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4《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章节PPT课件(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4《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章节PPT课件(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0-31 21:01:40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一课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1885年中法谅山和平谈判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孙中山17岁时的照片革命时期的孙中山
摄于1900年1915年孙中山与宋庆龄于日本东京结婚 一、孙中山首倡三民主义1、背景2、同盟会的成立及《民报》3、三民主义的内容及认识 因为我汉人有政权才是有国,假如政权被不同族的人所把持,那就虽是有国,却已经不是我汉人的国了。我们想一想,现在国在那里?政权在那里?我们已经成了亡国之民了!
——1906.12孙中山《民报》创刊周年大会上的演说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逐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来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全集》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暴力推翻清王朝认识:反封建
不明确反帝
是三民主义的前提 “民权主义,就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将来民族革命实行以后,现在的恶劣政治固然可以一扫而尽,却是还有那恶劣政治的根本,不可不去。……”
——1906.12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大会的演说 “我们现在要集合中外的精华,防止一切流弊,便要采用外国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加入中国的考试权和监督权,造成一个很好的完璧,造成一个五权分立的政府,像这样的政府,才是世界上最完全、最良善的政府,国家有了这样的纯良政府,才可以做到民有、民治、民享的国家”

——1906.12孙中山《民报》创刊周年大会上的演说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认识: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政治革命的根本
解决夺取政权、解决政权问题 “统计上,英国财富多于前代不止数千倍,人民的贫穷甚于前代也不止数千倍,并且富者极少,贫者极多 ……这真是前车可鉴,将来中国要到这步田地,才去讲民生主义,已经迟了。”
——1906.12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大会的演说 “欧美为甚不能解决社会问题?因为没有解决土地问题。大凡文明进步,地价日涨。……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两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是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大有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端自然永绝,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 ——1906.12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大会的演说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认识:反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但不彻底
实现土地国有,是资产阶级的土地纲领
以解决贫富悬殊,带空想色彩
是三民主义的补充和完善4、三民主义的影响是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反映资产阶级要求发展民主政治和资本主义的要求
反映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富强的愿望
指导辛亥革命取得胜利20世纪10到20年代,世界和中国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1917年十月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1921年中共成立二、新三民主义的提出1、背景①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的一系列斗争失败(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运动等)②国共合作的实现③共产国际的帮助(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 “中国现在祸乱的根本,就是在军阀和那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我们这次来解决中国问题,在国民会议席上,第一点就是要打破军阀,第二点就是要打破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
——1924年孙中山《国民革命为解决中国内乱之法》的演说 “须给人民选举权、罢官权、创制权、复决权四大直接民权,给政府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考选权、纠察权,实行五权宪法。这样,人民可通过四大直接民权管理政府……政府可通过五权宪法治理国家,为人民做事”
——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的演讲 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农民之缺乏田地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 ……工人之失业者, 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以改良工人之生活。
——1924.1《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2、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明确反帝,民族平等民权主义:强调普遍平等的民权(一般平民共有)民生主义:强调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改善工农 生活等3、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反帝反封讨论:怎样评价孙中山?民主共和、坚持革命、与时俱进、爱国忧民、不计个人名利……课件30张PPT。湖南湘潭县韶山冲——上屋场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 他在一次讲话中说:“我们这个学会要为挽救国家、改造社会而奋斗,我们个人也不应该是为自己的名利享乐而奋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虽然是年轻人,但也应该担负改造社会的责任。” ——毛泽东第二课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一、背景:1、半殖半封的动荡中国2、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的失败3、十月革命的影响4、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大革命时期
(1924-1927)井冈山时期
(1927-1935)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井冈山时期1、大革命时期对农民问题的关注与实践2、大革命失败后,发动南昌、秋收等武装起义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武装起义、土地革命、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三篇文章
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4、井冈山时期形成毛泽东思想八七会议会址“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
——毛泽东 江 西赣
江文家市三湾永新井冈山长沙西江月 秋收起义
—1927.09
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秋收起义原计划要去打长沙,……可是长沙打不下来,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者难得管的地方去,到乡下去,在乡下站住脚跟,养精蓄锐,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
——摘自《秋收起义》 沁园春 雪 (1936.02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延安时期
(1935-1949)三、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延安时期1、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三、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延安时期1、红军长征到达陕北2、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
指出中国革命两个步骤:
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指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主张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比较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社会主义国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中共七大召开(1945年4月延安)“我们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的世界,我们还善于建设一个新的世界!”东方红太阳升,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他为人民谋幸福,
他是人民大救星;
毛主席爱人民,
他是我们的带路人;
——《东方红》四、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进行探索
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社义工业化、社义改造等理论
《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 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论人民民主专政》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们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个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共同纲领》《论十大关系》
一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二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三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四 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五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六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七 党和非党的关系
八 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九 是非关系
十 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在现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 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一般说来,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毛泽东接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人心离散,牛拉木犁的中国,当他撒手人寰的时候,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凛然守护着国门,中国的卫星在太空傲视着地球,中华民族以特有的尊严和凝聚力站立在世界舞台。”
——人民时评的文章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十五大报告毛泽东的排列略高于华盛顿,因为毛给国家带来的变化,比华盛顿使国内发生的变化更为重要。毛排列的名次比拿破仑等人要高不少。 (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
中国共产党的其他领袖人物,每一个都可以同古今中外社会历史上的人物相提并论,但无人能够比得上毛泽东。 (美国作家史沫特莱)
毛主席和列宁一样,改变了世界历史,而且正在创造着历史,是2O世纪最伟大的人物。(日本国会议员冈田春夫)
? 由于毛泽东的逝世,人类思想的一座灯塔熄灭了。
(法国总统德斯坦)
像毛泽东那样的人物,在一个世纪,也许一千年里只能产生一位,……毫无疑问,毛泽东是巨人中的巨人。他使历史显得渺小。 (巴基斯坦前总理本·布托)
……
1.毛泽东论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新道路”的著作是( )
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②《井冈山的斗争》
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④《反对本本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A2.毛泽东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提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的文章是( )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新民主主义论》A 3.毛泽东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方针政策的著作是 ( )ABCDD4.新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是:
A.三民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 5.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武装反抗的策略 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策略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D.农村包围城市五、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1、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2、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3、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并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探索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981《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课件23张PPT。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1977年邓小平复出“两个凡是”的实质是
A.坚持毛泽东思想
B.彻底批判“四人帮”
C.违背毛泽东思想
D.文革中左倾错误的继续D.文革中左倾错误的继续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联合社论(经华国锋批准)第三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1、“文革”结束,“两个凡是”禁锢人们思想2、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4、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召开二、邓小平理论的发展1、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动荡国际形势2、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 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判断改革成败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发展才是硬道理!3、中共14大(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4、中共15大(1997年)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8次登上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封面(与刘伯承共事13年)1973年复出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是指引中国共产党继续前进的旗帜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中共十六大将“三个代表”确立为中共的指导思想延伸探究练习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请回答:
(1)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指什么?
(2)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试分析举例说明。
(3)三位伟人的共同道路是什么?请回答:
(1)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指什么?
答:第1次是辛亥革命;第2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3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2)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试分析举例说明。
答:孙中山总结了革命失败的教训,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第1次国共合作。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并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邓小平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三位伟人的共同道路是什么?
答:三位伟人的共同道路是救国、建国、强国的道路,是振兴中华、振兴国家的道路。 材料一 “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
材料二 “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邓小平1979年11月26日
材料三 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江泽民
(1)阅读材料一,指出邓小平理论的历史依据。
(2)阅读材料二,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3)据材料三回答: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怎样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从理论上解决了什么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