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藤野先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藤野先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1 16:1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总目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能结合自己的经验,理解、欣赏和初步评价语言文字作品,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读懂事件与主题的关系,使学生受到前人高尚情操的熏陶,达到既学读书又学做人的目的。
教材分析
《藤野先生》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学习的目的是“欣赏散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赏析文中的人物、事件、景物的描写,品味精妙的语言。”本文的重点是抓住典型事件,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并体会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对恩师深深感激之情。
学生分析
初二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量,他们对于一些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他们对于作品内容已经具备了概括,分析能力,但对于有些内容,可能理解得不够全面、客观。不过,初二学生思维活跃视,具有好强、好胜的特点。班级中已初步形成交流、探索、合作的良好氛围。因此教学中,我以讨论自学、交流展示为主,“还政于民”适时引导,这样学生会更易接受。
教学目标:
1.学习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人物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把握本文的线索,体味含义丰富的语言,特别是反语的作用。
3.学习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理解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
教学重点
1、了解鲁迅留学阅历及其救国梦的不断探索与变更的过程。
2、理解藤野先生伟大的人格魅力。
教学难点
领会语言的感彩,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在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深情回忆了两位恩师。一位是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老先生,他方正、质朴、博学,虽然施行的是封建私塾教育,但思想还算开明,因此,鲁迅对他很恭敬。另一位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老师---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鲁迅是如何评价他的?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藤野先生》。
二、出示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三、介绍藤野先生、作者、写作背景
1、藤野严九郎(1874年 7月 1日—1945年 8月 11日),男, 日本医生、教授。藤野严九郎因和学生鲁迅的交往而闻名。其家族世代为医,藤野严九郎是藤野家的第六代医生。1901年 10月,藤野应聘到仙台医科专门校(现东北大学)任解剖学讲师,其时藤野刚刚满 27岁。1919年回故乡自立诊所。1945年 8月 11日因出诊途中中暑在福井逝世。
2、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 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华盖集》《二心集》等。
3、写作背景:
1902年,22岁的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到日本留学,就读东京弘文学院。
1904年,鲁迅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在仙台医专学习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建立了深挚 shēn zhì的情谊。
1906年秋,鲁迅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去东京。他决定用文艺唤醒人民,使祖国富强起来。
1926年,8月底,由于反动军阀的迫害下,鲁迅离开北京,来到厦门。在厦门大学图书馆楼上写成《藤野先生》。
四、活动一:独学探疑
自己读课文,思考、查资料自己解决导学案上的问题
五、活动二:互学互助
同位之间、小组内讨论,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六、活动三:分享提升
1、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理清文章写作思路。
答:第一部分(1-3):写“我”在东京的所见所感,交代去仙台的原因。
第二部分(4-35):“我”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和离别,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德。
第三部分(36-38):“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对“我”的激励。
2、这篇散文以什么顺序记叙的?以什么作为中心记叙的?鲁迅为什么离开东京?
答:按照时间先后和空间转换(东京—仙台—离开仙台)的顺序来写的。以藤野先生为记叙的中心。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浑浑噩噩,既无报国之心,也无报国之志。鲁迅对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和厌恶是鲁迅离开东京的原因。
3、对藤野先生描写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找出来读一读。正面描写是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侧面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
答:
正面描写: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做藤野严九郎的......”
耳闻藤野先生逸事,属于侧面描写: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正面描写: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藤野先生为“我”添改讲义;教“我”改解剖图;担心“我”怕鬼;问“我”中国女人裹脚之事都属于正面描写。运用白描手法,写藤野先生不修边幅,衣着寒酸,甚至有些猥琐,被人当做扒手。
4、读一读作者和藤野先生交往的典型事件,说说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什么精神。添改讲义 工作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 治学严谨 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关心解剖实习 真诚关怀了解中国女人裹脚 求实精神
5、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对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鲁迅留学日本期间是清朝末期,中国在世界上地位很低。当时的日本对中国人非常歧视,尤其是鲁迅得到了藤野严九郎的关爱,引起了其他一些日本同学的嫉妒和压迫,因此发生了匿名信事件。第二件事写中国人思想麻木,不觉悟。鲁迅想成为唤醒东方睡狮的人,想从精神上唤醒中国人。这两件事改变了作者学医救国的道路——弃医从文。
这两件事深深地刺激了鲁迅,使他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鲁迅想成为唤醒东方睡狮的人,想从精神上唤醒中国人。看不起鲁迅的日本学生和关心鲁迅的藤野先生形成反衬,关心鲁迅食宿的几个职员与藤野先生形成正衬,看不起鲁迅的日本学生是藤野先生的反衬。
藤野先生回忆鲁迅遭受白眼:周君来日本的时候正好是日清战争(甲午战争)以后。尽管日清战争已过去多年,不幸的是,那时社会上还有日本人把中国人骂为“梳辫子和尚”,说中国人坏话的风气。所以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也有这么一伙人以白眼看待周君,把他当成异己。
6、为什么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答: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教学认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作者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地帮助。在当时的历史的背景下,能够做到这些尤其难能可贵。
作者评价说:“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所以他虽然是一个普通的日本人,但“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评价一个人不能只看外表,要他做的事说的话。先说藤野先生的不好,又说他的好,这是什么写作方法?先抑后扬。
7、《藤野先生》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是什么?老师得到的启示:我要像藤野先生学习,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既传授给学生知识,又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你受到的启示是什么?
8、体会作者的语言魅力:
(1)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答:“标致”是反语,有讽刺意味。形容清国留学生的丑态,表达作者强烈的厌恶之情。七、活动四:总结全文
1、本文讲述了作者与日本老师藤野先生交往的一段经历,以及作者弃医从文的过程,表现了藤野先生治学严谨、做事认真、关心学生、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德,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尊重和怀念。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藤野先生既是传授医学知识的经师,更是有高尚人格的人师。他的胸怀超越民族,超越国界。他毫无民族偏见地关爱来自弱国的鲁迅,这是让鲁迅念念不忘的根本原因。
2、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八、活动五:应用反馈
课文以__________与__________为明线,
以__________为暗线, 赞扬了__________的高尚品质, 抒发了对他的__________之情; 追述了自己的思想变化, 洋溢着强烈的__________思想感情。
答:1、作者和藤野先生的交往、爱国思想、藤野先生、真挚怀念弃医从文、爱国主义
九、活动六:分层作业
1、作者弃医从文,藤野先生有些悲哀,想说什么话,但竟没有说。补出藤野先生想说的话。100字左右。
2、模仿鲁迅的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注意写信的格式,300字左右。
3、写自己难忘的一位恩师,介绍她(他)的外貌,写出 1-3件你和她交往的事,写出自己对老师的感情。详略得当,600字左右。
十、齐读鲁迅先生的一段话:鲁迅先生有这样一段话唤醒新青年,也召唤新时代——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板书:
东京 对清国留学生失望、厌恶
学医救国
仙台
藤野先生 添改讲义:工作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治学严谨 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关心解剖实习:真诚关怀
弃医从文 了解中国女人裹脚:求实精神
离开仙台
怀念
课后反思
本课的设计及讲课是成功的。鲁迅的文章大多含蓄难懂,加之本文篇幅较长,主题较深。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我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并且查找很多资料。慢慢地我对鲁迅去日本留学时以及留学前的中国历史进行了梳理,做到讲课胸有成竹。后来由于时间紧张,本来设计好的齐读 37自然段,结果给忘了。板书拉下了“弃医从文”四个字,讲课和教学设计的语言稍微有一点点出入。 以后再讲语文课,一定要让学生多读,从读中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