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二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90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二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90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0-19 09:3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90张PPT。神州五号 据1975年出版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明代以前,世界上重要的创造发明和重大的科学成就大约300项,其中中国大约175项,占总数的57%以上,其他各国占42%左右。英国剑桥大学凯恩斯学院院长李约瑟博士研究后指出,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纸 的 发 明指 南 针印刷术的进步中 国 古 代 的
科 学 思 想火 药 的 发
明 和 使 用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一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远古和秦朝,人们把文字书写在什么材料上?龟甲、兽骨竹简、木牍
陶器、青铜器
铁器
缺点:书写比较麻烦,而且不易携带布、帛书 写、携带都方便,但是价格昂贵,不适合广泛使用。一、纸的发明
我国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纸,是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纸张实物。西汉时期已经有了纸的应用,
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西汉纸东汉纸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宋·指南针 司 南
(战国)今天的指南针1、发明及应用:
战国时期,我国就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此后又出现了指南车、指南鱼等。
北宋时,进而发明了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2、传播及影响:
在12世纪末和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传入欧洲。在地理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二、指南针: 司南由青铜地盘与磁勺组成。地盘内圆外方,中心圆面下凹;圆外盘面分层次铸有10天干、十二地支、四卦,标示24个方位。磁勺是用天然磁体磨成,置于地盘中心圆内,勺头为N,勺尾为S,静止时,因地磁作用,勺尾指向南方。 水浮指南针 将几段灯草横穿在带磁性的钢针上,放在盛水的瓷碗中,灯草连同磁针浮于水面,磁针即指示南北。这种指南针实用性强,最先应用于航海导航。 北宋四种指南针之一。其结构是:以独根蚕丝用蜡连接磁针中部,悬挂于木架上;架下放置方位盘,静止时,因地磁作用,其两端分指南北。 缕悬法指南针指南鱼指南龟 指南车(模型) 记里鼓车(模型)指南针对当时的社会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指南针应用于方向测定,对于军事实践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
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障。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我国古代发明的黑色火药是一种低级炸药,它的爆炸能力和自动燃烧的速度,都远远赶不上近代的高级炸药。近代的高级炸药是用硝化纤维和硝化甘油等做的,和黑色火药并不相同,可是它们都是从我国古代的黑色火药发展来的。
火药的发明和使用1、简述火药的发明历程。商周时期,人们在冶金实践中已经广泛使用木炭。
春秋战国时期,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硝石已经为人们所熟知。
据说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硫磺、硝石都被列为重要的药材。对炭、硫、硝三种物质性能的认识,为火药发明准备了条件。
东晋葛洪的《抱朴子 仙药》中已提到“火药”。
唐代在炼丹时偶然发现了火药。最早的记载见于孙思邈著的《丹经》,称作硫磺火法。
2、火药的应用唐末宋初战争中已经使用火药箭北宋时除了火药箭外,还发明了火炮、火球、火蒺藜;《武经总要》记录了当时三种火药配方。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宋朝,火药广泛使用。明朝时创造了早期的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这些都是世界最先进的。3、传播:14世纪初,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4、影响:将人类带入了热兵器时代,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
炼丹引爆图 南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年),宋军发明此种管状火器。以巨竹筒为枪身,内部装填火药与子窠——子弹。点燃引线后,火药喷发,将“子窠”射出,射程远达150步(约230米)。这是世界上第一种发射子弹的步枪。
 火药 火球和火蒺藜也都是火药包。火蒺藜的包中除了火药以外,还装着“铁蒺藜”。铁蒺藜上面有尖刺,象菱角形。用火点着药线抛出去,不但会燃烧,里面的铁蒺藜还会把敌人打死打伤。元至顺三年铜炮 “火龙出水”是我国古代明朝时期水陆两用的火箭,也是二级火箭的始祖。  在印刷术发明前,人们用手抄书,既费时耗力,又易出错。到隋唐时期,人们从印章和拓石中受到启发,把字雕刻在木板上,使它成为反的凸字。然后刷上墨,铺上纸,一张一张地就印成了,它大大方便了文化地传播。雕版使用木材图
雕版制版图
印版刷墨图
泥活字实物图片
泥活字排版图泥活字仿制品图四、印刷术的发明、发展和传播1、唐代初年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大英博物馆所收藏的《金刚经》是最引人注目的海外中国流失文物之一,价值1.96万元的康熙手书写金版《金刚经》它于1900年被英国人斯坦因从敦煌所骗购。印刷于公元868年的
《金刚经》被认为是世界上保存的最早的有明确日期的雕版印刷品。2、五代、两宋时雕版印刷十分发达北宋时雕版印刷的儒家《五经》3、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及其传播活字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
活字印刷术后来传到朝鲜、日本、埃及和欧洲。
欧洲到15世纪才有活字版,比毕昇的发明晚400年。
元朝时发明了木活字明清时出现了铜铅铸的金属活字 经济、省时省力、方便灵活
发现错误还可以改动。对比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
体会毕升的创新“新”在哪里?两个“变”:
变死字为活字 , 变死版为活版4.今天的印刷技术印刷术:
印刷术的传播:朝鲜-西域-欧洲
影响:
提高了印刷效率,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的传播。
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伟大杠杆。
         ————马克思 鲁迅在《电的利弊》一文中说:“外国用火药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他在《随感录》中还写道:“火药除了做鞭炮,罗盘除了看风水,还有什么用处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社会条件不同四、四大发明的影响1、有利于文化普及、欧洲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发展(文艺复兴)2、推动航海事业发展和地理大发现3、推动人类进入热兵器时代,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骑士阶层创造条件4、推动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推动世界文明进程 “它们改变了世界上事务的全部面貌和状态,又从而产生了无数的变化;看来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没有一个显赫人物,对人类事业曾经比这些机械的发现施展过更大的威力和影响。”
——(英)弗朗西斯·培根 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伟大杠杆。
         ——马克思五、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儒家:注重社会人文,对自然不够重视荀子:重自然规律老子:“无为”,尊重自然**重视总结实践经验,
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和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1900年12月9日-1995年3月24日),其所著《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即《中国科学技术史》)对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深远。1994年被选为中科院首批外籍院士。 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1、自然经济发展,为科技文化进步提供物质基础;  
2、统治阶级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从事科技文化事业的人才;    
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融合,加强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发展;  
4、前代科技文化成就奠定的基础。
5、劳动人民的辛勤。近代科技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首先,经济:中国在明清时期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资本主义尚处于萌芽阶段,因而尚不具备发展近代科技的条件
其次,政治:中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农业发展仍居主导地位。
其三,文化思想:中国在明朝封建制度开始逐步衰落,统治阶级不断加强中央集权,采取愚民政策,科举考试、大兴文字狱,人民思想被压制.
其四,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不与外国交往,使中国逐步被西方国家超越,近代化步履为艰。 现任李约瑟研究所所长古克礼转述了李约瑟临终前的观点:
“李约瑟先生透过他多年来对中国以及中国人的了解,他确信中国能够再度崛起,一个拥有如此伟大的文化的国家,一个拥有如此伟大的人民的国家,必将对世界文明再次做出伟大贡献。” 对今天的落后不自卑,
因为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在历史上曾独放异彩;
对过去祖先的创造不沾沾自喜,
因为那只是过去,它并不能代表现在和未来! 角度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播图奠定了中国文明古国的地位角度二:西方人眼中的四大发明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说来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德国)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西方人对四大发明是如何评价? 欧洲文艺复兴初期四种伟大发明的传入,对现代世界的形成,曾起重要的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火药的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国民军制。指南针的发明导致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
    —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角度三:中国人眼中的四大发明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鲁迅(中国) 欧洲人利用火药技术制造了近代枪炮,开着利用指南针导航的近代军舰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而我们只有用血肉之躯抵抗洋人的进攻,任凭敌人践踏中国的国土,最后丧权辱国,假如四大发明不外传,外国发展缓慢,就不能给中国带来耻辱。
—学生甲(中国)旧中国的漠视、愚昧及落后,使科技缺乏转换为生产力的环境.中国新四大发明2006年11月由广东省发明协会主办、搜狐网协办,在网上举办“新四大发明评选活动”,经过3个月网友和评委的投票,2007年1月,“杂交水稻”、“汉字激光照排”、“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复方蒿甲醚”最终入选,成为中国当代的“新四大发明”。1、杂交水稻 :1973年,中国的袁隆平向世人捧出了“杂交水稻”这一震惊世界的答卷。这无疑是史书上值得浓墨重彩的一笔。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不多的中国,不仅解决了自己的粮食问题,还为亚洲甚至全世界粮食问题的解决做出了巨大贡献。
2、汉字激光照排:汉字激光照排技术,是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给出版印刷行业带来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大大提高了印刷出版业的效率。它在促进中华文化传播的同时,也对日、韩等国家的印刷出版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人工合成有蛋白质。过去世界普遍认为生命体是天然的,大都认为人工合成生命体是不可能的,是中国人首次让它变成可能。人工牛胰岛素的合成,是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对于人类探索生命奥秘的影响是巨大的。
4、复方蒿甲醚:复方蒿甲醚是第一个由中国发现的全新化学结构的药品,也是目前在国际上获得广泛认可的中国原创药品。截至2005年底已被26个亚非国家指定为疟疾治疗一线用药,它在疟疾这一高传染性疾病治疗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2014·重庆文综·5)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
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 ②降低了生产成本
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 ④扩大了原料来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2014·江苏单科·3)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
(C)(2014·北京文综·15)在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
A.《授时历》的颁行比现行公历早300年,所以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B.《西游记》是明代的一部优秀小说,所以明代文学蓬勃发展
C.唐代369位宰相中有83%来自北方,所以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
D.南宋扬州的城市人口占扬州总人口的81.83%,所以南宋的城市化水平很高
(C)(2013·重庆文综·3)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C)光耀千古的古代科技—之其他发明地动仪祖冲之《农政全书》李时珍走进天文成就先秦时期的天文成就张衡的天文成就僧一行实测子午线 唐代著名天文学家僧一行与
梁令瓒共同创制了黄道游仪,用
它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这在
世界上是首次。
他们还在张衡浑天仪的基础
上,造出了更为先进的水运浑天
仪。
一行还主持实测了子午线的
长度。郭守敬的科技成就《授时历》与现行公历基本
相同且比之的颁行早三百年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哈雷
慧星《甘石星经》张衡发明浑像仪和候风地动仪僧一行创制黄道游仪和实测子
午线郭守敬制成简仪和编订《授时
历》天 文 学 成 就夏商战国东汉唐代元代走进数学成就筹算计算法古代数学专著祖冲之与圆周率《隋书》中关于
圆周率的记载祖冲之 南朝宋、齐之际的祖冲
之在刘徽割圆术基础上将圆
周率精确到3.1415926和
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领
先世界达1000年之久。祖冲
之还著有《缀术》一书,后
来被唐朝规定为算学的主要
课本。他还编制了《大明
历》,改革了制闰法,并改
造和制作了指南车和千里船
等机械。标志着我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
要内容的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
数点后第七位《九章算术》珠算法出现九九乘法口诀、筹
算计算法数 学 成 就领先世界达1000年之久战国元代东汉南北
朝走进农学成就氾胜之与《氾胜之书》 氾胜之,正史中没有他的传,古籍中有关他的事迹的记载也寥寥无几。他是西汉末年人。《氾胜之书》是西汉晚期的一部重要农学著作,一般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农书。主要内容包括耕作的基本原则、播种日期的选择、种子处理、、区种法等。区种法(即区田法)在该书中占有重要地位。此外,书中提到的耕田法、种麦法、种瓜法、穗选法、调节稻田水温法、桑苗截乾法等,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科学的精神。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贾思勰,北魏杰出农业科学家。
在总结历代农业生产成就的基础上,
写成了具有很高科学价值的“农业百
科全书”——《齐民要术》。全书包
括各种农作物的栽培,家畜、家禽
的饲养,以及农、副、畜产品加工
的方法等,在农学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是世界上保存下来最早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贾思勰王祯的《农书》元代农学家王祯 王祯,元朝农学家。做过两
任县官,留下一部总结古代农业
生产经验的著作——《农书》。
还创制了木活字、转轮贮字架
等,对印刷技术的改革做出了可
贵的贡献。他试印的《旌德县
志》是有记录的第一部木
活字印本。王祯转轮排字图王祯的《农书》 《农书》,又称《王祯农书》系元代一部重要的农业著作。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 “ 农桑通诀 ” ,即农业通论;第二部分“百谷谱”,这部分属于作物栽培个论;第三部分“农器图谱”,是《王祯农书》的重点。《农器图谱》《农书》徐光启与《农政全书》徐光启与《农政全书》走进医学成就《黄帝内经》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华佗的医学成就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奠定了中医学理论
的基础战国
编定中医临床医学的经
典,被称为“医圣”撰写的 《伤寒杂病论》
系统论述了“望、闻、
问、切”四诊疗法 精于方药针灸,擅长外科
手术 ,发明了“麻沸
散” 、五禽戏 创当时世界上最先
进的分类法,体现
了生物进化的思想 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16
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 中医学五大核心理论——
脏象学说、经络学说等东汉 明代 东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