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二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二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10-29 14:0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 峨眉山 巍峨英姿金沙江干热河谷桂林山水甲天下路南石林 堪称壮观黑山谷之景—骆驼西行九乡溶洞,绝美神田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1.阅读P69和P70活动,说出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能量来源,举例说明内力作用如何塑造地表形态;
2.阅读P71和完成P72活动,说明外力作用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能辨别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
3.阅读P72文字和图4.8,运用图文资料,从三大类岩石转化的角度说明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有哪些表现形式?
2.内力作用的强度有什么不同?不同类型的内力作用都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吗?
3.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有什么影响?
4.地壳运动分为哪两类,他们会使岩层发生什么变化、形成什么地表形态?两种类型的地壳运动有什么关系?
5.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是什么?有哪些表现形式?
6.风化作用与侵蚀作用有什么区别?
7.外力作用 对地表形态有什么影响?
8.岩石圈分为哪三大类岩石,三大类岩石是如何转化的?
自主学习地壳水平运动巨大的褶皱山脉绵长的断裂带地壳水平运动地壳垂直运动陡峻的华山 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形成绵长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结果相互渗透-叠加;但全球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机械风化示意图在温度、水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这种作用叫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产生的岩石碎块或砂粒堆积在原地。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水、冰川、空气等在运动状态下也可以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进行破坏,称为侵蚀作用。侵蚀作用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风蚀城堡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洼地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河流沟谷、峡谷瀑
布 冰川侵(刨)蚀地貌角峰冰斗刃脊“U“形谷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在风、流水、冰川等的搬运作用下,可以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搬运作用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了大量物质。搬运作用河流、风的搬运——选择性(分选性);
冰川搬运——不具有选择性(分选性)。堆积作用在搬运过程中,如果外力作用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珠江三角洲小结:外力作用形式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地貌特点
1、不同的区域主导外力作用不同:
①干旱地区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
②湿润地区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③高山地区以冰川侵蚀作用为主;
④沿海地区以海浪侵蚀作用为主。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 的比较:有些内力作用进行慢有些则瞬间改变地表 地球内部 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总趋势是使地表高低不平,奠定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 地球外部 太阳辐射能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
固结成岩总趋势是使地表趋于平坦同时
进行地壳运动内力为主外力为辅重熔再生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9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变质岩重熔再生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知识小结 课堂小结1.读三大类岩石循环转化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图中箭头,判断A、B、C各代表的内容。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各箭头的地理含义:
①_________; ④_________;⑤_________;⑥_________ 。
(3)地壳物质大循环过程可概括为:从________到形成各类______,又到新的_________形成。变质岩岩浆岩岩浆重熔再生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岩浆岩石岩浆2、上述景观的发展演变过程,体现出外力作用的什么过程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堆积作用读图甲和图乙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3~4题。
3、图甲所示地貌名称为
A三角洲 B沙丘 C冲积扇 D沙丘
4、图乙所示地貌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A.流水侵蚀 B.风力沉积
C.风力侵蚀 D.流水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