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漳州市芗城中学 吴伟伟【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2、联系实际理解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图表,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培养学生应用基础知识及读图分析能力。
2、了解本地工业发展情况,培养学生的调查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由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工业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思想。
2、通过了解当地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为家乡的生产建设服务,树立热爱家乡的信念。一、工业区位因素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58“工业区位因素”的相关内容,并读P58图4.1“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4.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思考:
①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如何?
②从决策者角度,工业区位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其最终要达到的经济目的是什么?
③根据影响成本的主导因素不同,工业区位选择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导向型?它们主要包括的工业部门及其布局的原则各是什么?阅读思考1、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1)投入:土地、劳动力、资金、能源、水源和原料、零部件
(2)产出:产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和三“废”(废气、废水、废渣)2、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1)自然因素:土地、水源
(2)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政策、科技、原料、动力、运输、市场3、工业区位选择的原则: 工厂应当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经济目的) 一、工业区位因素1、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2、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3、工业区位选择的原则: 4、五种常见的工业区位选择导向类型: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工业区位因素及其作用的变化 (1)原因: 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2)结果: 直接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 2、影响工业区位选择变化的因素 (1)科学技术的进步 (2)环境 (3)政策、决策者行为 3、工业区位因素变化的表现 (1)投入:
(2)产出: 工业生产主要在工厂里进行。在工厂里,劳动力(工人、技术人员)等利用动力(燃料、电力)和机械设备,将原材料制成产品。 土地、劳动力、资金、能源、水源和原料、零部件产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和三“废”(废气、废水、废渣)(补充)主要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影响(《导学》P56) 请同学们自主探究P59—60“案例1: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并完成P60“活动”中的相关问题:
1.鞍钢和宝钢在区位选择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2.大型钢铁企业转向沿海钢铁消费区布局,科学技术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
3.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哪些工业区位因素发生变化?补充完成图4.4空白处的内容。案例与活动探究 鞍钢和宝钢在区位选择上的最大不同是:鞍钢是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起来的,而宝钢是以消费市场和便利的海运条件为主导区位因素。 由于交通和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巨型矿石运输船的出现,能够大幅度地减少运费,降低成本,从国外运进石油、煤、铁等原料,又能将产品远销海外,这就为临海地区建立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创造了条件。 信息的通达性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增强 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
的影响减弱 原料、燃料对工业区位
的影响减弱 请同学们阅读P60“阅读: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读P60图4.5“每冶炼钢铁所需原料的变化”,并思考:
①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是什么?
②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原料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③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什么会影响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变化?冶金技术的改进,冶炼钢铁所用焦煤量大幅中国的宝钢阅读思考接近煤炭产地→接近铁矿产地→接近消费市场或交通便利的地区科学技术的进步 一方面,冶金技术的提高,使得钢铁工业对原料、能源的依赖减少;另一方面,巨型矿石运输船的应用,使原料、能源的运输费用在总的生产成本比例不断下降。因此,钢铁工业的区位选择越来越灵活,更多趋向市场和交通便利地区。(3)政策、决策者行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