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怀仁县巨子学校高中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课件 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怀仁县巨子学校高中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课件 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11-02 16:20:29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4.1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目标: 1、了解东北地区的范围、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基本特点。
2、理解东北地区因地制宜组织生产,形成不同特色的农业布局。
3、理解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形成原因及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4、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理解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6、掌握分析某一地区农业发展的基本方法。思考: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气候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农业的发展方向一、东北概况(范围、位置)1、范围: 包括黑、吉、辽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2、地理位置(1)海陆位置:(2)纬度位置:(3)政治地理位置:亚欧大陆 ,太平洋 ;纬度高,跨度大,地处温带温带季风气候东、北、西面分别与朝鲜、俄罗斯相邻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东部西岸二、东北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一)自然条件:从气候、地形、土壤等方面评价(二)社会经济条件:从工业、交通、人口等方面分析分析某个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该从哪些方面进行?1、气候条件——制约农业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雨热同期作物一年一熟低温冷害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影响: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暖温带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水稻、甜菜、亚麻中温带春小麦、大豆寒温带 劣势:由于热量不足,①种植农作物品种有限; ②只能一年一熟,春播秋收;③春秋两季低温冷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④漫长的寒冬需要解决牲畜的御寒和饲料供应问题。 优势:①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生长期长,有利于营养积累,农产品的品质较佳(如东北大米);②农作物病虫害少;③土壤有机质易于积累,矿物质分解和淋溶作用弱,土壤较肥沃;④积雪覆盖时间长,春季积雪融化可以缓解春旱现象,改善土地墒情。1:与我国东部主要农业地区相比,热量条件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有哪些不利影响?完成P61思考题 农民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农业生产以外的工作(农闲时间长),如农田基本建设、水利建设、家庭副业、工业、商业、文化事业等 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2、地形、土壤:——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地面特点: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松嫩平原中西部黑钙土有机质含量高,黑土层深厚肥沃,生产力高,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区之一(另两个是亚欧大陆北部和美国中部地区) 三江平原西部、松嫩平原东部和北部
黑土黑土:大量枯枝落叶经历千百年后形成厚厚的腐殖质,黑土的有机质大约是黄土的10倍。3、社会经济条件 阅读课文P66三段文字,思考东北工业、交通和人口是如何促进东北农业发展的?我国重要工业基地、可为农业提供大量生产资料和对农业产品的市场需求工业基础交通条件人口密度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发展外向型农业)开发晚,人口密度低(经营规模大,发展绿色农业和大农业)1.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经济发达,人口稠密,邻近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海陆空交通发达,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2.南疆(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日照充足,白天温差大,病虫害少,土地资源广阔,有高山积雪融水供灌溉,市场对绒棉的需求.3.海南岛(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地处热带,水热条件充足,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作物需求量大4.云南昆明(花卉种植业):四季如春,气候适宜花卉种植,国内城市对花卉的需求量大活动题P621.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②农业生态类型单一
③自然地域完整
④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 自治区全部
⑤生产部门齐全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①③④A2.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得东北地区不能成为我国重要______的基地? ( )
A.商品粮基地 B.林业生产基地C.畜牧业生产基地 D.商品棉基地D3.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是 ( )
A.地形 B.土壤 C.气候 D.以上各项因素改造难度相同C4.下列关于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及其对农业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黑土、黑垆土广泛分布
B.西部高原由于距海较远,降水很少,形成荒漠
C.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D.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 C5.关于东北地区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对农业发展几乎没有影响
B.工业对原料的需求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形成农牧兴工、工促农牧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
C.地广人稀,有利于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D.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A6、关于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热量和水利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两熟作物的需求 B无霜期从南部的80天到北部的180天左右 C东北大部分地区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春旱的影响 D气候条件制约着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D7、关于东北地区地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东北地区中部和东北部平原广阔,面积占全国平原总面积的1/3 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 C、西部高原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是优质草原牧场 D、东北地区包括高原、山地、盆地三类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D8、关于社会经济条件对东北农业生产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劳动力缺乏,人均耕地少 B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为拉动本地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了重要机遇 C与周边国家相比,东北地区在农业产品、农业种植技术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D工业对原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形成农牧兴工、工促农牧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A9、东北农业的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 ) ①土地资源优势 ②森林资源优势 ③矿产资源优势 ④地理区位优势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0、东北地区土地资源数量上的优势是( ) ①耕地总面积、人均面积、每一农业劳力担负耕地面积都较大 ②宜农荒地全国最多,扩大耕地面积潜力较大 ③主要为黑土、黑钙土,土壤肥沃 ④耕地平坦,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AA热量水分1、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是:__________.
2、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是:__________.思考: 3、为什么松嫩平原的积温比西部的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高原要高?
4、为什么大兴安岭的东坡比西坡和松嫩平原年降水量要丰富?松嫩平原比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高原的海拔低,因而积温高。大兴安岭的东坡是迎风坡,所以降水量比西坡和松嫩平原要丰富。 12.下图为“我国中温带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及年降水量曲线图”。四个区域的土地资源按利用类型分,依次为
?????????????????????????????????????????????????????????
A.草地、林地和草地、以水田为主的耕地、林地  B.草地、林地、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林地  C.沙漠、草地、林地和草地、林地  D.沙漠、林地、草地、林地B课件13张PPT。4.1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目标: 1、了解东北地区的范围、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基本特点。
2、理解东北地区因地制宜组织生产,形成不同特色的农业布局。
3、理解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形成原因及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4、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理解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6、掌握分析某一地区农业发展的基本方法。三、农业布局特点:区域内部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白桦、蒙古栎——大兴安岭
红松——小兴安岭、长白山区
鹿茸、人参——长白山区
柞蚕茧——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
苹果——辽南 苹果梨——延边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玉米——非常普遍,以中部松嫩平原最为集中
水稻——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
小麦——主要在北部地区,以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最为集中平原地区,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 阅读课文P62~P64和图4.10,了解三大农业生产区域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完成下面的表格内容。 三河马、三河牛——呼伦贝尔市
三河地区
东北红牛——松嫩平原西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人参、貂皮、乌拉草人参、貂皮、鹿茸红景天、林蛙、不老草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区北方旱地南方水田集中连片分散破碎1、东北地区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原因是( ) A 地形多种多样 B 气候条件的制约 C 有利于发展绿色农业和大农业 D 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2、水稻多种植在( ) A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 B 松嫩平原 C 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D 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DD课件25张PPT。4.1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目标: 1、了解东北地区的范围、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基本特点。
2、理解东北地区因地制宜组织生产,形成不同特色的农业布局。
3、理解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形成原因及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4、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理解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6、掌握分析某一地区农业发展的基本方法。“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榛柴岗,艾蒿塘,不上粪,也打粮”四、东北农业发展方向 仅黑龙江省每年因水土流失就减产粮食20亿至40亿公斤黑土地风光不再谁伤害了黑土地人口激增所产生的农业生态环境退化。导致生态环境退化表现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严重土地沙化、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强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污染威胁农业可持续发展20世纪以来东北地区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土地不合理利用思考:东北农业将何去何从? 实现东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与重点(1)平原农业发展方向(2)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3)山区农业发展方向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重点: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重点: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山区农业发展方向核心:森林资源保护
方法: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
目的: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区域农业发展研究方法1、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B 东北地区大部分属于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
C 热量和水分条件可满足两年三熟作物的需求
D 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D2、关于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热量和水利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两熟作物的需求
B 无霜期从南部的80天到最北部的180天左右
C 东北大部分地区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春旱影响
D 气候条件制约着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D 3、东北地区农事活动安排是
A 秋播 春管 夏收
B 春播 夏管 秋收
C 夏播 秋管 冬收
D 秋播 春、夏管 秋收B4、关于东北地区地形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东北地区中部和东北部平原广阔,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3
B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
C 西部高原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是优质草原牧场
D 东北地区包括高原、山地、盆地三类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
A5、关于社会经济条件对东北农业生产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东北地区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劳动力缺乏,人均耕地少
B 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为拉动本地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了重要机遇
C 与周边国家相比,东北地区在农产品、农业种植技术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D 工业对原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形成农牧兴工、工促农牧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A6、东北地区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原因是: A 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不同 B 有利于发展绿色农业和大农业 C 气候条件的制约 D 地形多种多样A7、东北商品粮基地农业机械化水平高的有利条件是;
A 实行地区专业化生产
B 人口稀少
C 土壤肥沃
D 农场经营规模大D8、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A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多 B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C宜农荒地多 D土壤肥沃 9我国的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突出特点是:A土壤肥沃 B复种指数低 C大规模专业化生产 D地广人稀 AC10关于地区专业化生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地区专业生产是根据国家的需要,因地制宜建立和发展各种商品农业生产基地或集中产区 B 地区专业化生产是农业科技进步、商品生产发展和生产地域分工高度发展的结果 C 其产品的全部或绝大部分用于自己消费 D 每个地区各自着重发展少数突出的部门或作物。C11、“北大仓”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 水稻种植业
B 混合农业
C 商品谷物农业
D 小麦种植业C12、畜牧业区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的 A 广大农业区 B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C 松嫩平原西部 D 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13、关于东北地区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分布,符合由南向北顺序的是 A 温度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B 森林类型:常绿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 C 平原:辽河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D 土壤:黑土、黑钙土、草甸黑土DC14、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主要分布在: A 西南地区 B 东北地区 C 东南地区 D 华北地区
15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东北地区将建成全国性的: ①商品粮基地 ②商品棉基地 ③林业基地 ④畜牧业基地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BD课件8张PPT。4.1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目标: 1、了解东北地区的范围、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基本特点。
2、理解东北地区因地制宜组织生产,形成不同特色的农业布局。
3、理解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形成原因及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4、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理解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6、掌握分析某一地区农业发展的基本方法。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突出特点(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思考:为什么东北地区能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地形平坦、耕地集中连片且耕地面积大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突出特点3、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突出特点(2)地区专业化生产 小麦——主要在北部地区,以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最为集中
玉米——非常普遍,以中部松嫩平原最为集中
水稻——东部山区的山间河谷、盆地和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 商品粮基地建设总结畜牧和灌溉农业区玉 米 带乳 畜 带棉 花 带小麦区亚热带作物带混合农业区小麦和林牧业区水果和灌溉农业区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⑤①②②③④⑥小麦区⑧⑦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