举例论证人才必须在艰难的环境中造就。
第二层(第2段):由个人到国家,论证经受磨练的益处,归纳全文的中心论点。
七、问题归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一文开篇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围绕此论点,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文章开篇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中心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 阐明了“人和”结果是“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 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
2.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写“故曰......战必胜矣”
这样写的作用是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的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最后一句绝非多余的闲笔。
3.本文论述的是不是军事问题?理由是什么?
不是,作者论述的不是军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他继承孔子的思想,极力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他曾经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虽不见效,而他的“仁政”思想已昭明天下。由此,我们可以推断,非常厌恶、极力反对战争的孟子大抵不会去研究怎样夺取战争的胜利,他考虑的只能是怎样行“仁政”。本文确实用了不少笔墨去论证军事问题,但这只是表象,只是凭借,本文的最终目的是论证政治问题。本文的意图是强调人和的重要性,告诉人们通过行“仁政”来统一天下,而决不是告诉人们怎样去夺取战争的胜利。
《富贵不能淫》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为了证明中心论点孟子采用了什么方法?
中心论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针对景春提出的“大丈夫”标准,孟子首先摆出自己的观点,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谈不上是“大丈夫”。然后通过言“礼”来说明女子出嫁时母亲的嘱咐,由此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的观点,进一步说明公孙衍、张仪之流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妾妇之道”,根本谈不是“大丈夫”。最后摆出自己的观点,真正的“大丈夫”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是怎样的?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有什么不同?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行走在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围绕本文的中心论点,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论证思路。
围绕本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进行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折磨。接着由个人论及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第1段哪些句子讲述的是一般人的成长历程?讲述的是一个什么道理?现在人们常说的哪些话与这个道理相同?举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在文中起何作用?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心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讲的是一般人的成长历程,讲述了一个“逆境出人才”的道理。“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与之相同。
用排比句式列举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说明担负重任并做出了成绩的人物并不是天生如此,而是经过一番艰苦磨炼的,为下文得出结论提供了充足的事实论据。
3.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就造就人才而言,一方面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当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悠哉游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就国家的治理问题而言,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是极其重要的,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臣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八、课文主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说明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条件是人心的向背,而决定人心向背的是是否施行“仁政”,从而阐明施行“仁政”的必要性。
《富贵不能淫》一文,孟子通过批驳景春的观点,具体阐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什么境遇,做事都要合乎礼义,不失节操。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通过列举六个出身低微而终担大任的名人的事例和阐述安乐致国灭亡的事理,说明了忧患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死亡的道理,激励人们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要勇于进取,进而获得成功。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进攻——天时不如地利
得道多助,论据 防御——地利不如人和
失道寡助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施行仁政
类推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景春的大丈夫观
富贵不 妾妇之道 富贵不能淫 合乎礼仪
能淫 孟子批驳 何为大丈夫 贫贱不能移 不失节操
威武不能屈
论据——历史事例(六人):
生于 出身低微、艰苦磨炼、终担重任 居
忧患, 正面论证——忧患造就人才 安
死于 论证 对比 思
安乐 反面论证——安乐致国灭亡 危
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熟读并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理解,并分别另举一两个事例来证明这两个观点。
观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理解:施行仁政的君主,能得到很多人的帮助;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就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和帮助。
事例:周文王和商纣王的故事能证明这一点。文王姬昌为西伯时,“笃仁,敬老,慈少”,礼贤下士,善养老者,所以人民拥护,贤士归心,为后来周代商而立奠定了基础。商纣王虽然天资敏捷,“材力过人”,却不行仁政,“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以酷刑残害臣民,最终“民周不欲丧”,众叛亲离,葬送了商朝。
观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理解:忧患和磨难可以使一个人奋发有为,使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安逸和享乐则会让一个人不思进取,使一个国家衰败灭亡。
事例: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故事就能证明这一观点。吴越交战,越国战败,越王勾践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他卧薪尝胆,就是怕舒适的生活消磨了自己的志气。他还亲自到田间与农夫一起劳作,他的妻子也纺线织布。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已经恢复元气,兵强马壮,具备了复仇的条件。反观吴王夫差,战胜越国之后,以为忧患已除,生活骄奢淫逸,狂妄自大,最终为勾践所败,身死而国灭。
  二、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 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背诵《富贵不能淫》中“居天下之广居······此之谓大丈夫”一段。
  ①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既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当然算不上大丈夫。②在孟子看来,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更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乱、动摇、屈服。
  三、《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反复朗读课文,从中举一两个例子做具体分析。
  示例一:“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三句,采取排比的形式,气势磅礴、义正词严地指出了大丈夫精神的实质。三个“天下之”的反复,也将大丈夫精神的崇高性推到极致。
示例二:“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用同样的句式连举六例,形成一种无可辩驳的气势,增强了说服力。
四、翻译下列句子。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支持、帮助的人少到了极点,(连)与自己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人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的人都会顺从他。
2.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他们)一发起怒来,诸侯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3.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4.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内心困扰,思虑堵塞,这样以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5.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外部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那么)这个国家往往容易灭亡。
  五、《孟子》中有不少历代传诵的名言警句,请从课文或课文以外的篇目中选择一句作为你的座右铭,并说出理由。
示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理由:安逸享乐往往能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物质上的享受,但这往往也是堕落的开端;忧愁祸患的确会给人带来身心上的痛苦,却也是催人奋进的精神食粮。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但也需要在外界的压迫下才能被激发出来,如果人一直在安乐中生存,那么就会失去对外界的抵抗,缺乏对生活真谛的领悟,最后会像“温水效应”中的青蛙一样,失去生存的能力。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一、课内积累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畎亩(quǎn) 孙叔敖(áo) 法家拂士(fú) 亲戚畔之(pàn)
B.女家(rǔ) 拂乱(bì) 公孙衍(yǎn) 丈夫之冠(guàn)
C.胶鬲(gé) 域民(yù) 百里奚(xī) 富贵不能淫(yín)
D.曾益(zēng) 傅说(shuō) 衡于虑(lǜ) 空乏其身(fá)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重点字音的能力。A项,拂bì。B项,拂fú。D项,说 yuè。故选C。
2.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而攻之而不胜
B.丈夫之冠也 行天下之大道
C.所以动心忍性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D.生于忧患 尝射于家圃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重要文言虚词的用法。A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B项,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结构助词,的。C项,与“所”连用;介词、凭、靠。D.都是介词,在。故选D。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环而攻之而不胜 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丈夫之冠也 D.必先苦其心志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词类活用现象的能力。B项,固,形容词作动词,巩固。C项,冠,名词作动词,行冠礼。D项,苦,形容词的便动用法,使 痛苦。故选 A。
4.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译文: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
B.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译文:以顺从为常法,是妾妇之道。)
C.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译文:一发怒,诸侯就害怕;安静下来,天下便太平。)
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译文: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C项,该句是省略句,省略了主语“公孙衍、张仪(他们)”,翻译时应该补出。故选C。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四书”之一。
B.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人。他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C.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仪式上男子束发帽,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成年。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篇抒情散文。文章多用排比句,气势雄伟。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重要文学常识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D项,“抒情散文”有误。应是“说理散文”。故选D。
6按要求默写。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述了“人和”的重要性的句子“ , ”。
(2)《富贵不能淫》中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 。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用“ , ”指出了亡国的两个条件,值得统治者警惕。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 ;主旨句是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主旨句是 , ;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是 , 。
【答案】
(1)天时不知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4)天时不知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准确书写能力。注意个别词语的书写。
二、课内阅读
(2023·重庆市渝北区期末)(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下列各项对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舜发于畎亩之中”同“发于声”中的“发”意思不同,前一个“发”有被动的意思,指“被任用”,后一个“发”为动词,是“发出”的意思。
B.“所以动心忍性”中的“动”和“忍”都是使动用法,分别翻译为“使……受到震撼”和“使……坚韧起来”。
C.“家喻户晓”中的“喻”是“了解,明白”的意思,由此推断“而后喻”中的“喻”也是“了解,明白”的意思。
D.“行拂乱其所为”同“入则无法家拂士”中的“拂”,都是动词,前一个“拂”的意思是“违背”,后一个“拂”是通假字,同“弼”,意思是“辅佐”。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一项是( )
A.本篇选自《孟子 告子下》,是一篇思想健康、结构谨严、篇幅简短而语言精练的说理文。
B.开篇作者用排比句列举六位由卑微而显贵的杰出的历史人物的事例,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炼,为下文的议论奠定了基础。
C.文章第二段的论证思路是先从个人角度反面论证磨难、挫折产生的积极作用,接着从个人到国家,从正面论述安乐无忧的危害,最后归纳全文的中心论点。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写作的直接目的是告知封建统治者如何才能保持和巩固其统治地位。
10.有同学阅读完下面的链接材料后,发现勾践灭吴的故事可以印证选文中孟子说的“生于忧患”的观点。请你写出他得出这样的结论的理由,并简要分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何现实意义。
【链接材料】
勾践①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种曰:“汤系②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奔翟③,齐小白奔莒,其卒王霸。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④,置胆于坐⑤,坐卧即仰胆⑥,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终灭吴。)
(选自《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
注:①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②系:拘囚。③翟:同“狄”。④焦思:焦虑思考。⑤坐:同“座”。座位。⑥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答案】
7.A
8.(1)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
(2)这样,就知道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的道理了。
9.C
10.链接材料“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表现勾践经受艰苦磨炼,发愤图强,结果使越国逐渐强盛,“终灭吴”。证明了孟子说的“生于忧患”的观点。
国家要居安思危,要具有忧患意识,这样国家才能更强盛;每个人要有忧患意识,不能贪图享乐,要勤奋努力,刻苦学习,将来作国之栋梁。
【解析】
7.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翻译。
A.有误,“发于声”中的“发”意思是表现。故选A。
8.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
(1)句中重点词语有:衡,同“横”,梗塞,指不顺;作,奋起,指有所作为。句意为: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
(2)句中重点词语有:知,了解、明白;生,使……生存;死,使……死亡。句意为:这样,就知道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的道理了。
9.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
C.有误,论述个人成长时是从正面论证,论述治理国家时是从反面论述。故选C。
10.本题考查比较阅读。链接材料“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表现勾践经受艰苦磨炼,发愤图强,结果使越国逐渐强盛,“终灭吴”。证明了孟子说的“生于忧患”的观点。然后结合课文内容和链接材料从国家和个人层面论述。如:国家要居安思危,要具有忧患意识,这样国家才能更强盛;每个人要有忧患意识,不能贪图享乐,要勤奋努力,刻苦学习,将来作国之栋梁。
【参考译文】
【链接材料】勾践被困在会稽时,曾喟然叹息说:“我将在此了结一生吗?”种说:“商汤被囚禁在夏台,周文王被围困在羑里,晋国重耳逃到翟,齐国小白逃到莒,他们都终于称王称霸天下。由此观之,我们今日的处境何尝不可能成为福分呢?”
吴王赦免了越王,勾践回国后,深思熟虑,苦心经营,把苦胆挂到座位上,坐卧即能仰头尝尝苦胆,饮食也尝尝苦胆。还说:“你忘记会稽的耻辱了吗?”
(2023·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期末)(二)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
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劳其筋骨 ______ (2)衡于虑 ______
(3)入则无法家拂士 ______ (4)居天下之广居 ______
(5)得志,与民由之 ______
1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开头连举六个历史名人的事例,说明担当重任的人并非是天生的,而是要经历艰苦的磨炼,引出论题。
B.【甲】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起过渡的作用:由六位名君贤臣的事实过渡到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历磨难的一般意义。
C.【甲】文“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话是从正面简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D.【乙】文对大丈夫的阐述精髓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4.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被俘后,面对死亡,一身正气,从容就义,正体现了孟子“大丈夫”论断中的哪一点?请再举一个例子。
【答案】
11.(1)使……劳累;(2)同“横”,阻塞;(3)同“弼”,辅佐;(4)居住;(5)遵循。
12.(1)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2)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
13.C
14.威武不能屈,示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朱自清不吃美国救济粮。)
【解析】
1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1)句意:使他的筋骨劳累。劳:使……劳累;
(2)句意:思想阻塞。衡:同“横”,阻塞;
(3)句意: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拂:同“弼”,辅佐;
(4)句意: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居:居住;
(5)句意:能够实现自己的志向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业。由:遵循。
1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1)中重点词语有:然,这样;死,死亡。句意为: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2)中重点词语有:淫,使……迷惑;移,使……动摇。句意为: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
1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C.有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话是从反面简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故选C。
14.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事例的积累。解答此题关键在了解孟子名言的意思,意思是说: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结合文天祥的事例,“面对死亡,面对威逼利诱,一身正气,从容就义”,可见他应属于“威武不能屈”与此相似的事例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等。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2023·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期末)(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乙】
楚庄王欲伐陈①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其城郭高,沟洫②深,蓄积多也。”宁国③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④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陈:国名。②洫(xù):护城河。③宁国:楚国大臣。④罢:同“疲”。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委而去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攻亲戚之所畔    对曰   
则民怨上矣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
4.【乙】文中,使者和宁国的意见分别对应了【甲】文中关于战争的两个因素: “   ”和“   ”;陈国最后被攻下的原因是:   。
【答案】
1.(1)离开(2)限制(3)同“叛”,背叛(4)回答(5)统治者
2.(1)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2)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如果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3.楚庄王欲伐/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
4.天时不如地利;失道者寡助;失去了民心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1)句意:弃城而逃。委:丢弃,舍弃。
(2)句意: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域:使人民定居下来。
(3)句意: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畔,同“叛”,背叛。
(4)句意:回答说。对:回答。
(5)句意:老百姓一定会怨恨统治者。上: 统治者。
2.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1)重点词:以,依靠,凭借;之,的。
(2)重点词:故,所以;必,一定。
3.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给语句断句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弄清句子的成分。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同时注意题干的要求,需要断几处。
句意: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使者回来以后说:“陈国不能够讨伐。” 故答案为:楚庄王欲伐/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
4.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从“其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可知,对应了甲文中的“天时不如地利”;从“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_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矣”可知,对应了甲文中的“失道者寡助”。由此可知,陈国最后被攻下的原因是:失去了民心。
【参考译文】
【乙】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使者(回来以后)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使者)回答说:“(陈国)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积蓄的财粮很多呀。”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这)是(因为)赋税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君主!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那么老百姓力气用到衰竭了。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是可以攻下的。”楚庄王采纳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
(2023·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期末)(二)文言文阅读。
【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 滕文公下》)
【乙】
庄公奋①乎勇力,不顾于行义。勇力之士,无忌于国,逼迩②不引③过,故晏子见公。公曰:“古者亦有徒以勇力立于世者乎?”
晏子对曰:“婴闻之,轻死以行礼谓之勇,诛暴不避疆④谓之力。故勇力之立也,以行其礼义也。汤武用兵而不为逆,并国而不为贪诛恳不避彊⑤罪不避众勇力之行也。古之为勇力者,行礼义也;今上无仁义之理,下无替罪诛暴之行,则诸侯行之以国危,匹夫行之以家残。普夏之衰也⑥;殷之衰也,有费仲、恶来⑦。足走千里,手裂兕⑧虎,任之以力,凌铄⑨天下,戚戮无罪。崇尚勇力,不顾义理,殷夏以衰。今公日夺⑩乎勇力,不顾乎行义,用此存者。
(选自《晏子春秋 卷一》,有删改)
【注释】①奋:这里意为施展。②逼迩:接近,这里指近臣。③引:避开、退却。④骤(qiáng):同“强”,是商纣王宠信的大臣。⑧兕(sì):古代犀牛一类的兽名。⑨轹(lì)
5.根据【乙】文内容,推测文中的“庄公”会对下列哪种情况大加赞赏。( )
A.力能扛鼎 B.南辕北辙 C.报苗助长 D.一鸣惊人
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
A.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实。 B.富贵不能淫 使……迷惑。
C.是以桀纣以灭 因此。 D.婴未闻有也 听说。
7.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诛暴不避彊替/罪不避众勇/力之行也
B.诛暴不避彊/替罪不避众/勇力之行也
C.诛暴不避彊替/罪不避众勇力/之行也
D.诛暴不避彊/替罪不避众勇力/之行也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
(2)古者亦有徒以勇力立于世者乎?
9.【甲】文中孟子认为的“大丈夫”和【乙】文中加点的“勇力者”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归纳、总结。
【答案】
5.A
6.A
7.B
8.(1)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2)古代也有只凭借勇力就能在世上立身的人吗?
9.都是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人或者是有社会责任与担当的人。
【解析】
5.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庄公施展勇力,庄公推崇武力。故选A。
6.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A.有误,句意:难道不是真正有大志、有气节的男子吗?诚,确实;故选A。
7.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句意:诛伐凶暴不避豪强,这是树立勇力的行为。故选B。
8.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1)重点字:得志,能实现理想,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2)重点字:徒,只;以,凭借?
9.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甲】“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立天下之正位,其本质是对内心仁义道德的坚守。【乙】文“故勇力之立也。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2023·黑龙江省黑河四中期末)(三)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回答后面小题。
【甲】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宋昭公出亡,至于鄙①,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②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节选自《新序》)
【注释】①鄙:边境。②被:同“披”,穿。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舜发于畎亩之中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3)宋昭公出亡    
(4)卒得反国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
12.甲文的中心论点是    。
13.结合甲,乙两文概括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
【答案】
10.①被任用。②同“横”,梗塞、不顺。③逃跑。④终于。
11.①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
②朝内朝外都不能使我听到我的过错,因此到了这个地步!
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3.①谄谀者众;②无法家拂士。
【解析】
10.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翻译。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发,被任用。
②句意:内心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衡,同“横”,梗塞、不顺。
③句意:宋昭公国亡后出逃。亡,逃跑。
④句意:最后得以返回国家。卒,终于。
11.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有:入,在国内;法家,坚持法度的世臣;恒,常常。句意: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
②重点词有:内外,朝内朝外;吾,我;是以,所以。句意:朝内朝外都不能使我听到我的过错,因此到了这个地步!
12.本题考查中心论点的分析。根据“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可知,在孟子看来一个国家在内有坚守法度的大臣、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有与之匹敌的邻国、来自外国的祸患,一个国家才会“居安思危”强调忧患意识对于国家生存的重要性,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13.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阅读能力。在乙文中,宋昭公失国逃亡的原因,作者归结为“谄谀者众”,即奉承拍马的人太多,国君被蒙蔽,不能自省。用甲文中的话就是缺少了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弼的贤士,所以导致宋昭公失国逃亡。
【参考译文】
【乙】宋昭公国亡后出逃,到达了边境,感慨说道:“我知道亡国的原因了。我朝做官的千百人,施政做事,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主圣明!’侍从妃子几百人,穿好衣服站立,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王长得美!’朝内朝外都听不到说我的过错,因此到了这个地步!”在宋君看来,做君王的人离开国家失掉社稷的原因是奉承拍马屁的人太多。所以宋昭公逃出了国家后能够醒悟,最后得以返回国家。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2023·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期末)阅读回答问题。
孟子见梁惠王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①。未有仁而遗②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注释]①履(yàn):满足。②遗:抛弃。
1.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梁惠王说:“老先生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有什么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B.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
C.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
D.如果把“义”放在后而把“利”摆在先,那么不争夺(全部)就不满足。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万乘之国 学而时习之
B.王,何必曰利 天时不如地利
C.王亦曰仁义而已矣 怀民亦未寝
D.何以利吾国 以天下之所顺
3.文中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是怎样的?请结合选文内容作具体分析。
【答案】
1.B
2.C
3.“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说明孟子认为仁义为上,不应谈利,只讲利益会导致国家灭亡,讲求仁义则能保全国家。
【解析】
1.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B.有误,“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意思是“大夫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封邑?’士人平民说‘怎样有利于我自身’”。故选B。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
A.之:的/代词;B.利:利益/有利;C.亦:也/也;D.以:用/凭借。故选C。
3.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孟子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说明孟子认为仁义为上,不应谈利。孟子说“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说明他认为只讲利益会导致国家灭亡,讲求仁义则能保全国家。
【参考译文】
孟子谒见梁惠王。惠王说:“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将有什么有利于我的国家?”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为什么定要说到那利呢?只有仁义就够了。大王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国家?’大夫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封邑?’士人平民说‘怎样有利于我自身?’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那国家就危险了。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千辆兵车;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百辆兵车,不算是不多了,如果轻义而重利,他们不夺取(国君的地位和利益)是绝对不会满足的。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自己父母的,没有行义的人会不顾自己君主的。大王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何必谈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