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漳州市芗城中学 吴伟伟【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从地理位置、自然和社会因素等方面,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2、理解农业生产的布局、变化与区位因素的影响,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通过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原因,训练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农业地域景观图的比较,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2、利用图表分析法、比较法帮助学生理解农业生产的布局、变化与区位因素的影响。
3、以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法国和西班牙两个国家农业区位差异,学会进行区域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农业区位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因地制宜的思想。
2、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思想。
3、培养学生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的观念。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区位的含义 农业的区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农业的区位因素。 2、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运输和政策等。 此外,农民的文化素质,农民自身的资金情况,当地的科技情况等对农民自身决策都是有影响的。活动探究 季风气候雨热同季,正好满足水稻好暖喜湿的条件;地中海气候热量充足,但高温期降水少,如果没有充足的灌溉水源补充,不利于水稻的生长。 气候因素 江西的千烟洲是丘陵山区,属于我国的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大。丘陵山区耕作很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因此适宜发展林业和人工草场。坡度小的缓坡和地势更为平坦的谷地,土层较厚,不易发生水土流失,适宜发展耕作业。地势更为低洼的地区,容易积水,出现洪涝灾害,因此因地制宜发展鱼塘养鱼业。地形条件是这里合理利用土地的主要影响因素。 地形 一般来说,受市场价格影响,同样的土地,种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花卉产品,农民收益是逐渐递增的。同时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东南沿海地区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鲜花消费逐渐兴起。同时东南沿海地区紧邻港澳台地区,便于出口,市场需求量大。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变化除了受市场的价格、需求变化影响外,改革开放的政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市场、政策 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区位的含义 2、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农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相比之下,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由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也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尤其是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的区位选择影响也很大。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农业地域的概念、形成和特征: 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1)农业地域的概念: 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2)农业地域的形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3)农业地域的特征: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农业地域的概念、形成和特征: 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 (2)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1)混合农业概况①概念:是耕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的农业地域类型②分布: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和热带草原气候区;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注: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是形式新颖的混合农业。①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是当地居民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适应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逐渐发展形成的结果。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自然条件是基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起了主导作用。②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分布、生产结构和生产特点及其生产优势:完 读教材第42页图3.1“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和图3.2“澳大利亚牧场”,思考:
(1)分析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和澳大利亚牧场有什么不同?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3)什么是“区位”。 读图思考 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和澳大利亚牧场两地的农业景观不同,主要是它们所处的位置和自然条件不同所造成的。这也说明两者的区位不同。 农业的区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例如泰国的水稻种植业分布在湄南河平原等地,澳大利亚的牧羊业分布在东南部等地;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图中信息引申信息经营方式泰国
湄南河平原水稻种植
湄南河平原地区人力耕种的水稻田、地势低平、红色土壤;气候湿热、机械化程度低。
人力耕种
的水稻田澳大利亚
牧场
澳大利亚牧场上放养的羊群、草茂密,远处有树林;
地势平坦,降水较湄南河平原少牧场
请同学们读P42图3.3“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思考以下问题:
①图中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哪些属于自然因素?哪些属于社会经济因素?
②除图中列出的各种因
素外,影响农民决策的因素
还有哪些?
③农民进行农业区位选
择的实质是什么? 读图思考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运输、政策等。 除图中列出的各种因素外,农民的文化素质,农民自身的资金情况,当地的科技情况等等对农民自身决策都是有影响的。 农业区位选择,实质上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的选择。案例与活动探究 随着欧洲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时鲜业的市场条件。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地中海地区时鲜业实现区域专业化提供了必要条件,加强了生产地与市场的联系。通过技术投入改善了该地区降水季节分配的不合理性,有利于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市场和交通运输因素、自然灾害对该地区时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大。与法国比,西班牙具有劳动力费用低、低温冷害少的优势;法国时鲜业具有历史悠久、技术水平高、近消费市场的优势。两国可以优势互补,利用气候的季节差异分别占领不同季节的市场,西班牙以中低档产品为主,法国以中高档产品为主…… 请同学们自主探究P45-45“案例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并思考:
①澳大利亚具有哪些发展小麦种植业和牧羊业的自然条件?
②澳大利亚的农业早期是以牧羊业为主,后来才发展成以小麦—牧羊为主的混合农业,促进此农业生产结构转变的因素有哪些、以什么因素为主?
③从以上两个问题你对于“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④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分布、生产结构和生产特点及其生产优势。案例探究气候:气候温暖,光热充足,降水相对较多;
地形:地势平坦开阔;
土壤:肥沃;
水源:灌溉条件较好。政策、交通、科技等社会经济因素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是当地居民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适应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逐渐发展形成的结果。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自然条件是基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起了主导作用。案例与活动探究精品课件精品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