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2.3 观察一种动物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
内容总览
单元主题
01
教学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目录
作业布置
07
板书设计
08
单元主题
科科非常喜欢小动物,所以妈妈就在家里养了一条小狗。每天放学回来第一件事,科科都会去和小狗玩一会儿,再去写作业。今天科科在和小狗玩的时候,他问妈妈,“妈妈,我发现我们周围有很多小动物,如小猫、小狗、小鸟、还有奶奶家养的鸡,那我们学校有小动物吗?”妈妈笑了笑说:“当然有了,你可以利用下课或是放学的时间,去校园里找找看呀。”科科一听,点了点头,“对呀!”
同学们,你们想和科科一起去校园里找找看,都生活着哪些小动物吗?
教学目标
《观察一种动物》
科学观念:知道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两对触角、眼睛、口等;知道蜗牛运动缓
慢,能利用腹足在不同的物体表面爬行,认识到动物身体结构具有帮助
动物维持自身生存的相应功能。
科学思维:能在教师指导下,初步分析蜗牛的运动与其身体结构的关系。
探究实践: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等信息进
行观察和记录;能尝试用科学词汇和图示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态度责任:培养研究小动物的兴趣,并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培养认真细致、
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
新知导入
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
阿嫩阿嫩绿草刚发芽,
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
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阿树阿上两只黄鹂鸟,
阿嘻阿嘻哈哈在笑它,
葡萄成熟还早得很哪,
现在上来干什么?
阿黄阿黄鹂儿不要笑,
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活动一:蜗牛的特点
新知讲解
你想观察蜗牛的什么?
外形结构
运动方式
应激反应
新知讲解
你都在哪里找到了蜗牛?
树叶上
树干上
新知讲解
温馨
提示
1、爱护小动物,不伤害小动物。
2、不争不抢,分工合作。
3、保护环境,不破坏花草树木。
新知讲解
观察蜗牛的身体
我们用肉眼能观察到什么?
新知讲解
眼睛
触角
腹足
壳
新知讲解
口
拓展提高
蜗牛平时身体缩在壳内,爬行时头部有像牛角那样的触角,所以人们才叫它蜗牛。
你对蜗牛了解多少?
拓展提高
蜗牛的种类很多,遍布全球。据有关资料记载,世界各地有蜗牛四万种。在我国各地都有蜗牛分布,生活在森林、灌木、果园、菜园、农田、公园、校园等地。
拓展提高
冬季气温过低时(12-15℃左右),蜗牛会进入休眠状态。
蜗牛冬季休眠时,往往会钻入25cm深的土层之中,并用自身分泌的黏液形成一层膜将外壳口封住,这样既可以避免水分的散失,又可以阻挡外敌的入侵。
蜗牛冬眠期一般为5个月左右,在此期间,蜗牛不吃不喝,既不生长也不繁殖,并且新陈代谢速度也十分缓慢。
新知讲解
我观察的蜗牛
日期:
先画身体
再画壳
最后画眼睛和嘴巴
新知讲解
用棉签轻轻触碰蜗牛的身体。
观察蜗牛的反应
新知讲解
观察蜗牛的反应
新知讲解
应激反应是所有动物遇到外界刺激之后的正常反应。
新知讲解
准备材料:
菜叶、玻璃片、细线、树枝。
观察蜗牛的运动
菜叶
玻璃片
细线
树枝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蜗牛的腹壁形成发达的宽大的肉足,能爬行,称为腹足。爬行中腹足分泌黏液,避免腹足肌肉与地面直接摩擦而受伤。黏液起到隔垫作用,保护腹足。同时黏液的湿润性有助于蜗牛爬行。
新知讲解
你有哪些新发现?
爬得很慢。
伸出触角,挥来挥去。
新知讲解
活动二:研讨
蜗牛的眼睛长在哪里吗?
蜗牛的脑袋上长着两对触角,一对大一对小,它的两只小眼睛,就长在大触角的顶端。
新知讲解
蜗牛的触角有什么作用?
用来感觉外界环境。走路时,触角接触到障碍物,会立即转变前进方向。
顶端生长着眼睛,当手电筒使用。
起着鼻子的作用,可以闻到气味。
短触角,用来感知周边食物,以判断距离,有点像猫的胡子。
活动二:研讨
新知讲解
蜗牛的壳有什么作用?
蜗牛的壳有保护作用,当棉签触碰蜗牛时,蜗牛会缩进壳里。
活动二:研讨
新知讲解
蜗牛的爬行本领这么大,和什么有关?
蜗牛可以在多种物体上爬行,本领之强与腹足的特征密切相关。
活动二:研讨
拓展提高
蜗牛不能听到声音,但能感受到声音,虽然蜗牛没有听觉神经,但能通过感受振动来判断声音,从而对声音做出一定的反应。
蜗牛能听到声音吗?
拓展提高
蜗牛能听到声音吗?
蛞蝓
蛤
螺
身体都是软软的。
大家来填空
1、我们要观察蜗牛的( ),( ),( )。
2、蜗牛能在( )上,( )上,( )上,( )上等地方运动。
3、观察蜗牛时,先用( )观察,再用( )观察。
4、蜗牛有( )对触角。
身体结构
应激反应
运动方式
菜叶
玻璃片
课堂练习
细线
树枝
2
肉眼
放大镜
大家来判对错
1、蜗牛的触角上都长有眼睛。( )
2、蜗牛是一种有壳的软体动物。( )
3、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更容易找到蜗牛。( )
4、蜗牛的嘴巴很大,能吃掉大片菜叶。( )
×
课堂练习
√
×
√
大家来选一选
1、在蜗牛运动时,触角( )
A. 摆来摆去 B. 一动不动 C. 缠绕在一起
2、蜗牛的爬行本领与( )有关。
A. 触角 B. 壳 C. 腹足
3、蜗牛能在玻璃上爬行,是因为它( )
A. 很轻 B.有吸盘 C.分泌黏液
4、蜗牛分泌的黏液的作用是( )
A.留下记号 B.保护身体 C.攻击敌人
A
课堂练习
C
C
B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什么?每个小组试一试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蜗牛的身体结构,包括眼睛、触角、口、腹足和壳。通过用棉签去触碰蜗牛,了解了蜗牛对刺激的反应情况。通过观察蜗牛的运动,知道了蜗牛主要依靠腹足进行爬行。
1.在画纸上画出蜗牛。
2.对比观察蜗牛和田螺,记下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3.观察一种动物
蜗牛
身体特征:触角、眼睛、口、壳、腹足
应激反应:缩进壳里
运动方式:腹足爬行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动物》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教科版 单元(或主题)名称 《动物》
单元主题 科科非常喜欢小动物,所以妈妈就在家里养了一条小狗。每天放学回来第一件事,科科都会去和小狗玩一会儿,再去写作业。今天科科在和小狗玩的时候,他问妈妈,“妈妈,我发现我们周围有很多小动物,如小猫、小狗、小鸟,还有奶奶家养的鸡,那我们学校有小动物吗?”妈妈笑了笑说:“当然有了,你可以利用下课或是放学的时间,去校园里找找看呀。”科科一听,点了点头,“对呀!” 同学们,你们想和科科一起去校园里找找看,都生活着哪些小动物吗?
课标要求 核心概念: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 学习内容: 5.1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举例说明动物和植物都是生物。 5.2地球上存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类型的生物: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特征,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如都会运动)。 6.2人和动物通过获取其它生物的养分来维持生存:举例说出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器官感知环境。 学业要求: 1.认识周边常见的动物,并简要描述其外部主要特征。 2.能概括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 3.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身边常见生物的外部特征。 4.通过观察,对常见的动物、植物的外在特征产生探究兴趣。 5.认识到动物的生存需要外界环境的帮助。 6.能比较不同动物感知环境的器官。
教材分析 “动物”单元同一年级上册的“植物”单元一样,指向“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生物有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一科学核心概念。给已编辑学生设计的“动物”单元主要是为他们提供探索动物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动物是有生命的。像所有的生物一样,动物具有独特的外部结构,能帮助自己实现生命的功能,感知周围的生活环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动物”单元首先从环形学生们的生活经验开始,经过寻访校园里的动物,对动物形成初步的认识,然后通过对蜗牛和鱼的身体结构、运动方式和生存环境的细致观察,丰富对动物某些共同特征的理解,最后一课给动物分类的活动,则是从研究方法上给学生们以启示。 本单元围绕“动物”这一主题,共设置了6课时,有《我们知道的动物》、《校园里的动物》、《观察一种动物》、《给动物建个“家”》、《观察鱼》、《给动物分类》。教材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第1课到第2课是认识周围的动物,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特征;第3、4课是认识蜗牛,了解蜗牛的生存环境和食物需求;第5课认识鱼的身体结构和功能特点;第6课是学习分类的方法认识更多的动物。
学情分析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是与生俱来的。春霞姐姐是动物活动频繁的时节,也是观察、研究动物的好时机。已有研究表明,从儿童开始运用。感官观察和探知世界的那刻起,会动、会叫、会呼吸、会生长的动物就是吸引他们关注的对象。在动物生长、运动、进食、呼吸、繁殖等方面,一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令人欣喜的认识。虽然不能清晰地说明理由,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不会将玩具熊、石块等非生物看作是“有生命”的。 在经历了一年级上册“植物”单元的学习后,学生在“画一种有‘生命’的东西”的调查中,画“植物”和“动物”的人数各占一半左右,说明虽然未经历正式学习,但学生对动物具有生命特征的认识已经很丰富。不少学生能将动物的生命与空气、食物、水、阳光等因素联系起来,甚至还有少量学生能将“生命”和“胎儿”等与繁殖相关的内容联系起来。这也说明,一年级学生的“生命”概念开始朝着更复杂的方向发展。
单元目标 1.科学观念: (1)认识到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 (2)知道不同的动物具有共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有个体差异。 (3)知道动物是有生命的,是生物。 (4)知道动物会呼吸、运动、长大、繁殖和生老病死。 (5)体会动物生活在适宜的环境中,它们需要空气、食物、水、阳光等。 (6)知道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器官感知环境。 (7)知道可以按一定的标准,给动物分类。 2.科学思维: (1)通过观察,能说出常见动物的特征。 (2)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口述、画图等方式描述动物的外在特征,表达自己的想法。 (3)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对动物进行分类。 3.探究实践: (1)能用多种感官细致地观察动物。 (2)能用语言、图画描述和记录观察内容。 (3)能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4)能饲养一种小动物一段时间。 (5)能用合适的科学词汇进行简单的表达。 (6)能按自己的标准给动物分类。 4.态度责任: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物表现出探究兴趣。 (2)对动物的特征和需求形成一定的敏感性。 (3)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4)养成参与、表达和倾听的良好习惯。
单元结构化活动
达成评价 围绕课时学习目标 1.关注课堂问题预设与学生课堂反馈表现 2.作业设计与学生答题正确率的及时分析 3.能在有目标、有序的观察活动中发现动物特征和多样性,并用语言、图示描述自己的观察。 围绕单元和主题目标 1.分层设置单元测试 2.会运用比较特征的方法,形成依据对动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单元课时课型规划 课时课型课时内容课时目标 (单元目标分配)课时学习任务 (或问题) (一般1-2个) 达成评价1观察课我们知道的动物动物是生物,有某些共同特征辨认动物,对动物你知道了什么?它有生命吗?1.通过集体交流自己知道和喜欢的动物,检查学生对动物的原有认知。 2.通过交流研讨,对观察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出动物共同的基本特征,会判断玩具熊是不是动物的原因。1观察课校园里的动物体会动物的多样性校园里都有哪些动物?它们都生活在什么环境里?能说出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知道校园里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是多种多样的,增强探索动物的兴趣。1观察课观察一种动物观察蜗牛的身体特点、反应和运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蜗牛的身体结构是怎样的?这样的结构有什么用处?1.能认识蜗牛身体上的不同结构,知道这些结构能满足它们的生存需要。 2.知道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1实验课给动物建个“家”在给蜗牛建“家”中体会动物对生存环境、食物的需求。蜗牛的“家”应该是什么样的?蜗牛的生活需要什么?能说出蜗牛生存的需要。体会蜗牛对食物和环境的需求。1观察课观察鱼认识鱼的身体结构和功能及它是如何适应水生环境的。鱼的身体是什么样的?鱼靠什么运动?能边看边画,记录鱼的形态特征。 能用科学词汇描述鱼的鳍、鳃、鳞片等。1实验课给动物分类用分类的方法认识多种多样的动物,加深对分类对象特征的认识你的分类标准是什么?知道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动物的多样性。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课时《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两对触角、眼睛、口等;知道蜗牛运动缓慢,能利用腹足在不同的物体表面爬行。认识到动物身体结构具有帮助动物维持自身生存的相应功能。
科学思维:能在教师指导下,初步分析蜗牛的运动与其身体结构的关系。
探究实践: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等信息进行观察和记录;能尝试用科学词汇和图示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态度责任:培养研究小动物的兴趣,并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蜗牛的身体结构、蜗牛的反应、蜗牛的运动。
难点:观察蜗牛的触角、观察蜗牛的运动。
三、评价任务(根据需要设计评价量规)
1.选择以蜗牛作为观察对象进行细致观察。
评价量表1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星等
蜗牛的身体特点 能准确说出蜗牛身体的结构,如口、眼睛、腹足、触角等,每说出一个,得1颗星 ( )
蜗牛的应激反应 选择工具——棉签,得1颗星。 实际操作触碰蜗牛的身体,并描述出蜗牛的反应,得2-3颗星。
蜗牛的运动 观察蜗牛在玻璃上的运动情况,并描述出来,得2颗星。 回答蜗牛在其他物体上的运动情况,如树枝上、菜叶上等,得2颗星。
2.研讨“蜗牛的爬行本领大,与什么有关?”
评价量表2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星等
蜗牛的爬行与什么的哪个结构有关? 描述蜗牛的身体结构的特点,得2-3颗星。 能说出腹足的特点,感受爬行与腹足的关系,用语言描述出来,得2颗星。 ( )
拓展 说出与蜗牛相似的动物,得2颗星;能与蜗牛进行比较,得2颗星。
四、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一)情境导入 1.开门见山式导入 课件出示图片 师:我们已经知道在校园里生活着很多小动物,那你们能找找这个小动物在哪里吗? 先来听首儿歌吧,看看这个小动物是谁? 课件出示儿歌: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阿嫩阿嫩绿草刚发芽,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阿树阿上两只黄鹂鸟,阿嘻阿嘻哈哈在笑它,葡萄成熟还早得很哪,现在上来干什么?阿黄阿黄鹂儿不要笑,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 师问:现在你们知道是谁了吗? 生齐答:蜗牛 师:今天我们就选择蜗牛来作为我们的观察对象。 揭示主题:观察一种动物 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再次感受校园里有很多小动物,然后儿歌的引入,让学生感受今天要观察的动物是蜗牛,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 学生通过儿歌了解本节课要认识的动物,对能够联系积极上节课内容的,老师给予积极评价
(二)探究活动 评价活动一:蜗牛的特点 1.讨论 师问:今天我们要观察的小动物是蜗牛,那你想观察蜗牛的什么呢? 小组讨论,组内交流、汇报 师:好,那我们每个小组就带着自己的任务,来仔细观察一下蜗牛吧。 师问:要想观察蜗牛,得先找到蜗牛,你都在哪里找到的蜗牛? 预设:在树叶上;在树干上 师:我们在观察小动物时,要注意一些地方哦。 课件出示: 1、爱护小动物,不伤害小动物。 2、不争不抢,分工合作。 3、保护环境,不破坏花草树木。 任务一:观察蜗牛的身体 师问:你观察到的蜗牛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先观察蜗牛的身体结构。如果只用肉眼观察,会观察到什么呢? 小组讨论,组内交流、汇报 课件出示 师问: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如果我们用上放大镜,你又会观察到什么呢? 生举手回答 课件出示蜗牛的口的图片: 2.拓展提高 你对蜗牛了解多少? 课件出示:蜗牛平时身体缩在壳内,爬行时头部有像牛角那样的触角,所以人们才叫它蜗牛。 拓展: (1)蜗牛的种类很多,遍布全球。据有关资料记载,世界各地有蜗牛四万种。在我国各地都有蜗牛分布,生活在森林、灌木、果园、菜园、农田、公园、校园等地。 (2) 冬季气温过低时(12-15℃左右),蜗牛会进入休眠状态。 蜗牛冬季休眠时,往往会钻入25cm深的土层之中,并用自身分泌的黏液形成一层膜将外壳口封住,这样既可以避免水分的散失,又可以阻挡外敌的入侵。 蜗牛冬眠期一般为5个月左右,在此期间,蜗牛不吃不喝,既不生长也不繁殖,并且新陈代谢速度也十分缓慢。 3.画蜗牛 师:你喜欢蜗牛吗?我们把它画下来好吗? 生拿出画纸,画蜗牛 提示:先画身体,再画壳,最后画眼睛和嘴巴。 学生展示画作。 任务二:观察蜗牛的反应 师过渡:通过我们刚才细致的观察,知道了蜗牛的身体结构,那老师想问问大家,刚才你们是怎样将蜗牛拿到自己面前去观察的呢?你们在拿的过程中,蜗牛有什么反应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吧。 课件出示棉签的图片 师:老师给每位同学准备了一根棉签,你们用棉签去触碰一下蜗牛,看看它的反应,并想想为什么蜗牛会有这样的反应呢? 小组合作操作,汇报观察结果, 课件出示 播放视频《观察蜗牛的反应》 师提示学生用科学语言“我观察到……现象,说明……” 师解释:应激反应是所有动物遇到外界刺激之后的正常反应。 任务三:观察蜗牛的运动 师过渡:还记得刚上课时,我们学习的儿歌吗?谁来说一说 生举手回答 师:在儿歌中蜗牛是在葡萄架上爬,那蜗牛还能在哪爬呢?它又是怎样爬的呢?你可以再次把你手里的蜗牛拿出来哦,让它在你桌子上的物品上爬爬看。 小组合作,仔细观察 师:老师也准备了一些材料,我们来看看蜗牛在这些东西上是如何爬行的吧。 课件出示 老师操作,学生观察,汇报观察结果 课件出示 让学生观察蜗牛在不同物体上的爬行痕迹 师问:在蜗牛爬过的物体上,你发现了什么? 生齐答:黏液 师:你知道吗?正因为有这些黏液,蜗牛才可以在不同的物体上爬行,包括光滑的玻璃片,细细的细线等。 课件出示,师解释:蜗牛的腹壁形成发达的宽大的肉足,能爬行,称为腹足。爬行中腹足分泌黏液,避免腹足肌肉与地面直接摩擦而受伤。黏液起到隔垫作用,保护腹足。同时黏液的湿润性有助于蜗牛爬行。 师问:在观察蜗牛爬行时,你还有什么新发现吗? 生举手回答 生1:我发现蜗牛爬得很慢。 生2:我发现蜗牛在爬行时,伸出触角,挥来挥去的。 …… 评价活动二:研讨 1.问题一:蜗牛的身体有什么特点? 师:前面通过我们的观察,我们知道了蜗牛的身体结构,你还能说出都有什么吗? 生举手回答:壳、眼睛、触角、口、腹足 师问:你还记得蜗牛的眼睛长在哪里吗? 同桌讨论,举手回答 课件出示:蜗牛的脑袋上长着两对触角,一对大一对小,它的两只小眼睛,就长在大触角的顶端。 问题二:蜗牛的触角有什么作用? 同桌讨论,举手回答 课件出示: 用来感觉外界环境。走路时,触角接触到障碍物,会立即转变前进方向。 顶端生长着眼睛,当手电筒使用。 起着鼻子的作用,可以闻到气味。 短触角,用来感知周边食物,以判断距离,有点像猫的胡子。 问题三:蜗牛的壳有什么作用? 同桌讨论,举手回答 课件出示:蜗牛的壳有保护作用,当棉签触碰蜗牛时,蜗牛会缩进壳里。 问题四:蜗牛的爬行本领这么大,和什么有关? 同桌讨论,举手回答 课件出示:蜗牛可以在多种物体上爬行,本领之强与腹足的特征密切相关。 2.拓展延伸 (1)蜗牛能听到声音吗?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蜗牛的身体结构,但似乎没有观察到蜗牛的耳朵。那请同学们想一想,蜗牛有耳朵吗?它能听到声音吗? 小组讨论,组内交流 生回答:蜗牛没有耳朵 师:我们在蜗牛周围发出一些声音,观察蜗牛的反应。 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师解释:蜗牛能感受到声音,虽然蜗牛没有听觉神经,但能通过感受振动来判断声音,从而对声音做出一定的反应。 (2)和蜗牛相似的动物 课件出示蛞蝓的图片 师解释:这个动物你认识吗?是不是和蜗牛有些相似,也有触角,但是没有壳,它叫蛞蝓,和蜗牛一样,依靠腹足进行爬行,人们称它为没有壳的蜗牛。 课件出示蛤的图片 师解释:蛤也是一种软体动物,喜欢生活在海沙中,和蜗牛一样有壳。 课件出示螺的图片 师解释:螺也是一种软体动物,外面有椭圆形的硬壳,也有的壳是锥形或纺锤形。 师:这些和蜗牛相似的动物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预设:身体都是软软的。 活动一: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调动大家的学习兴趣,同时检查大家对蜗牛的初步认识。 通过对蜗牛的寻找,检查大家对蜗牛的生活环境的了解,同时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让学生了解观察动物时需要注意到地方。 通过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让学生感受观察的不同,同时了解蜗牛身体结构的特点。 通过拓展提高,扩展同学们的知识面,同时更好地认识蜗牛。 通过画蜗牛的活动,让大家自己去感受蜗牛的身体结构。 引导学生用棉签去触碰蜗牛,感受蜗牛的反应,从而理解蜗牛的应激状况。 通过儿歌,感受蜗牛的运动方式是爬。通过老师的问题产生观察蜗牛爬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明白蜗牛爬行的特点。 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学生明白蜗牛用什么运动,以及这样运动的原因。 活动二: 通过问题的形式,既可以检查学生对蜗牛身体特点的认知,也可以检查学生是否能用语言描述出来。 通过拓展延伸,知道蜗牛没有听觉,但是能通过振动感觉声音;知道还有很多和蜗牛相似的动物。 活动一: 教师通过学生表现进行评价。 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和提示,作回答,老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的评价。 先用肉眼观察蜗牛的身体结构,能描述出每部分的叫什么。 对比用放大镜又可以观察出什么。感受蜗牛身体结构的每部分。老师对每部分的名字及时纠正。 从拓展提高中,增加对蜗牛的了解,知道蜗牛的壳的特点,蜗牛的种类和蜗牛的生存环境。 在画纸上画蜗牛,老师根据学生画蜗牛的顺序,给予提示。 用棉签去实际触碰蜗牛,亲自感受蜗牛的应激反应。 重复学过的儿歌,思考老师的问题,观察蜗牛的爬。老师巡视学生操作,根据情况给予评价和补充。 通过图片,感受蜗牛的爬行特点。 理解蜗牛爬行是利用腹足的力量,以及这样爬行的原因。 活动二: 积极引导,说出蜗牛的身体的特点,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和正确的评价。 通过拓展延伸,了解蜗牛能否听到声音的原因。同时认识和蜗牛相似的一些动物。
(三)知识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什么?每个小组试一试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蜗牛的身体结构,包括眼睛、触角、口、腹足和壳。通过用棉签去触碰蜗牛,了解了蜗牛对刺激的反应情况。通过观察蜗牛的运动,知道了蜗牛主要依靠腹足进行爬行。 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内容。 教师考查学生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及时给予评价。
四、成果集成
大家通过对蜗牛的观察,了解蜗牛的身体结构及特点。通过观察棉签对蜗牛的作用,了解蜗牛对刺激的反应。通过观察蜗牛在不同物体上的运动,了解蜗牛是通过腹足进行爬行的。
五、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大家来填空
1、我们要观察蜗牛的( ),( ),( )。
2、蜗牛能在( )上,( )上,( )上,( )上等地方运动。
3、观察蜗牛时,先用( )观察,再用( )观察。
4、蜗牛有( )对触角。
大家来判对错
1、蜗牛的触角上都长有眼睛。( )
2、蜗牛是一种有壳的软体动物。( )
3、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更容易找到蜗牛。( )
4、蜗牛的嘴巴很大,能吃掉大片菜叶。( )
大家来选一选
1、在蜗牛运动时,触角( )
A. 摆来摆去 B. 一动不动 C. 缠绕在一起
2、蜗牛的爬行本领与( )有关。
A. 触角 B. 壳 C. 腹足
3、蜗牛能在玻璃上爬行,是因为它( )
A. 很轻 B.有吸盘 C.分泌黏液
4、蜗牛分泌的黏液的作用是( )
A.留下记号 B.保护身体 C.攻击敌人
答案:
大家来填空
1、身体结构 应激反应 运动方式
2、菜叶 玻璃上 细线 树枝
3、肉眼 放大镜
4、2
大家来判对错
× 2、√ 3、√ 4、×
大家来选一选
1、A 2、C 3、C 4、B
【综合实践类作业】
1、连线题。
把蜗牛的身体器官及分泌物和作用连一连。
腹足 吃食物
口 运动
黏液 感受外界环境
触角 保护身体,帮助运动
2、探究
蜗牛爬过的地方往往会有一条黏液,它有什么作用?说说理由。
A.黏液能助力爬行 B.吸引异性的注意
答案:
1、腹足 吃食物
口 运动
黏液 感受外界环境
触角 保护身体,帮助运动
2、A
解析:蜗牛是一种软体动物,腹足柔嫩。爬行中蜗牛腹足会分泌黏液,避免腹足肌肉与地面直接摩擦而受伤,黏液起到隔垫作用,保护腹足;同时黏液的湿滑性有助于蜗牛爬行。
板书设计
3.观察一种动物 蜗牛 身体特征:触角、眼睛、口、壳、腹足 应激反应: 运动方式:腹足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认知规律,采用了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的教学方法,教师“导”,学生“学”,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让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知识,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蜗牛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在通过观察其身体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之后,学生们也对蜗牛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