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地球》小结
知识梳理
天体系统 河外星系
宇 总星系
宙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
中 八颗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的 八大行星 分 类: 类地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地 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球 适宜的地表温度:日地距离适中
存在生命的条件 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其引力吸引住大气
液态的水:地球内部产生的水汽逸出形成海洋
太 主要成分:氢和氦
阳 太阳概况 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对 能量输出: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地 重要标志:黑子和耀斑,活动周期为11年
球 引起大气层扰动,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
的 太阳活动 对地球的影响 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影 在地球两极地区的夜空产生极光现象
响 与地质、气象灾害有一定的关联性。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
地 黄赤交角
球
运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动
五带形成 四季形成
地 地壳:莫霍界面以上的地球表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球 内部圈层 地幔:位于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之间,分上地幔和下地幔
圈 地核:古登堡界面以下,分为外核和内核两部分
层 大气圈:包围着地球,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结 外部圈层 水 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构 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1.目前人类所知道的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
A 银河系 B 河外星系 C 总星系 D 太阳系
2.在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我们看到的星星多数是( )
A 恒星 B 行星 C 卫星 D 流星
3.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太阳辐射就是指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的能量
B 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氢气的燃烧
C 大阳辐射能量是由核聚变反应过程中亏损的质量转化而来的
D 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4.关于太阳黑子的正确叙述是( )
A 太阳表面黑色的斑点 B 现在日冕层
C 因为温度比周围大约低1500度,所以略显阴暗 D 活动周期为12年
5.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A 昼夜长短的变化 B 地球表面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C 世界各地昼夜交替现象 D 世界各地季节的变化
6. 国际日期变更线大体沿1800经线南北延伸,如果这条线的东侧是2003年12月31日
14:00,请问这条线西侧的时间应该是 ( )
A 2003年12月30日14:00 B 2004年12月31日14:00
C 2003年12月31日15:00 D 2004年1月1日14:00
7.由于地球公转而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A 昼夜的更替 B 海洋中洋流运动产生有规律的偏向
C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D 地球的赤道半径略长于极半径
8.关于晨昏线与经线圈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
A 每天都重合 B 只有春分和秋分这两天两者重合
C 晨昏线与经线圈永不重合 D 只有冬至和夏至这两天两者重合
9.10月1 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
A 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 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 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 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10.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
11.按照气候统计来划分四季,北半球夏季的时间应是( )
A 4、5、6三个月 B 5、6、7三个月
C 6、7、8三个月 D 7、8、9三个月
12. 地壳的平均厚度为( )
A 6千米 B 17千米 C 33千米 D 60~70千米
二、非选择题
13.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B、C、D分别代表二分二至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其中A代表 节
气时的位置,B代表 节气时的位置,C
代表 节气时的位置,D代表 节气
时的位置。
(2)当地球运行到D点时,公转速度较 ,
南半球是 季。
(3)当地球运行到A、C点时太阳直射在 上,此时全球各地昼夜 。
(4)当地球运行到B点附近时,太阳直射在 (纬度),此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
是 ,北极圈内出现 现象。
14.读右边光照图,回答:
(1)A地的日出时刻是 时,落时刻是 时昼长是
小时。
(2)当A地是星期四8时,B地是星期 的 时,
(3)此日是 月 日前后,与北京同一日期的地方时
跨 个时区。
(4)此刻B地的日影朝向 方,D地的日影朝向 方
C地的日影朝向 方。
(5)有一架飞机从B地途径C地飞往D时,飞行方向有何变化?
。
《行星地球》小结
一、选择题:1 C、2A、3B、4 C、5C、6D、7C、8B、9C、10B、11 C、12B
二、非选择题:
13 (1)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2) 快 夏
(3)赤道 等长(平分) (4)23.5°N 昼长夜短 极昼
14(l)3 21 18 (2)三 14 (3)12 22 7
(4)西 南 东 (5)由东南→东北
正午太阳高度
的纬度变化
昼夜长短的
季节变化
昼夜长短的
纬度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
的季节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