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四第三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四第三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0-23 16:3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标要求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重大成就挫折和失误B、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人的成功探索A、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人的探索1、探索过程:C、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人的成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有益探索1、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报告发表,标志着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2、同年,中共“八大”正确地分析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明确了经济建设的方针。 3、从1960年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4、1962年初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教训,同时为“反右倾”运动中被错误批判的大多数人平反。
5、周恩来在文革“左”倾路线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在主持工作时,提出了批判极“左”思潮。
6、邓小平在“文革”后期主持工作时,明确提出了全面整顿的思想,并全面进行整顿。1、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从理论上修改了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
2、提出总路线,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错误开始泛滥。
3、错误地发动“反右倾”斗争
4、错误地进行了“文化大革命”,“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顶点。
5、“文革”结束之初,当时的党中央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继续推行“左”的政策,各方面处于徘徊状态。探索中的失误和挫折创建新理论的宣言书的背景
(1)“文革”结束,人民期待摆脱困境。
(2)“两个凡是”的禁锢
(3)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两个凡是”的实质是
A.坚持毛泽东思想
B.彻底批判“四人帮”
C.违背毛泽东思想
D.文革中左倾错误的继续D.文革中左倾错误的继续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联合社论(经华国锋批准)重要讲话:——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 1978年12月13日
(新时期新道路宣言书、邓论形成的标志)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拨乱反正 ——正确对待——标志着——毛泽东的地位、思想新道路正式开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重要内容:1、中共十二大(1982)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
容作了系统的概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的基本路线中共十三大(1987)1.内容: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2.意义: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改革也是发展生产力“三个有利于”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确立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明确提出和使用
“邓小平理论”,
把它作为党的指导
思想写进《中国共
产党章程》中共十五大(1997)概括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①1978年:讲话、十一届三中全会
②1982年:中共十二大
③1987年:中共十三大
④1992年春:“南方谈话”
⑤1992年:中共十四大
⑥1997年:中共十五大(最早提出理论)(第一次系统概括)(理论成熟并形成完整体系)(成为指导思想)(开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解放、发展生产力和平与发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三步走战略,先富起来和共同富裕的关系一国两制2、精髓: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发展道路:根本任务: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祖国统一:发展阶段:党的领导:依靠力量: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爱国统一战线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发展动力: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
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A、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B、是指引中国共产党继续前进的旗帜
C、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理论
D、是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1)国际形势:
世界的变化给中国带来了机遇,同时面临严峻挑战,迫切需要给予科学的回答。(2)国内发展:
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义现代化的新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的背景(1)2000年春提出。
(2)2001年,江泽民在庆党80周年大  会上的讲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过程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3)2002年,中共十六大江泽民的报告更加系统、成熟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精髓: 2、理论来源:3、理论价值:4、是在新世纪里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贯彻的指导思想。伟大的建设实践和积累的宝贵经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的思想武器和最新的旗帜。 进一步回答了在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直接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1、核心问题:材料一: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
——1985年10月《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材料二: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吗?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英才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1987年2月《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
材料三: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
——1990年12月《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文中包含的基本思想是什么?(2分)
(2)对比材料三与材料一、材料二,文中所阐述的思想有何发展?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3)据以上材料指出,邓小平上述言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方针是否一致?为什么?你对此有何认识?(4分)
(4)在20世纪,中外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市场”和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计划”,即国家干预,都有取得成效的实例,请各举一例并概述其成效。(6分)(1)否定以计划与市场作为区分是否是社会主义的标准,初步提出用市场方法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2分)
(2)更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不在于市场与计划,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的思想。说明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发展。(4分)
(3)一致。因为其符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目标。认识:邓小平的探索解放了长期以来困扰党和人民的重大认识问题,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4分)
(4)新经济政策:政策实施后,经济迅速恢复,人民生活改善,政权得到巩固。(2分)
罗斯福新政:是在确保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国家干预经济,缓和了经济危机和阶级矛盾,改善了人民生活处境。(2分)
中国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全国展开。有利于解决与发展社会生产力,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