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6《诗词五首》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6《诗词五首》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2 21:02:2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诗词五首》
教学目标
1. 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 掌握古诗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意,把握感情。
3. 培养热爱祖国,喜爱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掌握古诗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意,把握感情。
教学难点:
培养热爱祖国,喜爱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诗经》起,历经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今天就让我们来踏寻古人的足迹,推测名人心情,欣赏名作之境界。
二、学习《饮酒(其五)》
(一)作家简介
1.东晋著名诗人,名潜,字元亮,称“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
2.著名的隐士,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田园。
3.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
(二)新知探究
1. 田园诗派
以东晋诗人陶渊明为代表的、通过描写田园自然风光以表达恬淡情怀的诗歌流派。
一般地说,田园诗人都以自然风光、田园景色及乡村生活为诗歌的表现对象,抒发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回归自然和恬静古朴生活的向往,并由此折射出诗人不慕名利的旷达心境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懑心情。在艺术手法上,崇尚平淡充实,追求朴素自然。
(三)初读感知
1.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建造房舍(住)在喧嚣的尘世,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记叙,概括写出诗人的生活环境;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不经意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间的云气在傍晚时更加美丽,飞鸟成群结伴归巢。描写,描写采菊的过程,并以所见写“悠然”的心境
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意,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怎样表达。抒情,抒发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
(四)拓展延伸
1.联系作者生平,说一说本诗流露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表达了诗人厌倦官场腐败,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真意,获得恬静心境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春望》
(一)作家简介
1.唐代最伟大现实主义的诗人。
2.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
3.他的诗多沉郁顿挫。
4.后人尊称他为“诗圣”。
5.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故被誉为“诗史”。
(二)初读感知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长安城已经沦陷,山河依旧存在,春天的都城草木丛生。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伤国事,伤心离别,看到那美丽的花儿反而痛哭流泪,听到那婉转的鸟鸣反而心惊胆寒。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战火连绵,整整三月不断,(家人的音信断绝)一封家信抵得上万金。
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满头白发而今越抓越稀少,稀疏难绾,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了。
(三)新知探究
1.面对残破的国土,他悲痛万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看到连绵的战火,他忧国思亲: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经历国破家散,他愁苦不堪: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四)课堂小结
《春望》描写了安史之乱时诗人被困长安的所见、所感,集中表达了他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
四、作业布置
1.背诵并默写《饮酒(其五)》《春望》。
2.结合注释预习《雁门太守行》《赤壁》《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