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优质课获奖课件人教版必修3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优质课获奖课件人教版必修3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10-27 12:09:13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第一课时)
山东省东营市第一中学
授课人: 卓爱军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第一课时)
【课标分析】“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本节课通过东北地区案例的学习,重在掌握分析区域农业的基本方法,并且能够把学到的分析方法和技能灵活运用到其他的区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设计思想】首先引课从生动形象的东北音乐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视频欣赏开始,激发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兴趣。在东北案例教学中贯彻“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主攻,能力为目的”的思想,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在总结提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让学生感悟到地理的简洁和谐之美。  21教育网
【教材分析】本节分析了东北地区的自然、社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等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综合分析东北地理条件的优势及不足,从而确定东北农业的大方向;同时根据区内差异引导学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最后总结了农业发展中的问题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21cnjy.com
【学情分析】通过初中地理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习及农业区位回顾,为东北地区农业地理条件学习奠定基础;在分析农业布局、农业生产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学生的分析能力可能不足,但该班学生基础可能相对较好,思维比较活跃、相信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能顺利实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品德”的三维目标。21·cn·jy·com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东北位置及范围,学会分析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
(2)学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合理布局东北地区小区域农业。
(3)分析东北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区域农业分析的一般思路及方法,并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以及层层深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www.21-cn-jy.com
3、德育目标:
(1)树立区域农业布局要因地、因时制宜、人地协调发展观念,培养理智客观的地理思维。
(2)通过对家乡农业布局的分析,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科学的兴趣,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掌握区域农业分析的方法并迁移运用到其他区域。
【教学难点】 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对农业布局的影响。  
【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2课时 本节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1.播放背景音乐《大东北》  2.展示歌词及对应图片视频3、提问:所在区域?区域印象 4、渲染东北农业地位以过渡到本节内容 学生欣赏思考回答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思考: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教师引导总结提升并承转到下一问题 学生回答 为学好本课后面内容做好知识铺垫。
一:东北地区概况 出示东北区域图,读图,说出东北地区的行政范围、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过渡:结合位置与气候的关系承转到气候因素 学生读图并回答 培养读图能力,并为分析气候等因素做铺垫
二:东北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合作探究二:东北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承转过渡三:东北农业布局及其变化创设情境学生展示质疑反思联系乡土四:东北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小结方法提升回扣课标学以致用联系乡土 (一)气候因素1.出示东北地区干湿区域图、热量带分布图、气候资料图2.合作探究探究1:结合地理位置讨论分析东北地区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探究2:评价分析东北气候对农业的影响?3、要求:1)分组讨论,小组长安排记录讨论结果及疑难问题,做好展示准备。 2)讨论时间:1-2分钟。4、学生展示探究成果的同时,教师适时引导,同时用幻灯片及时总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其他自然因素1、出示东北地区地形图、土壤分布图思考:读图分析东北地区的地形、土壤及水源条件及其对东北农业的影响?2、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分析并适时总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社会经济因素1、出示东北地区人口分布图、交通及工业分布图思考:读图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对农业的影响?2、学生回答并补充,教师引导分析并适时总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师强调】东北地区的整体的自然条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社会经济条件决定了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大方向,但由于跨度大,自然条件内部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又要根据内部的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引导学生继续分析“全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全国温度带分布图”和“东北地形图”,要求学生关注东北地区在热量、降水、地形方面的内部差异。【情景设置】假若你是一位区域农业规划专家,结合区位选择原理及东北内部条件差异,你认为应如何布局农、林、牧业等?【学生活动预设】找1名学生上讲台,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合幻灯片中的地形图,给大家分析他对东北地区内部农林牧的布局,并阐述理由。如果其他同学有异议,可以提出疑问。【教师强调】稻米分布纬度的变化和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城市周围乳畜业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合理布局农业的过程中既要因地制宜,也要因时制宜。在此基础上,东北出现了许多名优特农产品。【联系乡土】山东有哪些名优特农产品?【学生回答并展现图片】出示图片及背景音乐《北国之春》【教师承转】东北在长期发展农业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通过图片呈现和资料展示,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现在东北地区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课堂小结】先由学生说出本节课的主要收获。并引导学生提升归纳区域分析方法。【教师提升】学生总结的思路即区域农业发展分析的一般思路。【回扣课标】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 http: / / www.21cnjy.com )1、出示济南地区地形图,引导了解济南地区自然特征: 思考:结合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分析济南地区的农业布局情况?2、出示济南农业产值变化图,引导学生分析产值变化:拓展思考:试分析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3、教师梳理总结并提升。 分组讨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总结交流补充学生读图思考回答学生读图思考分析相互谈论合作探究学生展示质疑解惑学生参与学生欣赏学生读图并思考归纳总结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并总结方法读图思考迁移应用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辩证分析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培养读图获取信息并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学生为主题,培养学生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整合知识培养学生层层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山东省高中地理优质课评选
冬冷夏暖、雨热同期
地形多样、集中连片
黑土肥沃、水源充足
工业基础、交通便利
地广人稀、开发较晚
农业发展
的大方向
整体
内部
差异
合理布局小
区域农业
冬冷夏暖、雨热同期
地形多样、集中连片
黑土肥沃、水源充足
工业基础、交通便利
地广人稀、开发较晚
农业发展
的大方向
整体
整体
内部
差异
内部
差异
合理布局小
区域农业
商河
济阳
章丘
平阴
长清
济南市
东营市一中地理组制作





济南市
1975

2010
年农业产值比重变化图
2010

2010

商河
济阳
章丘
平阴
长清
济南市
东营市一中地理组制作





商河
济阳
章丘
平阴
长清
济南市
东营市一中地理组制作





商河
济阳
章丘
平阴
长清
济南市
东营市一中地理组制作
商河
济阳
章丘
平阴
长清
济南市
东营市一中地理组制作
商河
济阳
章丘
平阴
长清
济南市
东营市一中地理组制作










济南市
1975

2010
年农业产值比重变化图
2010

2010

济南市
1975

2010
年农业产值比重变化图
2010

2010

济南市
1975

2010
年农业产值比重变化图
2010

2010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17张PPT)
利用、改造
发展、变化
农业区位
社会经济条件
生产技术
市场
交通
政策等
劳动力
自然条件
气候
土壤 等
地形
水源
思考: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东北地区位置图
53°
40°
45°
50°
120°
125°
130°
135°
115°
观察:东北地区行政范围、位置?
一、东北地区概况
40°N—53°N
行政范围:
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经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亚洲大陆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纬度高、跨度大
115°E—135°E
湿润区
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干旱区
-15
亚热带
暖温带
寒温带
热带
青藏高寒区
中温带
探究1:结合地理位置讨论分析东北地区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
探究2:评价分析东北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要求:
1、分组讨论,小组长安排记录讨论结果及疑难问题,做好展示准备。 2、讨论时间:2分钟左右。
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冬冷夏暖
热量不足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纬度高
跨度大
大陆东岸、临海
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以中温带为主
评价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二、东北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①热量不足,制约农作物品种、熟制和生产季节等;
②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
①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的生长;
②作物生长期长,农作物品质好;
③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
思考:读图分析东北地区的地形、土壤及水源条件及其对东北农业的影响?
二、东北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地形类型多样
农业多样化的发展
平原黑土、黑钙土肥沃且集中连片
灌溉水源充足
利于耕作业的发展
思考:读图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二、东北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人口条件
工业基础
交通条件
农业
农牧兴工
工促农牧
外向型农业
大规模、机械化
绿色农业
冬冷夏暖、雨热同期
地形多样、集中连片
黑土肥沃、水源充足
工业基础、交通便利
地广人稀、开发较晚
农业发展
的大方向
整体
内部
差异
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热带
青藏高寒区
气候内部差异
热量由南向北递减
湿度由东向西递减
三、东北农业布局及其变化
三、东北农业布局及其变化
假若你是一位区域农业规划专家,结合区位选择原理及东北内部条件差异,你认为应如何布局农、林、牧业等?
辽东丘陵
辽西丘陵
大城市周围
菏泽牡丹
烟台苹果
烟台大樱桃
莱阳梨
沾化冬枣
肥城桃
平阴玫瑰
章丘大葱
三、东北农业布局及其变化
假若你是一位区域农业规划专家,结合区位选择原理及东北内部条件差异,你认为应如何布局农、林、牧业等?
辽东丘陵
辽西丘陵
大城市周围
四、东北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黑土肥力下降
草场沙化
森林覆盖率降低,质量下降
材料:东北原来畅销全国并有大量出口的主要农产品,都遭遇到了难卖的尴尬。东北三省出现的这种农产品大量积压、农民增收缓慢,农业经济效益下滑等现象被称为“新东北现象” .
湿地遭到破坏
农产品不适应市场,结构不尽合理
区域位置、范围
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
区域农业布局及变化
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
——以东北地区为例
区内 差异
决定
区域农业发展的大方向
因地、因时制宜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课程标准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商河
济阳
章丘
平阴
长清
济南市
东营市一中地理组制作
黄 河
小 清 河
1、结合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分析济南地区农业的
布局情况?
2、读济南农业产值变化图,分析农业产业结构变化原因?
济南市1975、2010年农业产值比重变化图
2010年 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