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新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用)(共6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 新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用)(共6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10-29 13:5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2张PPT。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生产力水平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成为我国粮食、桑蚕和棉花的主要生产基地。 全国“粮仓”的地位和棉花生产的地位日益下降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河流成为交通通道,土壤改良成水稻土,水稻大面积种植,劳动力丰富,精耕细作人口、城市密集,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稠密的水网,耕地被分割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较低。 1.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若干平原组成
B.本区河流、湖泊较多,但无沼泽分布
C.是中国最大的平原
D.地势低平,土质疏松
A东北平原课堂练习2.下列因素中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由开发早期的限制因素到农业社会时期转变为有利因素的是( )
A.稠密的水系 B.黏重的土壤
C.便利的交通 D.平坦的地形
3.下列粮食作物具有单位面积产量高的是( )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大豆 AA4.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田为主
B.作物有水稻、油菜、棉花等
C.一年两熟至三熟
D.西部降水较少,适宜发展畜牧业
D5.下列关于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南方民居墙体厚
B.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小
C.南方民居房檐宽
D.南方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 C6.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
 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D.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势的地理位置(靠外运)B选择题
1、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位于下列哪个省区( )
A 山东 B 吉林 C 黑龙江 D 辽宁
2、居住在甘肃、宁夏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 A 满族 B 苗族 C 回族 D 朝鲜族
3、东北平原北部的土壤主要是( )
A黄土 B黑土 C紫色土 D水稻土同步练习二CCB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展》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 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 中的应用》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
数字地球的含义。
2.举例说明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
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运用资料分析问题和图表对比方法。尝试小组合作进行资
料、图像查找。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进行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分
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1.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2.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
多媒体课件概念:主要包括: 一、地理信息技术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
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遥感全球定位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RSGPSGIS(Remote Sensing)(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二、遥感(RS)(一)概念: 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
(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
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二)遥感的关键
装置:传感器 ▲遥感的分类(补充)近地遥感1、按遥感传感器的位置分航天遥感航空遥感2、按传感器接收信息的种类分可见光遥感红外线遥感微波遥感3、按传感器获得信息的方式分主动式遥感被动式遥感多光谱遥感▲航空器与航天器有何区别?航空器——在大气层中飞行的飞行器。包括气球、
气艇、飞机、滑翔机、直升机等。航天器——用于航天飞行的飞行器。包括人造卫
星、宇宙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
行星探测器等(三)遥感的工作流程(四)遥感的工作原理 地面物体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不同,
其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也各不相同。1998年7月27-31日洞庭湖及荆
江地区飞机遥感图像补充:3种遥感影像的地物颜色特征:建筑物为灰白色,草地和森林颜色较深与地物的颜色特征一致 草、树、庄稼为红色,水为灰色或蓝色,城市为灰蓝色探测范围大
获得资料的速度快、周期短、能反映动态变化
受地面条件限制少
手段多,获得的信息量大(五)遥感的特点(六)遥感技术的应用5、遥感在林业和农业方面的应用2、资源调查1、军事侦察3、环境监测4、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如:洪灾、火灾、台风、暴雨、地震、
滑坡、泥石流等的防御监测NEXT蕴藏矿产的地方有许多
是地质断裂或环形构造
带,较容易借助遥感技
术“发现”矿产通过遥感图像解译或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植被的分布、类型、结构、健康状况、产量等数据人们只需要分析
遥感图像就可以
划定蕴藏矿产的
大致区域为农业、林业、
城市绿化、环
境保护等部门
服务BACK荒漠化、
土壤盐渍化、
海上冰山漂流、
海洋生态、
全球气候变化
及其影响、
植被变化、
水体污染、
大气污染等有利于人们
了解环境变
化,使环境
得到保护和
改善BAC K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监测汶川地震 遥感在林业和农业方面的应用BACK课堂练习 A .不同地物的海拔高度不同 B .不同地物的表面温度不同 C .不同地物的电磁波特性不同 D .不同地物的化学特征不同C1、遥感技术的工作原理是( )2 、运用遥感技术监测森林火灾与人工监测相比,优点有( ) ① 获取资料快,可及时进行动态分析 ② 受地面限制少.避免人员伤亡
③ 获取信息量大
④ 探测范围小,且不可在客观上进行监测
A . ① ② ③ B . ① ③ ④
C . ① ③ ④ D . ① ② ③ ④A3 、遥感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有 ① 识别各种农作物
② 计算种植面积
③ 根据作物生长情况估计产量
④ 农作物灾情预报
A . ① ② ③ B . ② ③
C . ① ③ ④ D . ① ② ③ ④D4、遥感技术可为开发、保护海洋提供支 持,下列内容适合运用遥感技术的是 ① 海上冰山漂流监测
② 海上石油污染监测
③ 近海赤潮灾害监测
④ 海岸港口工程规划
A① ② B ① ② ③
C ① ② ③ ④ D ② ③C5 、传感器的主要作用是 A .只接收地面物体的反射波谱
B .只记录接收地面物体辐射波谱
C .接收地面物体反射或辐射的
电波信息
D .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C三、全球定位系统(GPS)(一)概念: 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a 、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二)组成: 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它们均匀分布在六个轨道平面内。全球任何地点在任何时刻,地平面上空至少有四颗GPS卫星 功能:接收、存储和处理
地面控制系统的信
息;向用户发送定
位与导航信息;接
收并执行地面监控
系统发送的控制指
令....b 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补充)设备组成主控
站功 能数量及分布地面
监控
系统3个,分别设在印度洋、太平洋和南大西洋协调和管理所有地面
监控系统的工作监测
站注入
站1个,设在美国的科罗拉多连续观测和接收GPS卫星发出的信号并检测卫星的工作状况;将采集到的数据连同其他观测资料初步处理后传送到主控站5个,1个设在夏威夷,其余4个与主控站或者注入站设在同一个地方将来自主控站的导航电文和其他控制指令注入到相应卫星的存储系统;并检测注入信息的正确性c 、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功能:跟踪接收GPS卫星发射的信号;测量
信号从卫星到接收机天线的传播时
间;解译GPS卫星发射的导航信息;
实时地计算出接收机的三维位置和时
间....监测
控制(三)GPS主要工作过程发送导
航定位
信号地面监控系统GPS卫星星座GPS信号接收机(四)GPS的特点和用途(2)用途:能为各类用户提供三维
坐标、速度和时间(1)特点:全能性、全球性、全天
候、连续性和实时性不管是陆地还是海洋都可以依靠GPS进行定
位导航;不管是航空还是航天活动,都可
以使用GPS进行定位导航GPS所服务和覆盖的空间范围,遍及地球上的每个角落不管是什么样的气候条件下,都能提供服务GPS能够连续不断的提供定位导航服务GPS提供的信息是瞬时的、同步的,不是历
史的、过去的信息BACKGPS的应用:应用领域功能表现具体用途军 事交 通救 援为航行中的军舰、飞机、导弹提供定位导航信息,及单兵和移动装备定位及跟踪等对车辆进行跟踪、调度管理、合理分配,为车辆提供导航服务等对消防人员、救护人员、交通警察进行应急调遣等定位导航定 位测量定 位定 位野外调查确定考察点的位置(经度和纬
度)、高程(海拔)GPS汽车导航我国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区别(补充)我国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的区别导航范围导航范围卫星星座全球定位系统中国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由21颗工作卫星和三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它们均匀分布在六个轨道平面内由两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一颗备用卫星组合大范围,区域性全 球补充:美欧中俄太空“四强”逐鹿   目前GPS(美国)无疑还占据主导地位,但从技术和前景看,四大系统各有优劣:如果说GPS胜在成熟,伽利略(欧洲)胜在精准,那么格洛纳斯(俄罗斯)的最大价值就在于抗干扰能力强,而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优势则在于互动性和开放性。 1、中央电视台每天新闻节目中提供的卫
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
①遥感技术 ② 地理信息系统
③全球定位系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 ①②③
课堂练习A2.GPS卫星定位的基本原理是地面上任
何一点,在任一时刻地平面上空至少
有( )
A.3颗卫星 B.4颗卫星

C.21颗卫星 D.24颗卫星B3.要想随时知道自己所处的地理坐标,需要拥有( )
A.全球定位技术 B.GPS信号接收机
C.地理信息技术 D.遥感技术
4.在战争使用卫星制导导弹,这种导弹不受浓烟、沙尘暴的影响,是因为这种导弹采用了( )
A. IT技术 B. RS技术
C. GIS技术 D. GPS技术BD5.通常在地球上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数据( )
A.经度、距离、海拔
B.经度、纬度、海拔
C.纬度、相对高度、距离
D.到两极、赤道的距离和等高线B6、下列关于全球定位系统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 .GPS是利用卫星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B.GPS包括两大部分,即空间部分和地面控制部分
C .GPS卫星星座由24颗卫星组成
D.野外旅行,只要拥有GPS信号接收机,可随时知道自己所处的经纬度B是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四、地理信息系统(GIS)(一)概念:(二)GIS的简要程序:→→→→│││││(三)GIS的应用1.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2.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空间信息
可以建立模型;
提供查询、空间分析、评价功能
可以进行动态监测和预测。 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地理信息建立能反映区域内各种因素相互关系,揭示区域结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模型利用RS、GPS等提供的地理信息利用查询检索、空间分析等功能对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对环境和自然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及评估预测对区域内的各种条件进行更精确的分析、评价BACK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可以对城市多方面的信息进行查询、修改、补充、距离测算等工作,从而为城市管理提供方便。如:青羊区公共卫生地理信息系统 资源调查、环境评估、灾害预测、国土管理、城市规划、邮电通讯、交通运输、军事公安、水利电力、公共设施管理、农林牧业、统计、商业金融等几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1.概念: 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将不同空间、时间的自然、人文的大量信息,按地理坐标,从区域到全球进行整合,并进行立体的,动态的显示,能为复杂的生产、研究活动提供实验条件和试验基地。 2.功能:五、数字地球问题1
除遥感技术之外,还应用了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提供了信息源,地理信息系统对获得的遥感信息数据进行加工(分析、统计),动态检测、评估预测。
P12 活动问题2
(1)全球定位系统
(2)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交通图层
(3)还需要遥感技术(摄像和视频技术)
如果存在严重的交通堵塞,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指挥距交通堵塞处最近的巡警车疏通交通,或者改另一条路线。
(4)接警 确认出事地点位置 (在显示各
巡警车的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中)了解其周围巡
警车的位置 分析确定最近的巡警车
通知该巡警车
(5)交通指挥调度、救护、救火、环境管理、城
市规划、商业组织和管理、物流等。案例研究──新加坡资料1:
1.位于马六甲海峡东口(东端)。
2.地域狭小、资源匮乏、本土市场容量小。
资料2:
1.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港口条件,以及世界海上石油贸易的发展。
2.政策因素:
吸引外资和技术,发展石油化工相关产业;发展电子工业。
东南亚有丰富的劳动力。
资料3:
1.(1)东南亚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市场大。
(2)具有热带海洋风光,旅游资源丰富。
(3)转口港、航海和航空枢纽。
2.(1)耕地有限,淡水短缺。
(2)粮食、蔬菜依赖进口。
3.(1)弹丸之地,资源少,没有发展空间。
(2)积累有雄厚的资本;
(3)政策鼓励;
(4)地理位置优越,对外联系方便。
小结:本节学了什么?1.遥感的概念、工作流程及原理、应用领域。2.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组成、工作过
程工作特点及用途等3.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简要程序、应
用等4.数字地球的概念、功能,3S技术之间
的关系及3S技术与数字地球的关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