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列夫·托尔斯泰
【练基础】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1)长髯覆盖了两颊( ),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yǒu( )黑脸膛。
(2)这个出身于名门望族的男子长相粗劣( ),生就一张乡野村夫的脸孔。
(3)这副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zhì( )留着愚钝和压抑。
(4)这位客人不无gān gà( )地抬起眼皮直勾勾地打量( )着主人的脸。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绛先生的离世,如巨星陨落,使中国文坛黯然失色。
B.小明同学普普通通,无论他走到哪个地方,都会给人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C.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D.诵读经典对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3.给下列句子补充恰当的关联词语。
(1)我( )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 )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 )不写,我( )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
(3)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 )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 )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
4.写出下列句子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 )
(2)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
(3)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 )
【练阅读】
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第6~9段,回答问题。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主要内容。
6.说说下面的句子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
7.为什么说“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8.作者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 结合托尔斯泰的生平资料,谈谈你的认识。
【练能力】
(核心素养·欣赏与评价)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伟大而孤独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1828年9月9日,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出生于距莫斯科不远的雅斯纳亚·波良纳的贵族庄园。他出身名门,世袭伯爵,两岁丧母,九岁逝父,从小在伯母的照料和家庭教师的精心指导下长大。16岁时,托尔斯泰考入喀山大学东方语言系。三年后,他中断学业,回家经营庄园。1851年,托尔斯泰到他哥哥所在的军队当了一名下级军官。1855年,他参加了著名的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此役中,托尔斯泰英勇善战,屡建战功。
从1852年开始,《现代人》杂志上发表了托尔斯泰的自传体中篇小说《童年》,这是他步入文坛的处女作。在《童年》中,托尔斯泰通过对小主人公孤独而又富有诗意的内心世界的细微描写,展示了一个出身贵族家庭、聪颖、敏感而又孤独的儿童的精神成长过程。到1864年,托尔斯泰已经发表的20多篇中篇和短篇小说,已经足以让他有资格置身于俄罗斯一流作家的行列。随着《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两篇长篇巨著的先后问世,托尔斯泰开始赢得世界声誉,成为一名文学巨匠。《战争与和平》的写作开始于1864年,托尔斯泰以俄罗斯抵抗拿破仑侵略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以高度现实主义的描写,将丰富的生活素材和众多人物编织成一幅19世纪初期俄国生活的历史图景。罗曼·罗兰说,《战争与和平》是“我们的时代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从1873年到1877年,托尔斯泰用5年时间完成了另一篇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动笔之初,他只想写一个上流社会已婚妇女失足的故事。而在1877年最后的定稿中,小说的重心发生了改变,主要描述了农奴制度被废除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所产生的灾难性后果:贵族阶级家庭关系的瓦解和道德的沦丧,贵族走向没落及农村中阶级矛盾的激化。陀思妥耶夫斯基十分推崇这本书,称“《安娜·卡列尼娜》是欧洲文坛上没有任何一部作品可以与之相媲美的、白璧无瑕的艺术珍品。作者本人是空前绝后的艺术大师”。
从1889年开始,托尔斯泰耗时10年,在71岁的时候完成了《复活》这一晚年最重要的作品。在法庭上,男主人公聂赫留道夫认出玛斯洛娃是当年他放纵和引诱的牺牲品后,灵魂被深深震动了。在作品中,孤独而内省的托尔斯泰将聂赫留道夫塑造为一个为自己和本阶级的罪恶而忏悔,并决心用自己的行动来赎罪的形象。这是19世纪末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之一,它撕去了贵族资产阶级俄国的一切假面具,无情地批判了俄国社会的虚伪本质。
环顾托尔斯泰的一生,他不仅仅是一位文学巨匠,有关人生目的、宗教和社会的阐述又使他成为一位有世界影响力的思想家。
托尔斯泰从没放弃对人生真谛的执着追求。他一直在思考,社会上层与下层、地主与农奴之间的隔阂与矛盾在哪里,农民贫困的根源何在,这突出反映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
1847年托尔斯泰退学回家,在自己的庄园尝试改革,并设计了一个庄园改造计划。他去了庄园附近五个村子中最穷苦的一个,给贫苦农民送茅草、修房子。然而,这位年轻伯爵的梦想在俄国社会残酷的现实面前成了泡影。不服输的托尔斯泰在1859年到1862年几乎中断了自己的文学创作,先后在自己的庄园及其附近农村为农民子弟创办了20多所学校。他的教育方法就是同孩子自由交谈。1861年,托尔斯泰还担任起调解地主与农民之间纠纷的职责。他因维护农民权益,从而受到贵族农奴主的敌视并引起了沙皇政府的注意。这一期间同农民的频繁接触,为他后来世界观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1868年,托尔斯泰受到德国叔本华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怀疑生存的目的和意义,开始了新的思想危机和新的探索时期。在1879年写成的《忏悔录》中,他谈到了当时的情况:“我感到迷茫,不知所措,人也变得忧郁了……”这样,他开始转向宗教,有规律地去教堂,并早晚在书斋中祷告。
在人生的最后几年里,托尔斯泰发誓要改变自己的贵族化生活方式,他不时地参加体力劳动,自己耕地、缝鞋,为农民盖房子、砌炉子。为实现平民化夙愿,孤独的他曾三次离家出走。结果在第三次出走的时候,因为不幸患上肺炎,在出走10天后于阿斯塔波沃车站的站长室逝世……
1910年,最后一次出走的托尔斯泰被送回雅斯纳亚·波良纳,因为生于兹葬于兹,这个庄园被称作托尔斯泰的“摇篮和墓地”。百年来,墓冢吸引着成百上千的朝拜者。说是坟墓,其实外表看起来不过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前面没有墓碑,更无墓志铭,甚至连托尔斯泰的名字都见不到。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曾经充满深情地赞许托翁的墓地,那是“人间最美的、感人至深的、最温暖的坟墓”。
(有删改)
9.下列表述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托尔斯泰16岁考入喀山大学,三年后,为了参加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他中断了学业。
B.托尔斯泰用五年时间完成了《安娜·卡列尼娜》,文坛上没有哪一部作品可以与之比肩。
C.《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最重要的作品,它无情地批判了俄国社会的虚伪本质。
D.托尔斯泰在人生的最后几年发誓要改变自己的贵族化生活方式,开始设计庄园改造计划。
10.本文的题目是“伟大而孤独的作家”你认为他的“孤独”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11.文中引用罗曼·罗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话有什么作用
本文对你学写传记有帮助吗 请结合文章阐述理由。
参考答案
8.列夫·托尔斯泰
练基础
1.(1)jiá 黝 (2)liè (3)滞
(4)尴尬 liɑng
2.B 【解析】A.黯然失色:本指心情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比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符合语境,使用正确。B.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小明很普通,所以不适合用鹤立鸡群。不符合语境,使用错误。C.广袤无垠:形容广阔得望不到边际,辽阔无边。比喻非常广阔。符合语境,使用正确。D.不容置疑:意思是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3.(1)因为 所以
(2)如果 就
(3)虽然 但
4.(1)比喻 (2)比喻,夸张
(3)排比
练阅读
5.选文主要描写了托尔斯泰那双非同寻常的眼睛。
6.因为一开始不熟悉,所以会有一种客观而严格的审视,随着介绍,逐步熟悉了,就变得亲切起来。
7.运用夸张的描写手法,写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表现了托尔斯泰的眼睛有人类面部最丰富的情感。
8.两者并不矛盾。“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常是痛苦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智者的痛苦,如果他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痛苦将是双倍的。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社会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自己毕生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决然放弃财产,以致和家人产生矛盾,最终毅然离家出走,客死于途中。
练能力
9.C
10.①身世带给他的孤独:两岁丧母,九岁丧父。②找不到改革之路的孤独:对自己的庄园进行改革,失败让他的梦想成为泡影。③不被理解的孤独:他维护农民利益,却受到贵族农奴主的敌视。④找不到生存意义的孤独:受叔本华哲学的影响出现了思想危机,感到迷茫忧郁。⑤离世时的孤独:晚年离家出走三次,最后一次出走时病死在车站。
11.写出了他们对托尔斯泰作品的评价十分高,同时侧面突出了托尔斯泰在文学上获得的极高成就。
12.示例:有帮助。①本文有条理性。文章通过时间顺序来写托尔斯泰,条理清晰。②本文真实、客观。本文涉及的时间都用具体的年份,还引用了他自己的话,引用了名家对他的评价,保证了叙述的真实可信。③选材得当。本文想表现的是他的伟大和孤独,所以选取的是能体现这两点的典型材料。④语言平实,文章不枯燥。本文以记叙为主,文章字里行间有作者对托尔斯泰的感情,比如“托尔斯泰英勇善战,屡建战功”就体现了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之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