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5张PPT。地球上的水第三章考点解析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从不断更新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及水循环对能量交换与物质迁移所起的作用等方面理解水循环的重要地理意义
(2)应用所给的某条河流的资料,分析水量、水位、水质等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对该河流的治理和开发提出自己的设想。(与必修3联系)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一、相互联系的水体2、水体类型(构成) 1、水体: 3、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陆地水的最主要的补给水源大气降水,内流河的最重要的补给水源冰川融水 以降水补给(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如我国季风气候区的河流,河流的流量变化与降水量的变化相一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以冰川补给为主的河流,如我国的西北地区,河流径流量的变化与气温变化关系密切 东北河流春汛(3、4月份)主要由冰雪融水补给,夏汛(7、8月份)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一年中有两个汛期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存在互补关系,谁的水位高就补给低水位 国黄河下游,由于是“地上河”,湖床比地面高,所以在黄河下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湖泊对河流径流还起着调蓄作用洪水期,延缓、削减洪峰,枯水期,补充河流径流(修水库可人工调节)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4、领域类型: 2、动力:太阳辐射和地球重力3、水循环的环节@5、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①联系四大圈层、促进水体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②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传输,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流水作用塑造着地表形态。归纳洋流的分布规律(1)归纳中低纬度与中高纬度海区洋流的分布规律。
(2)归纳寒流与暖流的分布规律。
(3)归纳特殊海区(如40°S附近、北印度洋)洋流分布规律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流动2、主要动力——盛行风3、按性质(水温)分类
暖流:温度较流经海区水温高的是暖流
寒流:温度较流经海区水温低的是寒流。4、按形成原因分类风海流:盛行风吹拂形成。是最主要的洋流形式(南北赤道暖流—信风吹拂,西风飘流—西风吹拂) 补偿流:由于风力和密度差异所形成的洋流,使海水流出的海区海水减少,相邻海区的海水便会流来补充形成(赤道逆流) 密度流:由于两海区密度的差异而形成的洋流 5、影响洋流的因素:盛行风、陆地形状、地转偏向力 6、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 7、洋流的分布规律 (1)中低纬度海区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3)南纬40°附近海区形成环绕纬圈的西风漂流 (4)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影响形成季风洋流,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课本P57图3.5)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全球水热的影响:全球大洋环流,对促进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和水分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有着重要的意义 2、对气候的影响:(课本P59图3.7、图3.8) 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举例: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都是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举例:澳大利亚西海岸的维多利亚沙漠、秘鲁太平洋沿岸的阿塔卡马沙漠的形成都与沿岸寒流有关3、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渔场的分布 寒暖流交汇处,给鱼类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饵料。举例:日本附近的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的交汇处。大西洋西北部的纽芬兰渔场——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的交汇处。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的交汇处。 上升补偿流使深层海水上泛,带来深海的硅酸盐类,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著名的秘鲁渔场就是得益于沿岸的上升补偿流形成的。 4、对海洋运输事业的影响 顺流——船速加水速,航行速度快,节约燃料;逆流——船速减水速,航行速度慢,多使用燃料;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 5、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有利的一面——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
不利的一面——将污染物带到其它海域,使污染物的范围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