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人文精神:是一种人类的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生命、尊严和价值的高度重视,对人类各种精神文化遗产的无比珍惜,对人格与道德的不懈追求。它关注人的尘世生活,重视人的精神意义,是人的价值尺度在人的思想意识、思维习惯和心理活动中的历史积淀。第一课 蒙昧中的觉醒人文精神第一次演进西方思想第一次解放古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 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社会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英雄时代”,又称“荷马时代” Zeus宙斯 Hera赫拉 Athena雅典娜:智慧女神 Hades哈得斯:
死亡之神,阴间的统治者 Aphrodite阿佛洛狄忒:
爱与美的女神。
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Venus Eros厄洛斯:
爱神,阿佛洛狄忒之子。
相当于罗马神话中的丘比特Cupid 神话泰勒斯(约前624年-约前546年)
希腊语:Θαλ?? ? Μιλ?σιο?“科学和哲学之祖”
古希腊及西方第一个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 “万物源于水”一、智者运动的启蒙(约5世纪中叶)1、背景: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
希腊工商业的发展
平民地位的提高和个人主义的成长
实际的需要2、智者及其特点智者: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特点:重雄辩、修辞、逻辑等
从个人角度、重实利
带相对主义、主观主义
怀疑神灵、否认权威、批判传统、勇于创新3、代表人物及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4、意义:人类自我意识地第一次觉醒
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推动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上面三个时期希腊人关注的对象有什么变化?“万物皆源于水,又复归于水”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火”
---泰勒斯(公元前6世纪)神、自然、人1二、苏格拉底的智慧 苏格拉底 (前469—前399)1、背景:①雅典的政局
②智者的出现2、主张:“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
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
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人总是追求幸福的。而美德归根结底会给人带来好处,邪恶则总会给人带来坏处 。 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但是他并没有创办自己的学校。那么他在哪里施教呢? 他怎么施教呢?广场、庙宇、街头、商店、作坊、体育馆,等等,都是他施教的场所。青年人、老年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平民,都是他施教的对象,不论是谁,只要向他求教,他都热情施教。当时的其他教师──智者,是收取学费的,他们以当教师作为赚钱的手段,而苏格拉底教人是不收学费的,他是为城邦的利益而教人,是义务教师,因此苏格拉底一生都很清贫。 “苏格拉底的诘问”“苏格拉底的讽刺”学生: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
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
学生:是恶行。
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
学生:是善行。
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
苏格拉底又问: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它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吧!”
学生想了想,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
苏格拉底这才满意地笑起来,拉着那个人的手说:“您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您告诉了我关于道德的知识,使我弄明白一个长期困惑不解的问题,我衷心地感谢您!”3、苏格拉底之死罪名:
不敬神和败坏青年 “审判苏格拉底的自相矛盾和可耻的地方是,以言论自由著称的一个城市竟然对一个除了运用言论自由以外没有犯任何其他罪行的哲学家提出起诉。”苏格拉底之死
1苏格拉底把装有毒酒的杯子举到胸口,平静地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将死,你们活下来,是谁的选择好,只有天知道。”说毕,一口喝干了毒酒。在场的人都伤心地哭起来,连狱卒也流下眼泪。毒酒的作用渐渐发挥,苏格拉底感到双腿沉重,就按看守的建议躺了下来,他的神志开始混乱,最后留下的遗言是:克力同,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鸡,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三、斯多亚学派的“人生而平等”1、代表人物:芝诺、西塞罗、塞内卡2、主张:①理性是人与生俱来的
②顺应自然地生活就是至善
③人生而平等 “一个披枷带锁的人可能是自由的,而一位骄横的皇帝却可能是奴隶” “所有的人都是从上帝那里流溢出来的一部分,是上帝的儿女,相互间是平等的” “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不管他们的社会地位如何”三、斯多亚学派的“人生而平等”1、代表人物:芝诺、西塞罗、塞内卡2、主张:①理性是人与生俱来的
②顺应自然地生活就是至善
③人生而平等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斯多亚学派探讨1同时期的东、西方社会特征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政治:分裂动荡,分封制瓦解,兼并战争不断经济: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
铁器、牛耕广泛使用思想:百家争鸣(儒、道、墨、法等)地理特征:大陆文明古希腊城邦时期(雅典、斯巴达)政治:雅典民主政治发展------混乱
(梭伦、克里斯提尼、伯利克里)经济:工商业发达思想:人文精神产生
(智者运动、苏格拉底、斯多亚学派)地理特征:海洋文明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的异同探讨2肯定人的价值
强调理性,否定绝对权威
几乎生活在同一时代vs同:①生活时代 ②重视教育传授
③重道德修养 ④关注人与社会异:①孔子:**维护统治者利益
**根本上是压制个性发展
②苏格拉底:
&&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和责任
&&有利个性发展、民主政治的发展 探讨31、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 )
A、民主思想 B、无神论思想
C、科学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2、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
A、重视道德的意义 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 D、推崇君主权威4、“知书达理”意为“有文化,懂礼貌”。下列西方名言在内涵上与之最为接近的是( )
A、有知识,才有智慧 B、认识你自己
C、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
D、美德即知识3、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说:“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躯体,穿戴也和人一样……每一种动物都会把神的模样描绘得和自己一样。”这表明色诺芬( )
A、否定神的存在 B、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
C、宣扬唯物主义思想 D、主张将神人性化5、某班同学在学习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后进行了小组讨论,整理出一下几个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智者学派的出现与古希腊民主政治繁荣密切相关
②智者学派的主要观点是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
③智者学派的出现说明“人”成为早期希腊哲学家研究的核心
④苏格拉底对“人”的看法同智者学派有很多相似之处
A、①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②③④6、智者学派有这样一段话:关于神,我不可能感受他们如何存在或如何不存在,我们也不可能感知他们的形状和相貌是什么。因为有许多感知方面的障碍,人们不可能亲身体验到神,最重要的是人生是那么短促。这表明智者学派认为( )
A.神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
B.神对社会人生起着超自然作用
C.人要摆脱基督教的统治
D.神在人的感知范围之外
7、古希腊一位哲人说: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这位哲人是(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普罗塔哥拉8、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据此判断:他认为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应该是( )
A.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B.是否民主和强盛
C.是否人人都遵守习俗和法律
D.是否由“哲学王”来做统治者
9、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对“人”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主要体现在( )
A.人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
B.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来自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知
C.知识即美德,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
D.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标准判断是非
课件36张PPT。 中世纪(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数百年后,在世界范围内,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453年)之后,资本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又称“黑暗的世纪”。 图片反映了中世纪怎样的思想面貌?梵蒂冈教皇国教皇为国王加冕教会焚烧书籍教会处死“异端分子”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恩格斯中世纪表情基督教意识形态统治
(了解)“原罪”和“灵魂救赎”,禁欲主义、来世幸福 神权至上中世纪
禁欲苦行
压抑人性
麻木顺从
愚昧迷信
神权至上 “意大利人在14世纪以前并没有表现出对古典文化的巨大而普遍的热情来。这需要一种市民生活的发展,而这种发展只是在当时的意大利才开始出现,此前是没有的。这就需要贵族和市民必须学会在平等的条件下相处,而且必须产生这样一个感到需要文化并有时间和力量取得文化的社交世界。”
——瑞典 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第二课 神权下的自我——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一、古典文化的“再生”(背景)1、西欧经济复苏、城市发展、生活水平提高2、意大利最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3、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宣扬人文主义二、人性的启蒙:文艺复兴(14C—17C)1、核心内容:肯定人的价值、欲望
歌颂人性
重视现实
人文主义2、代表及作品①初期“三杰”但丁 《神曲》薄伽丘 《十日谈》彼特拉克薄伽丘与《十日谈》(1313-1375) 《十日谈》的开端叙述10个青年男女为躲避黑死病,在佛罗伦萨乡间一个别墅里住了10天,讲了100个故事,故名《十日谈》。 从1347至1353年,席卷整个欧罗巴的被称之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以国家而论,在这次大瘟疫中,意大利和法国受灾最为严重;在城市中,受灾最为惨重的城市是薄伽丘的故乡佛罗伦萨:80%的人得黑死病死掉。……大瘟疫引起了大饥荒,盗贼四起;天主教的威信受到极度沉重的打击;…… (第四天故事一)一位父亲将儿子从小带至深山中隐修,以杜绝人欲横流的尘世生活的诱惑。儿子到了18岁,随父亲下山到佛罗伦萨,迎面碰上一群健康美丽的少女。头一次见到女性的儿子问父亲这是些什么东西,虔诚的父亲把女子看作洪水猛兽,要儿子赶快低下头,说这是些名叫“绿鹅”的“祸水”。岂料一路上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的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回去喂养吧!”父亲这才明白……
人性无所不在,无从回避《十日谈》: ⒈故事歌颂了绮思梦达的什么追求?
⒉反映了作者的什么思想观点? (第四天故事第一)亲王唐克莱本独生女儿(绮思梦达)冲破封建门第观念与父亲的侍从相恋。亲王暴跳如雷,将仆人关入地牢,痛骂女儿不顾身份,竟与下贱的奴仆相爱。绮思梦达宁死不屈并愤然驳斥父亲: “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样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才当得起一个贵字;否则就只能算是贱。”追求幸福 反对等级观念,主张自由平等,肯定人的价值。**为什么有人把《十日谈》和但丁的《神曲》并称为“人曲”?
**《十日谈》 这部作品,反映在文艺复兴运动早期人文主义精神发展的什么特点?“人曲”彼特拉克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之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最 后 的 晚 餐米开朗基罗 《大卫》达·芬奇 《蒙娜丽莎》拉斐尔《西斯廷圣母》中世紀壁畫 中世纪圣母图15.16世纪西欧的价值观金钱,这是大家的宠儿,一切欢乐的源泉;
金钱,这是一只一切苦闷的良药;
金钱,这是世人所珍藏的珠宝;
金钱,这是妇女所拜倒的偶像。多么美妙的青春啊!
然而只是一瞬间。让我们唱吧!笑吧!
祝要求幸福的人幸福!
不要期待明天!15.16世纪,西欧崇尚怎样的价值观?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价值观?②高潮时期:从质朴走向高雅、精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一切时代。 ——本·琼生《哈姆雷特》中主人公的一段独白: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核心:人文主义追求理性科学人性至上追求现实生活张扬人性追求个性、平等 恩格斯说:“在人文主义的伟大思想光辉和永恒艺术魅力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3、性质: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
推动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局限:仅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分子“德国是教皇的奶牛” “物必先腐而后生虫,教会之所以出现改革的诉求,皆因自身的腐败” 。 ——摘自《西方宗教史》 三、与上帝直接对话 ——宗教改革 三、与上帝直接对话 ——宗教改革 1、背景①天主教会的腐朽及对德国的残酷剥削②欧洲文艺复兴的开展③教会出售赎罪券 路德宗教改革时的教皇是利欧十世(1513-1521),他生活豪侈淫佚,并喜爱艺术。因兴建圣彼得大教堂,而以售卖赎罪券为筹款的财路。 1517年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在教堂门口贴出《九十五条论纲》,宗教改革运动开始。 他的推销员,夸张赎罪券的功能说:“当你购买赎罪券的银钱叮当落在箱子里,你的亲人就从炼狱的火焰中出来了。”
有一名无耻的推销员,对他的顾客说:“你投下银钱,现在我看见你父亲的左腿已经迈出炼狱的火焰只剩右腿还在火里面;再继续加钱吧!”
那人说:“不必了。我父亲并没有右腿!”2、马丁.路德的主张“人人都可与上帝直接对话”3、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改革运动路德教
加尔文教
英国国教新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新教旧教(天主教)路德教
加尔文教
英国国教
……(基督教)4、影响①传播发展人文主义
②从神权中解放,推动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③为启蒙运动做准备
④有利于民族国家形成阅读材料: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典型题例】1、“中世纪的欧洲社会是传统的、农业的、乡村的。和这些相异的一个新阶层的出现,导致了一场社会革命。”这一“新阶层”指的是( )
地主 B. 无产阶级 C.农民 D. 资产阶级
2、下列现象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能够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有( )
①彼特拉克在《歌集》中抒发对妻子真挚的爱情;
②许多富商建造的宅第带有美丽的花园和宽敞的阳台;
③很多学校和教师都把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④出现了用方言翻译的《圣经》
A.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D 人文主义关注人,注重人的价值和尊严。①体现了人的情感,②体现了人们追求现世的享受,③体现了人对自身修养的重视,④《圣经》的翻译、解读等原为教会所垄断,人们只能以教会的为标准,用方言翻译的圣经出现,说明对教会对圣经解读的垄断被打破,也满足了不同地区国家人们的不同需要。故四个选项都正确。 课件46张PPT。“君权神授”太阳王
——路易十四“朕即国家”“我过去太好战了,不要再这方面学我,也不要学我太花钱。”
——告诫其子路易十五的临终遗言 “在我们身后,哪管它洪水滔天”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慈禧近代经典卖国语言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两者皆可抛。
——裴多菲专制下的启蒙Voltaire
(1694~1778)Montesquieu
(1689~1755)Rousseau
(1712~1778)第三课中文的“启蒙”一词, 源于对西语“enlightenment”的翻译, 其原始意义为“点亮”。
启蒙就是要通过点亮来破除迷信和偏见的意识,使人所固有的理性思考能力得到自主的发挥。探求启蒙运动之背景 人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与上帝直接对话的马丁·路德牛顿和苹果树牛顿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了力学三定律和万
有引力定律F=G (m1m2/r2)
艺术家笔下的牛顿像神一样在制定宇宙规律自然科学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培根的归纳法,笛卡儿的演绎法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风筝放电实验
布丰等博物学家对动植物的研究
地理勘察上的长足发展,如库克船长前往南
太平洋观察太白金星的经过,勘察澳大利亚
海域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通过殖民扩张、海外贸易、贩卖黑奴等活动,增加了欧洲的资本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在思想领域为其发展开辟道路。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近代科学的推动
4、新航路的开辟
5.英法等中央集权民族国家形成……一、呼唤民主和自由(一)背景(二)扩展英法——欧美——亚非 在任何事情方面,我们都必须以理性为最后的判官和指导。
------洛克
谁大胆思维,谁就有自由。
——伏尔泰
自由只能在国家的权力不被滥用的时候才存在。但是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绝对的权力将导致绝对的腐败。”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
--— 孟德斯鸠
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中
——卢梭
走向哲学的第一步就是不信神。
——狄德罗
阅读思考启蒙运动的内涵?(三)内容(四)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欧洲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霍布斯
1588—1679 洛克
1632—1704 孟德斯鸠
1689—1755 伏尔泰
1694—1778 卢梭
1712—1778 狄德罗
1713—1784 二、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一)起源——英国代表作:《利维坦》
主 张:(1)天赋人权
(2)社会契约
1、霍布斯1588—1679
主张:(1)主权在民
(2)分权学说
(3)保护私有财产2、洛克Voltaire
(1694~1778)Rousseau
(1712~1778)Montesquieu
(1689~1755)卢 梭孟德斯鸠伏尔泰法兰西“自由三剑客”(二)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1、伏尔泰伏尔泰(Voltaire,1694.11.21-1778.05.30):原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François-Marie Arouet),伏尔泰是他的笔名。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请根据以下材料,归纳伏尔泰的主张:材料一: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材料三 下列种种才叫做自由权利:在你睡觉时,你能获得保证,第二天醒来时,你的财产和昨天一样,没有丝毫变动;这是很大、很幸福、超乎许多国家的权利;你又获得保证,你不会在半夜三更,从你妻子的怀抱,或从你孩子的拥抱中,被人家拖出去,押入城楼,或驱入沙漠:这也是权利;你又获得保证,当你一梦初醒,你有权发表你的一切想法:这是权利;你又获得保证,当你被人控告了,或者做了坏事,或者讲了鬼话,或者写了闯祸的文章,你将被依法裁判:这是权利。这些权利普及于一切居住在英国的人。
——伏尔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自由是天赋权利,不受任何侵犯保护私有财产材料四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材料五 教皇是“魔鬼一样的骗子”,是“两足禽兽”,教士和主教是“卑鄙的流氓”。天主教的历史就是反人类的犯罪史,是人类理性的敌人,历史前进的障碍,“罪恶的根源”。 反对天主教会提倡自然权利学说1、伏尔泰主张:①天赋人权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承认财产私有
④猛烈抨击天主教会
⑤赞成“开明专制”⑥赞赏中国儒家思想普鲁士国王宴请伏尔泰伏尔泰在朗颂自己的作品伏尔泰的灵车上写着:
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2、孟德斯鸠 Montesquieu (1689~1755) ,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他的著述虽然不多,但其影响却相当广泛,尤其是《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的著作,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人对东方政治与法律文化的看法。材料一 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心境的平安状态。这种心境的平安状态是从人人都认为他本身是安全的这个看法产生的。要享有这种自由,就必须建立一种政府。在它的统治下一个公民不惧怕另一个公民。……
材料二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请根据以下材料,归纳孟德斯鸠的主张:材料三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2、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三权分立严复中国的历史只有两个时代:
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欲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鲁迅3、卢梭让-雅克·卢梭 (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 材料一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请根据以下材料,归纳卢梭的主张:材料三 人民主权是绝对的、至高无上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因而是不能加以限制的。如果政府篡夺了人民主权,人民就有权推翻它。主权在民的最好的国家组织形式,是实行民主共和制。材料二 “英国人民自以为是自由的,他们是大错特错了。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
—— 卢梭3、卢梭主张:
①社会契约论
②人民主权说
③主张资产阶级共和制
④认为私有财产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卢梭的棺椁 对卢梭的评价:歌德 —— 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 代,而卢梭则开辟了一个新时代……赫尔岑 —— 当伏尔泰还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路易十六 —— 就是卢梭!如果没有卢梭,就不会有法国大革命!……4.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怀疑是向哲学迈出的第一步。科学民主主要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共同点:
1、理性主义
2、反对封建专制、等级、教权,提倡民主平等自由
3、提倡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社会契约,法治…1755年,孟德斯鸠离开人世,
32年后,美国《1787年宪法》诞生 1778年,伏尔泰和卢梭相继离开人世,
2年前,美国《独立宣言》颁布;
11年后,法国《人权宣言》颁布;
15年后,法国大革命一度血流成河。 100年后,中国的严复等人开始阅读
启蒙思想。材料一 这场思想的启蒙运动,她确实领导着全世界人们走进了一个理性时代,大大推动了世界各国资本主义的进步与发展。因此,18世纪的欧洲,是一个狂飙突进的欧洲。伏尔泰“天赋人权”的口号一出,便如暴风雨般刮遍了大西洋两岸。在美洲她激起了那场惊天动地的美国独立战争,孕育出了一个“美利坚合众国”;而在欧洲,它引发了一场为“自由平等”而战的法国大革命;200年后,这句话更由孙中山先生传到了中国,惊醒了我们这头古老的东方睡狮!材料二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 美国1776年《独立宣言》②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舆论准备,尤其是法国大革命。③为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政治体制提供思想武器和理论基础。②为亚非各国先进人士改造社会提供思想武器。①欧洲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三、启蒙运动的影响 “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在《致罗马教廷》 的诗里,控诉罗马教廷是“痛苦的巨流,凶残的庙堂”,是“万端诡计的熔炉,阴暗的牢房;善良在那里凋谢,邪恶在那里滋长”。他倡导以“人的学问”来对抗“神的学问”,建立以人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世界。
——据李纯武《简明世界通史》
材料反映哪一个时期的思想内容?提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材料一 当人民被迫服从时,他们做的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摆脱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摆脱它时,他们做的更对。因为人民既是根据别人剥夺他的自由所根据的那样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由,所以人民有理由重新获得自由。”
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当人民的权利被篡夺并被运用来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完全有权利举行起义,有权利用暴力来消灭篡权者。”
——卢梭《社会契约论》这则材料反映了哪段时期的什么观点?它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启蒙运动 自由平等主权在民 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基础材料二 我们爱的是国家为人民谋幸福的国家,不是人民为国家做牺牲的国家。
——陈独秀
“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共同设立政府,政府之正当权力,来自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有损于此目的,人民就有权予以变更或废除,并建立新政府。新政府的所依据的原则和用以组织其权利的方式,必须使人民认为只有如此才最能臻于安全和幸福。”
——美《独立宣言》
以上思想来源于17—18世纪欧洲的哪一思想解放运动?这一时期产生了哪些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都有什么?对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课件14张PPT。第四课
理性之光和浪漫之声伊曼努尔·康德
Immanuel Kant
(1724年—1804年) 主要回答四个问题:
&&我能认知什么?
&&我应该做什么?
&&我希望什么?
&&人是什么?一、康德道出启蒙的真谛 “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进一步提出“思想的自由”
运用自己的理智,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康德之墓 “说不尽的康德”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我是孤独的,我是自由的,我就是自己的帝王。 羞怯是大自然的某种秘密,用来抑制放纵的欲望。它顺乎自然的召唤,却永远同善、德行和谐一致。 人不能被判为奴,他只能自认为奴。 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开始于感性,然后进入到知性,最后以理性告终。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 对自然美抱有直接兴趣……永远是心地善良的标志。 康德名言二、卢梭对“理性”的质疑浪漫主义的影响从冷冰冰的理性中解放
重新体会生命、生活、情感、想象力
尊重自然
对不同文明的宽容局限:个人主义膨胀;社会秩序混乱;拒绝现代科技……三、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1、深化和拓展(与文艺复兴相比)资本主义经济萌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文:重视人的价值,反对宗教神权 **强调理性
**反对封建专制、等级、教权,
**提出自由平等民主的政治构想与科学的关系文:推动近代科学诞生启:在科学发展的推动下促成文:**从神权束缚下解放,
**推动文学、艺术、科学等领域发展启:为法国大革命及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舆论准备三、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1、深化和拓展(与文艺复兴相比)2、出现浪漫主义思潮,丰富人文精神内涵西方思想史上的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智者运动 公元前5世纪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公元14——17世纪启蒙运动公元17、18世纪起源复兴深化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从封建藩篱中解放,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思想基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概念解读(2010年上海历史卷)15.“……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被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以上省略的内容应是
A.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
C.启蒙 D.空想社会主义√ 材料一:西方人认为自己是纳税人,政府向自己提供安全保护和公共服务是理所应当,政府稍有懈怠便会遭到议会、舆论及选民的抨击。
中国人认为自己是被管理者,是义不容辞的奉献者,自己对政府作出让步与奉献是自己应尽的义务,政府向自己提供了服务则要千恩万谢,并不住的说:谢谢政府,我们真是赶上好时候了! 知识拓展-----摘自博客网材料二:西方人认为人权是天赋的, 中国人认为人权是统治阶级给予的; 西方人认为民权至高无上, 中国人认为公权不可侵犯; 西方人认为人大多是智慧而丰富的,需要合理的调动并发挥其天性, 中国人认为人大多是迷途而少知的,需要接受指挥和领导。 -----摘自博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