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二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二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10-29 13:24: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习目标通过阅读课本91页结合图5.7,说出陆地自然带的形成及分布。
阅读课本92、93页,结合图片说出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原因及分布规律。
读图5.6举例说明不符合地域分异规律的陆地自然带。自主学习1 . 陆地自然带的形成及分布。
2.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分异基础及规律分别是什么?典型的分布地区是哪里?
3.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分异基础及规律分别是什么?典型的分布地区是哪里?
4.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分异基础及规律分别是什么?典型的分布地区是哪里?
地理
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气候热量水分生物土壤陆地自然带一、主要陆地自然带自然带:由相应的气候、植被、土壤等共同形成的有一定 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环境的自然综合体。   名称以该自然带的植被来命名。——差异性的表现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
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草原带自然带与气候、植被的关系(以北半球为例)大陆西岸大陆东岸内陆探究活动:看图,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景观一样吗?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由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实例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由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
(纬度地带性)热量太阳辐射纬线延伸纬度更替低纬和高纬地区,如非洲沿200E经线,自赤道向南北的自然带变化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 草原带荒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大陆西岸大陆东岸大陆内陆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 从沿海向内陆分异(经度地带性)热量水分太阳辐射海陆分布纬线延伸纬度更替经线延伸经度更替中纬地区,如亚欧大陆中纬地区从沿海向内陆的变化低纬和高纬地区,如非洲沿200E经线,自赤道向南北的自然带变化P81活动 2(1)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南坡纬度低、海拔低、相对高度大,所以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珠 穆 朗 玛 峰 垂 直 自 然 带(2)比较珠峰南坡
和北坡降水量的差异
并解释原因南坡降水量比北坡多,因为南坡处在来自印
度洋的西南季风的迎
风坡(3)想一想,珠峰
南坡雪线比北坡低的
原因因为南坡处在来自印
度洋的西南季风的迎
风坡,降水量大,
因而积雪量大,雪线
较北坡低雪线分布的规律以及影响因素 雪线是指高山区和高纬度的永久积雪区以及季节性积雪区之间的界限,也就是常年积雪的下界。
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山势和坡向上
从山势上看,陡峻的山地,积雪易下滑,不利于保存,雪线偏高;坡度较小的山地,有利于积雪沉积,雪线偏低。
在海拔高度相同的山坡两侧, 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雪融化较快,雪线位置较高;阴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少,气温偏低,雪线位置也较低。迎风坡降水量大,雪线低;背风坡降水量小,雪线高。
具体到某一山区,主要看气候与地貌两方面对其影响的强弱
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因此,降水量丰富的喜马拉雅山南坡比干燥少雨的北坡雪线高度要低。北坡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受喜马拉雅山的阻挡,印度洋的水汽难以达到过饱和,必须海拔升高,气温继续降低,才可能形成降雪, 故北坡雪线高。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干湿度(经度)地带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垂直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热量水分水热状况太阳辐射海陆分布海拔高度纬线延伸纬度更替经线延伸经度更替等高线延伸从山麓到山顶更替中纬地区,如亚欧大陆中纬地区从沿海向内陆的变化低纬和高纬地区,如非洲沿200E经线,自赤道向南北的自然带变化中低纬度的高山,如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然带地方性分异(非地带性)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自然因素的分布不具备地带性规律(无规律性分布),称非地带性因素
南北半球高纬地带的自然带的分布差异(海陆
分布引起的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
带)
南美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
:自然带分布的差异、
绿洲(地形起伏引起地形雨、获得太阳光热等
的差异)改变
洋流影响(暖流——增温增湿——自然带向较
高纬延伸;寒流——降温降湿——自然带向较
低纬度延伸)天山山脉南北坡的差异123分布规律的表现缺失改变斑状分布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干湿度(经度)地带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垂直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热量水分水热状况太阳辐射海陆分布海拔高度纬线延伸纬度更替经线延伸经度更替等高线延伸从山麓到山顶更替中纬地区,如亚欧大陆中纬地区从沿海向内陆的变化低纬和高纬地区,如非洲沿200E经线,自赤道向南北的自然带变化中低纬度的高山,如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然带地方性分异规律(非地带性)地方地形、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洋流等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变化比较普遍,如华北平原、沙漠中的绿洲、南美南端东西差异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地域分异是有规律的垂直地方性地域分异纬度的
地域分
异经度(干
湿度)的
地域分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水
平分异规律更替方向分异基础影响因素从低纬
到高纬热量从沿海
到内陆水分山地的
垂直地
域分异从山麓
到山顶热量
水分太阳辐射海陆位置海拔高度小结地带性分异规律非地带性分异规律ABCD 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亚寒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E热带草原带练习: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分布在( ) A.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
B.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 C.南北纬35°~50°之间的大陆东部
D.南北纬50°~70°之间的广大地区 2.世界上由沿海向内陆分异最明显的是在哪个大陆的中纬地区( ) A.北美大陆 B.南美大陆 C.亚欧大陆 D.非洲大陆
3.图为北半球理想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请回答(1)图中表示同一种自然带的是
__ _
(2)A自然带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3 )自然带G、H在南半球缺失的
原因是 _


ACB F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在南半球该纬度地区,地表主要是海洋▲下面哪座山位于中国秦岭—淮河以北 的暖温带地区?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